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現代留過學》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
  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

  趙煦帶著人,到了慶壽宮中,給兩宮問了安。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就立刻和趙煦道喜起來。

  “官家行仁政,朝野稱頌,皆言官家乃我朝聖君呢!”太皇太后說著,臉上的笑容,都要壓抑不住了
  她是最喜歡這種事情,也最享受這樣的氣氛的。

  朝野稱頌,天下升平。

  何況,朝臣們還連著她也一起吹捧。

  說她與太后,保佑擁護聖君,必是千古楷模,實乃大宋聖母,可與周之太似、太任相比。

  自然,她現在心裡就和吃了蜜糖一樣的甜。

  向太后在旁邊,也是笑意盈盈的說著:“見官家如此仁聖,深得人心,本宮總算對得起先帝的托付了!”

  趙煦坐在兩宮中間,笑著答道:“這都是太母、母后,平素言傳身教之功!”

  兩宮聽了,無比滿意,都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粱惟簡來報:“啟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權知開封府臣京,率人押送汴京義商孫氏所還錢帛金銀香料寶物入宮……”

  “乞親呈帳冊於禦前!”

  太皇太后,於是坐直了身子,道:“傳!”

  “唯!”

  ……

  蔡京押著財寶,進入皇宮的事情。

  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汴京城。

  “可真舍得……”

  “五萬多貫呢!”大腹便便的錦衣貴族,站在汴河旁的一個酒樓的閣樓上,望著汴河上的漕船,歎息著也惋惜著。

  “主公……”在他身後,一個矮壯的商賈,小心翼翼的問著:“我們也要還嗎?”

  “咱們欠多少?”

  “市易務大概五千貫,官府的白糟錢約莫三千貫,其他還有大概兩千貫的商稅……”

  貴族聽著,摸了摸額頭,臉上的肌肉抽搐著。

  “再等等看……”他說道:“看看情況……”

  一萬多貫呢!

  桑家瓦子裡,那個新一代的李師師的贖身錢,也就三千貫!
  夠買三四個李師師了!
  再說了……

  萬一有大佬站出來,頂著宮裡面壓力,硬是不還呢?
  這樣,法不責眾,這個事情可能就不了了之了。

  類似的事情,過去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而且,當今天子仁聖,欠他一萬多貫不還,他也不至於發脾氣吧?
  這樣想著,這貴族就下定了決心,堅決的吩咐著:“就依我的決定,先等等……看一看……”

  別人要是都去還錢了。

  那他也還。

  像他這樣的人,在這個汴京城裡,自然是佔多數的。

  善財難舍啊!
  ……

  趙煦站在先帝的封樁庫前,看著一箱箱的財貨,在被吏員清點後,送了進去。

  他看著這些財貨,從他身前經過,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神色。

  朕的錢!
  都是朕的錢!
  每一個銅板,都是朕的!

  在某種意義上,他是個守財奴。

  因為他很清楚,要用錢的地方,以後很多很多。

  所以,要搞錢,大把大把的搞錢。

  只有封樁庫裡,存滿金銀、絹帛、香料、珍寶,他的安全感,才能被填滿。

  世上無難事,只怕沒有錢!

  對皇帝來說,尤其如此!

  石得一站在他身旁,低聲匯報著:“大家,臣聽說,昨日濟陽郡王回府後,就已經勒令其家人,命那范家正店在今日日落之前,還清一切借款、欠稅、利息……”

  趙煦微笑著點頭:“濟陽郡王,朕之舅祖,自然和朕是一條心的!”

  石得一低下頭去。

  帶著人,在旁邊和入內內侍省的人,對著帳冊的蔡京,也咽了咽口水。

  什麽意思?
  不還錢,就和您不是一條心?

  懂了!

  蔡京牢牢的記下來。

  ……

  這一天下午,范升也趕著大車小車,將一箱箱的金銀財帛,送到了開封府府衙。

  他自然是學著孫賜的說辭,也表演了一遍。

  蔡京也是連連稱讚,誇他是義商。

  然而,在這個下午,也就只有一個范家,主動償清了全部欠款、商稅和利息。

  但,整個汴京城的人,卻都伸長了脖子,看向了大內。

  無數耳朵都豎起來,打探著來自大內的消息。

  於是,一些流言,進入了一些消息靈通人士的耳朵裡。

  “官家真是這樣說的?”

  駙馬都尉王師約,在聽完了他家的司閽的報告後,皺起了眉頭。

  “確實如此!”司閽說道。

  “一條心……”王師約咀嚼著這句話。

  他有些拿不到準,官家是有感而發?還是意有所指?
  他敲了敲案幾,然後問道:“吾家那幾個產業,欠了市易務多少錢?”

  “回稟主公,家中從事的,主要是織、編和果子行的買賣……”

  “欠的錢,倒也不多……估計幾千貫……”
    王家是皇親國戚,陳國長公主在的時候,家裡的事情,都是公主在主持。

  公主性情溫厚,不欲多事,所以隻守著王家的祖產,並沒有讓王家去向利潤更高的酒樓業擴張。

  “那就讓人清點一下財帛,全還了吧……”

  王師約站起身來,說道:“無論官家的意思是什麽……”

  “王家都不可辜負!”

  陳國長公主已經薨逝,王家和皇室的關系和紐帶,已經很脆弱了,經不得其他折騰。

  ……

  時間,就在觀望中,慢慢過去。

  趙煦在宮中,隔一日去一次經筵,剩下的時間,則只是讀書、習字、鍛煉身體。

  但在經筵上,他明顯的和曹曄開始熟絡起來。

  私下裡,甚至已經開始拿著曹曄的表字稱呼對方了。

  這讓曹曄受寵若驚,也叫其他三個伴讀,看在眼中,記在心裡。

  於是,在孫家、范家還有王家還錢後。

  楊家、劉家還有李家的人,也都乖乖的還了錢。

  但,這其中有區別。

  楊家、劉家,家大業大,選擇一口氣連本帶利,還清了錢。

  但李家就拘謹多了,東拚西湊,也才勉強還掉了本金。

  在這三家的帶動下,也陸陸續續的開始有人還錢。

  當然了,不會有人選擇全部還掉。

  最好的,也不過是和李家一樣,還掉本金,利息就別想了。

  更多的人,則都只是試探性的還了一部分。

  而且多是積欠的白糟錢。

  蔡京那邊,每天都會送錢入宮。

  而趙煦每次,都會出現在封樁庫前,除此之外,他在這個事情上面,再不表態,只在經筵上,開始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

  開始叫起,每一個人的表字。

  還會在經筵後,跟著種建中兄弟,打完健體的五禽戲一類的養生拳術,賜給所有伴讀生還有種建中兄弟茶酒。

  於是,當時間來到,元祐元年的二月壬子(二十九)的時候。

  趙煦再次在燕援的護衛下,帶著經筵官、伴讀生們,來到了開封府。

  進了府衙,趙煦沒有到府衙正廳。

  而是,到了府衙內的議事廳中。

  “朕聞之,汴京城有義商孫賜、范升等,誠信經營,忠厚可用!”趙煦一坐到那位他準備好的禦座,就對著蔡京吩咐:“朕心甚喜之!”

  “開封府!”趙煦看向蔡京。

  蔡京立刻起身,來到廳中,拜道:“臣在!”

  “朕下次,再來開封府時,卿可帶這諸位義商,到府衙之中,朕要見一見,這京城之中的義商!”

  “諾!”蔡京恭身領命。

  心中,卻是若有所思。

  “官家是要?”蔡京想著:“給這些商賈一個恩典?”

  親拜天子,這確實是無上的榮耀。

  若再能將父祖之名,進於君前,就是光宗耀祖了。

  這在大宋,一般可是只有新科進士,而且是一甲進士才能有的恩典。

  可是……

  蔡京知道,這可是汴京。

  汴京人,見多識廣,那些農村的士人,孜孜以求的東西,在汴京人眼中,是遠遠不如孔方兄的。

  再者……

  汴京的豪商大賈們,背後都是外戚勳臣。

  所以,此事也不僅僅是商賈們的事情。

  還和那些外戚勳臣,密切相關。

  所以,僅僅只是一個許其面聖,覲見天顏的恩典,恐怕遠遠不夠!
  “官家,還有什麽後手?”蔡京疑惑著。

  趙煦卻已經將這個事情,暫且擱下來——他自有想法。

  而且是一個雙贏的想法。

  等蔡京回到了他的座位上,趙煦就說道:“數日之前,朕與卿等,曾在瓊林苑寶津樓中,商議過汴京侵街的問題……還曾約定,五日之後,再做商議……”

  “如今,五日已過,卿等可有能教朕者?”

  群臣一片沉寂。

  過去五天,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在絞盡腦汁的想著如何處置這個事情的辦法。

  范純仁、呂大防,甚至專門去請教了,曾經當過權知開封府的孫固,還有曾經出任過三司使的張方平。

  鄧潤甫則專門,請了騫序辰、賈種民等新黨新生代的乾將參謀,還專門登門拜訪了左相韓絳,向他請教。

  程頤雖然是個書生,但他的弟子門生裡,卻有許多熟悉汴京的人。

  所以他也召集了這些人議論。

  可是,所有人,最後得到的答案卻是——無解!
  無論是孫固、張方平這樣的元老,還是韓絳這樣在位的宰相,或者是程頤的學生,騫序辰、賈種民,這樣的新黨新生代。

  每個人,一聽汴京侵街的事情,就已經頭大。

  再聽到官家的要求,都是搖頭歎息。

  騫序辰甚至告訴鄧潤甫——此事,神仙下凡也難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