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358章 元素熔爐
  第358章 元素熔爐
  在現實中,一枚三千米直徑的紫金色容器,被拉到了此刻幾乎空無一物的原內小行星帶,似乎是準備在這裡展開一場特殊的試驗。

  其上有一個個約莫不到百米直徑的次級球體,以半嵌入模式均勻的分布在了容器外表面,就似是一尊佛陀的顱頂那般。

  容器內,僅有最中心處那數百米直徑的區域為中空,剩余部分則都由銘刻著複雜紋路的厚重結構所層層包裹,而假若有誰鑽入其內去仔細觀察、並還能識得這些銘文,便能同時發現其中包含了術法與神恩兩種類型、且後者似乎是前者的附魔組件。

  籌備在進行、籌備在結束
  隨著最外圍的疙瘩們一個個開始運行,那巨額的能量就被灌入了容器的立體銘文陣列當中,而後便形成了種種被加料過的術法效果,紛紛作用在其內裡、作用在最中心處那似不可見的氣體區域。

  於最當先所發生的,是一種複製自母星內核的重力擠壓型擾動結構,其在是為同類型、但又有極大殘缺之太陽重力型擾動的改良下,合同著地母神恩與太陽神恩等相關的思緒一齊朝核心空腔內湧去;
  這一系列銘文擾動,無疑是誕生於數目越來越多之高階施法者們、所前後持續數百年之久的內面觀測;

  而它們在此時所生成的,便是相當於母星內核600倍的仿重力壓迫,且還遠遠沒有抵達現有技術能力的盡頭。

  當下,直接承受了這般效果的物質失去了其氣態本色,它們以一個極快的速度開始向著中心處坍縮;
  在持續且極致的壓迫中,這些氣體隻於瞬間就化為了流體似的特殊物質,並在腔體內裡氤氳著相對些微的光與熱。

  此後術法效果又被繼續加深,從600倍母星內核壓、上漲至1500倍,而那由氣體凝縮聚合形成的特殊物質,也在這個過程中湧動著不斷產生熱度與光度;
  漸漸地,當抵至現有技術能力之頂點的2200倍母星內核壓時,中心物質已成為了一團散發著暗紅色感的高熱低光球,看上去似極了一枚發育不良的微型矮恆星。

  再然後,於持續維系著這般壓迫的同時,來自其余強力手段的輔助也漸次成型,且一一被施加在了光球內外各部…

  無數道攜帶有神恩祈念的聖光束從四面八方漫射而出,並全數都擊打在了光球的外表面,將之於此間所在承受的壓力、直接向上調高至了2500倍母星內核壓;

  又有裹挾著信念的震蕩波被周而複始的導入至光球最內核,再有攜帶著磅礴能量的粒子束與電磁能,同樣以光球內核為標的被持續釋放
  這部分震蕩與能量、賦予了內核更極致的高溫,使那因壓力不足而‘發育不良’的光球被導向了另一個階段,開始於脈衝式的外擴與內縮中形成更本質層面上的轉變;
  時間在一點點的流轉,光球內部之溫度迅速的、持續的、猛烈的升高,那最初僅因壓迫而生的次級高溫,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猛然上漲到千萬度、數千萬度、上億度、數十億絕對度;
  在此時,那一層核勢壘早就於極致高溫的補足下被突破,但升溫的節奏卻仿佛沒有盡頭那般一直被持續著
  而後,似有若直接成型於心海的無聲轟鳴響起,一團內核溫度高達數百億度的炙白光球,在僅僅毫厘不到的時間內驟然形成;

  至此時,先前在高壓束縛下所形成的湧動平衡已然失效,外擴的趨勢於此刻在驟然間被放大了何止無數倍.
  便只見那磅礴的壓力從內向外的反向生成,在甚至無法被肉眼直接觀測的時間內、突破了仿重力擾動之層層束縛,並似是一隻衝出了囚籠的猛獸般,凶猛無匹的朝外層結構直奔而去。

  然而,光球本身在膨脹的刹那也同步形成了高速失溫,加之升級後的智腦用遠超高階施法者的速度,隻瞬間便完成了於神術增幅下的極致內核降溫;
  再加之,一道名為‘近零壁壘’的無形防護隔絕著內外,最終就使得這場相當於被刻意製造的災難、連帶著那膨脹的光球自體,都一同在無聲無息間消泯著歸結於無。

  而隨即到來的,便是一場或許並不算豐盛、但絕對振奮的收獲.
  在消除了反應倉內的種種極端影響後,智腦自其內部搜集到了一些奇異的殘渣,並送至檢驗機關進行了專門的高精度探測;

  其結果,便是從中檢測到了包括26號在內的幾乎所有前列元素,但先前被加注至反應倉內裡的聚變燃料,卻僅只是宇宙中豐度最高的1號元素本體而已
  所以,至此時這新3000米級聚變堆的另一個名字也就呼之欲出了即為,‘元素熔爐’;
  而與之相應的,那座驗證型的千米直徑級堆體,同樣也有著一個響亮的新名稱——‘烈日’。

  兩者的技術路線,均為仿重力與慣性束縛下的脈衝聚變堆,在以供能為目標運轉時能將聚變源擴散至1號與2號元素之本體,並形成有限的6-7-8-2號元素循環聚變過程;
  並且,其中後者在囊括了前者所有功能的同時,又能以‘一個瞬間’為單位維持元素熔爐效果的運轉,在極短暫的時間內利用內外壓互衝來生成前列元素。

  如果繼續增大元素熔爐的功能區直徑,將之一路上升到五千米、萬米、乃至數萬米的規模,那理論上甚至能在‘能源淨輸出’的模式下,聚變出極限為79號貴金屬的所有前置元素。

  但在虛境中所進行的模擬結果顯示,3000米級便是功能與安全性綜合考慮下的極限
  再往後,仿重力約束所實際需要的效果數值、與直徑堆積下所能形成的效果數值,便會以指數級的程度被迅速拉開差距;

  而到了那時,極致高溫下趨於膨脹的內核等離子體,便會在衝破束縛生成元素的同時真正突入外圍結構,從而讓整個堆體都在殉爆中熔為廢渣,且事後因此所能收獲之重元素的數目,與過程中所需付出的能量代價完全不成比例。

  且非只是如此,因為能製造的元素在太陽系中都有著充沛的豐度,所以就連3000米級的堆體也沒必要開啟熔爐功能。

  也即是說,對於資源並不算匱乏、甚至可以說十分充裕的當今而言,這項技術的用途基本上便僅限於科研,而沒有太多的實際應用價值,直至技術能力達到能穩定且高效的生成超重衰變元素為止。

  所以在計劃中,更大規模的堆體只會做為驗證手段而進行一兩次有限的現實嘗試。

  ~~~~~~~
  到了這一步,技術驗證相關的主體步驟便已經算是結束了,剩下事情則是根據需求與環境來設計產品的實際功能,並設計相應的生產手段與流程。

  這一方面的工作是不用涅斯塔來執行的,因為國度內有著大量可以勝任這類事務的從業者、或兼職從業者,乃至是將之打包成一個個競賽任務交給學生們去進行都是可行的。

  於是,當執政府將之分包出去後隻沒多久功夫,相應部門便收到了一系列的可行方案,而後優中選優的從中擇取、並給負責設計的個體或團體頒發相應的功勳與獎勵,使得共和國再次多出了一批被授予7等基礎功勳的精靈公民。

  在此般萬事俱備後,這一系列以地表與空間、功率大小、個體與集體為具體劃分的方案,便在智腦統籌、分子級工業母機的操作、亦或者高階施法者的親力親為下迅速進入了產業化流程,並將‘製造工廠的工廠’建設在了中心月亮,將‘工廠’分別建設於中心月亮、母星地表、以及外恆星系迷失飛船中。

  此番建設速度也可謂是相當之快,幾乎沒用幾個月功夫就折騰出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並開始了對各級新式聚變爐的生產。

  這其中,中心月亮因自身之重要性太高、且‘工廠的工廠’也需要有最高級別的精度,所以是由涅斯塔派出分身專門完成的;
  且隻用了五座新型三千米堆、外加十五座新型千米堆、以及部分未展開的儲備堆,就取代並超過了原先數百座舊型號所能達成的能源規模。

  此外,因為七艘‘迷失’類星體要塞無法在中短期內回歸本部接受改造,所以對其內部之堆體的更換、以及對相應製造工廠的建設,也是由涅斯塔派出投影來遠程進行的。

  而當他對這幾處的特殊建設全數完成後,所達成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中心月亮的富余空間與富余能量變的更多,其對自身、三星系統、以及虛境的操控,也因能量與智腦的雙雙升級、而變的更為遊刃有余;
  也由此,在現實中的極限產能有了數十倍的提升,在虛境內也具備了更快的時間加速能力、以及更真實的現實模擬效果。

  而‘迷失基地’則因此有了更廣的能源選擇,此後它們隻依靠恆星風中所帶有的海量一號元素,就能很好的、長久的持續運行下去,不用再像此前那般去專門收集或製造兩種同位素;

  並且,幾艘迷失基地已具備了自產各型號堆體的能力,再加上施法者投影們的配合、便能在現如今這尚無實體精靈抵達的狀況下,更快速、更完善的去建設先期基地;

  也由此,母星諸族的移民之旅將能夠更快的被開啟,從而讓那幾方恆星域成為真正的受控轄地。

  而對於其余級別、其余位置的堆體,涅斯塔便沒有再特意的去進行插手了,但總體而言效果也還算是不錯;

  具體來說
  體積規模被順利縮減後的各級聚變堆,將因其所具備的能源效率更高、燃料獲取更易、穩定性更高等方面的原因,而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逐步取代裂變堆,成為此後空間飛船的主要銘文驅動源;

  與此同時,正位於各方各處的類星體要塞也將在一段時間內分批次的回歸母星,從而接受對之內部老舊型堆體的更換、並視情況加裝不同級別的工廠設施。

  而在地表,各處的大中小型產業鏈、大中小型都市、大中小微型聚居地,也都將會逐步更替過去的能源獲取方式,並根據它們各自的能源消耗規模與方位,或是采取單堆體直接供能、亦或者采用多堆體集中供能。

  總而言之,損耗率相對較高的月面微波投送模式將被逐步取代,而設備養護與能源效率方面相對較低的雷暴電站、風電站、潮汐電站會被逐步關停。

  此外,十米級堆體將被開放給個體使用,尤其是那些遠離都市與聚居地離群索居的精靈,將因此而擁有更多的居住選擇、更方便的生活,前提是他們的確願意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享受高科技所帶來的便利,而非是在刻意的追求那種原始生活.
  對於其中前者而言,自然有主打超高音速、超高續航、超便利、超變形的,集合了居所、修煉場、地表車、飛行器等功能於一體的全新產品出爐。

  中小型堆體雖無法以一號元素為燃料運行,但在有了大型堆體那不要錢般的能源輸出量後,對相應之同位素的獲取難度也大大降低,無論是在母星提煉、還是前往四軌星汲取,都將比之過往要容易很多。

  因此,這種多功能設備於沒多久後就成為了內部市場的新寵兒,即便是些慣常居住在都市的精靈們也會訂購一台,並在等待生產的同時、還不忘催促下一代‘外空間多功能單體飛船’的盡快研發上市。

  而對於後者,也即是那些因向往或好奇而去體驗原始的精靈們,倒也沒誰會非逼著他們回歸都市、回歸現代。

  正當共和國正逐步完成著這一系列計劃之時,涅斯塔在基因破解與遠航飛船提速等方面的研究,也於某些分身與部分思維線程的努力中收獲了果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