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他的小徒弟腰軟嫵媚》第34章 成果(一章半)
  第34章 成果(一章半)

  五姑娘哭得不能自已。連寧朔都看得出來的事情,她自然也看得出。只是姨娘性情確實弱,也不願意給母親增添麻煩,便一直按著此事不表。

  而且,姨娘也不敢這般做。她道:“我還是嫁在京都,夫家也是有頭有臉之人,姨娘若是拋頭露面,便對我的名聲不好。她遲疑於這點,並沒有跟母親說過。”

  再者便是,在寧國公府的日子安詳又靜謐,過著過著就習慣了。

  五姑娘怔怔道:“我……我其實也不知曉姨娘如今的想法了。”

  此時才發現自從長大之後,她就將目光看向了自己,並沒有太去思慮姨娘的內心所求。

  現在想來,也是不孝。

  寧朔見她急得一張臉煞白,便安撫道:“那就去問問。要是願意,到時我們把話串好了,隻說讓牛姨娘去打理母親的鋪子——她本就是母親從文信侯府帶出來的,此事是常理,也沒人會說道。”

  且牛姨娘喜歡的是忙碌於後廚,便也不用做拋頭露面之事。他道:“五妹妹,我是這般想的,不知道你如何決定。”

  五姑娘咬咬牙,“那就去問上一問。你說得對,姨娘少有這般的膽量,今日應當是用完了所有勇氣去的壽康堂,下回,她恐怕就沒有這般膽子了。”

  寧朔便起身,跟還在發愣的二少夫人道:“二嫂嫂便照顧好表妹,我帶著五妹妹去一趟壽康堂。”

  等人走了,二少夫人才緩緩回神,驚訝連連,“我怎麽不知道牛姨娘還有此志向?三弟常年不在家裡,他怎麽知曉的?”

  盛宴鈴想了想,道:“許就是常年不在家,便能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卻又是家裡人,恰好熟悉眾人的心性,久而久之,也就看得更加清楚。”

  這話是說得一點沒錯,寧三少爺確實就是這般的人。他沉默寡言,卻有一雙利眼。心思敏感,便能對其他人感同身受。

  尤其是弱者。許是他認為自己也是弱者的緣故,便對弱者頗為關心。比如說,他知曉牛姨娘的志向,也知曉栗氏受的苦楚,還知曉學堂裡面一個窮秀才經常吃不上飯的事情。

  對於牛姨娘和栗氏,他覺得自己幫不了,便將事情藏在了心裡,選擇了逃避。倒是對那個窮秀才,卻是暗中送去了不少的吃食。

  他選擇了可以幫忙的弱者去幫扶。

  這種性子……善良也無奈。

  寧朔站在壽康堂裡,幫著栗氏和牛姨娘質問寧國公時,突然之間,感覺到了寧三少爺的那些隱而不宣的痛楚以及一絲質問完後的暢快。

  他驚訝一瞬,隻覺得也許冥冥之中,他今日選擇幫牛姨娘,也是在幫寧三少爺。

  他是不是……是不是也曾想過幫牛姨娘?但他太過於自卑,終究沒有踏出這一步。

  寧朔的目光便更加輕柔起來:這又是一位至純至善的少年郎,只是命運對他不夠恩賜。

  他便對著寧國公的話辭也越發尖銳起來,“父親,這麽多年,您難道以為自己做得足夠好嗎?祖母刁難母親,不是一時之事,您看見了,安慰母親幾句,便覺得盡到了做丈夫的責任——這般的態度,其實比不安慰還要無恥。”

  “因為父親知曉了苦難,卻因為這些苦難沒有降臨到自己的身上,沒有感同身受,所以沒有當一回事。”

  就猶如多年之前,他明明知曉三兒子膽小怯弱,天資一般,卻一意孤行,將孩子送去了秋山書院讀書。

  最後的結果,不過是讓這個少年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悶,即便是笑起來,也是默默的彎起嘴角,並不曾開懷大笑過,最終鬱結於心,病逝於最好的年華裡。

  寧朔自從到了這具身體裡後,想的都是隨家被誣陷一事,而從來沒有好好的體悟過寧三少爺的感情。

  今日他終於體會到了,竟是這般的難受而委屈。

  他搖頭道:“父親總是以為自己做得很多,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但是於母親,於牛姨娘,於我……就真的正確嗎?”

  栗氏聽見他這般的悲痛之聲,立馬紅了眼,捂著帕子哭。牛姨娘因為寧朔這番話感動不已,磕頭道:“國公爺,求您……妾身這次,不為自己,隻為孩子們的孝心。若是辜負了這份孝心,妾身真是無地自容。”

  寧國公聞言,氣得臉色通紅。今日被一向好言好語的妻子逼著送走母親也就罷了,如今還要被兒女逼著寫一封放妾書。

  哈!他就算不是個好丈夫好父親,但也不是十惡不赦之人吧?

  他也不朝著牛姨娘發脾氣——他跟牛姨娘已然十多年不曾同房,他也不重女色,一封放妾書還是願意寫的,畢竟她為自己生養過一個女兒,又向來老實本分,這般求他一回不容易。

  但也舍不得打這個好不容易發聲的兒子,隻好拿起茶杯咕嚕咕嚕喝下一杯水,最後犀利的道:“朔兒,我問你,你此時孝順你母親,就不孝順你祖母了嗎?”

  寧老夫人早就想大罵了!便大哭起來,“小畜生,小畜生,如此大逆不道之話,到底是誰教導你的?”

  她還是習慣性的怪罪栗氏。

  栗氏卻心軟軟的,替寧朔道:“母親不用逼問他,這話不是我教的,也不是其他人教的,是這麽多年孩子們看在眼裡知曉的。”

  她苦笑著抹一把淚水,望向寧國公,“誰的母親誰疼。我顧及你心疼你的母親,便忍氣吞聲二十余載,可她還不罷手,開始插手小輩的事情。”

  “雲娘是韓將軍的老來女,最是寵愛,配咱們家是綽綽有余的,並不是高攀了咱們家。我待她好還來不及,母親卻從外面搜羅美人來惡心她,時日久了,你以為韓將軍不會有意見?”

  韓雲娘就是二少夫人。

  栗氏清醒的道:“朝兒那麽個不知冷不知熱的性子,跟你一般,冷冰冰一塊,雲娘再熱的心也遲早要冷掉,彼時再有母親從中攪渾,你以為夫妻還會和睦嗎?”

  她說到此處,站起來有些憤怒的指責道:“我當年說要將宴鈴說給朔兒,你們母子都不同意,不過是嫌棄盛家勢弱,我便退讓一步,不再提此事,一切以大局為重。”

  “但是母親卻想將她的娘家侄女說給朔兒,還想將宴鈴說給她娘家侄兒——哈,打得一手好算盤!”

  她瞪著寧國公,一字一句的問,“我問你,這事情,你是知曉的吧?你是不是還同意了?”

  寧國公聽了此話,臉上倒是顯出一絲不自然的神色。他確實有些意動。倒不是說同意讓寧朔娶老夫人娘家侄女——老夫人娘家十多年前就開始敗落,他很是看不上她家的閨女。

  但確實有些意動於將盛宴鈴說給老夫人的侄子。他道:“舅舅家裡雖然不如之前,但是比之盛家還是可以的。”

  破船也有三千釘,在他看來,這也是一門好婚事。

  栗氏就氣道:“舅舅的兒子,哪一個不是房裡有好幾個的?”

  寧國公就有些頭疼,“我確實沒有壞心思——男兒郎哪個沒有三妻四妾的?是咱們家是管教得嚴罷了。再者說,那幾個小的,無論哪個,讀書都是好的,都是有功名的,比不上於行止,可比下有余吧?”

  誰知道妻子介意此事,竟然下足了心思想要將母親送回睦州去。但他確實心動了。

  不為別的,隻為栗氏說的母親插手小輩的婚事。一是怕她真攪弄得二兒子房裡不寧,致使一對好生生的小夫妻離心離德,二是怕她糊塗,聽了娘家的話,強行給老三老四瞎點鴛鴦。

  對於自己的母親,他還是了解的——她完全乾得出來。什麽昏招她都是使過的。到時候生米煮成熟飯,他是哭也來不及的。

  他就去看老夫人,寧老夫人猛的搖頭,“我不去睦州!我就是死也要死在京都。”

  寧國公:“母親隻用回去休養幾年……”

  寧老夫人大哭拒絕,大罵道:“好啊,好啊,我千辛萬苦養你,如今我老了,你就這般對我?”

  寧國公又頭疼了,“母親,你也好久沒回睦州了,回去休養幾年,遊山玩水,又有什麽不好?”

  等到二兒媳婦生下兒子,等到小輩們成婚,就把她接回來,皆大歡喜。

  栗氏眼見母子兩個人吵起來,見好就收,便帶著其他人出去。盛宴鈴早等在院子裡,見了她出來,連忙過來抱著她,“姨母,你還好嗎?”

  栗氏歡歡喜喜,“好,好,好得很。”

  晚間她帶著盛宴鈴睡,見她忐忑不安,道:“你別急,那老娘們的心意哪裡是一時半會能磨好的,再磨幾天就好了。”

  她拍著盛宴鈴的背,輕輕的安撫,話語裡面卻帶著一種痛快,“她從前總用我的孩子們來壓我,磋磨我,如今,我也用她兒子去壓一壓她。”

  “一想到她終於體會到我的痛苦,我就高興之極。”

  她道:“放心吧,你姨父不會心軟的,他心裡也有算盤珠子——他可太清楚他老娘是什麽爛人了。危及我時,他可以沉默,但是危及他在意的人時,卻不可能沉默留情的。況且我態度又如此堅決,他要是不送回去,便是一場大戰,那老娘們的娘家已經失勢,沒人為她說話,比起我來,更容易送走她。”

  盛宴鈴聽得發冷,其他的也不想問了,隻問,“姨母,你恨姨父嗎?”

  栗氏:“不恨。世道如此,與其恨他,不如自己籌謀,痛快些活著好。我有我在意的,他也有他在意的,不過是算計著過日子罷了。”

  她說到此處,倒是也有些意興闌珊,歎息道:“宴鈴,還望你日後成家能省事些,別像我這般。”

  盛宴鈴聽了這話,一時跟著姨母傷悲,一時卻由衷的升起了一股莫名的頓悟:若是成婚後都是這般爾虞我詐,你來我往,又有什麽意思呢?

  還不如出家做姑子去。

   替換啦。

    寶兒們,這章很肥,因為不知道斷章在哪裡就一起發了。

    自此,大多數鋪墊就好啦,我們開始讓宴鈴去探尋先生的馬甲之路啦。

    晚上十二點左右發今天的更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