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341章 煉獄星
  第341章 煉獄星

  術法月亮是一枚直徑約莫在30公裡上下,且整體呈現為紫金色的複合多層球體,它於太陽-母星-自身之交疊引力場的扭變作用下,被恆定在了距離母星地表15萬公裡處的軌道上;

  這顆‘月亮’它會圍繞著母星進行公轉、但不會以自身南北極為軸自轉,其公轉周期被設定為40天/輪,以‘先射箭再畫靶’的方式、與共和國所制定的歷法表述進行了同步;

  並且,它在地表視界內所展現的大小、被虛境領域恆定為了與太陽等同,還會按照‘上旬·中旬·下旬·末旬’的區別,形成所對應的‘月相’、從而進一步完善了精靈們對‘月’的定義;

  此外,共和國又於各個教派中、對其下達了諸多與太陽形成對比的‘神化’定義,以作為將來某些計劃的鋪墊
  而在具體作用方面,術法月亮除了會以微波和電流等形式、向地表與月周銜接的那四百余顆‘母樹’提供聚變能源外,還以其作為力場、磁場、領域效果等方面的發生端與放大器,從而更便利的撬動著母星氣候與潮汐變化,並與地磁場交互著形成了更強效的保護。

  於材料而言,術法月亮的本體多為金屬所製,即便其是多層功能腔體結合而成的非實心體結構,但那30公裡的直徑、還是要付出超大規模的物質量才能真正被建起。

  於是,精靈們的‘小氣’在此間被展露無疑.
  共和國寧願為籌集材料付出巨大的代價,也不想讓母星‘憑白’減少這麽多的物質量,因此早在制定被計劃之初、精靈們就將視線轉移向了母星外的空間當中。

  而以當時的技術來論,母星系內其實有三處地方、是比較合適的物質來源;

  其一,是位於第一軌道‘煉獄星’;
  其二,為位於第三軌道的‘死星’;
  其三,則要屬位於第三軌道、第四軌道間的小行星帶。

  而在之後對它們所進行的多次觀測中,精靈們又根據內面擾動反饋、星體間距關系、以及精靈族群之身體特性等方面的因素,最終將‘煉獄星’作為了最優先的探索目標;
  於是,在符文歷147年左右正式確定了‘術法月亮工程’項目之後,作為其分支的‘煉獄星探索工程’也幾乎在同一時間被訂立,並分批次投入了相當多的科研資源。

  在該分支計劃進行的過程中,共和國現有的技術路線、於決定了某些便利性的同時,也對計劃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就比如,在電驅動、或光驅動圖騰技術尚未得到突破的當時,獸王囚籠便成為了最可靠、也是唯一的圖騰驅動源,但又因其與‘口數’直接掛鉤而產生的珍貴性、以及遠程操作中所必然帶有的風險性,就使得共和國不太敢直接發射、以獸王囚籠驅動圖騰的無載員探索飛船。

  畢竟,萬一這過程中出現了任何一點差錯.
  如,探索飛船錯過了預定軌道、並被太陽捕獲這般的情況一旦發生,那缺少了施法者親自調控的飛船、就極有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其中,探索飛船主體的損失倒也還無所謂,可內部的獸王囚籠一旦因意外而載入至太陽當中,那對共和國所能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就足夠讓精靈們哭上個一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因此,他們在‘煉獄星探索工程’中選擇了退而求其次、轉而發射了一艘攜帶有地表探測器的‘純物理特性無載員飛船’,直接用物理裂變堆與太陽能、為等離子推進器提供驅動能源,並趁著最佳軌道窗口飛向了煉獄星。

  失敗、失敗.當發射被進行到第三次時,從遠地軌道出發的探索飛船、終於成功抵達了煉獄星軌道,並向其地表發射了兩類探測器.
  第一類,是純粹的物理特性探測器;

  但在它們抵達地表後的僅僅一天之內,空間站與母星就失去了對之全員的聯絡;
  而根據後來的分析可知,造成這般狀況的原因在於、無有圖騰對性能進行加持的普通材料,根本無法適應煉獄星上的惡劣環境,從而導致了它們在短時間內的損毀。

  第二類,則為事先裝載有‘高能細胞液’的圖騰銘文探測器;
  這一批次,倒是直至耗空其內裡的圖騰驅動源儲備為止,都一直在向空間站輸送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且不同於會被物質密度干擾、被大氣層遮蔽的‘內面擾動反饋觀測’與‘望遠鏡觀測’,地面探測器的數據都為實地考察所得,自然要比前兩者來的更為可靠;
  因此,在接到了空間站所定期送回的一系列數據之後,母星這邊終於獲得了煉獄星更為詳實的狀況,並發現其環境條件的確十分惡劣.
  工程組根據相關分析得知,煉獄星的行星磁場十分微弱、其自轉周期(約230天)比公轉周期更長(約220天),且該星還具有著超過96%都為溫室氣體的厚重大氣層;

  而這般的大氣層,則讓其表面大氣壓力為精靈母星的數十倍之多,並對之溫度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如果以宇宙絕對零度為起始點、對其狀況進行表述的話,那煉獄星的地表平均溫度便為835絕對度,是母星系內已知范圍中最熱的行星。

  同時,由火山氣體與腐蝕性液滴所共同形成的高反射雲層完全覆蓋了煉獄星,而這種不透明的雲層又阻擋了來自太空的大部分可見光,讓這行星表面變的十分昏暗;
  並且在行星雲層頂端,還有著每小時高達數百千米的大風,下方地表處雖相對會顯得更為平靜一些,但也因大氣密度的影響、而形成了不容忽視的前進阻力。

  不過,此次觀測的結果也並非全是壞消息,或者說、隻對於精靈而言不算是壞消息
  第一,只要是發育到亞成年階段的精靈,就可以在無防護的狀況下,直接承受其地表的平均溫度、乃至最高溫度;
  第二,在過濾掉大氣中的腐蝕性液滴後,精靈可以通過激活蠑螈時期的附肺、依靠其上的火山氣體達成生存;

  第三,只要身體表面沒有暴露性的傷勢、並防護好眼睛等相對脆弱一些的部位,那大氣內的腐蝕性液滴便會被體表處堅韌的皮膚所阻擋,從而無法對更內裡的結構造成實質性損傷;
  第四,‘蠑螈時期’的精靈們能在極深的岩漿內生活,如今雖因對地表環境的適應、而在承壓能力方面發生了一定的退化,但隻超過母星數十倍程度的大氣壓還不會致精靈的死亡,而僅有的、一定程度上的‘難受’,也可以通過身體上的圖騰銘文來進行克服;
  第五,煉獄星上厚重的大氣層衰減了宇宙輻射,因此這方面也並不需要進行特殊的防護。

  所以綜合這幾點來看,此般惡劣環境對於精靈們來說絕非是無法被克服的障礙,甚至比那些低溫星球而言會形成更高的便利性。

  而在資源方面,煉獄星地表也有著眾多龐大的火山群,從中所流淌岩漿內有著豐富的金屬化合物;

  並且,這些岩漿中還存在有一定的水分,只要做好先期的工程準備、便能在其分解前完成收集與利用,甚至如果能再退化出蠑螈時期的‘岩漿鰓’,那便能直接靠著身體的特性、來完成對水分的過濾汲取;

  這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其實只是需不需要而已畢竟精靈們過去的目的是采礦,而非是要鑽入到岩漿中尋找新家園;
  但是,無論最終是否選擇退化出蠑螈鰓再抵達其地表,單以現有的技術而言精靈們也已能夠從岩漿中汲取、並儲備一定規模的水分,所以只要把控好前方者的數量、便無需千裡迢迢的從母星運水過去。

  總而言之,在確認了‘煉獄’對於精靈而言並非是真的‘煉獄’之後,下一步的計劃便也順理成章的被確定、被展開。

  在兜兜轉轉間,此後時間又來到了符文歷150年的7月36日,這也是通過觀測與計算而得來的最佳窗口期
  如果選擇在這一日飛離遠地軌道基地,那在經過約莫三十天左右的固定線路航行後,探索飛船便能在0.45億千米的最近軌道上抵達煉獄星,從而省下很多的時間與精力;
  而該次計劃中所要進行的,卻也並非為先前之‘無載員探索’.而是準備真正搭載著精靈、踏上前往煉獄星的航道。

  這驟然展開的遠航雖還存有一定風險,但擬態體飛船的掌控度卻也將這種風險降到了最低,起碼能保證載員們的存活、以及獸王囚籠的安全無虞,而同樣也是這兩個利好的先決條件、使得高階施法者的出動成為了一種必然。

  因此,以芙蕾雅為首的兩名五階施法者,便在當日‘駕駛’著擬態體飛船踏上了前路.
  這是一艘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奢華至極的飛船,其內以一座獸王級囚籠作為圖騰驅動源,又以圖騰裂變堆·太陽能作為雙重保障、為等離子推進器提供著能源,並裝載有一個性能超高的納米級智腦、作為航行與控制方面的次級輔助;
  此外,飛船內還配備有另一座獸王級囚籠,但它並不參與對飛船圖騰驅動的支持,而只會在施法者們完成了初期探索、初期建設後,才被投送至送煉獄星地表、並成為行星根據地的建設之基。

  ~~~~~~~~
  深空中,飛船內的五階施法者已解除了合體狀態,並將飛船操控權交給了輔助智腦,自身則一邊等待著抵達預定軌道的那刻、並順手進行著一些其它方面的探索。

  在此時,飛船其實在宇宙中已經航行了超過十多天的時間,在渡過了最初階段因首航而產生的興奮感後,舷窗外那一成不變的景色、便讓兩名乘員感到了相當程度上的煩悶。

  領域信號艙內,芙蕾雅正對著智腦進行著一些操作,試圖修複那自出發後的約莫第三天起始、便再也沒被觀測到的虛境信號,而這也是讓船內載員們感到無聊與煩悶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當她忙碌之時,有紫色的洪流突然從艙壁間竄出、並流淌著匯聚在了一起,而後化為了一道雌性精靈的身軀
  這精靈名喚作阿嘉莎忒絲,也就是當初在三萬米高空遭遇‘鳥王’的那個小姑娘,但現在的她已經完全成熟、且似乎成為了一名強大的五階施法者,不然也不會出現、並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這裡。

  “芙蕾雅姐姐,還沒接上領域麽?”

  “完全觀測不到.”

  “計劃外的情況呀,我們似乎忽略了領域的信號范圍.”聞言,已經無聊到爆的阿嘉莎苦著臉說道。

  “也不算是完全的計劃外吧,畢竟它對思緒的收束能力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如果真能無限擴散到這兒才是見怪事。”

  “也對.可這樣下去完全不是辦法呀,或許應該在航道上留下一些中繼站?”阿嘉莎沉吟著說道,“但應該用什麽東西作為媒介好像又是個問題?”

  “短期內可能還是得用電磁波吧,但在母星系或許還可行.再遠一點的話,就得考慮散射和吸收所造成的衰減,以及背景輻射的干擾問題了,結果可能是要麽接受不到、要麽收到一堆亂碼。”

  芙蕾雅已不再折騰那台智腦,她坐了下來、就這個問題開始了思考,並在稍後時又補充道,
  “如果想要效率更高一點、更穩定一點的話,可能得從可見光入手.比如我們在計算好的各個空間點位,用引力場術式固定擁有‘聖光接收’、‘聖光輸送’功能的中繼器,然後在飛船、或者行星基地上布置具有‘收發’和‘解碼’功能的終端,應該就能實現更快速、更高效的虛境傳導。”

  “要麽就繼續增加精靈體量,用龐大的種群數目、堆積出足以無視行星間距的思緒量,從而將整個太陽系內圍都包裹入虛境當中,但需要的個體數目應該不是能夠輕易達成的。”

  “至於更高端的、應用范圍更廣的技術,可能得等到我們在量子領域做出革命性的突破才行,比如利用量子糾纏效應的實時通訊、再想辦法將之與虛境無縫銜接,至於其它形式.我暫時也想不到了。”

  “嘖嘖.可真麻煩呀,要是沒有宇宙就好了,大家都像小說裡那樣、生活在那個什麽‘位面’,或許就沒有這麽多煩惱了?”

  阿嘉莎說道這裡時,眼珠突然一轉、頓時便似是想到了什麽好主意那般,嘿嘿的笑著道,
  “芙蕾雅姐姐,你說能不能把煉獄星拉過來呢?”

  “怎麽說?”

  “你想呀,如果咱們把煉獄星的軌道拉至母星旁邊,然後用術式形成穩定的‘雙星系統’.”

  越說越興奮的阿嘉莎,不斷的比劃著繼續道,
  “之後,為了不讓母星上的生物死光,我們可以先改造煉獄星的大氣結構與成分,然後再與母星大氣連接、形成棒槌形狀的穩定通道,到時候一抬頭就能看到煉獄星,想去了也能修改反引力場飛行器的參數,然後被母星推、被煉獄星拉著過去?”

  “甚至說,只要計算好引力場的調整范圍,咱們還可以把母星系內、除太陽外的所有物質都給它聚合到一起,距離什麽的不就都不是問題了?”

  “然後直接‘神化’,為那些教派設定一個相應的概念讓他們認為這個世界本就該如此、再通過虛境領域對現實的侵蝕,我們總有一天就能在不付出多余能量的情況下,用被改變的規則將這種模式固定下來。”

  “額”

  芙蕾雅先是為同伴的異想天開而感到驚訝,其後稍琢磨了一下、又發現這似乎是可行的,因此不太確定的回應道,

  “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能完成牽引的第一步,並開發出‘電驅動’、或‘光驅動’、亦或者其它什麽‘場驅動’圖騰的技術,再擁有足夠多的能源,那似乎也並非不行?”

  “而且,或許還能更進一步.比如乾脆就別再分什麽星球了,直接把母星改造成一個超大號的岩石行星、甚至變成懸浮在太陽外的大陸?”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