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道君:從上品金丹開始》第166章 解道書承善緣
  第166章 解道書承善緣
  “哦?”玉伯真人訝然一笑,細思之下,竟覺對此人有些印象,於是問道:“小友可是姓龐?”

  龐班沉聲應道:“正是。”

  玉伯真人點了點頭,目中流出讚賞之色,誇道:“不錯。”

  龐班的理解,與他自身解讀,恰是相合,不過這並不代表著,龐班的道法便在卓瀚生,昌華之上,因為這文字之中,本便蘊含多種含義,如不是南轅北轍的理解,從何種方向解讀,都可算做正解。

  所以這每一個字的解讀,都需聯通上下文來揣摩,才可理解其意。

  欣然之下,他將袖在身前一拂,落下八個琉璃小盞,在其中三盞,各投落了一枚玉珠,笑道:“老道且先拋出彩頭,諸位小友每解出一字,我便以一道元真相贈,如何?”

  聽聞此言,頓時有人眼中一亮,玉伯真人滿意點了點頭,啟聲問道:“可還有哪位小友,有不同的見解?”

  其實單隻這一字,解讀不出什麽花來,但照玉伯真人之言,無論能否理解,隨意尋個說頭,都可算數,實在不成,讚成他人之見,想必也他也無話可說。

  不過在場之人,不說那修道天才的虛名,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還不至於如此施為,是故玉伯真人之問,並沒有得到何人回應。

  玉伯真人也不見惱,便道:“既如此,那老道便繼續了。”

  他輕輕將掌一擊,空中接連顯露出八九個奇形文字出來,隨後笑道:“惜哉道書中,首字之後,便是數字殘缺,隨之才有這九字連續,便就一並展露。”

  “即使不能通順玄理,單解一字,也仍然作數。”

  眾人齊齊往空中文字看去,頓時便有人皺起了眉頭。

  九字連續,上下通連,照理應當更易揣摩,但真解讀起來,卻覺每一文字之中,都各具含義,組合起來,要麽一竅不通,要麽卻有許許多多的延申變化,實在艱澀深奧。

  龐班眉目低垂,忽然將指在酒杯之中一蘸,在桌上書寫起來,不片刻竟就揮就了密密麻麻大片篇幅,指尖才一指,暗道:“這短短九字之中,竟然暗含玄理,只是與我的道法不合,想要詳解,恐怕是不能。”

  他思忖少頃,環視了一圈,尤其往鼎湖山一眾凝望了一眼,見卓瀚生面上若有所思,袖中似正掐算,忖道:“我與他們不同,沒有措置顏面的必要,將彩頭拿在手中,才是正理。”

  龐班抬目朝玉伯真人望去,玉伯真人頓有所覺,目光移來,露出慰策之色。

  他面不改色,啟聲言道:“真人,晚輩以為,第一字應有煉化、存蓄之意,第二字,應有調和,匯通之意……”竟是一字一字拆解開了,娓娓敘來。

  玉伯真人沒做沉吟,灑然一笑,道了一聲:“善。”袖手一抖,便在一盞之中,添上了九枚玉珠。

  卓瀚生見此情形,眉頭頓時一擰,瞧了龐班一眼,暗道:“虧我還當此人,有些可以比較的資格,原來也是庸碌之輩。”

  他自低哼了一聲,袖中掐指不斷,心中思量:“其中法門,倒頗深妙,不過只需一二刻間,當可解出。”

  在卓瀚生袖中掐算之時,岑風鴻手中輕輕掐了掐,便自搖了搖頭,見到許莊、鍾神秀兩人神色淡淡,忽然低聲問道:“兩位道友可有思緒?”

  鍾神秀思考少息,卻朝許莊問道:“道友可解出來了?”

  許莊沉吟道:“這九字講的,應是一種將陰陽之氣,亦或水火二氣、日月精氣……之類具足兩儀的元氣,調合、蘊養於同一處穴竅之中的法門。”

  他頓了一頓,思索著道:“這其中,應還有些關要,需將兩儀元氣,保持對立分明,不能有半點相容,也絕不能衝突……”

  這九字所講,其實也並不全善,不過許莊一面推算,一面以自身對陰陽之理的感悟添補,竟真能將這法門,理出八九分明。

  鍾神秀微微點了點頭,應道:“果是如此。”旋即一笑,言道:“不過我對兩儀調和之法的推算,卻是差了一籌,沒想道友對陰陽之理,竟然也有如此道行。”

  許莊一番解理,已叫岑風鴻訝然,鍾神秀言下之意,豈非他也解出了此法?
  岑風鴻朝空中文字望去,順著許莊所講法門去品,果然頓覺玄理通順,不由暗道:“盛名之下無虛士,果然厲害……”

  許莊與鍾神秀的對話,並隱瞞不了元神真人,也無遮掩的必要,玉伯真人聽在耳中,也不由訝異。

  許莊推算的法門,與他解理所得,竟也不差許多,甚至他先入為主之下,也隻當此法門,非得陰陽二氣不可,許莊卻能從中引申出其余兩儀元氣的理解。

  這些少年英才,果然道法精深,各有己杼,他興之所至,舉辦這一場仙宴,更多是為結緣之舉,卻沒想到,竟然受到一二啟發。

  玉伯真人欣然問道:“兩位小友不甚面熟,不知是在何方修行?”

  許莊應道:“回真人,晚輩許莊,修行於玄黃界。”

  鍾神秀順而回道:“晚輩鍾神秀,也修行於玄黃界中。”

  “什麽?”卓瀚生眉頭一抖,目光朝鍾神秀一掃,暗自訝道:“此人便是鍾神秀?”

  玉伯真人亦是微微一頓,溫言應了一聲道:“原來是鍾小友。”

  玉伯真人收回目光,思索少息,往兩個空置的琉璃盞中一點,各自落下九枚玉珠,隨後又單獨朝其中一盞,添落九枚,湊足一十八數,這才朝許莊道:“小友解理甚妙,添數理當翻番。”

  許莊不矜不伐,拱手一禮,回道:“謝真人。”

  玉伯真人輕輕頷首,繼而問道:“諸位小友,可還有不同的見解?”

  卓瀚生輕哼一聲,停了袖中掐算,並不言語,其他之人也未回應,玉伯真人便將空中九字抹去,複又顯露出三字出來。

  此番不需再待真人發問,各自便就感悟起來,龐班凝神揣摩片刻,發覺三字雖寥,反而顯得瑣碎,似乎更難推算其中之理,正待故技重施,忽然聽聞那紗笠罩身的神秘修士,首次出聲,竟然依樣畫瓢,將三字拆分敘來。

  玉伯真人也不以為意,依樣為他添上三枚玉珠,龐班眉頭皺了一皺,思量片刻,只出聲道:“晚輩以為,第三字應是指的靈台方寸之間,絳宮心室。”

  那紗笠罩身的修士,與他理解,便隻此字不同,他雖取巧,但還不至厚顏無恥,是以隻道此字。

  “哦?”玉伯真人微微一訝,思考片刻,竟道:“原是如此,無怪老道總覺此處,有些差錯。”

  “小友果然別有見解。”他一撫美髯,讚了一聲,落手一指,便在龐班盞中,添落了兩枚玉珠。

  “心室?怎麽會是心室?”卓瀚生眉頭深深皺起,思來想去,果覺自己推算,確實出了差錯,可再對照改理,卻覺匪夷所思:“行二氣至心室?豈非自尋死路?”

  他抬目去望那空中文字,品味良久,忖道:“非我推算有誤,是此三字缺前斷尾,應是另有法門……”

  想到此處,他忽覺此番推算感受,與前次九字似乎如出一轍,不禁抬頭去望,見鍾神秀與許莊皆是默然,這才心下一松。

  思量片刻,他將算訣一停,搖了搖頭:“殘缺之理,或許還有錯漏,算不得本事。”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玉伯真人見再無人出聲,又將空中文字變換,幾番下來,皆是三兩文字,卓瀚生雖有心推算,卻一次不能竟功,不由無奈。

  不過鍾神秀、許莊自九字之後,也未再解讀,只有龐班與那紗罩修士,一再以解讀文字之法,競得玉珠。

  如此過了一二盞茶功夫,玉伯真人將袖一揮,竟然現出一十六個文字,言道:“此便是此卷道書,最為完整之幅,可惜已是末記,諸位解得此篇,此番也便竣事了。”

  此道書篇中,每字本便含概許多意義,組合起來,更是艱澀深奧,所以篇幅不長,也是應有之理。

  玉伯真人此言,也在眾人意料之中,卓瀚生頓時精神一振,細細去瞧,頓時心中大定,忖道:“這番我定能解讀此中之意。”

  他將算訣掐起,指尖動了幾動,思道:“行脈運法,陰陽變化?……”

  正苦苦思量之間,忽然聽得齊齊兩聲,一聲道:“原來如此。”一聲道:“果是如此。”

  兩者幾乎不分先後,雖有略差,不過言語之間,同樣盡是了然。

  卓瀚生愕然抬頭望去,卻見鍾神秀面上,現出隱隱笑意,與許莊道:“道友請先?”

  許莊眉頭一挑,應道:“方才是我佔先,此番便由道友請先吧。”

  “也好。”鍾神秀灑然一應,條理清晰道:“這道書所載,由辟炁竅,蘊兩儀…過心室,行脈運法…至此,點心火陰陽擊變,衍雷霆湮滅萬物,實是一門上乘道術,可怖雷法。”

  言罷微微一笑,問道:“道友可有左見?”

  許莊撫掌道:“道友已然盡所能言,許某芻蕘之見,實無必要了。”

  他也不是謙虛之言,實是鍾神秀已闡盡了玉伯真人呈現文字之中的玄理,甚至便如許莊推算九字一般,添補,匯通了許多缺漏之處。

  雖在末節之處,兩人因各自道法不同,有些細微見解之差,但也沒有必要多置一喙了。

  鍾神秀聞言,只是淡淡一笑道:“道友過獎了。”

  “善。”玉伯真人撫髯笑道:“我道兩位小友為何緘默,原來已是順通其理,實有見微知著,一聞千悟之能。”

  “原來如此!”鍾神秀闡理之時,眾人便已提耳聽著,各陷深思,直到此時,昌新忽然叫道:“隻照此道術之理,便可揣見其威能之宏。”

  “可惜!實在可惜!終究殘缺過多,尤其施煉之法,即使推演添補,恐怕也不能竟圓滿了。”

  鍾神秀淡淡一笑,言道:“己慧未必差過前人之慧,能得道術之理,已是甚幸,施煉之法實無緊要。”

  “好!”玉伯真人讚道:“小友能有此志,未必不能脫離窠臼,勝過前人之法。”他思索少頃,竟是將手一翻,手中現出一具鐵券,其上猶可見得那眼熟的奇形文字,也卻有許多殘缺。

  玉伯真人笑言道:“今日我便將此書贈予小友,期望小友能夠補全此書。”

  鍾神秀也不推拒,不卑不亢,起手一禮,應道:“謝過真人。”

  玉伯真人贈下鐵券,這才將袖一揮,嘩啦往琉璃盞中,落下一大把玉珠,笑道:“小友順通整卷道術全理,添數理當翻番。”

  思索片刻,他又與許莊道:“雖不知小友是否解理全書,但老道不能有失公允,應算小友足數。”便往許莊已經乘了一十八枚玉珠的琉璃盞中,添入一十六枚。

  依玉伯真人的彩頭,這三十四枚玉珠,便等同三十四道元真,這對元嬰修士,已是珍罕至極的財富,但與鍾神秀所獲,仍是不能相比。

  但許莊不是狹獈之人,更無嫉恨之情,欣然應道:“謝真人。”

  玉伯真人含笑點了點頭,問道:“解理已竣,諸位可有輒需的元真?如老道身上有的,定然不吝贈予。”言語間,又先將目光落在了鍾神秀身上。

  鍾神秀朝手中鐵券望了一眼,應道:“即如此,晚輩便鬥膽向真人要上一味陰陽元精。”

  玉伯真人朗笑一聲:“果不出我所料。”將指一點,冥兮忽兮之處,忽然流出一道玄白之氣,往那琉璃盞中一落,盞中玉珠,頓時便充斥滿了陰陽元精!

  贈予了鍾神秀一盞元真,玉伯真人又將目光落到許莊身上,問道:“許小友可有考量?”

  於許莊而言,最為有益的,無非便是太素元真,但不想也知,玉伯真人定無可能有此元真,余下者,自然只有陰陽五行之屬了。

  許莊應道:“回真人,晚輩待選五行元精,陰陽元精。”

  “哦?”玉伯真人微微頷首,旋即將指一點,便將三十四枚玉珠,五五分類,落入了五行元精,陰陽元精,笑道:“如此可合小友心意?”

  許莊接過元真,也不去瞧,往袖中一收,便起手揖禮道:“謝真人。”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