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第450章 0446【大槊】
   第450章 0446【大槊】

  今日秋高氣爽。

  一大早,趙富金便領著姐姐與笙奴,外出遊玩。

  少陽宮大殿中,韓楨正在接見麻彥民與蘇文懷。

  這兩家是最早投資韓楨的世家,如今隨著韓楨建國稱帝,也都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不管是蘇文懷還是麻彥民,都是老狐狸,拎的清事兒。

  韓楨是甚麽樣的人,他們心裡很清楚。

  王重開濺在他們身上的鮮血,可都還沒乾呢!
  當今官家可以允許世家存在,延續。

  但想要做大,只會引來殺身之禍。

  所以這兩年蘇麻兩家一直想盡辦法降低存在感。

  聽到腳步聲,小女娃頓住聲音。

  趙桓沉聲道:“繼續背,不許停。”

  清梵書坊!

  “守著店門。”

  “陛下,到了。”

  書坊內布置清幽,淡淡的紙墨香氣在空氣中飄蕩。

  聞言,蘇懷民瞥了眼麻彥民,心頭感慨。

  不多時,一輛馬車自少陽宮駛出,直奔南城而去。

  又聊了幾句,兩人起身告辭。

  待看清韓楨的長相,他話語一滯。

  看來這趙桓,還真起了隱居的心思。

  麻彥民正色道:“陛下雄才大略,已得中原,將來統一天下,四海歸一也是遲早的事兒。進奏院掌天下輿情,乃重中之重,犬子才疏學淺,先前陛下手中無甚可用之人,所以暫且頂替,而今齊國治下人才輩出,賢者如雲,也是時候退下來了。老拙代犬子請辭,讓他回山東讀書教子。”

  叮囑一句,趙桓起身迎上去,口中下意識的問道:“這位朋友……”

  韓楨交代一句,邁步走進書坊。

  一個小女娃端坐於書桌前,奶聲奶氣地背著《百家姓》。

  韓楨喚道:“老九,把王千戶叫上,隨我去見一見趙桓。”

  趙桓雖未見過韓楨,但眼前之人氣勢極盛,目光如炬,讓人不敢與其對視。

  有趣。

  “是。”

  一時間,大殿內其樂融融,談笑風生。

  趙桓瞥了眼守在門外的老九,心頭惴惴不安,心中隱隱已有了些猜測。

  韓楨輕笑道:“嶽祖父何必這麽客氣,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若是再生下一男半女,福澤足以延綿數代。

  對於兩家的識趣,韓楨也很滿意。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閑聊一陣後,麻彥民放下茶盞,收斂笑意道:“陛下,老拙有個不情之請。”

  聞言,韓楨掀開門簾,躬身走出車廂。

  車輪碾過青石板,掛在車廂上的金鈴發出清脆的叮當聲。

  念及此處,蘇文懷也起身道:“陛下,老拙也代犬子請辭。”

  “這……老拙遵命。”

  “得令!”

  一刻鍾後,馬車停在南城一間書坊門前。

  這位老友當真是謹慎到了極致,進奏院院長之職說辭就辭,毫不留戀。

  麻彥民歎了口氣,躬身應下。

  老九輕聲說道。

  上下打量了趙桓一眼,韓楨問道:“你是書坊主家?”

  不過急流勇退是對的,有麻舒窈在宮中,有雪中送炭的情誼,麻家哪怕朝中無人,也不會倒。

  韓楨擺擺手:“允迪與昭德做的很好,將兩院打理的井井有條,乃是朕的左膀右臂,請辭之事休要再提。”

  看著書坊招牌,韓楨輕吟道:“名香連竹徑,清梵出花臺。”

  韓楨微微一笑,目光落在小女娃的身上,語氣隨意道:“我想買本書。”

  老九點點頭。

  “不……不知這位朋友,想買哪一本?”

  趙桓擦了擦額頭冷汗,戰戰兢兢地說道。

  韓楨一字一句道:“討偽宋檄文。”

  咕隆!

  趙桓咽了口唾沫,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心頭驚懼交加。

  韓楨問道:“沒有麽?”

  “這……”

  趙桓面色猶豫。

  見狀,韓楨漫不經心的說道:“南邊偽宋的皇帝趙楷,如今正派遣大量皇城司於各地搜索太上皇趙桓的蹤跡,到底是手足情深,兄友弟恭啊。”

  趙桓神色大變,哪裡還聽不出韓楨的言外之意。

  他那個三弟,想當皇帝想瘋了。

  如今好不容易坐上皇位,豈會輕易放手,而自己這個太上皇,始終是個變數。

  一旦被三弟找到,絕無活命的可能。

  念及此處,趙桓神色變幻,乞求道:“我……我隻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韓楨斬釘截鐵道:“偽宋的手,還伸不到齊國來。”

  得了韓楨的保證,趙桓心頭一喜,咬牙道:“好,我寫!”

  既然父皇與三弟不仁,那就別怪他不義了。

  片刻後,韓楨心滿意足的離去了。

  趙桓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店門外,不由松了口氣,整個人如釋重負。

  雙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爹爹,我背完了。”

  就在這時,柔嘉帝姬奶聲奶氣地聲音響起。

  趙桓溫聲道:“柔嘉真乖,今日不做生意了,爹爹帶你逛瓦市子可好?”

  “爹爹真好!”

  柔嘉帝姬高興的拍起小手。

  關上書坊大門,趙桓牽著女兒的小手走在街道上。

  沐浴著陽光,趙桓隻覺從未有過的輕松。

  先前看似愜意,實則提心吊膽,生怕被韓楨或三弟找到,半夜時常被驚醒。

  今日,得了韓楨的保證後,懸在心頭的大石頭終於放下了。

  ……

  老九趕著馬車,欲言又止。

  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忍不住問道:“陛下,就這麽放過他?”

  這就是親衛的好處。

  有些話旁人不敢問,他能問。

  馬車內傳出韓楨的聲音:“我已經得到想要的了,其他的無所謂。況且,有些人活著比死了更好用。”

  “哦。”

  老九撓撓頭,覺得腦子有些不夠用。

  想不明白,他索性不去想,問道:“陛下,咱們現在去哪?”

  “去臨淄!”

  韓楨吩咐道。

  “得令!”

  老九應道,駕駛馬車朝城外駛去。

  如今,從益都到臨淄愈發方便了。

  水泥路從東門一直修到碼頭,再轉乘客船,只需半日。

  下午。

  一艘客船緩緩停靠在碼頭,寬厚的木板從船頭甲板鋪在碼頭上。

  數十名玄甲軍率先登上碼頭,驅散圍觀百姓,負責警戒。
    一輛馬車下了船,在玄甲軍的護送下,直奔縣城外的軍營而去。

  相比起以往,如今的軍營冷清了不少,卻多了幾分肅殺之氣。

  寨牆之上,守備森嚴。

  一隊隊身穿重甲的士兵,回來巡視。

  軍營深處的山中,江四娘握著筆,眉頭緊鎖,正在苦思冥想。

  “四娘。”

  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一連喊了好幾聲,江四娘才從沉思中回過神,面無表情的抬起頭。

  愣了片刻,她的臉上才浮現一層淺淺的笑意:“縣長回來啦。”

  “做算學題呢?”

  韓楨瞥了眼紙張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和符號。

  “嗯。”

  江四娘點點頭。

  許久不見,江四娘的性子愈發孤僻了,對他都惜字如金,韓楨也不知道當初這個決定,是好還是壞。

  韓楨遞過去一個木盒:“這些是國子監算學大師的手稿,特意討來送與你。”

  聞言,江四娘眼中閃過一絲欣喜:“多謝縣長!”

  韓楨沉吟道:“四娘可願去京師?國子監有諸多算學大師,以你的資質,在那裡定能進步神速。”

  江四娘柔聲道:“說起來,四娘本是一介丫鬟奴仆,本該端茶遞水,鋪床疊被,承蒙縣長厚愛,才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四娘心裡感激的很。”

  “來火藥工坊,也是四娘自願的,縣長不必自責,我性子孤僻,現今的日子反而自在愜意。”

  韓楨輕笑道:“如此也好。”

  “嗯。”

  江四娘點點頭。

  見她沒有談性,韓楨說道:“你且看著罷,我自己逛一逛。”

  火藥工坊還是老樣子,這個地方和有趣不搭邊,日複一日的重複著同樣的工作。

  枯燥,乏味。

  好在吃喝不愁,且俸祿豐厚,匠人們也都能忍受。

  巡視一番後,韓楨出了軍營,轉頭去往小王鎮。

  小王鎮愈發繁華了,但礙於人口和地理位置,發展也逐漸進入瓶頸期。

  畢竟是個山坳,遠離官道和渡口碼頭,潛力有限。

  與朱正則閑聊了一陣,他來到半山腰處的鐵匠鋪。

  他記得當初,鐵匠鋪還很簡陋,學徒也只有寥寥兩三個。

  而今,鐵匠鋪也蓋上了大院子,十幾號學徒光著膀子,揮舞著鐵錘,砸在燒紅的熟鐵上。

  一時間,火星四濺。

  其中一人個頭不高,卻極為壯碩,渾身上下的肌肉被汗水浸濕,仿佛抹上了一層油光。

  就在這時,一名抱著頭巾的小婦人端著碗水走來。

  小婦人柔聲道:“石頭哥,歇一歇罷。”

  “好。”

  石頭憨厚一笑,接過碗三兩口喝光水。

  趁著這個時候,小婦人拿起濕帕子,動作輕柔的擦拭著石頭臉上的汗水。

  小婦人姿色平平,甚至看久了還有些醜,但一雙目光中,卻滿是柔情蜜意。

  石頭靜靜站在那裡,咧著個嘴傻樂。

  擦拭完汗珠,小婦人叮囑道:“石頭哥,俺蒸了些炊餅,在鍋裡熱著,餓了就去吃些。”

  “俺曉得。”

  石頭點點頭。

  韓楨就這麽靜靜站在門外看著,一直等到小婦人離去後,才開口喚道:“石頭。”

  石頭四下張望,當看到韓楨後,雙眼一亮,立刻邁開步伐衝了出來。

  “韓二哥!”

  石頭高呼一聲,伸手想要抱住他。

  只是下一刻,他整個人又頓住了,訕訕地收回手。

  見狀,韓楨問道:“怎地了?”

  石頭撓撓頭,一本正經道:“二娘說你如今是皇帝了,不能像以前一樣了。”

  韓楨一把摟住他的肩膀:“當了皇帝,也還是你韓二哥。”

  “對對對,是這個理,是這個理。”

  石頭忙不迭的點頭。

  韓楨問道:“方才給你送水那女子就是二娘?”

  “是。”

  說起二娘,石頭憨傻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

  韓楨打趣道:“我方才看了,那女子不錯,是個好婆娘!”

  “嘿嘿。”

  石頭不搭話,只是傻笑。

  忽地,石頭像是想起來甚麽,悶頭衝進鐵匠鋪裡。

  不多時,他又重新回來了,手中拎著一杆大槊。

  “韓二哥,這是俺特意給伱打的。”

  這杆大槊比他的鐵槊還長,足有一丈六,雞蛋粗細,通體泛著銀光。

  接過大槊,韓楨在手中顛了顛,重量不比他的鐵槊輕,反而更重了幾斤。

  材質似乎是百煉鋼。

  一旁的老九見了,口中嘖嘖稱奇:“直娘賊,這杆大槊怕不是得有三十斤!”

  如此重的兵器,恐怕也就陛下天生神力才使得動。

  ……

  十月十五。

  猴子與朱達趕到益都。

  匯合之後,韓楨再度啟程,直奔即墨而去。

  距離上次巡視即墨,已過去一年有余。

  短短一年時間,即墨縣城的變化,讓韓楨有些陌生。

  原本的城牆,已變成了內城,外圍又擴建了一圈外城,面積比以往足足大了三四倍。

  事實上,古時所謂的內城外城,大多都是這麽形成的。

  最典型的就是東京城。

  內城,是最初的汴京,外城是後周郭威和柴榮在位時期,因京師人口暴增,一點點修建的。

  “截止今日,即墨開墾荒田共計八萬畝,城中各類大小商鋪增添了三百二十一間,小攤小販不下千余……”

  祁蒙端坐在馬車內,腰背挺得筆直,正向韓楨匯報工作。

  透過車窗,看著繁華的街道,韓楨恍惚間有種回到了東京城的錯覺,商業氛圍極為濃鬱。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膠州灣的興起。

  加上海錯生意的爆火,即墨已經徹底成了山東的商業中心。

  一旁的朱達既為好友開心,又覺得羨慕。

  祁蒙做出這番政績,調回中樞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在各部院歷練個七八年,有望在四十歲之前入閣。

  收回目光,韓楨嘴角含笑:“當初讓你這個狀元郎來即墨,看來沒選錯人。”

  祁蒙謙虛道:“陛下謬讚了,政策一早便定下,微臣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

  韓楨說道:“再待一年。”

  即墨剛起步,政策需要連續性,貿然換人不是件好事。

  再說了,中樞目前也騰不出空位給祁蒙。

  到了明年這個時候,就不好說了。

  “微臣領命。”

  祁蒙心頭一喜,躬身應道。

  在即墨暫住一晚後,第二日啟程趕往膠州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