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339.第338章 0335【這官兒是沒法兒當了】
  第338章 0335【這官兒是沒法兒當了】

  相比於前路軍,韓楨率領的大軍雖有騎兵,速度上反而更慢。

  沒法子,五千騎兵齊出,僅是馬匹就有兩萬余。

  而這些戰馬每日所需的乾草飼料,都有數百車,想快也快不了。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河北不是他的地盤,否則哪有這麽多事兒,五千精騎一路北上,沿途郡縣提供糧草,不消三日便能達到。

  韓楨並未從歷城入河北,而是直接從青州博興縣入濱州。

  大致戰略方向,他們之前就定下了。

  聶東率前軍直奔雄州,攔住金人主力,韓楨率騎兵往滄州,將金人騎兵攔在三女寨。

  塘濼防線修建於太宗年間,耗時三十年,連接多條河流湖泊。

  但這條防線的根基,是依托於黃河。

  到了仁宗年間,黃河突然改道,欲往遼國境內。

  朝中君臣擔心遼人會沿黃河逆流而上,一路打到開封府,於是宰相文彥博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截斷黃河改道,讓黃河匯入一條叫六塔河的小河,分擔黃河的流量,這樣一來既能保住塘濼防線,也避免黃河流入遼國。

  這個想法,已經不單單是大膽了,而是瘋狂。

  因為六塔河的水流量,還不到黃河的五分之一,根本不足以容納整條黃河!

  關鍵是他娘的宋仁宗竟然批了,完全不顧歐陽修等人的反對。

  隨著這項瘋狂的工程上馬,河北之地的百姓,迎來了噩夢。

  六塔河不足以容納黃河,致使黃河年年泛濫,崩潰決堤,引發洪災。

  無數農田村莊、以及軍寨要地被淹沒,幾乎半個河北被水衝成白地。

  宋神宗即位後,顯然不服氣,在王安石的慫恿下,繼續開始回河工程。

  結果嘛,工程修到一半,黃河直接奪道淮河入海,致使兩淮之地三十萬頃農田被淹沒。

  注意,是三十萬頃,不是畝!

  三十萬頃啊,幾乎相當於當時整個趙宋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六十余萬百姓喪生。

  當時蘇軾恰好在徐州任職,差點就喂了魚,回京之後指著王安石等人的鼻子破口大罵:“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驅無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橫費之財,猶可力補,而既死之民,不可複生。”

  至此,神宗徹底慫了。

  但是他兒子不慫啊。

  哲宗上位後,比兩位老前輩還要勇猛,妄圖將黃河改回故道,也就是之前河床已經非常高的那條河道。

  結果,引發了百年難遇的洪澇災害,河北百姓再一次遭殃,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最終黃河還是改道了,塘濼防線也廢了大半,隻余下雄州那一小段,而河北百姓遭了兩次災。

  要韓楨來說,整個北宋最應該造反的地方不是山東,也不是蜀中,而是河北。

  太他娘的慘了!

  本身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遼人年年進犯打草谷,每次戰事一起,百姓都得遭殃。

  好不容易熬到檀淵之盟簽訂,結果趙宋又整了出三易回河,年年遭受水災。

  到了徽宗年間,本以為能喘口氣,結果楊戩、李彥又搞出個西城所,在河北山東之地撈錢……

  四月十九。

  如酥的春雨,彌漫了天際。

  官道兩旁,是大片大片的荒田,雜草叢生,附近村中凋零,看不到人影。

  淅淅瀝瀝地雨點飄落在黝黑的鎧甲上,匯聚成水線,不斷滑落。

  此時,韓楨已率軍抵達滄州無棣縣境內。

  這一路行來,沒有受到絲毫阻礙,當地官員是又驚又懼。

  怕的不單單是韓楨,還有治下的胥吏!

  自打韓楨喊出那句與胥吏共天下之後,天下胥吏便蠢蠢欲動。

  如今他親率大軍入境,那些個胥吏極有可能殺官迎他入城。

  至於百姓……

  哪還有甚麽百姓了,經過這些年的折騰,河北人口凋零,前兩年又被張迪、高托山這麽一鬧,村中百姓十不存一。

  等到戰事結束後,剩余的百姓全跑山東去了。

  連兩淮的百姓都往山東跑,更別提緊挨著青州的濱州和棣州了。

  百姓一跑,沒人給自己耕地種田了,連帶著不少地主也跑了。

  一部分逃往山東,更多的選擇南下開封府。

  韓楨抬眼看著陰沉天空,問道:“現在是幾時了?”

  一名親衛答道:“回稟縣長,已臨近申時。”

  噠噠噠!
  韓楨正準備下令扎營,卻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燕雲急報!”

  “傳!”

  韓楨目光一凝。

  很快,一名斥候架馬而來,語速快而清晰的稟報道:“稟縣長,兩日前燕京被破,昨日金軍兵分三路,直奔易州、涿州、永清而去。”

  金軍於十五日發兵攻打燕京,兩日前被攻破。

  也就是說,燕京連一天都沒有堅持住。

  韓楨知道宋軍廢物,但沒想到會廢物到這種程度,燕京城高池厚,金人不過才六萬兵力,哪怕算上郭藥師手下的常勝軍,也不過才十萬人。

  且本就是倉促出兵,糧草緊缺,攻城器械也無多少。

  十萬人,一日時間不到便攻破燕京,簡直離譜。

  深吸一口氣,韓楨問道:“聶東到哪了?”

  斥候答道:“聶都統於昨日已到河間府束城。”

  束城距離雄州不過一百余裡,急行軍最遲明日傍晚便可抵達,完全能趕在易州、涿州被攻破前布防。
    聶東那邊倒是不需擔心,麻煩的是永清。

  永清相距三女寨,不足百裡,一旦被攻破後,金人的這支大軍將會直入滄州,不但能威脅到山東,聶東也會面臨前後包夾的危機。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宋軍敗的太快了,快到不可思議。

  而現在,韓楨才剛剛進入滄州境內。

  距離三女寨,足有二三百裡之遙。

  韓楨又問:“前往永清的金兵幾何,統帥是誰?”

  “三萬余,統帥乃是金兀術!”斥候如實答道。

  金兀術悍勇,永清擋不了多久。

  幾乎沒有絲毫猶豫,韓楨當即下令道:“舍棄輜重部隊,騎兵營隨我日夜兼程,明日傍晚之前趕到三女寨!”

  老九當即勸道:“這……縣長,舍棄輜重部隊,戰馬無糧草供給,怕是無法久戰!”

  雖然去歲年初時,韓楨也乾過孤軍深入,直逼東京城的舉動,但與現在完全不同。

  一日夜奔馳二三百裡,對戰馬的消耗極大,若無糧草飼料,即便能趕到三女寨,戰馬也無法作戰。

  韓楨沉聲道:“沿途可尋縣寨索要糧草!”

  有胥吏這把利劍在手,韓楨根本不擔心當地官員敢不給。

  那些趙宋官員若不想體面,韓楨會幫他們體面!

  先前他沒動沿途的縣鎮,只不過是為了大局考慮,眼下戰事緊急,他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末將領命!”

  劉錡高聲應道。

  不多時,將二萬余匹戰馬喂飽後,韓楨率領騎兵營將士,攜帶三日乾糧,直奔三女寨而去。

  ……

  轟隆隆!
  兩萬余戰馬奔騰的威力,極其駭人。

  大纛上的韓字旗,隨風招展,獵獵作響。

  這場春雨並未持續太久,午夜時便停下了。

  五千騎兵且走且停,輪流換乘,在天明之際,趕到了鹽山縣。

  鹽山縣位於滄州中心腹地,抵達此地,也就意味著路程走了一半。

  得知有上萬騎兵兵臨城下,鹽山知縣程玉喜都快嚇尿了。

  倉惶間穿戴好官服,在一眾胥吏弓手的護送下,一路來到城樓之上。

  看著下方黑壓壓的騎兵,不由面色慘白。

  韓楨架馬上前,高聲道:“我乃青州韓楨!”

  此話一出,守城的士兵一個個驚懼交加,握著兵器的手都在瑟瑟發抖。

  如今,趙宋軍中流傳著韓楨的傳聞。

  而且越傳越邪乎,先是說他天生神力,有萬夫不當之勇。

  又說他一拳有萬鈞之力,可打爆疾馳的戰馬。

  而那些胥吏們則雙眼放光,如見明主。

  程玉喜堆起笑容,戰戰兢兢地說道:“不知韓縣長所來何事?”

  韓楨也不廢話,吩咐道:“我此去北上抗金,如今人疲馬乏,需糧草充饑。”

  “這……”

  程玉喜不由一愣。

  韓楨北上抗金之事,他是知曉的,朝廷早就給河北官員下發的旨意,讓他們不得阻攔。

  但沒說要供應糧草啊。

  況且這城門一開,後果難料啊。

  見他久久不說話,韓楨微微眯起眼睛,冷聲道:“我的耐心有限,這糧草是你自己送出來,還是我親自入城去取?”

  咕隆!

  程玉喜咽了口唾沫,心中猶豫不決。

  正當他猶豫之際,忽地發現周圍胥吏們,一個個凶光畢露,蠢蠢欲動。

  這一發現,讓他整個人瞬間驚起一層白毛汗,趕忙高聲道:“不勞韓縣長,本官這就開城門。”

  聞言,那些個胥吏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快快快,打開城門與糧倉,將糧草送外城門。”

  程玉喜一份吩咐後,撩起寬大的袖袍,擦了擦額頭冷汗。

  若非方才反應快,只怕已經遭了毒手。

  不多時,城門從內打開,一車車糧草飼料與食鹽,被民夫運出城。

  韓楨當即下令士兵們原地休整,喂食戰馬。

  “久仰韓縣長大名,今日得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程玉喜在一幫胥吏的擁簇下出了城,笑容滿臉的邀請道:“下官略備薄酒,還望韓縣長賞臉。”

  “戰事緊急,酒留待下次再喝。”

  韓楨果斷拒絕,旋即看向程玉喜身後的胥吏們,說道:“你等好好乾,莫要讓我失望!”

  胥吏們頓時大喜過望,語氣激動道:“卑下省的!”

  一旁的程玉喜心中又驚又懼,面上卻不敢有絲毫表露,反而還得強行堆笑。

  當著他這個趙宋官員的面,一介反賊讓手下胥吏好好乾,關鍵胥吏們還激動莫名……

  這官兒是沒法兒當了,還是走為上策。

  此時此刻,程玉喜心裡已經打定主意,等把這位爺送走,自己就趕緊跑路。

  否則,遲早要死在這幫胥吏手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