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要虧成娛樂圈巨頭了》請假條
  “感謝我人生中出現的那位貴人。”

  “不但願意把這麽重要的電影,這麽重要的主演交給一個剛剛簽約,演技沒被驗證過,名氣也沒多少的演員;還時不時的鼓勵我,讓我幾乎保持著最大的自信心拍完了整部電影。”

  “甚至還親自示范,親自和我對戲……可以說,每拍一分鍾的鏡頭,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如果沒有這位貴人,現在她可能還混跡在某個小片場,又或是乾脆因為生活的壓力,直接放棄走這條路。”

  “我從來沒有想過,能像今天這樣出現在大銀幕上——也不怕大家笑話,這原本是我職業規劃中的最後目標,沒想到第一次出鏡就直接完成了。”

  “嘿嘿,小小的空虛一下~”

  作為那不能被透露名字的貴人,楊若謙很想說一句,不但你沒想過這種可能,就連我也沒想過這種可能。

  最一開始就只是因為看這姑娘被月府霸凌,被天悅踢皮球放鴿子,新電影的市場調研又十分不妙,所以才簽了個約。

  誰知道事情到最後居然變成了電影題材成就了演員,演員又通過自己的演技和毫無知名度的屬性,把電影推上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的演員,由於觀眾對他們過去並沒有印象,所以不會看著看著就出戲。

  楊若謙面無表情的把新聞稿翻了一頁,內容從商淺予的自述再一次轉為了撰寫者的陳述。

  “當我們的記者問到商淺予在大獲成功,出道即為自己打上了演技派而非偶像派的標簽,從寂寂無名一下成為最年輕的演技派時有什麽感受時,她便是作出上述那樣的回答。”

  “很可惜,商淺予並沒有透露這位‘貴人’的具體信息。”

  “我們的記者於是問出了他關心的下一個問題——作為之前隻演過龍套群演的演員,是如何展現出如此精湛演技,如何可以把一個現實中不存在也找不到原型的角色飾演的栩栩如生的?”

  “商淺予毫不避諱的透露,她曾經也嘗試過和其他經紀公司簽約,但要麽就是在後續資源分配時被要求一些超出演技和金錢的東西,要麽就是說一套做一套。”

  “而電影中,同樣有類似的情節——想成為光鮮亮麗的超級英雄,同樣也要承受很多陰暗的東西。”

  “自己親身經歷過,又有多年群演龍套累積下來的經驗,自然就能夠把這樣一個角色飾演的栩栩如生。因為角色和演員,在某種程度上融為了一體。”

  “我們的記者開玩笑的問道:意思就是商淺予其實是在本色出演?”

  “商淺予說,現在的她,僅僅只是在扮演。”

  同時,在這段文字中間,負責采訪的媒體夾了一張圖片,上面的商淺予笑容滿面,目光中滿滿的都是清徹。

  從她唇角的笑容能夠看出,她確實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我們的記者最後問商淺予她這部電影之後的規劃是什麽,有沒有參加綜藝的想法,籌拍新影視劇的計劃,又或是諸如粉絲見面會之類的安排?”

  “商淺予的回答是她暫時沒有什麽想法,一切都聽經紀公司的安排。”

  “她說她很慶幸,或許是上輩子修了什麽福分,居然能夠遇到這麽一家經紀公司。”

  ……

  這篇專訪報告發布時間在昨天下午,到現在還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已經有了巨量的點讚數和巨量的轉發數。

  評論區的討論更是數不勝數。

  可見《黑袍檢查隊》的熱度和影響力究竟有多麽廣,也能看出商淺予如今的地位也確實不同往日。

  看完了商淺予說什麽“上輩子的福分”,楊總隻想感慨一句他上輩子到底拯救了多少個世界,這輩子想失敗一次居然都能這麽難。

  “講真,商淺予的演技沒法黑,就是雞蛋裡面挑骨頭也很難挑出什麽問題。”

  “確實啊,就這一部電影,身價不知道直接翻了多少倍。”

  “人美心善懂不懂?不然就她這條件,想要出名早就火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看她那眼神,嘖嘖……很難想象從娛樂圈混出來的女星能有這種眼神。”

  “哇,我剛剛去看了一下她的經歷,感覺真的好不容易,真是被針對了,這麽好的顏值這麽好的演技,居然差點就要被埋沒了?”

  “狠狠被圈了一波粉。”

  “作為嘗遍大部分電影的影視劇狂熱愛好者,我能說我其實早就注意到商淺予了嗎?動態可查。雖然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姑娘的名字。”

  “說那麽多,就沒有人關心商淺予說的那什麽‘貴人’是誰嗎?是不是這個叫安舟的導演?”

  “不是吧,之前商淺予參加活動的時候就直截了當的對安舟表示過感謝……如果真的是他這次又有什麽必要不透露姓名嗎?感覺應該是個圈外人。”

  “臥槽,不會說的是男朋友吧?別啊,我特麽還沒開始呢就要直接失戀了?”

  “我尿黃,我來滋醒樓上。”

  “……”

  “話說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商淺予的簽約公司是巋光集團欸,就是那家在網上經常炒的沸沸揚揚的巋光集團。”

  “哦,是那家公司啊,那就不奇怪了。”

  “什麽巋光集團,什麽公司?純看電影不關心八卦的路人,求解釋求不謎語人。”

  “喜歡劍走偏鋒,拍不同題材電影,簽不出名的藝人,而且內部福利超級好的公司,可惜我上次去應聘那邊不要我。能被這家巋光看上,小商確實運氣很好啊。”

  “嘿,別的公司都覺得自己壟斷了娛樂圈的各種資源,有恃無恐要挾藝人,如果不聽他們話,再漂亮再有能力也永遠沒辦法出頭。結果偏偏碰上巋光這種只看實力的公司,最後拍出來的電影質量被爆殺,純屬活該。”

  “你乾脆直接點名《魔都堡壘》得了,別藏著掖著的,哈哈哈。”

  “說起這個,聽說最近巋光集團和月府集團有些小摩擦啊,都鬧上法庭了……”

  ……

  把評論區最熱門的幾條評論隨便翻了翻,楊若謙臉又不免黑了幾分。

  只是一部電影的成功,居然就圈到了這麽多“個人粉”。

  對某個人的崇拜,具現下來就是可怕的變現能力——這意味著哪怕以後商淺予真的拍了爛片,也會有觀眾為她買單。

  不是自己作死到極點,曝出驚天醜聞,亦或是爛片差片不斷湧現,消磨粉絲的耐心,商淺予已經可以說初步在娛樂圈中站穩了腳跟。

  其實這些事情都還好,最讓楊若謙無法接受的壞消息是,現在以商淺予的影響力,說不定能反哺公司了……

  換句話說,商淺予的“虧損周期”實在太短,短到楊總完全沒有做出相對應的緊急預案。
    別的演員前期都是自己求爹爹告奶奶,或是是硬吃經紀公司的資源,在一些大片中拿到一定的出鏡率,慢慢在觀眾那混個眼熟。

  這個過程中,各項資源可都不是白拿的。

  想要爭取資源,經紀公司也得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如果一切順利,演員慢慢被運營起來,才會逐漸開始擺脫這個虧錢階段,進入盈利階段。

  短則數年,多則幾十年都打不起一點水花。

  楊若謙一開始也是這個打算——先用一個年限較短的合同,簽下商淺予在公司裡賠錢,狠狠在賠本周期裡虧足。等後面商淺予火起來,經紀合同也差不多該到期了。

  到時候她是找下家還是提高合同簽約要求,都能夠有效降低甚至是抹平盈利的可能性。

  一個完美的虧錢周期狠狠虧,賺錢周期分毛不賺的完美計劃,竟然在一開始就出了岔子!

  設想中幾年的虧本周期,居然只有短短的幾個月!
  商淺予,她賺了!
  而且賺了就賺了吧,楊總賺錢的垃圾項目多了去了,不差這一個……關鍵是這姑娘自己賺了還不悶聲發大財,居然把“巋光集團”能賺這麽重要的信息大大方方透露了出去。

  知名藝人為一家公司背書,這就麻煩了。

  信用這個東西,看著虛無縹緲,可實際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有時候明明一個項目壓根不可能賺到錢,卻因為眾人對其盲目信任,釀成了大賺特賺的慘劇。

  同樣的,有時候明明一個項目非常健康,就是因為發生了某些事情,讓大家對其失去了信心,從而發生了整個項目轟然倒塌這種令人羨慕的事情。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絕大部分經營健康的銀行,都不可能把所有儲戶的儲蓄給兌換出來。換句話說,如果所有人都去銀行取走存款,銀行根本無法完成兌付。

  為了支付儲戶的利息,銀行必須把儲戶的錢拿去投資,賺到更多的錢,這部分投資出去的錢,自然就不可能隨時兌付給儲戶。

  大家對銀行有信心,哪怕知道這種事情,也仍然放心大膽的把錢存進去。

  而現在的巋光集團,就陷入了一場可怕的信任危機。

  無論是合作夥伴還是仍在觀望的其他企業,對巋光集團都維持著一種“絕對信任”的狀態。

  巋光投的項目,跟投。

  巋光做的東西,一起做。

  擠不進去,那就想盡辦法從各種渠道成為該項目的上下遊,跟著分一杯羹。

  這就導致有些明明應該失敗的項目,因為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堆不應該存在的投資和伴生產業,導致最後實現了盈利。

  於是又進一步鞏固了投資者的信心……

  更可悲的是,楊總為了讓事情整體可控,一般很少接受合作邀約,這就讓其他公司更加心癢癢了。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一個人走在大街上,迎面撞上了某位西裝革履的人,熱情的介紹某某項目多麽賺錢,建議趕緊投資,他就是再傻再衝動,也會猶豫一下,會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

  真這麽賺錢,為什麽會輪到自己?

  如果這個人認識一個低調的富豪,他投資的每個項目都成功,任何想跟著入夥的其他人都被婉拒。

  應該就沒有多少人會懷疑他的眼光和能力了吧?

  現在的巋光集團,就是第二種情況。

  越捂著不想讓其他公司投資,其他公司就越是擠破頭想進來,就越是堅信這個項目能賺錢。

  信用建立起來,原本虧的也賺了。

  惡性循環便這麽開始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我居然有一天也會陷入信用危機!”楊若謙一陣哀歎,“怎麽辦,怎麽能讓大家不那麽信任我啊?”

  “以現在這些人魔怔的程度,我就是偶爾失敗一個小項目,他們的信任也不會降低一點啊!”

  “必須得栽個大跟頭,而且是那種口碑收益雙撲街的大跟頭,才能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流浪藍星》,不要再讓我失望了!”

  楊總已經把身家性命都寄托在新電影《流浪藍星》上面了。

  這部電影女主演的人選也很好定——還是商淺予。

  楊若謙對新電影的要求只有一個,盡可能做到一切對標《魔都堡壘》。

  既然《魔都堡壘》有鹿寒這個粉絲無數的流量明星,那《流浪藍星》也必須跟上,堅決不自作主張。

  “唉,還是有點心慌慌,看看《魔都堡壘》的影評區解解壓吧。”

  想著,楊若謙把采訪的頁面關掉,點進了搜索欄。

  正當他想輸入關鍵詞的時候,忽然看到搜索欄最下方,在排行第十的位置上,出現了一條剛剛都沒看到的熱搜。

  #多位視頻博主up主聯名感謝巋光集團賞飯吃#
  看到這條熱搜,楊若謙愣了一下。

  什麽賞飯吃?還多位博主聯名?

  楊若謙也不記得自己出了什麽類似百億補貼虧光光的活動啊。

  難道是公司旗下有哪員天才虎將自己做的決定?

  期待感一下被拉起來的楊總把看《魔都堡壘》影評的想法拋之腦後,立刻點開了這條熱搜。

  映入眼簾的,是一大堆標題雷同的視頻。

  “看《泰坦尼克號2》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逆天吐槽與《黑袍檢查隊》同投資公司的年度逆天神片《泰坦尼克號2》。”

  “客觀分析《泰坦尼克號2》的商業性——巋光集團究竟有多聰明?”

  “爆笑吐槽《泰坦尼克號2》,本期視頻全為主觀情緒輸出,慎入!”(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