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238章 技術大突破(加權雙倍期求月票啊~~
  第238章 技術大突破(加權雙倍期求月票啊~~)

  在速射炮之上的,則是威力、射速以及‘便攜性’互相妥協的‘多功能輕型半自動部署炮’;
  該型號采用了半潛式反應倉炮塔布局,前端為一個55倍徑203mm附魔主炮管,可根據需求用20燈分完成在線膛重炮與滑膛穿甲炮間的變幻;
  而且,每次炮管發生形態變幻都就相當於對其進行了一次‘重鑄’,以養分汲取為代價使炮管壽命變的幾乎沒有盡頭。

  該型號的反應倉直徑有2.7米,其下部大半被包裹在一個長17米、寬7米,高6米的車身內,隻留下尾端進氣口、以及上方三分之一倉體於車身之外;
  其中,前者完全裸露,後者則被梯形複合裝甲穹頂所防護。

  此外,車身內部複合了駕駛位、儲彈與半自動供彈、聲波反射等等圖騰操控系統,車身兩側為可收攏式八足節肢自走底盤。

  節肢關節有炮擊時的液壓穩定能力,各連接部位都通過圖騰進行了附魔,有著比材料強度本身更強大的堅韌屬性。

  而八足尾端還設有根系收攏倉,其內部根系頂端配有能夠釋放腐蝕液體的鑽地結構,於部署時可以在十燈分內,將32根根系鑽入地底深處、從而快速獲得養分。

  與此同時,常規冠頂被取消,所有葉片轉而平鋪在整個車身上,且具備一定的自我修複能力。

  即便這種‘大炮’因為反應倉壓縮效率問題,只能以半發/燈分的速度進行攻擊,且為了維持養分補充而必須在落地部署狀態下進行;

  但這依然是涅斯塔最為滿意的產品
  炮管全長11.17m,連入車身內部的1.7米區域可在裝彈時開啟,並在裝彈完成後自我無縫閉合;
  攻擊力自不必多提,在裝備線膛炮管時,可以將1.7噸的全金屬重炮以600m/s的初速,投射至17公裡之外;

  當炮管變形為滑膛結構時,可使帶翼褪殼穿甲彈以1100m/s的出膛速度、靠其內部的黑棱金刺心彈蕊,在2000米內擊穿300mm厚鋼木裝甲;
  而當滑膛狀態改用黑棱金次口徑穿甲彈(外部包裹輕質脆金屬)時,則可以在3000米內穿透200mm鋼木裝甲。

  無論哪一種攻擊方式,至少涅斯塔自己是扛不住的,一發就能要了他老命。

  而在防禦方面,車身在經過了第一次試射時的徹底散架後,曾今嘗試過無限制加碼其材料強度;

  但及至成功抗下自身炮擊副作用時,整台炮車失去行動力成為了一座固定炮台。

  這顯然並不符合它的戰場定位,所以更低一級別的主炮還一度成為了如今203炮的替代品。

  在這種窘境下挽救了這個項目的,是涅斯塔所提出的‘立體附魔強化’計劃;
  他將反應倉建設時所用到的那種多層附魔方案,移植到了炮身各個關鍵部位之上,用有限的空間堆積出了更高的材料強度。

  而在這種方案的嘗試獲得了成功後,巫醫們又舉一反三的、將之應用在了‘裝甲防護’方面;
  他們用同樣的多層次立體附魔手法,使炮身與頂部反應倉穹頂用僅僅150mm的鋼木裝甲厚度,就得到了500mm的效果。

  同樣的,包括八足關節在內的所有薄弱點,也都通過這種方法進行了加強,並成功扛住了自身主炮轟擊時所產生的諸多負面效果。

  這種新發明的多層立體裝甲結構,不止為該型號大炮帶來了僅遜色於母樹囚牢級別的自我防護效率,還成功將其整體重量壓縮至55噸、得到了更多的內部容積;
  並且,還因此連帶著在續航等方面,都取得了比原計劃還要更加優秀的能力。

  其實,若非巫醫們實在太過貪圖於多功能以及續航等能力,以至於為其賦予了太多冗余的圖騰插件,該大炮在體型與重量方面應當是可以被進一步壓縮的;

  尤其是體型,至少能夠減小三分之一左右
  而在運輸層面,前期可以通過軌道、快速轉運至戰場大區附近,於中期改由駝鹿牽引、將之運送到戰場附近;

  在後期,則可以用八足關節底盤進行戰場部署與轉移,在根系不連接地面進入部署狀態前,可憑借車身內儲備的高能液體,用25km/燈時的速度維持5燈時左右的自走狀態。

  此外自動化方面,也在巫醫們的努力下成效顯著;
  無論是炮彈裝填、聲波收發、射界調整,乃至於轉移部署、啟動身周附魔裝甲,這些都被進行了圖騰化處理;

  因而,整個炮車只需要4名戰士去兼職各項任務,就可以達成全功率使用。

  當然除了射速之外的其它缺點也存在,比如‘養分’.
  用以維持其‘自走’能力的高能液體,需用13%的地窟狼高能細胞液、與25%水、以及62%複合營養劑共同調配才能生成。

  這其中,地窟狼細胞液是產能超低的根基型資源,可以說珍稀到了無價的程度,每一點消耗都會另巨魔心痛。

  而複合營養劑,則是由諸多元素調和而成的後天化合物,其原料雖然不值錢,但製造工藝卻相當複雜。

  此外,運輸便捷性、自走速度等方面,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弊端。

  可瑕不掩瑜,這的確是一件強大的武器。

  此外,在多功能自走炮之上,是追求超遠攻擊距離與大威力投射的、在後座力限制下達到現階段極限之‘全威力炮’。

  其采用70倍徑420mm線膛炮管,炮管全長29.4m、外加反應艙直徑9m,連帶著巨型軌道炮身全重達220噸,射速慢至1發/20燈分。

  該炮能夠將重達7噸的超重彈,用600m/s的初速度發射至20公裡之外;或是將3噸重的複合彈,用900m/s的初速度發射至30公裡之外;亦或者將1噸中的輕質複合彈,用1100m/s的初速度發射至55公裡之外。

  其對能夠高速移動的超強單兵效果或許有限,但對於固定目標的破壞力卻不容小覷。

  內部同樣集成了半自動裝填、聲波定位等等圖騰系統,但由於重量與體型、以及能耗等原因,導致它完全失去了脫離軌道後的部署能力。

  ~~~~~~
  在針對高等蠑螈的捕捉計劃中,其余武器都只是陪襯而已,至關重要的是全威力炮與多功能炮兩種類型。

  因此,巫醫們在將它們研發定型後,又集中製造了5門全威力炮、15門多功能自走炮。

  但此時又發現了新問題
  第一,製造效率太慢;
  第二,光有炮還不夠,相應的炮彈還得準備.
  製造效率方面,由於這兩種大炮已經不再像以前的術法植物那般,僅需要對外觀與材料方面進行掌控,其製造過程中還包括了大量的附魔需求,靠現有的巫醫數量根本無法去滿足需求;
  炮彈方面的所面臨的問題則還有些不同,除了製造效率之外,它還有原料獲取方面的難關需要突破。

  從七米級至四十米級火山蠑螈的裝甲厚度變化來推算,高等種必然擁有者更為誇張的外表防禦;

  因此,眼前‘即將’到來的這一戰,在攻擊方式的選擇上來看,肯定有極高的穿甲需求。

  而黑棱金又是現階段發現最適宜進行此項任務的合金材料,共和國對它的需求量因此一下子飆升了起來。

  但現實問題是黑棱金製取十分困難,其所需要的三類金屬元素幾乎都是稀有品,共和國未能在其它區域發現富礦;
  所以,現存唯一的原料來源,就只有南方火山群內的岩漿可供選擇。

  如果,其所需求規模還是如此前試驗階段那般的小批量,那現在這種‘偷取’的方式還可以勉強維持,可實際情況顯然不是如此.
  如果不謀求獲取手段的變化,那為了湊齊彈藥所需花費的時間,甚至將超過對大炮的研發與製造本身。

  面對這兩個新問題,巫醫們全都開動了腦筋開始思考解決辦法,並很快想到了對應的方案.
  在黑棱金原料獲取方面,巫醫們專門研發了用來保持岩漿溫度、並進行運輸的恆溫管道;
  這些管道將在數百公裡的距離,由巫醫們進行分段栽培、快速催生,並使它們彼此連接合一;

  之後,管道彼端將深深的鑽入火山群基座內部的熔岩通道中,將其內岩漿源源不斷的、以液體狀態抽取並運輸;

  而管道此端,巫醫們將製造炮彈的所有工序,都集中在了一個片區之內,並將各個工序所對應的加工手段進行了圖騰化,將之賦予了一株株‘煉金圖騰樹’,而這個方案能夠有效的關鍵,當然還是在於涅斯塔此前升階所帶來的紅利。

  由此,管道此端連入本部之外的炮彈製造中心,並在被賦予了相應之功能圖騰的煉金樹群內,被製造成一枚枚形製不同的破甲內蕊;
  之後,這些黑棱金破甲蕊心又會被輸送至另外的加工端,為它們附加各類組件。

  當然,岩漿中存在的其它化合物也不會被浪費,其余金屬元素中現階段需要用到的部分,比如次口徑破甲彈外殼所需的那部分,會成為彈丸的組建,其余則成為金屬錠儲存;

  非金屬元素同樣如此,或是從中製取蠑螈食餌,或是合成其余對共和國有用的化合物如強酸等等,並反哺至煉金圖騰樹中,成為加速煉金圖騰運轉的化學添加劑。

  這條專門用來偷岩漿的管道長達數百公裡,其布設工作幾乎調動了所有巫醫,並耗去了近半年的時間才全線貫通,並在完成了上述運轉模式後,大大加快了共和國諸多方面的生產力。

  而在完成了炮彈製造中心的建設、以及原料管道的鋪設後,野心勃勃的涅斯塔又帶著巫醫們開始設計造炮中心。

  在材料製造領域,巫醫們將炮身各個部位所需要的原材料,從育種階段開始的每一項步驟,都在進行了圖騰化後集成入分門別類的‘育種圖騰樹’、‘催生圖騰樹’中,並賦予它們可以被生物電啟動與操控的控制中樞;

  在附魔領域,同樣的、用來銘刻圖騰的圖騰也被集成入‘圖騰銘刻圖騰樹’內;

  此外,來料加工、不同部件的拚合這等等工序也是如此。

  最後,還為這個包括了造炮方面所有工序的圖騰樹工廠之運行環節,設計專門的流水線方案,盡可能的提升了效率、減少了所需勞力。

  在如此諸多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一座被建成後只需要在維修階段用到施法者的、高自動化程度的工廠,便出現在了本部之外的一片大空地上;
  當經過一段時間培訓的專業操作員們上崗後,在高級工程師的指揮下,工廠開始了一門門大炮的生產。

  於是,命名為‘轟擊者1型’的全威力炮,定名為‘破甲者1型’的多功能炮,還有取名‘突擊者1型’的手持30mm速射突擊炮,以及有備無患的‘防空者1型’60mm速射炮,就在這樣的工廠中夜以繼日的被生產;

  同樣的,在有了充足原料的情況下,它們各自所需用到的炮彈也漸漸開始堆積如山.
  為了所有的這些事情,涅斯塔一度帶著數十名巫醫、數百名來自各個研究所的非施法者巨魔、以及數千名精力充沛的戰士;
  在執政府於財力、食物等全方位的後勤支援下,將近花費三年時間,才完成了從管道鋪設、到各類圖騰樹研發、再到工廠設計建設、及至流水線應用的一切工序。

  而此時終於松了口氣的他,才終於有時間去仔細端詳自己究竟完成了一項什麽樣的工作;
  自動化工廠、高技術產業工巨魔、極為高效的來料加工流水線.
  ‘難道,我這是帶著族群跑步進入工業時代了?動力呢?別說發電廠了,就連蒸汽機都沒有用到,怎麽就突然這樣了呢?’

  他仔細想了想,其實也並非不能接受,前世有每30公裡一頓飯的奴隸,這一世就能有200公裡一噸肥料的圖騰樹.
  ~~~~
  新的情勢又帶來了新的變化
  所有的這些研究,最初都只是為了抓捕火山蠑螈而開始的,但不知從何時起,一種不知道由誰而始的傳染病,就波及了所有的巫醫。乃至更多的巨魔們;
  此病無名、但病症相當明顯即,讓我們準備的再完善一點。

  ‘既然工廠有了,那可不得多囤一點武器彈藥在開始行動,不然又何必費這麽多心思呢?’

  在這樣的想法中,針對高等蠑螈的捕捉計劃又一次被延長了準備期;

  ‘空等也不是個辦法,現有的武器得練起來、得形成新的作戰方式。’

  於是,常備軍團開始熟悉武器、高等軍校開始在熟練的同時設計戰法,並在一段時間後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演習。

  ‘反應倉內的高壓氣團擁有那麽大的能量,隻用在軍事上似乎有點浪費,還有什麽方向可以讓其產生價值呢?’

  在這樣的想法下,一種先挖掘坑道,再將連著供能供氣根系的反應倉塞入地底深處,在礦脈中啟動‘爆炸’的采礦方案成型。

  ‘圖騰樹技術已經成熟了,是不是應該再次拓展下它的應用方法?’

  因而,包括部分非施法者在內的很多有能力進行設計者,開始去研究圖騰樹在農業、工業、服務業、軍事等諸多方面的應用研究.
  率先立項的,是長期以來都另涅斯塔如鯁在喉的‘動力’方向;
  在此前‘破甲者1型’的開發過程中,巫醫們走出了‘植物必須接地汲取養分並轉化陽光’才能擁有長效的‘體能’供給這一桎梏;

  他們在精煉了植物從地底吸收的各項營養,將之濃縮成了複合營養劑,並輔以取自地窟狼的高能細胞液,一同加水稀釋成半流體形態的‘養料’後,發現這樣的物質能替代植物從地底獲取養分的途徑,甚至更高效的達成這一目的。

  因而,在綜合了活化術法植物、圖騰電啟動技術、以及這樣的‘非土地養分給予’模式後,一種不需要根系入地、也能帶動重達數十噸‘破甲者1型’的供能模式就此誕生。

  而現在,巫醫們邊想把這項‘動力’技術,應用到其它方面去
  農用車、工程車、軌道車等需要在運動中工作的工業品自然不必多少,動力會為它們的工作效率帶來極大的增強。

  而在工廠內部的各項機械加工領域,應用水力的純粹物理工廠可以先不去管它,但各類靠吃土地養分來運行的圖騰樹術法工廠,事實上也是有通過養料的合理供給,去增強其工作效率之可能性的。

  所以,此方面的研究即使放到現在,依然還是很有必要的。

  綜合來看,‘養料’所需的所有成分中,唯屬地窟狼細胞液最為珍貴;
  但不同於破甲者1型那動輒數十噸的體量,共和國所需要驅動的其它機器,可並不需要那麽龐大的動力去支撐;
  所以,配方中地窟狼細胞液的含量,就可以適當的縮減一部分,只要將其佔比減少到一個區間以內;
  那作為事實上的‘可再生資源’,共和國雖然也會有點肉痛,但還是可以含淚將之應用到此方面的。

  因此,相應的嘗試便開始進行.
  一方面,是要在繼續優化複合營養劑的基礎上,同步減少地窟狼細胞液的配比含量;
  另一方面,在如耕地工程車這樣的物件上,要通過對其車身材料本身的輕質化、以及工程結構的優化、工序步驟的合理化,來進一步的降低動力需求。

  希望以此來拓展出,一種符合實際需求的動力賦予、及運用方式。

  ~~~
  但率先立項的,並不一定就會當先獲得成功;
  事實上,接下來達成突破的卻是圖騰樹技術在其它方面的應用.
  比如,與大炮加工廠一起成熟起來的‘銘刻圖騰樹’再次增加了品類,擁有了其它方面的圖騰刻畫能力。

  其中一種,取代了‘圖騰銘刻師’、開始為戰士們銘刻訓練用圖騰;

  巫醫們為此專門擬定了計劃,決定在幾年內將這種圖騰樹,按照每個街道一株的規模,在本部、以及各城市中推廣;
  這些‘銘刻圖騰樹’所能夠刻畫的圖騰,將通過一個可拆卸的組件來進行更替,此組件就像是一個軟驅一般,插入固定卡槽、並通過接觸位的圖騰進行融合後,便能夠更新其可刻畫內容。

  這樣一來,圖騰的刻畫與消除,對於戰士們來說就會是個很方便的事情,只要交一筆含稅維護費,就能在自己所住的街道上得到相應的服務。

  還有些,則擁有了給術法植物銘刻‘監聽類’圖騰的能力,並使得‘監聽樹’順理成章的出現。

  監聽樹在受到了聲訊號後,會按照設定好的程序、移動自身那些專門用來記錄的‘帶筆觸手’,將一條條編碼記錄在紙張上,然後由技術兵種進行轉譯。

  這種樹可大可小,大的能夠在本部建立通訊中心、中型的能在戰場後方支撐起戰時指揮中心、小的也能在前線充當隨隊通訊台。

  也即是說,共和國境內的巨魔們已經沒有必要再去刻畫監聽圖騰,省下來的圖騰位可以用來保持訓練圖騰。

  這對於廣大監聽類技術兵種而言無疑會是個好消息,他們此後就只需要在手指上銘刻‘體-電圖騰’,保證能夠開啟、關閉監聽樹就好。

  但巫醫們覺得這還不夠,他們實際上還想研究出那種可穿戴的‘甲胄式圖騰樹’,或者讓它們吸取戰士體能運轉,亦或者靠事先注入、或進行單獨裝載的養料池去運轉;
  如此,就可以通過在甲胄上集成‘蠻力’、‘風行’、‘遠視’等等圖騰,並增加相應的控制模塊,來賦予戰士們更多的戰鬥或偵查選擇。

  這是一項看上去很可行的計劃,被提出的瞬間就通過了決策、撥付了經費,成為了所有巫醫都共同期待成功的項目。

  此外,圖騰樹技術在與機床相結合後,起到了如前世數控機床般的效果,在減少了所需勞力的三分之二後,還使共和國在零件精確度把控上再次上升了一個台階;
  且隨著圖騰與機床的進一步結合,相對更複雜的操作也成為了可能,使各個工廠所能生產之工件的複雜程度又得到了質的提升。

  而當這項技術再次反哺至大炮、乃至其它製造領域時,由於具備加工能力之工廠的增加、可達成加工難度的抬升,使各個工廠獲得了更多的高精組件、並因此提升了產能。

  而且,這還促使大炮工廠徹底放棄了一部分製造工序,通過將之外包的形式、使民間也加入到了戰備計劃當中。

  另外,正如涅斯塔此前所預料的那般,在毛紡業、絲紡業、食品加工業等等方向上,也都陸續出現了相應的結合方法,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力需求;
  且除了冠麥之外更多品類的育種圖騰樹也相繼生成,基本上完全解放了巫醫們在這方面的任務枷鎖。

  而相關的圖騰設計學科,也在這些陸續取得進步之技術數據的推動下,漸漸出現了雛形、成為了第一教育中心的一門高年級選修課。

  而就在這樣堪稱迅速的進步中,涅斯塔終於將視線放到了南方;
  他認為,拖延了無數年的高等蠑螈捕捉計劃,是時候該結束這似乎永無休止的準備期了
  ~~~~~~
  隨著圖騰樹開發的大突破,絕大多數曾今作為‘煉金生物開發計劃’之標靶而被重視的火山蠑螈,此時對於共和國來說卻已經失去了意義;
  南方火山群對巨魔們的吸引力,已經反本溯源的只剩下了高等蠑螈、以及那片富含了易開采金屬礦物的岩漿本身了。

  除此之外,或許四十米級以上蠑螈們的魔晶類法術,還能為大氣壓縮技術做出些貢獻?

  比如,能否更進一步的去提升,如今被壓縮速度所限制的射速過低問題.
  而說道武備方面的準備,此時距離大炮工廠落成後已經又過去了一年左右的時間;

  由於工廠在產能上向轟擊者1型、破甲者1型上做出了大幅度傾斜,所以本部在這近500天的時間內,已經擁有了前者七十門、後者三百余台;
  此外,數量上升至120座的戰爭古樹,也全部裝載了與破甲者1型同款的203mm主炮;

  反應倉與供彈系統被完全整合進了嵌合體中,並成為了戰爭古樹整體構成的一部分;

  因此,它們比之多功能自走炮還要更加靈活,在內部之‘本體’的操控下,可以完成很多前者不能使用的戰術動作。

  另外,嵌合體上也被布設了多層次立體裝甲,並重點保護了‘本體’所在的區域。

  如此一來,這一百二十座戰爭古樹,便真的成為了一座座能夠兼顧近戰的自走炮台。

  在近遠程合力之下,想必能在此次行動、乃至日後的地面戰爭中,起到不錯的作用吧
   大家給點腦洞好不好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