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潑皮》第494章 0491【速戰速決!】
  第494章 0491【速戰速決!】

  四月初五。

  齊軍九萬大軍,兵臨大同府,於城外十裡處扎營。

  韓楨率領麾下將領,正在巡視後勤輜重。

  “開箱。”

  在韓楨的吩咐下,兩名後勤處的輔兵撬開木箱,掀開牛皮布,露出下方的火器。

  耶律余睹瞪大眼睛,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填充的火藥多了足足一倍有余,爆炸的威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兩裡?”

  畢竟只是棉花,不是凱夫拉纖維。

  如此貴重之物,陛下卻賜予他,可見對他的信任與寵愛。

  完顏宗翰思索道:“既如此,我與帥旗分開便是。相隔如此之遠,齊軍炮手決計看不清,只能依靠帥旗辨識。”

  耶律余睹好奇道:“當初在金軍,隨完顏婁室圍攻神武鎮時,也曾目睹過,聲若炸雷,莫非韓都帥當初便是憑借此物,數次打退金軍的強攻?”

  這個舉動過於怪異,雖然城中潛伏的密探不明白其中關鍵,但隱隱覺得不對勁,於是費盡心思,冒著暴露的風險,將這則消息送了出來。

  也就是平原曠野,換一個地方,壓根鋪不開軍陣。

  盡管都說齊軍火器凶猛,但完顏宗翰卻對這次大戰信心滿滿。

  見官家如此自信,魏大幾人不由放下心來。

  “可。”

  武保在一旁看的眼饞,目光熱切道:“韓將軍,讓俺也看看。”

  士兵差距不大,關鍵在於戰馬。

  其實完顏宗翰心裡也清楚,想靠棉甲徹底擋住齊軍的火器火炮根本不現實,可只要能起到一定防護效果,能保證前軍精銳不潰,那就完全可以接受。

  任何一種軍械能得以發展,說明必然有大用處,否則便沒有發展的必要。

  被火銃擊中受傷是必然,不過卻不像鐵甲那樣重傷或當場斃命,能提高存活率。

  韓楨擺擺手:“不必了,一顆火器從中原運到此地不容易,還是留待戰場殺敵的好。況且,軍工所已經實驗了百余次,新式火器二十步內,可穿巨盾或滿掛步人甲,三十步內可穿兩層鐵鎧。”

  單純的棉甲,其實擋不了彈片。

  舉國之力,才堪堪打造出的這六千鐵浮屠。

  不過除了高台之外,齊軍還有數千民夫,則在揮舞著鐵鍬鐵鏟在刨土。

  見他動作稍稍粗暴了些,韓世忠心疼的眼角之抽。

  所以說,將帥和士兵才是根本。

  新式火器則不同,彈片與外殼是一體的,這就節省出了大量空間,用以填充火藥。

  “俺省的!”

  三十門黃銅澆築的攻城炮矗立在黃土高台上,炮管遙遙指向金軍。

  “魏大統後軍,於軍為副將。”

  耶律余睹聽得驚駭莫名,二十步內可穿步人甲?

  不消片刻,七八個三米高,十米長寬的黃土高台便出現在中軍與前軍之間。

  完顏宗翰面色鄭重道:“此戰拖不得,火炮對軍心士氣影響頗大,能否獲勝,就全看你與銀術可了。”

  照樣打的遼軍丟盔棄甲,屁滾尿流。

  面對火銃,有一定防禦效果,但不多。

  “元帥,齊軍在架設火炮,末將粗略數了一下,足有二三十門。”

  不多時,十二萬大軍出營,直奔齊軍而去。

  “陛下英明!”

  韓世忠說道:“晉王莫急,待過幾日大戰,便能知曉它的威力!”

  如今,前線的野戰炮共計一百八十尊,黃銅澆築的攻城炮三十尊。

  “元帥放心,末將必定不負所望!”

  “嘖!此物端的神異,相隔一裡,卻如近在咫尺,一清二楚。”

  看著火器古怪的外形,韓世忠稀奇道:“陛下,這便是新式火器?”

  韓楨卻擺擺手:“不必,速戰速決!”

  齊軍還是常規的雁行陣,四千騎兵一分為二,兩千安置在右翼,兩千安置在後軍。

  恰在這時,一聲急報傳來。

  一則則戰報,從前線傳來。

  等了四日,總算等來了陰天,完顏宗翰不想放過這樣的好時機。

  韓世忠悄悄看了眼韓楨,見他微微點頭,這才笑著解釋道:“火炮只是統稱,晉王手中的乃是攻城炮。”

  徹底鋪開之後,舉目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

  韓楨吩咐一聲。

  金國取代遼國後,控制了茫茫草原,有了穩定的馬源。

  這一戰,完顏宗翰家底盡出。

  接著,韓楨率領一眾將領,又巡視了一番野戰炮和攻城炮。

  下一刻,仇牛快步走上前,雙手抱拳道:“啟稟陛下,大同府城中密探傳出消息,完顏宗翰派人大肆搜羅棉衣及裁縫。”

  小武興高采烈的接過望遠鏡,立馬擺弄起來。

  “想來應該是。”

  “嘶!”

  “傳!”

  原時空裡,郭藥師的下場很淒慘,被完顏宗望找了個借口處死。

  “這便是火炮?”

  “棉衣?”

  原本的火器威力已經很強了,還提升三四成,這得是多犀利?
  小武咽了口唾沫,提議道:“陛下,不如點一顆試試看?”

  三姓家奴,自古就受世人唾棄。

  他知曉,齊國是自己最後的避風港了,所以此戰必定要好好表現。

  時值正午,雙方大軍才徹底集結完畢。

  所以很多時候,他麾下的重甲騎兵,只有在一錘定音時才會動用。

  韓楨拿起一顆火器,檢查一番引線,見引線乾燥,不由滿意地點點頭。

  這一日,大同府大門洞開,完顏宗翰率領一眾親衛,架馬來到軍營之中。

  如今十二萬打九萬,且騎兵數量是對方的三倍,優勢在我!

  接著,在炮手的指揮下,民夫奮力推動著重達六七千斤的攻城炮,順著斜坡來到黃土高台上。

  “不錯。”

  連火銃都擋不住,如何能擋住火器和野戰炮?
  至於完顏活女的例子,純粹是當時恰逢陰雨綿綿,導致火藥受潮,哪怕經過炮手烤灼,也沒有徹底變乾,影響了爆炸時的威力。

  四月初九,陰,微風。

  沒辦法,完顏宗翰只能將這三四百副棉甲配備給麾下的精銳,外層再穿一副鐵鎧,配合巨盾,勉強可以頂住火器、火炮的轟擊。

  由於隔著太遠,完顏婁室也看不太清,但既然齊軍將火炮推上高台,自然不會是野戰炮。

  刨出的黃土,用木錘不斷夯實。

  並非所有戰馬,都適合作為重裝騎兵,因為人馬俱甲負重極大,這對戰馬的耐力有極高的要求,否則僅僅一個衝鋒,戰馬就沒力氣了。

  完顏婁室語氣堅定,眼中透著強烈的自信。

  如果再被齊國趕走,那就再也沒有人會真心接納他,下場必定淒慘。

  耶律余睹倒吸了一口涼氣,身後的韓福奴三人,更是面露驚懼。

  結果那又怎樣?

  這玩意兒是最近幾日,隨著糧草輜重從南方運來的,一共就三幅。

  與此同時,韓世忠率領三萬前軍已經出發。

  “報……”

  五四.二五零.一五八.二零零

  輕傷不下戰場,繼續拚殺是常態。

  未時一刻,金軍率先整軍完畢。

  都說齊軍火器犀利,他卻一直無緣得見,心中實在好奇的緊。

  “報!金軍四萬前軍出營,距此八裡!”

  聞言,完顏宗翰面色凝重道:“是可射數裡遠的火炮?”

  話音剛落,韓世忠、魏大幾人不由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十二萬其中,半數都是契丹人,不少人在軍中受到女真督軍的欺壓,他們會怎麽想?
  不論是軍械還是士氣,雙方都不在一個檔次。

  這也是為何,後來韓楨將重甲騎兵裁減到二千的原因。

  韓世忠搖頭道:“那是野戰炮,射程三四百步,范圍極廣,多用於敵軍密集衝陣之時。而攻城炮,最遠可射兩裡地,於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

  如此一來,產量自然高不了。

  木棉本就是南方樹木,北人禦寒有皮裘,極少人會買棉衣。

  若棉甲真能擋住彈片,那明清時遍地都是棉甲,火器也就沒有發展的必要了,歐洲更沒必要在板甲上下功夫了。

  韓世忠面露得色道:“那是自然,據說此物製作極其不易,燒製上百爐琉璃,也不一定能湊出一對鏡片。”

  耶律余睹手輕輕拂在冰冷的炮身上,面露驚奇。

  前期產的幾副望遠鏡,優先供應了海軍。

  這他娘的是仙器不成?
  這時,卻聽韓楨繼續說道:“汝等放寬心,能列裝在軍中,送往前線的軍械,都是經過軍工所百般測試,朕決不會,也決不允許拿將士們的性命當兒戲。”

  聽到這則戰報,韓楨微微一笑:“可算給完顏宗翰等到陰天了。”

  鐵浮屠並非一般的重裝騎兵,上馬衝鋒,下馬亦可步戰,且步戰實力極強,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念及此處,他沉聲道:“齊軍打算利用火炮襲殺元帥,不可不防。”

  相比之下,青州鐵騎就差了不少。

  坐鎮前軍的完顏婁室見到這一幕,神色頓時大變,立即架馬來到中軍。

  ……

  至於傷勢……

  完顏婁室點了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主要還是製作工藝落後,想要燒出一片徹底沒有氣泡的純淨玻璃,難度太高,只能看運氣。

  明人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霉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況且,經耶律余睹叛金降齊一事,對齊軍士氣打擊極大。

  反覆無常,屢屢為變之人,下場基本都好不了。

  但隨著重甲的普及,立即讓馬槊銷聲匿跡。

  “報!”

  “報!完顏宗翰出城趕往軍營,疑似出兵迎戰!”

  後來還打算投靠韓楨,不過被韓楨殺了。

  韓世忠等人面面相覷,一頭霧水。

  唯有韓楨眼中閃過一絲驚奇之色,他倒是沒想到,金軍竟然這麽快就發現了棉衣能夠擋住彈片。

  畢竟人數擺在那裡,雙方光是擺開軍陣,就需要半日時間。
    他沒有親身經歷過火器與野戰炮在野戰時的表現,倒也可以理解。

  韓世忠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遞了過去,口中叮囑道:“你可得小心些,莫要弄壞了。”

  雙方兵力加在一起足有二十余萬,算上運送輜重的民夫,直逼三十萬。

  八千拐子馬,外加四千鐵浮屠,便是他的底氣所在。

  眼下終於得見,他自然不肯錯過分毫。

  見他這副表情,魏大好奇道:“陛下知曉金軍的打算?”

  在戰場之上,除非缺胳膊少腿,或開膛破肚,否則一律歸為輕傷。

  一副被他賞賜給了耶律余睹,另一副則分配給了韓世忠,至於其他將領,就只能再等等了。

  “末將領命!”

  此刻,正在緊鑼密鼓的擺開軍陣。

  雲州的雨停了,可南方中原等地的春雨還在斷斷續續的下著,為了讓火器保持乾燥,軍工所那邊沒少下功夫,木箱裡不僅裝有乾稻草,還撒有石灰粉吸水,外加牛皮布蒙上。

  “如此就好。”

  威力提升是必然的,以前的火器催發火藥只有一根竹管,因為陶罐內要填裝大量的鐵釘鐵蒺藜。

  馬槊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五代十國之前,馬槊作為馬步兵器的王者,經過了數百年戰爭的檢驗,毋庸置疑。

  耶律余睹神色一凜,鄭重道:“臣領命,必不負陛下所托!”

  雙方前軍於大同府外五裡曠野相遇,不過卻並未開戰,而是相隔一裡,各自擺開軍陣。

  鳥銃不能大傷,這幾個字已經道明了棉甲的本質。

  “何灌統兵一萬八千,負責左翼。”

  火槍也是同理,如果棉甲效果真有那般好,火槍決計會被東西方拋棄,轉而尋求另一種武器。

  正是考慮到這些,所以韓楨才敢做出這個決定。

  他沒有太多時間耗在雲州,同時對麾下將士有絕對的信心。

  眾人齊齊高呼。

  這支裝備了棉甲的精銳,需謹慎使用。

  “報!金軍前軍距此五裡,擺開陣型,中軍出營!”

  郭藥師就是如此,先叛遼,後又背刺怨軍上官,投了遼國,接著又投靠宋國。金人南下,又投了金人……

  不過他還是高估了大同府的富裕,一番搜刮下來,收集的棉衣只夠製作三四百副棉甲,比預想中的千余副差太遠了。

  隨後,韓楨又將目光看向耶律余睹:“晉王率領麾下將士,負責右翼。”

  說白了,就是戰馬質量不夠,只能選擇盡可能保存體力。

  ……

  韓楨笑著擺擺手,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韓楨輕笑道:“軍工所改製後,去除了不少弊病,還將威力提升了三四成。”

  軍械終歸是外物,當初他隨阿骨打起事時,部族之中能戰之士不足千余,鐵甲只有可憐的二十九副。

  好剛用在刀刃上!

  小武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

  聞言,耶律余睹提議道:“陛下,這兩日恐有雨水,對火器發揮不利,不如擇日再戰。”

  “朕確實知曉,不過汝等不必在意。”

  “末將領命!”

  決定之後,韓楨開始下令:“韓世忠統三萬前軍,武保為副將,從旁協助,率先出營。”

  中原就沒這個條件了,尤其是韓楨先前偏居一隅,那五千重裝騎兵,屬於生拉硬湊,戰馬也是良莠不齊。

  這還是最原始的慢速火銃,威力比之火器與野戰炮差遠了。

  十萬人以上的大戰,不是短短一兩天就能分出勝負的,往往需要打數日,甚至一兩個月都有可能。

  韓世忠坐在馬上,手持一副單筒望遠鏡,打量著對面的金軍。

  這三幅望遠鏡運來後,立即被一眾將領驚呼為神器。

  “非也。”

  當時打打趙宋完全夠用,可要在平原之上,和金人大規模野戰,那就不行了。

  一百八十尊野戰炮,則全部安置在左翼。

  要知道,金國拐子馬有很多,但鐵浮屠滿打滿算,攏共也就只有六千。

  咚咚咚~
  沉重激昂的戰鼓聲,漸漸響起。

  完顏活女率領的三萬前軍,大步朝著齊軍踏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