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117章 心 肺 腦
  第117章 心 肺 腦

  除了這等差別巨大的系統外,心臟、大腦、肺部這等和前世人體在功能上看似大差不差的單獨器官,在結構上卻也有著很大的差異。

  就比如心臟,內部就有八個腔室,其中兩個在心肺間組成心肺循環,四個用來支持身體的總循環,另兩個則和疫髒系統連通,形成心疫循環。

  還有肺部,在參與呼吸的巨大雙肺葉之下,又被找到兩個看起來已經退化的隱藏肺。

  在進一步的觀察中,巫醫們在其內部發現了極為特殊的組織結構,並一度差點推翻‘隱藏肺’的命名。

  隱藏肺只有正常肺葉的千分之一大小,表面有著大量密密麻麻的、點狀凸起結構。

  在低倍顯微鏡的觀察下,巫醫們發現這些‘凸起’,其實是血管等通道退化的痕跡。

  並根據數量做出了粗略的規模判斷,認為它曾經應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器官。

  之後,巫醫們又在隱藏肺本體的各處,分別切下一點點物質,放到中倍、高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這一下,立馬就有了新發現。

  隱藏肺中的幾乎所有的細胞,都處在一種極度收縮後的半休眠狀態。

  巫醫們用了很多方法,試圖對休眠細胞進行激活,結果卻都以失敗告終。

  這些細胞通過毛細血管,與身體其它循環結構保持著最低限度的連通。

  借著這種連通,它們靠著一些原本應該被排除體外的廢氣,勉強維持著僅有的生機。

  這項發現給予了課題組巫醫們極大的啟發,提出了‘巨魔生命可能源於沒有正常空氣的地區’這種假設。

  之後,又結合著巨魔軀體與其它生物的種種不同,進一步做出了‘巨魔起源於火山岩漿’的假設。

  他們認為,巨魔最初應該是誕生於火山岩漿湖中的一種特殊生命,在經歷了漫長的演化後,才漸漸爬上了‘岸’、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這種假設得到了大多數巫醫的認可,因為他們在觀察體內無論哪一種組織的細胞時,都發現了一定的耐火性。

  通常越是靠近組織外壁的細胞,如體表皮膚、口腔消化道內壁粘膜、毛發等等;
  或有幾率接觸到外界物質的髒器內部,如肺腔都保留著極為強大的耐火性。

  而其余部分細胞,耐火性雖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但依舊保留了起碼的痕跡。

  比如,巨魔在斷肢時,火焰雖說會對傷口內的肌肉、血液造成傷害,嚴重時甚至還會導致壞死,只有剜去相應部分後才能重新再生。

  但是,這種傷害對比其他生物面對火焰時的反應來說,發生的依舊不夠劇烈,因此也算是一種耐火性殘留的痕跡。

  這些觀察,便成為了‘火山起源論’的重要支撐。

  除此之外,巨魔的耐火性還有一種很奇特的表現,那就是隻體現在活體身上;
  當巨魔死去時,會以極快的速度失去這項能力,因此有了可以被火葬的特性。

  這項特性如果在‘火山時期’就已經出現,無疑是對溯源工作的困擾,因為可能根本就沒辦法留下那個時期前後的化石。

  當然,此次研究的重點並非‘考古’,針對這項猜想巫醫們也並未太過投入,更多的還是作為休息時的一種談資出現在他們口中。

  言歸正傳,當其他小組都已經數次提交了中期報告時,大腦組的巫醫們這才羞羞答答的上交了第一份成果。

  其內容,是他們剛剛歷經千辛萬苦才完成的腦區區分。

  在實驗手法上,大腦組選擇了‘在死體身上解刨、在活體身上確定’的方案。

  他們先通過解剖屍體,對大腦做出了在結構上的區分,初步分出了中心處的前腦、中腦、後腦、延髓,以及它們各自的衍生結構。

  其中,前腦向前上方增殖,形成端腦;中腦像上增殖,形成頂腦;後腦向後上方增殖,形成後頂蓋。

  當然,這只是最大略的劃分,各部位其實還可以繼續向下進一步的做出區分,比如各種雖然在結構上獨立,但完全無法探知其具體屬性的小組織。

  在對腦區功能進行判斷時,巫醫們采取了限制感官法、局部麻醉法,通過對身體感官系統和腦區的雙向操控,初步實現了了解各區位功能的目的。

  比如前頂蓋對視覺、嗅覺的處理,側腦對聽覺的處理,後頂蓋對運動系統的控制.
  並做出了‘巨魔最初時,應該是聽覺生物’的判斷,並給出了相關依據。

  當先的,便是作為中腦延伸的頂腦,幾乎是如今腦部最發達的初級感官處理中心。

  此外,從功能上來看的話,總攬著‘視覺、嗅覺’的‘匯總’功能之前腦,原本更應當具有‘感覺中心’爭奪的優勢才對;

  然而在實際上,這項功能卻被隻負責‘聽覺信息匯總中心’的中腦所搶佔,成為了現如今巨魔所有‘感覺’的總基地。

  這種近乎於1大於2的結果,無疑是巨魔聽覺的先發優勢所做出的貢獻,讓前腦淪為了中腦的‘打工仔’。

  不止如此,中腦還和後頂蓋形成了‘運動應答’聯系,攬過了‘許可運動’的功能,讓後腦乖乖縮在大腦最底部,隻負責一些‘非主動肌群’的運作,以及其它一些還未能了解的基礎功能。

  刃牙仔細想了想,發現在生活中也能隱隱感受到這種端倪。

  首先,巨魔的聽力的確極為發達,他以前隻以為這是對昏暗森林環境的適應,沒想到還隱藏了聽覺的‘先發’的優勢;

  其次,‘聽覺’比起視覺嗅覺,似乎真的在觀感上更能令它愉悅?就比如床上,比起體態,聲音更能令它感到滿足
  或許有關、或許無關,這種種的想法,可能也只是刃牙的主觀誤判而已,並不能作為真正的依據。

  而且,課題組對大腦研究的手段還是太過粗糙,其所得到的信息與結論,有太多猜測與聯想的成分夾雜其中。

  所以事實究竟如何,還得留待將來做出進一步判斷。

   又是一天滿課,腦子昏昏沉沉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