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煉丹術開始肝熟練度》第190章 再臨乾都
  第190章 再臨乾都
  “卷宗?”

  “韓師弟如有需要了解的,可以直接問,師兄我對應找一下,這樣更快。”

  陸離還以為韓易想要找什麽信息。

  韓易搖搖頭:“師弟我就是閑來無事,想要看看宗門這些年的情況。”

  陸離恍然大悟。

  懂了。

  這是準備開始走管理線路了,難道宗主大人,準備放權了?

  陸離自然不會阻止,他在青龍峰,算是除了太上長老之外的二把手,僅次於青龍峰首席長老沈平之下,韓易如果要管理,他樂得放權,這幾年可把他忙得夠嗆,築基後期的修為,進展緩慢。

  “韓師弟,來,師兄給你騰位置。”

  “有你幫忙,師兄我也好喘一口氣。”

  陸離這突如其來的熱情,讓韓易有些不適應。

  “陸師兄,我就是看看而已,無需讓位給我。”

  陸離露出我懂得的表情,倒是讓韓易一陣疑惑。

  不過,疑惑歸疑惑,他還是開始查看起這些年的卷宗起來。

  足足看了兩天,韓易也並未發現宗門有什麽問題,無非是宗門從金丹宗門,晉升到元嬰宗門,又兼之玄血分宗那邊不斷輸送資源過來,顯得有些混亂。

  但這種混亂,並不是人為的,這是發展的必經階段。

  兩天后,韓易放下卷宗,揉了揉眉心。

  如果換了一位對數據對管理更靈敏的人,也許能發現這些混亂的帳本卷宗之中,隱藏的關鍵信息,但韓易就算怎麽看,都看不出來。

  只能說術業有專攻。

  他總算確認,自己確實不適合當管理人員,自己就不是這塊料,還是走專注修煉的路子為好。

  片刻後。

  辭別陸離,韓易重新走上塔樓,拜見諸葛無憂,答應前往大乾仙都,不過,他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帶幾個內門弟子前往。

  諸葛無憂自然大手一揮,答應下來,對他來說,幾個內門弟子,自然無足掛齒。

  翌日。

  玄丹殿中,宗門長老議事會召開。

  宗門諸多未閉關的太上長老和築基長老,都參加了會議。

  這次會議的議題,只有一項。

  那就是確定了十名駐地長老。

  包括大乾仙都,蜀都,還有另外八座大乾的大型仙城,其中,三座在蜀州,五座在乾州。

  這十人,有九位築基長老,一位金丹太上長老。

  唯一的金丹駐地長老,便是秦無羨,常駐大乾仙都,不過,在其名單後,還附上了韓易的名字,名號是作為副手,坐鎮玄仙閣。

  名單確定後,眾人看向韓易,舊人明悟,新人疑惑,不過,名單是經過眾多太上長老確定的,就算是新晉升的築基長老,雖有疑惑,但也只是神識詢問熟悉的師兄,了解之後,便露出同樣的恍然表情。

  坐在最前面一排,玄丹宗高層同樣看向韓易,目光不同。

  袁舜看到韓易,眼眸中有一道光芒閃過。

  築基後期。

  就算是他都絕料不到韓易能這麽短時間,便突破到築基後期。

  一般修士,越是修煉到高層次,修煉速度便越慢。

  可韓易倒好,是越來越快,練氣中期慢,練氣後期快,築基期更快,按這速度,豈不是宗門又有出現一位金丹修士了。

  袁舜心頭大喜。

  秦無羨倒是並不覺得意外。

  韓易能在玉闕寶圭天中,得到大乾帝君的看重,從而賜下巡察使之職,可見在大乾帝君眼中,韓易值得投資。

  這種投資,代表著韓易甚至有一絲微弱的希望,能晉升化神大能。

  所以秦無羨才會在幾位太上長老私下商議中,提議讓韓易隨他前往大乾仙都。

  沒錯。

  諸葛無憂其實耍了點小技巧,秦無羨並不是提議韓易當駐地長老,因為駐地長老需要花費更多的功夫在管理上,韓易這等天驕,當然是專注於修行即可。

  最合適的,便是帶著韓易,前往大乾仙都。

  因為秦無羨察覺到了一個事實。

  玄丹宗的水,太淺了。

  這樣的水,是絕不可能養出真龍,甚至連蛟龍都難以養出來。

  也就是袁舜,才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仙緣,有可能晉升元嬰,而後又在韓易的突破中,明悟到了神魂關鍵,借此踏入元嬰。

  在秦無羨看來,除袁舜之外,玄丹宗,絕對養不出第二尊真君。

  只有超大仙城,才能有機會,碰撞出更劇烈的火花,才能讓韓易更進一步,金丹,乃至元嬰。

  這,便是秦無羨和袁舜商議出來的事情。

  而後。

  他們找了諸葛無憂,稍微耍了點技巧,讓韓易上鉤。

  如果直接找韓易,說秦無羨帶你去大乾仙都,和大乾築基天驕爭鋒,碰撞出金丹之路,以韓易的性格,可能便會左推右拒,很難接受。

  不過。

  如果說讓他去當駐地長老,管理一座仙城的玄仙丹鋪事宜,韓易絕對會立馬拒絕,但在這時候,又拋出來第二個選擇,說秦長老帶著伱,絕不打擾你修煉,隻讓你坐鎮,有重要的事情,才需出手。

  如此,韓易便有可能接受。

  這是把韓易的心理變化,拿捏的死死的

  議事堂外。

  眾多長老向韓易恭賀,其中,有築基中期和幾座內峰的首席長老,也有從練氣境晉升築基的新長老。

  其中。

  包括丹劍峰的崔星辰,包括金庭峰的馮靖宇,這都是曾並肩作戰的熟人。

  韓易一一應付,並沒有因為自己晉升到築基後期,便看輕他們,表情神態,都和以往一樣。

  眾人各自散去,韓易也禦劍而起,衝出玄丹峰,放出仙舟,接著,仙舟啟動,直奔東鼎仙城。

  東鼎仙城,是距離玄丹宗最近的五座仙城之一。

  玄丹宗之外,有五座大小不一的仙城,分別是度平城、東鼎城,離康城、通寶城,紅鸞城。

  在這五座仙城的南邊,三百裡之外,便是蜀州的第三大仙城,鎮北城。

  在蜀州,比鎮北城更大的,也只有蜀都和南鬥仙城。

  蜀都是蜀州的核心,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

  而南鬥仙城,位於蜀州西南方,再往南千裡,便是南疆,在南鬥仙城附近,便是南鬥山脈,山脈之上,便是大乾三大宗之一的南鬥神宮。

  南鬥神宮,兼有鎮守南疆,抵禦邪巫作亂之職。

  而韓易之所以前往東鼎仙城,主要是他昨天特意查了下燕茹的去向,知曉燕茹是前往東鼎仙城完成任務。

  不到半個時辰,韓易便到了東鼎城,降落進入仙城後,便根據之前看到的任務,去尋燕茹。

  一個多時辰後。

  韓易從東鼎城飛起,禦劍懸停在半空之中,皺著眉頭。

  “竟然不在?”

  剛才他直奔東鼎城玄火丹鋪,卻被告知燕茹在十天前,便已經離開,至於任務,並未完成,離開時,更是看上去行色匆匆。

  至於詢問去往何處,玄火丹鋪的掌櫃,也並不知道。

  韓易隨後更是用神識,逐片逐片的在東鼎城內,查看了一圈。

  他此刻著急,也顧不上神識掃過,惹來其他築基修士的麻煩。

  晉升築基後期,他自認遇上其他築基期,都能輕易壓服他們。

  在神識狂掃東鼎城時,果真有四位築基修士察覺,不過,未等他們來尋找韓易,韓易的氣息,轟然爆發,直接將他們的氣息壓回去。

  這是警告,霸道至極的警告。

  韓易很少如此霸道,不過涉及到他熟悉的人,甚至有可能成為他道侶的人,再霸道,也不為過。

  一番查看無果。

  最後,他更是手持四令巡察使,進入城主府,拜見東鼎仙城的城主,說想要尋玄丹宗一重要內門弟子。

  東鼎仙城的城主,也僅是築基後期的修為,並不敢怠慢,勒令六部的三位築基修士配合協助,足足折騰了一個時辰,將東鼎城都掀翻了,還是沒找到。

  至此,韓易才確定,燕茹應當是真的離開仙城了。

  離開仙城之後,韓易又往前飛出去幾公裡,徹底擺脫仙城的仙國氣運輻射影響,接著便起了卦象,用易爻秘術,斷定燕茹的下落。

  不過。

  卦象模糊,天機混淆。

  韓易突然有些茫然。

  他這一次來找燕茹,是準備將燕茹帶到大乾仙都,他之前特意找諸葛無憂,要來幾個名額,便是為了帶上燕茹。

  當然,如果燕茹不願意,他自然不會勉強。

  如果燕茹願意,他願意提供最好的修仙資源,如能更進一步,結為道侶,自是最好,他充分尊重燕茹的選擇。

  不過,此刻找不到燕茹,其他的,都無從說起,這才是他茫然的原因。

  足足在東鼎城半空中駐停了兩個時辰,韓易才轉身歸宗。

  到了宗門,他找到陸離,拜托他一件事,那就是如果燕茹歸宗,讓陸離通過宗門渠道,將消息傳遞給他,韓易再從大乾仙都趕來。

  在青龍宮,首席是沈平,不過,沈平已是準備閉關,突破金丹期,青龍峰的事情,漸漸轉移到次席陸離身上。

  陸離自然應下,只是舉手之勞,又能得到韓易一個小人情,何樂而不為。

  “可惜林師妹隕落在天魂宗修士手中,要不然,韓師弟你直接找林師妹,更加合適。”陸離惋惜道。

  他口中的林師妹,原名叫林念,是燕茹的師父,在四年前,死在天魂宗築基修士手中。

  韓易並未見過林念,在他晉升築基期前,林念便隕落了。

  實際上,韓易本來是要拜托白婉清這件事的,他和白婉清的交情,還算不淺。

  但白婉清也接了駐地長老一職,需前往大乾某一座大型仙城駐守,自然不妥。

  三日後。

  韓易又不死心,去了一趟東鼎城,還去了更遠的一座叫赤鹿城的仙城,赤鹿城是燕茹的家族所在之地。

  不過,讓他失望的是,這兩處地方,都沒能找到燕茹。

  七天后。

  一艘仙舟,從玄丹宗往外飛遁離去,仙舟上,有幾十位修士,其中,秦無羨領隊,外加六位築基修士,幾十位內外門弟子。

  六位築基修士中,包括韓易,也包括青龍峰的白婉清。

  白婉清是去大乾的另一座仙城,玉京仙城。

  實際上,這次設置在乾州的玄仙閣共有六處,大乾仙都,玉京仙城,萬星仙城,太虛仙城,赤霄仙城,和一座乾州極北之地,同玉衡界最大勢力,大秦仙國有最多貿易聯系的仙城,縉雲仙城。

  萬事開頭難,這些築基修士,已有了心理準備。

  “韓師弟,修行還需穩妥扎實,切記不可過分依賴丹藥,丹毒難消,對肉身的影響,是長遠的,在靈海凝聚金丹時,憑添阻難。”

  仙舟上,白婉清看著韓易說道。

  他說的話,和沈平的話,差不多,都是以為韓易修行如此快速,主要是依賴了丹藥的作用。

  玄丹宗以煉丹起家,自然知曉丹毒的危害,正是如此,在使用丹藥時,才會更加謹慎,特別是境界修行上,如非必要,不會使用丹藥。

  韓易笑笑:“多謝白師姐的提醒,師弟我曉得。”

  白婉清點點頭,不再說話,點到為止即可。

  韓易眺望雲海和下方的壯闊河山,心中,每一次的感覺都不同。

  這一次外出前往大乾仙都,他實際上,並未抗拒,在哪裡修行,不是修行。

  不過,找不到燕茹,卻是讓他心中擔憂不已。

  他已同秦無羨說過,如宗內有其他事情,他會歸來,秦無羨自然允許。

  一個多月後。

  一艘巨大的仙舟,在距離大乾仙都十裡范圍處懸停下來。

  仙舟上的所有修士,包括秦無羨,也包括韓易在內,看著浩瀚無邊,仿佛容納了一座世界的偉岸仙城,一時連呼吸都停滯了下來。

  韓易雖然是第二次見到大乾仙城,不過,依舊震撼難消,甚至更加強烈。

  和蜀都比較,乾都面積更大,更加壯闊,仙城之內的有無形氣運更加濃烈。

  有大乾六部修士,上前盤查,秦無羨上前對接,片刻後,仙舟放行,通過仙舟通道,從側門進入乾都。

  “這一次計劃,是先在乾都安定下來,接著,再開拓另外五座仙城的業務。”

  “取消位於第九重仙庭的玄仙丹鋪,重新在第八仙庭選址,對標萬仙閣,建起玄仙閣。”

  “不過,諸位無需太大壓力,萬事開頭難,慢慢來。”

  仙舟直奔位於第九重仙庭的玄仙丹鋪。

  一個月後。

  秦無羨帶著眾人,將玄仙丹鋪搬遷至第八重仙庭。

  三個月後。

  玄仙閣開張,拿出大量丹藥,打折酬賓,迎來乾都諸多修仙世家,宗門修士,散修,甚至連其他大宗的修士,都被吸引。

  半年後。

  玄仙閣業務穩固,其他五位築基修士,乘坐仙舟,各自離開,前往指定的仙城,開展業務,完成玄仙閣分閣的設立。

  而在這半年中,韓易只是偶爾關注玄仙閣的情況,並未插手具體管理事宜,算得上悠閑。

  不過,每隔一個月,在和宗門的信息傳遞中,他都會托人詢問陸離,可惜,等到的永遠是一個‘燕茹無消息’的結果。

  時間一晃,已是一年過去。

  乾都,第八重仙庭,大應路,鳳濮區,江高街,南涼坊。

  一座足有三千平方米的閣樓,在南涼坊最繁華的區域,聳立一年之久,閣樓前門楣牌匾,上書三個古篆‘玄仙閣’。

  閣樓對標萬仙閣,總共四層,但隻開放下三層,分別供應練氣、築基、金丹修士需求。

  此時,正值午時,玄仙閣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在這座閣樓後方,和閣樓相連的,還有一座佔地足有閣樓十倍的庭院,庭院分為多個區域,雇了幾百位凡人,或當丫鬟,或做打理。

  這是玄丹宗在大乾仙都的正式駐地。

  在這座駐地中,某一座更靠裡的建築中,某一個修煉靜室,一位修士,盤坐於此。

  修士青年模樣,身穿玄色法袍,身前放著一柄黑色長劍。

  雷澤劍。

  在青年一米前,有一陣盤,陣盤上流轉光芒,光芒形成三米的光罩,將青年籠罩起來。

  陣盤之上,齊齊整整疊著六十枚中品靈石。

  這陣盤,叫聚靈盤,此陣法,叫聚靈陣,而且,這還是二階的聚靈陣,將靈石中的靈氣抽取出來,籠罩三米之內,化為堪比三階靈脈效果的靈能空間。

  效果上佳,可惜太費靈石,對尋常築基修士,都屬奢侈。

  這青年,當然便是韓易。

  到了南涼坊接近一年,韓易出門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數時間,都是閉門修行。

  而這聚靈陣陣盤,是宗門給駐地長老配備的,韓易雖然未掛駐地長老的名號,但該有的,並未給他落下。

  突然。

  擺在靜室中的一塊傳音石有光芒亮起,韓易睜開眼,收起陣盤和靈石,走到一旁,將傳音石拿起來,渡入一絲法力,便有一道聲音響起。

  “韓師弟。”

  “天機閣送來請柬,邀請你去星河苑,參加天機盛宴。”

  聲音來自原來乾都玄仙丹鋪負責人,築基中期修士柳如煙,可其中的內容,卻讓韓易眉頭一挑。

  “不去。”他想都不想,直接回絕。

  天機閣是大乾除了六大勢力,也就是一國二聖三大宗之外的八座擁有元嬰修士的宗門之一。

  從等級上看,原則上和玄丹宗並列,但這宗門,修行功法,和天意宗類似,都屬於神神秘秘的類型。

  不過,天意難側,天機可竊。

  大乾修士,對天機的運用並不少,天機閣中出品的法器,比如玄丹宗長老議事會上的天機圖,大多廣受好評。

  但對天意宗,因為過往天意宗修士的荒唐行為,其他宗門修士,大多秉持厭而遠之的態度。

  韓易頭上可還頂著個天意宗天心真君的徒弟身份,真去了,豈不是自找麻煩。

  “韓師弟,這是秦師伯特意安排的,說讓你出出面,給玄仙閣站台,好打打名氣。”

  “你還是過來一趟吧。”

  柳如煙的聲音,有些無奈。

  韓易想了想,收好東西,走出房門,許是太久未走出房門,竟覺得陽光有說不出來的美好。

  身形一晃,他便已經朝著和這處玄丹宗駐地庭院相連通的玄仙閣走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