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284章 符文歷82至86年與對大腦的處置
  第284章 符文歷82至86年與對大腦的處置
  符文歷82年;
  本部中9名部落時期的老牌巫醫,以20%的臨界轉化率晉升為4階;
  於年末,艾薩拉獲得了涅斯塔所提供的四階內修行思路,並嘗試了與伴侶相似的變態之路;
  與此同時,其余巫醫也都經由她被轉交了這份修行信息,因此也展開了屬於各自的變種與應用。

  在嘗試中,巫醫們各自的極限體型出現了變化;

  他們發現,轉化率越高者就能夠越‘變態’,其所能構造出的新軀體,也會因此而更高大、更靈活、更強力。

  這之中,積累時間更長的艾薩拉,自然是最‘變態’的那個;

  她和伴侶相同,除腦外的其余部分全都融入了新軀體中,從而獲得了更極限的受控體型。

  粗牙與尖牙則次之,因為他們還有三分之一的身體沒有完成轉化,與之息息相關的觀想體,也在算力方面更弱一些。

  新晉的九名巫醫則更次之,此時基本就只能做到部分軀體的流動,與新身體的融合程度相對就低一些。

  並非巫醫們沒有創新欲望,而是現階段共和國確實需要穩定之高層即戰力,且這種變化也並非沒有回頭路,所以才一窩蜂的向涅斯塔探明的方向牢籠。

  同樣是在這一年,針對大陸中重傷高等魔獸的探查計劃,也算是有了一個進一步的結論
  現階段所觀察到的‘高等魔獸’類群,被共和國按照其身體狀態大致分為了三類;

  即,此前提到過的‘虛弱休眠單位’、‘活躍單位’、‘正常休眠單位’;
  而這次所重點關照的,便是其中那12隻‘虛弱休眠單位’,因為它們正好就是己方夢寐以求的‘軟柿子’.
  因而,它們被列為了最優先目標,其各自的詳細身體狀態、估算的能力特性、以及藏身地域,都經由此次的偵查行動而有所了解;

  在先前的‘特殊地形探索計劃’中,它們的‘藏身地’已經被基本摸清;

  其余幾點,則通過後續展開的‘遠程非接觸探查’與‘抵近探查’做出了進一步的摸底。

  ‘遠程偵查’方面,巫醫們在大陸基站、利用各種波段的聲訊號掃描了它們的身體,並得出了相對詳實的體態特征、身體狀況、騷擾耐受力;
  ‘抵近偵查’方面,則由軍方情報部隊接手
  他們限制動物、以及等級不同之多種類魔獸的行動能力,並通過‘聲訊遙控車’等圖騰機械,將之投放至探查目標周遭,並以此來反覆試探它們的‘蘇醒距離’、‘下意識攻擊偏好’等等。

  當這一系列行動結束後,12隻魔獸便被按照‘先易後難、先近後遠’的抓捕原則,被進行了排序.
  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一隻體長超過兩百米的休眠巨蛇,其藏身於大陸東南、距離大海不遠的一處荒漠中,不但遠離文明區域、還因靠海而便於投放兵力與執行海面攻擊。

  當然,這只是湊巧出現的運氣,其余十一隻目標的藏身處,則各有各的特點與不便之處;

  出於對‘人口’的渴望,共和國自然也不會放棄對它們的抓捕,有困難那便克服困難、有問題就解決問題,只是如此而已
  如今,精靈雌性們自己不願意生孩子,但她們也並非不明白種族數量之重要性,只不過孕期實在太過漫長與難熬,這才變成了現在這般、生育全靠母樹的情形。

  而這便也意味著,‘抓捕’高等魔獸是一種全民共通的需求與期盼。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艾薩拉開始了對於每一隻個體的、針對性的捕捉計劃;

  並先一步的,開啟了似乎無論如何都需要被用到的、共和國在‘戰力投送’方面的能力加強。

  於陸路方面,可以說軌道運輸就是如今的極限、且也算相當的夠用,但在現階段的計劃中,這種方式卻是出於‘隱蔽性’等原因,而顯得有些不太適用;

  所以,絕大多數行動的過程,還得從‘空路’、‘海陸’兩方面下手。

  在前者、即‘空路’上,由於新近開發的運輸機,在航程、載重等方面的數據還不夠優秀,所以‘航程更遠、能飛更高、能載更重、速度更快’的新迭代機,就成為了一種需要階段性不斷達成的目標;

  此時,四階術法紅利還不算是完全兌現,且隨著粗牙、尖牙等另外11名個體的先後晉升,此方面的進步速度、亦是可以比早前只有艾薩拉單獨推動時要更快;
  並且,運輸機上之諸多物理學研究與應用也尚未到極限
  所以在符文術法與物理規則的兩相合力之下,估算中能在未來數年內,再將其各方面的數據躍升幾個台階。

  此外,空艇雖然載重與限高等數據還算合用,可那只有二百多公裡每燈時的航速,卻是限制了其更多的應用方式;
  但即便如此,空艇也還遠不到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即便不去提現如今其在航程方面的優勢,單說對固定目標的‘戰略轟炸’、便是一處能發揮巨大作用的地方;
  尤其,在‘濃縮養液’、‘圖騰核心體’、‘金屬·植物混合材料’進行結合後,如今的炮彈已經不再是早期那種單一的‘重力加速度’殺傷模式;
  以‘風刃開花彈’、‘油炎燃燒彈’、‘氣爆衝擊彈’、‘強酸穿甲彈’為代表的、一系列‘圖騰炸彈’的先後出現,為空天轟炸開啟了新的思路;

  因而,空艇如今在航程、載重、以及飛行高度上的優勢,便成為了執行此類計劃的最優選擇,比如城市、比如休眠中那些重傷的高等魔獸.
  除此之外,涅斯塔此前所提之‘母艦潛艇’概念,亦是給艾薩拉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能否將超大型空艇與戰鬥機相結合?

  比如,通過對飛艇氣囊之頂部的改造、賦予其兩層空間結構,用其中下層來充當機庫、彈藥庫,上層則改為飛行甲板;

  如此一來,戰鬥機此時所面對的‘短手短腳’問題,是否就得到了變相的解決?
  如果上面的那個可以稱之為‘空天母艦’的話,那其海面版本就可以稱之為‘海天母艦’,前者可以用來針對廣闊的內陸地區,後者則可以更便捷的應用於近海陸地、以及遠洋等等地方的戰鬥。

  要知道,第二代戰鬥機不但具備了‘風狼機炮’、‘風狼衝擊炮’等傳統對地·對空武備,且還可以掛載多種圖騰炮彈的變種版本
  考慮到為戰鬥機裝備大口徑炮的不現實,巫醫們因此對炮彈進行改裝,在保留、並適當變形其戰鬥部的同時,又加裝了聲訊鎖敵部、燃料部、推動部,從而使戰鬥機具備了一定的投彈能力;

  再加之那已經初步超越了音速的飛行能力,其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視,因而一旦克服了‘短手短腳’的毛病,便肯定能成為行動的一大臂助。

  此外,更純粹的多功能運輸艦計劃也被立項,並且還得是能夠‘合體變大型、分散變中小型’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靈活載重轉變的運輸艦;
  這不但將成為運兵利器,在對大陸第四等種族進行遷徙時,也會成為不可或缺的運輸力量。

  而過三千的巫醫數目、以及更多的專業學者,再加上近乎全員高等學歷、或類高等學歷的民間壯年者平均學識水平,就成為了艾薩拉在維持其余研究所的同時,再次啟動這麽多項目的底氣所在。

  符文歷83年;
  萊茵酋邦迎來了大酋長換屆挑戰期,一名沒有盟友的雄性萊茵戰士、協同自己的坐騎兄弟,一舉挑翻了現任的大酋長、及其四名強大的盟友,成為了數百年內第一名獨享所有大氏族治權與資源的強力酋長;

  且其上任之初,便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氏族統合計劃,決議將所有大中小氏族城邦的直接管轄權收歸至自己手中,使酋盟成為如猛獁種那般的高集權政體;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說,此計劃必然會遭到先祖祭壇薩滿們的反對,但這次他們卻保持了沉默;

  於是,萊茵種內戰便在當年的冬日展開
  次年秋日收獲季前;

  猛獁雙王匯同北方獠牙女王,選擇介入萊茵酋盟內戰,以調停的名義行戰爭之實,並利用其內戰的時機長驅直入,在初期便給與了目標沉重的打擊;
  同年,新任大酋長選擇暫時停止內戰,並在總盟城召開諸部族代表會議.
  符文歷85年春;

  萊茵大酋長在先祖祭壇的支持下稱王,但並未如計劃那般徹底集權,而是選擇退一步、通過建立氏族大議會來統合諸城邦治權。

  由此,一個名喚做‘萊茵王國’的統一國家,此在大陸西部立足;
  其對外族實施附屬製與奴隸製,對內實施三等公民製、與王權議會製;
  一等公民常設議會轄製王權、二等公民非常設議會有限參政、三等公民無參政權,但萊茵王卻也首創、並兼任了先祖祭壇總祭司,擁有了對各氏族薩滿名義上的管理權。

  同年秋,猛獁雙王共和國與獠牙女王國、匯同七個位於萊茵國所宣布之國境周邊的二等勢力,趁著其立身未穩之際、展開了更大規模的武裝入侵行動;

  而在萊茵新王庭,一場由數百名雄性萊茵種所發起的武裝叛亂也同步展開,但在萊茵新王、以及諸部大主母的合同行動下被迅速剿滅。

  此後,新王展開了全境大征兵,征召萊茵種、附屬種、奴隸種奔赴前線,展開了與入侵者的高強度抗衡;
  在經過初期的劣勢、中期的僵持後,底蘊被初步開發的萊茵種終於在次年成功翻盤
  同年,黑森林本部第二、三號母樹,完成了對各自培養艙中精靈胚胎的孕育,共和國於此年一次性添口8萬;
  空天母艦、海天母艦的第一艘‘術法手工版’,以及二代運輸機的‘術法手工版’成型,並開始了調試與批量生產籌劃;
  還是同年,艾薩拉趁大陸諸族視線轉移之際,悄摸摸的乾成了兩件事
  其一,從北方‘偷’了數十萬第四等種族,並將他們安置在了北方高原;
  其二,親自帶隊俘獲了一隻重傷休眠的、距離黑森林相對最近高等魔獸.
  此役,共和國調動百艘大型運輸投彈飛艇、十五艘三代戰列艦、三十艘二代巡洋艦、六十艘二代護衛艦、百艘舊式運輸艦、以及更多的海底護航力量;

  在經過了多次的技術進步後,三代戰列艦自重達到12萬噸、戰鬥排水量則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其擁有85L·540mm口徑主炮90座、且僅需要40名精靈進行操作;
  其余的巡洋艦、護衛艦、各式潛艇,也都在操作員數量、同體積圖騰覆蓋率、養分轉換效率等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而在陸戰戰力方面,十名四階巫醫、近百名三階巫醫、五百名二階巫醫出動,另有二千台實現了單載員操控的自走戰車、千座戰爭古樹、以及一千三百名重裝甲戰士、兩千名飛行裝甲戰士隨同。

  由於己方的戰鬥手段歷經了數次升級,與當年打火山蠑螈時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即便是考慮到“俘虜”比之“擊殺”的困難性,此次出動這麽多戰力,更多的也是為了實戰練兵而考慮。

  畢竟,共和國幾乎沒有大規模作戰的機會,軍隊一直以來所做的都是升級裝備、演習、升級裝備…

  而此次這一戰,很有可能便是此後一系列對高等魔獸戰役的啟始,所以讓戰士們親臨前線見識一下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於是,在大陸西部打的驚天動地之時,遙遠的大陸東南部地區也進行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戰鬥;

  海炮轟鳴、炸彈空投、戰車咆哮,戰爭古樹與裝甲戰士在一線頂雷.
  在巫醫這邊,艾薩拉化身為17米高的‘巨精靈’,粗牙與尖牙的體型也抬升至12米,其余幾位新晉階亦展現出了7米左右的身型;

  這合計十名四階巫醫,展現了各自能遠能近、能陸能空、能打能抗的戰力,成為了母庸質疑的第一線;
  其余,還有猛禽德魯伊在空中施法,或是強化己方、或是削弱對方;
  猛獸德魯伊在地面疾走,用其更靈巧的施法手段進行牽製;
  植物德魯伊化身巨樹、成為養分補給站,其根系連通著地底、藤蔓鏈接戰士與戰車,為他們提供了更強勁的續航力;

  深海德魯伊則保持著精靈身,負責在特種空艇上、瞅準時機用三枚高等魔晶偷襲。

  在經過了一個燈時的誘敵、五個燈時的鏖戰後,這隻體長兩百米有余的蛇型高等魔獸,終於被俘獲。

  而本部則損失了300余台戰車、1艘戰列艦(處於數十公裡外)、14艘空艇;
  好在這些裝備都有更用心的逃生系統,所以有生力量得到了盡可能的保證…

  傷著除外,犧牲者包含1名二階巫醫、近百名駕駛員或戰士、以及23座古樹的核心本體。

  此後,舉國哀悼祭英魂、舉國歡騰念新生,本部中又多出了一株母樹。

  此樹姑且被稱為四號母樹,在估算中,大約可在10年周期內培育出6萬左右的樹生精靈。

  這當然就意味著共和國的更加強大,犧牲者走的並非毫無價值.
  符文歷86年,萊茵新王殺退了進犯的聯軍,並將軍隊逼近至七個二等部族領地中磨刀霍霍
  但隨後,七個二等部族領地上一同掀起了大規模的異象,其後沒多久、萊茵新王便有些不甘的率軍退出。

  但他似乎也並非毫無收獲,至少這七個種族選擇了遷徙、並留下了各自五分之一的附屬種族。

  ~~~~~
  無論外界如何的風雲變幻,涅斯塔依舊是雷打不動的完成著自身修行
  而當完了先前那一輪調整後,對於軀體的重構也總算暫時告一段落;

  至於剩下的細節,比如生活形態、不同烈度下的戰鬥形態等等,都要在隨後的日子裡、根據實際需要來做出不斷的調整,並最終獲得幾個固定的、可以迅速轉換的場景應用模式。

  到時候,無論是戰鬥還是生活都會方便許多。

  而搞定這一件事情後,對‘大腦’的處置方案、以及對此前那‘三秒’的反思便也該進行了.
  ~~~~~~
  先前在製造軀體時,所應用的‘軟體’、細胞精準控制、細胞功能性應用,便是涅斯塔此時之控制力的極限所在;
  但在那三秒的‘全觀想體思維模式’中,他卻確展現出了曾經隻存在於想象中的、現在亦做不到的‘細胞完全解散(除大腦)’、‘非術法快速變身’,各中差別由此可見一斑.
  但這些得而複失的能力姑且不去提,自己在那三秒間所做出的瘋狂行徑,卻給涅斯塔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比如,‘掠奪地窟狼細胞液’、甚至不惜去損害精靈胚胎的行為,就絕非正常的他所能做出來的事情;
  並且,當時自己所思、所想、所做中都流露出了徹頭徹尾的、排他的利己主義思想;

  作為一名群居型、文明型智慧生物,涅斯塔當時近乎完全失去了對自身所在族群的認同感,且行為、思想間也表露出了‘人’性的缺失;

  所有思考的出發點,都是‘我怎麽怎麽樣’、‘強者該如何如何’,這也讓此時的他感到了非常的不適;
  也幸好事先做出了時間限制,不然後果真的有可能讓他追悔莫及。

  但光自責是沒有用的,先行者在承擔風險(雖然這次的風險被轉嫁了)的同時,還得收斂多余的情緒,去思考原因、以及後續的道路才行。

  其中,問題出現的原因他現在也大致明了了.
  情緒,心理,感情,是大腦中樞對外界感知的結果;

  通過感覺器官所接受到的外來信息,於腦中完成重組、並形成對客觀事物初步知覺,然後再把這些信息儲存在腦內形成記憶,之後再由記憶生成思維與想象。

  在此基礎上,智慧生物便產生了複雜的情緒與感情。

  此種情緒與感情,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以及本身性格所導致的心理現象。

  而假如對‘需求’做出進一步的細分,便可以大致的劃分出‘本能需求’與‘高等需求’兩類;
  前者,是一系列基於如‘想活著’、‘想繁衍’等生物體基礎訴求,而產生的‘進食’、‘交配’、‘變強’等諸多欲望;

  而後者,則是其余一些更感性、更傾向於自我滿足的欲望,比如責任心、比如救助欲等等。

  在當下,涅斯塔的意識由兩個部分所組成——傳統的‘生物腦意識’、以及‘觀想體統合意識’;
  其中,前者為主、後者為輔,共同支撐起了現在這個‘有血有肉’的他。

  但假如要二選一的進行關閉,那如今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導致自身的不完整;
  ‘觀想體統合意識’主管軀體運行,在褪去了腦外神經系統後,失去了它的自己會迎來自身的殘疾,對這副新軀體的運用也會受到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當然,也可以用多功能細胞再構築出一套神經系統,但那既麻煩、又相對低效,絕不是現在的涅斯塔想要去嘗試的。

  而此前的三秒,也表明了‘大腦中樞’的關閉亦不可取
  具體的原因方面,除了當時所表現出的外在特征外,也還存在著更深層次的理由;
  在細胞轉化、以及此前數年間所進行的意識統合過程中,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涅斯塔都對‘記憶’、‘感官處理’、‘軀體操控’等大腦功能,完成了作用於軀體層面之現象的‘複製’;
  此外,需求中屬於‘本能’的那一部分,雖原本也同樣由大腦完成顯化,但其產生的最初發端,卻是全體細胞的共同‘需求’,所以這部分亦是新觀想體的構建基礎之一,並在那‘三秒’間得到了體現。

  但是,‘數字化精靈統合意識’在情感、高等需求等方面,卻是個實打實的半成品,那個狀態或許真的是‘更完整的自己’,但也確實存在著巨大的缺失;
  比如,當前情形下作為主軸的‘自我’——即,由大腦發端的,基於‘生物性’、而非術法概念的‘自我’;
  其雖出自大腦,是一直以來涅斯塔所認定的‘自我’,但它本身亦是一種‘生物現象’,而非是觀想體那般經過統合後的‘真自我’;
  因而當大腦陷入休眠狀態後,涅斯塔此時的很多感性思考、很多大腦的‘自發反應’,都無法被體現;

  那時的他,就是一個只有理智與本能欲望的自私生命…

  ‘情感’無疑是個很複雜的東西,生物腦產生情感的過程、也是那麽的神秘,所以對大腦的轉化必須慎之又慎;
  但不轉化也不行,這不但關乎到對自身唯一弱點的清除,也關系著想定中下一步的道路
  所以,涅斯塔決定不再像過去那般、成批量的進行這一過程;

  而是從已經被取代的功能區入手,比如視覺統合等、先將該類區域中極少數的細胞轉化;

  且在這個過程中,被轉化的細胞要先維持與其余大腦結構的連接、以及維持自身原先的功能性,以便讓觀想體完成從細節到整體的腦功能統合。

  聯想到腦部那龐大的細胞總量,這似乎又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工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