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道君:從上品金丹開始》第213章 演變大道 萬法滋長
  第213章 演變大道 萬法滋長
  “喬師兄。”

  “喬師叔。”

  喬飛鳳經過之處,旁側門人無不露出崇敬仰慕之色,紛紛行禮。

  喬飛鳳面露淡淡微笑,偶爾頷首以應,緩緩行到一座大殿之前,一名長老打扮道士迎了上來,目光一動,行禮笑賀道:
  “恭喜喬師弟,功成元嬰,煉就罡雲。”

  喬飛鳳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以往自傲冷淡的他竟也不吝客套,還了一禮,言道:“謝耿師兄賀。”

  不過他終究是直白的性子,很快轉而道:“我方成元嬰,要到息壤山中試法,煩請耿師兄為我安排。”

  “這。”出乎喬飛鳳意料的是,耿道士面上露出微微猶豫,言道:“喬師弟,息壤山已有人正在使用,你或許需等候幾日。”

  “哦?”喬飛鳳眉頭微微一挑,“是誰人?”

  所謂息壤山,名簡意賅,正是太玄宗以息壤所布,此物乃是先天奇珍,只需元氣充足,便可長息無限,永不損耗。

  太玄宗布下此山,就是為了供予門中高功修士試煉道法之用,免得動輒撕山裂地,毀壞過重。

  話雖如此,莫看太玄宗真君鎮教,聲威日漲,但畢竟開山至今不過百余年。

  喬飛鳳身為第二名真傳弟子,都才煉就元嬰,門中高功修士,其實並未達到玄門正宗應有的數量。

  所以往常息壤山中不說許多人試煉道法,多時都是空置,喬飛鳳如不是方煉成元嬰,也不會有興致到此間來,故而才有此問。

  這耿道士卻沒什麽可隱瞞的,應道:“是太素正宗道妙尊者。”

  “什麽?”喬飛鳳吃了一驚,問道:“道妙子怎麽會在本宗門中?”

  喬飛鳳修成金丹其實才不過百余年,但他畢竟乃是真君親傳,豈是尋常修士,功行早已圓滿。

  自周鈞金丹大典回返之後,又得太玄真君開壇授業,喬飛鳳頓感時機已至,閉關至今,直到功成元嬰,修為穩固,才正式出關。

  所以對於許莊來到太玄門中之事,喬飛鳳實際還不知曉。

  “十年之前,道妙尊者來到本宗門中,得到真君召見,之後便在門中暫居下來。”

  耿道士老老實實答道:“據說道妙尊者每年會到真君座下聽道一次,時長不定,其余時間除在儀殿之中修行,便是到息壤山來演練道法。”

  “得恩師召見,聽道十年。”喬飛鳳眉頭微微皺起,朝大殿深處望了望。

  他有心知曉道妙子在恩師座下聽講十年,學到什麽道法,卻又有種矜持,不欲行那私底窺探之事。

  思量片刻,喬飛鳳道:“耿師兄,道妙子離開之後,可否暫且不要恢復息壤山。”

  耿道士自無不可,應了聲是,喬飛鳳也不著急離去,索性便在大殿之外等候下來。

  ……

  穿過殿堂,再見明光,其後是一片山脈,不見山石,不見草木,只有一片漆黑土地。

  身著白袍,肩披羽衣的許莊閉目盤坐在空中,頂上一朵罡雲縹緲變幻不定,其中五氣流轉,毫光如虹,似乎正在運煉五行,施展神通。

  隨著時間推移,寂靜山脈之中似乎有一股無言之勢積蓄,直到攀至頂峰———

  許莊雙眼猛地一睜,不見他有什麽動作,頂上罡雲猛的一撐,自裡竟然發出轟隆滾震,接著一片五色雷光自裡迸發,洋洋灑灑朝大地之上一落。

  霎時之間,有金氣飛射,如劍光肆虐,有雷火炸響,爆裂無匹,有陰雷滾動,腐蝕大地……

  五行五色,各顯神威,雷霆交織,如要摧山倒柱一般,瞬間在這先天靈珍形成的山脈之上留下滿目瘡痍,尤其木行雷光犁過之處,幾乎將山體都毀去近半,觸目心驚。

  緩緩收回神通,許莊落目望去,見得一片狼藉,目中不由露出滿意之色。

  這五行雷法,正是他基於自身道法推演出來的五行神雷,每一門神雷的威能都不在玄火真雷之下,更依他自身道法為基,損耗、施煉種種方面都有增長。

  但單隻如此,也不過是多了一門不錯手段,還不至於令他欣喜。

  真正令許莊欣然的是,他推演這五行雷法所用之功,甚至不到半年時日,這固然有他五行道法精深,雷法造詣奇高,更有玄火真雷為引,種種緣故。

  但真正使他能做到如此地步的,正是《太玄開天大羅經》!
  《太玄開天大羅經》,不愧太玄真君言道:有開啟智慧、演變大道之能,開天辟地、萬法滋長之功!
  開啟智慧自然不必多說,凡世間上乘道法,定有開啟智慧、提高資質、增長定性、斬除雜念……等等之能。

  可以說無論何種道法,根本都是開啟智慧,提升修行者對於大道的體悟之能。

  他之所以能有今日堪稱不可思議的道法境界,正是由自身天資,純陽炁的補益,多門真法開啟智慧……這般種種累積,絕非一日之功。

  這也是許莊一直不知足止,願意修行多門真法的原因,即使只有細微的累積,這最為根本的開啟智慧之能,對許莊而言亦是重中之重。

  那麽何謂之演變大道之能?
  隨著太玄真君傳道,許莊漸漸鑄下了《太玄開天大羅經》的根基,一道莫名靈光,自然從他心中生出,《太玄開天大羅經》的玄妙也真正顯露出來。

  習《太玄開天大羅經》者,能夠開啟大羅靈光,有推演之能,此推演非是佔天卜卦,術數之法,而是推演修行,道法變化,乃至矯枉迷途,尋得大道!

  這就是所謂演變大道之能,開天辟地之功,非是開‘天地’,而是開大道坦途。

  當然,大羅靈光並非沒由來的玄妙,演變大道,開天辟地,都是基於修行者自身的道法累積,不想也知,參習《太玄開天大羅經》者,定要博覽群書,苦研萬券。

  隨著道法累積,大羅靈光之能便越加玄妙,又反過來匯貫自身道法,尋得前路——此即萬法滋長之功。

  顯然,太玄真君創下此經,不僅是為開永世傳承,更是為自己追尋仙家功果的嘗試,其立意之高,絕不在任何上乘道法之下。

  自然相應的,《太玄開天大羅經》的修行難度也可謂之千難萬難,尤其登堂入室一關,該是何等天縱之才,才能在為修道打下基礎的年紀博覽群書,汲取道法之精,開啟大羅靈光?
  不能令習者循序漸進,難道每有一名門人學道,便要太玄真君循循善誘,執手教字?這如何當得道統真傳。

  不過這其中的艱難險阻,卻與許莊無關,試問天下還有誰人,道法累積之深,可堪與許莊一比?
  他不僅丹成九竅,積累雄厚,而且道法高深,自足萬法滋長之功,還能夠身納多門真法,從頭修行《太玄開天大羅經》,再與真君講道兩相應證。

  十年聽道,勝卻無數苦功。

  從許莊鑄下《太玄開天大羅經》根基,開啟大羅靈光起,往日種種累積,融會貫通,使得許莊的道法修為日新月異,簡直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短短十年之間,許莊便已摸到了元嬰大成的關隘之上。

  與這真正的長進相比,推演道術之能只是意外所得。

  以許莊道法積累之深,如願苦心鑽研,耗費些許年月,同樣可將五行神雷推演出來,這都是基於他本身生出的靈感,就如虛形玄造化龍法、陰陽雷法一般。

  只是他不僅修行日短,更少見瓶頸,閑暇揣摩道術之時便更加稀少,連他所重視的虛形玄造化龍法、陰陽雷法都未能盡善盡美,更不用提許多偶然來之的靈感。

  但有了大羅靈光演變大道之能後,似五行神雷這般等級的道術,許莊都能信手拈來,還猶有許多進境余地,可想而知,假以時日,許莊的神通長進只會越來越加恐怖,直到難以想象的境界之中。

  許莊心中一動,將罡雲收回,悠悠抬目望了一眼白雲飄絮,心中竟然生出一種不舍之情。

  這種在純陽真君座下聽講,每日竿頭再進,道法突飛猛漲的日子,於他這般求道之人實在太過美妙了。

  可惜,此去便是太玄真君最後一次講道,而自己的道法累積,也已漸漸融會貫通,接下來的修為長進也會漸漸回到正常之勢。

  不過隨著許莊的道法累積,萬法滋長,有朝一日,定會再次迎來一日千裡之勢。

  可見太玄真君傳下《太玄開天大羅經》,於許莊而言是何等緣法,這等大恩大德,實在不知何以為報。

  望風沉思良久,許莊忽然將袖一甩,淡淡自言一聲:“去也。”便化作一道虹光衝天而起。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