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295章 軌道會議
  第295章 軌道會議
  在持續數年的研究中,日漸增多的五階巫醫們對於‘內面’的理解,也漸漸變的豐富了起來.
  場與弦的交疊是複雜而致密、且遼闊無比的,小小空間內可以被塞入了億萬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複雜信息流;

  它們可能是現實在規則層面上的反饋,正以一種極度複雜的語言表述著這個世界;

  亦或者,它們本就是現實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只因維度的不同而不被理解。

  但無論如何,一直以來都有個大麻煩橫亙於研究者們與‘內面’之間,那便是疑似因星球物質總量而產生的複雜性.
  內面的存在,對於術法解析與理論認知的確是一大臂助,可即便合體後的五階巫醫、在屏蔽了軀體感知的情況下,去專研於某個獨立的物質或規律,他們的進度卻也依舊會受到其中所充斥著的、那過於充沛之場弦的干擾。

  可以說,除非所有的研究者都像上次的涅斯塔那般、身受高等魔獸一擊,從而將所要研究的規則‘納入’到自身軀體當中,不然就近乎永遠都無法擺脫基於‘觀察’而產生的干擾。

  再加之,現實中基於軀體而產生的強大算力,也無法作用於被‘擠入’內面的意識
  所以在上述情況的綜合影響下,直到現在為止、共和國對於內面的利用,都僅限於一些皮毛而已。

  但無論如何,大家都清楚的明白、‘內面’在術法研發與現實規則印證等方面的作用,而現在所欠缺的就僅是‘恰當的環境’、以及‘有資格作弊的個體數目’而已
  後者無甚可說,五階的數量已經增加至二十余名,且當年的老牌巫醫們也來到了一個晉級高發期,在未來的一兩年內、有希望全數達成五階;

  前者,卻也隨著涅薩拉塔號的升空,隱隱有了一條可用的捷徑
  ~~~~~~~
  在‘涅薩拉塔號’升空的過程中,於艾薩拉‘內面視角’下的世界,正在發生神奇的變化;
  從極度的複雜、到相對的簡單、再到相對的更簡單,隨著時間的流逝、‘視界’中物質與規則的表述,正漸漸變的稀薄與重複。

  於艾薩拉的周遭,除了作為固定背景的自己與火箭外,隱約還能認出‘湍流’、能認出各種類型‘氣體’的存在與運動;
  但她所‘看’到的其實也並非實物,而是它們各自在‘內面’中的表達.
  那是無盡的‘風系弦’、‘火系弦’、‘熱系弦’、‘光系弦’,它們是尾部高速噴發之風、光、熱、焰、及其所匯聚成的力,是爬升過程中對抗大氣而形成的熱、風、以及阻力,是來自‘腳下’的牽扯與拋離,亦是源自恆定反重力的未知效果;

  在這等等的增益與減益作用中,火箭於內面的反饋正逃脫著某種‘下墜’的趨勢
  未幾,當物質的密度下降到一個基準後‘弦反饋’開始凝實沉降,並在下方匯成了類似果皮、果肉、果核那般的多層結構,它們彼此間既獨立存在、又相互融匯著形成一個整體;
  而與此同時,更多的‘場反饋’像是突然而至的闖入者那般,在內面展現出了其宏大的波瀾、以及些許的反直覺.
  一個由無盡之弦所構成的、始終向外輻射著大量‘場域’的複雜球面,在某個時刻出現在了艾薩拉的‘視野’當中;
  其中,某個場域形成了下彎的曲面,而她似乎正沿著這個曲面向‘場外’逃離;

  當‘視野’宏觀至如今這個地步後,背景中飛船上所恆定的‘反重力’效果之作用方式,也於隱約間更明了了幾分,其本質似乎並非是‘隱沒’、而是以外力為‘錨點’的拉扯;

  某種、或某幾種外力鑽破了周邊下彎的‘場’,然後無端端的出現於飛船上、使之產生了‘減重’的直觀效果。

  ‘錨點’是恆定、且僅作用於術法效果所指定之物質與其所在空間的,而那空間此時卻隱隱有種‘易碎’感,且其‘背後’似又存在著一個、或多個更宏大的‘物質弦’聚集地
  艾薩拉此時的思維速度,沒辦法跟上、並解析出錨點處所發生的的變化,因而她僅是囫圇吞棗的記下了這種感覺,並轉而將‘視線’投向了它處。

  隨之,她注意到‘腳下’球面上,有個發自南北、蓋天連地的‘域’,它與其余一個個似是有所不同、但又相互連接的場,就像是網兜般、將所有的一切都收攏於內;

  而在它們之共同作用所波及到的極遠處,更雄渾的規則洪流正向著不知名的方向湧動,其間又有更多的弦軌正漫天的橫穿而過,它們似是在急速移動、又好似是固定的飄帶,於此間匯成了漫天的繁複背景。

  從軌的路徑處所殘余的信息痕跡可知,這些不知代表著什麽的‘飄帶’中,有一部分發自‘腳下’球面自身、也有一部分來自外域,有一部分被球面反射而出、又有一部分進入了球體內部;
  其中,進入面內的那些、似是與其內之諸多‘弦’融為了一體,以‘熱’、‘能量’等諸多形式,成為了它們得以成型與運轉的重要因子之一。

  觀察中,艾薩拉的思緒一直在起伏著,但其對內面的影響、卻在這‘宏大’面前近乎可以無視,因而才得以成功的‘看’到這一切。

  就在這時,‘視線’不再繼續拔高、外界的火箭似乎已經確定了軌道,她的視線也從‘宏大’中收回、轉而注意起了‘周遭’所發生的事情。

  在外界,飛船的結構、與工作狀態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其反饋到內面後,就表現出艾薩拉極近處的不穩定;
  噴發中的‘光焰反饋’漸漸變的微弱,而原本稀薄至極的‘風系弦’又開始在下方產生密集,並漸漸使得球面、以及更多的‘視界’被隱沒;

  但是,那些‘風系弦’本身、以及它們在腔室內的轉化過程,卻比之在地表時更清晰了幾分。

  與此同時,飛船正背兩面的‘冷’與‘熱’、以及光合板的工作效應,也在內面形成了較為清晰的反饋
  而更重要的是,作用於自身的、來自各方向的‘力’,與恆定於背景上之‘反重力’間的彼此製衡,也在此刻有了更具體的表述;

  具體來說,便是錨定的點位更明確了幾分,其所在之處雖依舊遮掩於繁複的信息流中,但也因物質密度的降低而變的更為清晰。

  ‘視線’再次下掃,此時的球面上出現了上百個特殊的‘集弦地’,它們像是大小不一的燈塔那般存在著;

  其中,小半‘小燈塔’位置高度重合、大半則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區域、還有一隻就在自己的左近;

  但無論是哪一種,它們此時就像是自然的一部分那般,於宏觀上、與某類規則的某個側面互相一致。

  而那些‘大燈塔’則有所不同,它們分散在各處、並向外散出了大量類似‘思維反饋’的‘火苗’;
  而其所匯聚的規則,除了與‘自然’重合的部分之外,還在這些‘火苗’的匯聚中、發生了未知的扭曲。

  艾薩拉覺得,‘小燈塔’應該是高等魔獸、‘大燈塔’似乎是第一、第二等近神,而‘火苗’或許便是所謂的‘祭壇’.
  ~~~~~~
  內面所‘見’之最直觀的利用方式雖暫時不得而知,但艾薩拉敏銳的察覺到,對於‘規則’而言、這裡絕對是個最佳的研究環境。

  他們可以在遠離飛船的區域設立小型空間實驗室,在真空中、在物質密度極低的環境內,對孤立的分子進行觀察、從而獲得更明朗的視界;
  而那些‘場域’,也可以在空間實驗室中得到一個更‘宏觀’的視角,並以此去追求其作用表象與深層原理.
  作為飛船的‘一份子’,參與了升空計劃籌備的艾薩拉,明白外界之自身此時所處為何地,同時她也明白、先前所發生在內面的‘變化’,在現實中到底代表著一個什麽樣的過程;
  此外,對於視界中的‘球面’與遮天的‘場域’,她亦對其在現實中的本體有所確信。

  但內心中的悸動使她迫切的想要親眼印證眼前這一切,去看看其在現實中的表述、是否真如自己所想的那般
  於是,她上浮了意志、並在見到母星的那一瞬就明白了結果.
  艾薩拉於此刻意識到,建立空天實驗室的確是必要的選項,並且他們應當想辦法將飛船升到更高;
  因為只有這樣,研究者才能‘看到’更整體性的東西、並擁有更低物質密度的研究環境;
  這對於了解腳下這顆星球、以及種種物質規律的起承轉合,都是擁有極大好處的事情。

  想到此處,她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背後
  隨著艾薩拉注意力的轉移,圓柱形飛船的構造又一次發生了改變,一座巨大的深空潛望鏡、將它的鏡頭對象了遙遠的烈陽。

  而被擠到內面的涅斯塔,此時同樣因那繁複而龐大的擾動球面、以及多層背景中的規則洪流而感到震撼;
  但下一刻,當一個隨時向外噴灑著巨量信息的擾動球、突然進入到他眼簾之時,那更為龐大的規則集合體、差點使他的思維於瞬息間宕機。

  但是,內面‘視界’中的光是以規則弦而形成表述的,這意味著此處的太陽並不會耀眼.
  因而在陷入混亂前,涅斯塔清晰的看到其外、那紛亂而又有規則的無盡場域,它們向著空間中無限的蔓延著,至少在涅斯塔此時所能‘看’到的區域內,其影響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這種影響力,甚至將‘腳下’的球面完全囊括入了其中,而自己在現實中的軀體、乃至飛船本身,都隨時處於其輻射范圍當中。

  念及飛船,他同樣觀察到了‘反重力效果’、看到了那種於內面中形成的‘感知曲面’;
  ‘空間易碎點’、‘物質世界中看不到的曲面’,一些前世帶來的觀念、結合著巫醫職業帶給這道意識的基礎增幅,他產生了比艾薩拉更多的猜測與想法.
  而在這些思維的間隙中,他也於層層場域的阻隔內,隱約而勉強的看到了太陽表面之運轉,但隨後‘視界’便被光與熱所覆蓋、並於一系列複雜的擾動變化中陷入了徹底的黑暗。

  而在外界,深空潛望鏡亦於此時被燒毀.
  緊接著,來自物質世界的召喚傳來,涅斯塔的意識於下一瞬‘回’到了飛船當中。

  ~~~~~~~
  當艾薩拉終止合體時,智腦於瞬息間發生了一次解體,而飛船也在那一刹那中短暫的失去了控制;
  好在她知曉後果,所以於第一時間便分裂出了自身一部分子體、化作了新的智腦,這才使控制中樞得以重新運轉。

  此後,大量的紫色洪流自飛船結構中向內匯聚,並在滯留倉中匯聚成兩團物質漂浮在了空間中;
  緊接著,當細胞球上分別長出了各種身體結構時,便有涅斯塔與艾薩拉兩道身影於半空中顯現。

  室內充斥著合成的空氣、而飛船的複合外壁又阻隔了大部分射線的干擾,所以他們此時既沒有帶頭盔、也沒有穿防護服。

  等兩位精靈體驗過失重的神奇感覺後,他們將半截身子融入了飛船之中,只靠外露的上半身進行著交流。

  “感受到了嗎?”艾薩拉問道
  “嗯,這是個機會五階巫醫升空、飛船拔高軌道,星球外是最適合的規則研究點。”

  “我也認同.那就分批次輪換著上來?”

  “可以,你下令.對了,要不讓先讓他們上來一趟統一感受下?”

  “也行~”

  艾薩拉點點頭,便向星球內發送了訊息
  ~~~~~~
  第二天,一艘‘十五萬噸級二合一飛船’帶著剩余的十多位五階、來到了涅薩拉塔號中,並召開了第一次與近地軌道進行的探討會。

  會議之前,巫醫們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二十二合一’,並發現了又一種‘作弊’方式.
  在如此規模的合一下,外界的那個主控意識在匯集了22名五階巫醫所有的細胞後,除了體能稍稍遜色、隻獲得了‘加法’級別的加強外,其余精神力、算力、微觀感知等方面,卻是獲得了‘乘算’式的強化;
  雖未形成‘質變’,但其諸多能力方面卻有了恐怖的表現;

  比如,當一個被擠入內面的意識上浮後,其所帶回的記憶、便能靠著這具軀體所具備的算力進行分析,其效率是二合一狀態所無法追趕的.
  再比如,軀體內自我塑造能力被強化到了納米級別,在構築擬態體時可以在更小的空間中、完成更多圖騰的堆積;

  雖然體能在融合後會被急劇的消耗,但只要隨時保持高能細胞液的注入,便可以無限的維持這種強化狀態;
  而且從趨勢上來看,這種強化是隨著合體數量的增加、而不斷增強的,因而即便暫時沒找到‘六階’的道路,巫醫們也能在數量的堆積下持續進步。

  若不是第一次合體時缺乏了體能補充措施,不然這‘軌道會議’絕對會在他們的忘我中發展成‘研究實踐’,並因內面的時間感知混亂而持續到不知何時。

  解體後,涅斯塔為先前自己主控意識時的思維速度而感到咂舌,他相信如果一直持續下去的話,那很多事情便會在相當短的一段時間內獲得解決辦法
  諸多巫醫們此時也從先前的震撼中收斂了心神,並開始制定起新形勢下後續的發展規劃.
  “如今的123隻高等魔獸,已經支撐起了很高的精靈新增率,但問題是假如我們的高端技術提升不上去,那再多的精靈數量也無法在近神面前實現自保;”

  坐在最上首的艾薩拉如此說道,

  “所以我提議,暫時放棄對高等魔獸的俘獲,轉而利用地外軌道的空間優勢、以及我們合體後的算力加強,以最快的速度、集中突破幾個關鍵技術。”

  “關鍵技術.您是指?”

  “先前的內面之旅,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反重力的本質似乎是動態的‘力平衡錨點’,效果之所以得以實現、是因為術法引入了‘外力’,我懷疑這種外力便是大質量天體、比如我們背後的那顆太陽”

  “在之前的計算中,即便是最優良的飛船駐地‘日點’也需要時不時的調整軌道。”

  “但根據我對反重力效果的成因推測,如果能更深入的在這方面解析下去,就有可能做到讓飛船在不考慮浮空動力的情況下、於任意軌道處實現‘全圖騰模式’的相對靜止狀態。”

  “全圖騰模式就是說只靠少量的元素補充、和高能細胞液消耗,便可以維持一座重型研究基地在太空中的相對位置,甚至可能實現慢速移動。”

  艾薩拉表述完畢後,其余巫醫們陷入了短暫的思索
  因反重力效果的重要性,先前他們被擠入內面時、大多數都優先對其進行了觀察,因而或多或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在這時,他們基本都認可了艾薩拉的研究建議,只不過在‘高等魔獸捕獲’與‘口數增量’方面有些猶疑;
  但考慮到近神的威脅,最終也都認可了這個計劃
  “我有四個提議.”

  接下來是涅斯塔開口,只聽其說道,
  “第一,太陽能的動力化,現有的氫氧引擎補給要求太高,但至少在母星附近的空域中,陽光卻是無限的資源;”

  “第二,‘地表至近地軌道間飛行’的‘去五階化’,我們需要用低階巫醫、戰士、甚至無人駕駛的飛行器來完成這一步的補給;”

  “第三,建立深空軌道科研基地肯定是必須要做的的,所以我們同樣需要將深空至近地軌道間的飛行去五階化。”

  “這三項是只是眼下最急需的技術,其余還要研究太空栽培、太空養殖、飛船內製造重力,甚至還要去琢磨琢磨,那顆太陽究竟為什麽能一年年的持續發光發熱?”

  “我們有沒有利用其原理,去製造那般源源不斷的、或者說短時間內不需要補給的能源呢?”

  “此外,高等魔獸的細胞液固然可以帶動圖騰、並大幅度的減少養分補給頻次,但那畢竟直接關乎到了種群數目,所以對替代性方案的研究也要進行,比如直接用太陽能驅動圖騰、再比如用‘太陽的原理’驅動圖騰.這兩者間的區別大家應該都明白吧?”

  “總而言之,無論是利用太陽能、還是利用太陽的原理,唯一的目的就是減少對地面補給的依賴,不然別說進駐‘日點’、我們就連近地軌道都無法離開。”

  巫醫們,點頭點頭點頭然後開始了後續的探討.
  “既然要提升研究速度,那二十二合一狀態得保持不短的時間吧?那我們的體能補充、還有飛船圖騰的運轉維持,就都需要依靠高能細胞液來進行,不然光補給問題就是大拖累;”

  “對,我剛大致計算過,如果純粹的消耗高能細胞液來補充體能,那至少需要一頭五萬噸級高等魔獸、在單位時間內的所有產出。”

  “那麽加上飛船的話.前提是飛船圖騰量不變,那必須有一隻8萬噸級、或者兩隻5萬噸級來供應兩方面的消耗,現在雖然先後送上來了兩頭,但噸位級別似乎不太合理。”

  “還有,考慮到飛船後續需要分裂成補給基地與研究基地,而且後者還可能面臨擴建的需求,我們有必要在這方面好好計劃一下.”

  “增長率損失實在心疼的很,不然咱們先再抓兩頭”

  “哈哈,然後就當沒抓過、直接送上來當消耗用?”

  “也挺好但如果把高等魔獸的研究也算進去、並像議長說的那般從反重力入手,那我們應該最優先把急速鳥王帶上來?再把新抓的幾隻當補充送到本部。”

  “鳥王太重了吧.13萬噸的自重,我們能送上來麽?反重力效果極限是20萬噸,帶上它的話,我們就只有不到7萬噸的可利用噸位”

  “夠了,五萬噸的‘隱匿’送上來2萬噸‘作用重力’綽綽有余,大不了少帶一點物質補給、多帶能源儲備。”

  “也行,回去先算算,如果可行的話便這樣做議長、先驅者閣下,你們看呢?”

  “沒問題。”

  “試試吧,可行就優先選擇鳥王”

  “還有一件事,22合1狀態的構築精度被抬升到納米級了吧,我們是不是在合體狀態時升級一下智腦?”

  “本部那個?”

  “不止,本部的也需要升級,近地軌道上不是還要分裂出一個補給基地麽,總不能也常駐一名五階來維持生物智腦吧?何不留下一個算法智腦來作為中樞?”

  對此,艾薩拉和涅斯塔也是雙雙點頭,認為這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
  就這般,最先期的任務便算是初步的確定了下來;

  首先,在當下這個飛船中,利用現有的兩隻高等魔獸完成一次22合1,並製造一台高精度算法智腦、用於移交飛船控制系統;
  其次,分裂出部分物質、與能源,帶著其余巫醫們返回地面;
  再次,於地面完成合體,然後升級本部的一號算法智腦;
  再再次,帶著更多的能源、飛船物質補充、以及規化後的高等魔獸升空;
  又再次,在近地軌道以現在的這艘飛船為基礎,構築一座擁有中繼發射空間的近地軌道補給中心,並送上足夠多的能源與物質補充;
  又再再次,經由地面-近地基地-深空新軌道的接力,在距離地表更遠的位置、建設將來會擴大的小型研究基地;
  最後,所有五階巫醫集中至小型研究基地內,在合體狀態下按照先後順序、完成先前所定之一系列關鍵研究。

  任務決定完畢、並完成了其中第一步後,其余巫醫們開始分解部分物質構來建返回艙,而涅斯塔與艾薩拉則單獨來到‘瞭望台’、看著漆黑中帶著光明的深空進行著交談
  “艾薩拉”

  “怎麽了?”

  “你說,那些遙遠星光中,會有我們這樣的生命嗎”

  “或許會有吧,但眼下還是先搞定眼前這顆吧親愛的~”

  “也對…畢竟剛學會在大氣層外爬行。”

  “議會長、先驅者閣下,返回艙已經準備好~”

  正當涅斯塔還想要說些什麽時,新的算法智腦打斷了他們間的交談;

  於是,伴侶倆互相對視一眼後、‘鑽’入了牆壁當中,而他們再出現時、便已經來到了返回艙之外;

  隨即,他們跟著十余名巫醫踏入了其中,準備乘坐著這具屬於另一名‘二合一五階’的擬態體返回地表
  ~~~~~~~
  “對了,蛇靈族那個小家夥什麽時候抵達?”

  “估計就這幾天吧,先讓她在山間高原那邊見識見識‘新生活’,不然總以為我們圖什麽呢~”

  “你這話說的,就好像咱真不圖什麽似的.”

  “額是有一些考量在,但蛇靈族也能過上好日子不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