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唯有神》第69章 神非道德
  第69章 神非道德
  面對著戴爾圖良的沉默,審判戴爾圖良的眾人們露出了得勝的面容。

  而端坐於君王寶座上的雅列斯托王,此刻也在注目著沉默的戴爾圖良,沒人看得見王的面色。

  眾人們能夠看到的是,戴爾圖良已經墜入陷阱之中。

  博蘭凝望著戴爾圖良,這個指控之嚴厲,是他早有預想的。

  不管戴爾圖良如何辯解,他都自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將之一一反駁。

  “你們說得不錯,我違背了道德。”

  良久之後,戴爾圖良開口了。

  場上眾人們不禁地嘩然起來,他們懷疑這人還有更加激烈的反駁,然而,戴爾圖良依舊一言不發。

  他站在宮殿的中央,仿佛接受了眾人的裁決。

  “你不僅違背了道德,你還要殺死道德。

  神賦予了邏各斯人理性,邏各斯人又用神賦予的理性構築起了道德。

  那麽,殺死道德,就是在殺死神賦予人的理性。

  這無疑就是瀆神。

  戴爾圖良,伱還有什麽好說的?”

  博蘭乘勝追擊,以求將戴爾圖良的罪名徹徹底底地定死。

  “是的,我在殺死道德,我們的輝煌隨著道德的摧毀,即將土崩瓦解。”

  戴爾圖良的言語被眾人視作承認過錯,眾人從嘩然中轉為了激動與興奮。

  這場艱難的纏鬥終於要有結果了,那個百般掙扎的戴爾圖良終究承認了自己的罪過,他即將要以瀆神的名義被處死!

  “可是,”

  “神究竟是道德的神,還是人的神?!”

  戴爾圖良抬起頭顱,如同抬起自己高昂的靈魂,他那莊重的目光巡視著在場的任何一個人。

  眾人在他目光下頓時心生膽怯,懷疑由心靈深處而生。

  神…不是道德?
  他們的心底,不約而同地發出疑問。

  “神若是道德的神,那麽豈不是道德變了,神就會變,那神豈不是被道德所支配嗎?!”

  戴爾圖良的質問擲地有聲,那聲音將貴族們震得心神不寧,
  “你們告訴我,當末日來臨之際,究竟是神拯救了我們,還是道德拯救了我們?

  是道德顯現了神跡,還是神顯現了神跡?!”

  頓了頓,戴爾圖良面朝所有人,

  “道德若要毀滅人,人就要殺死道德!”

  每個人都被震懾得渾身顫抖。

  眾人們都陷入了驚愕的狂風暴雨中,連博蘭也是如此,他原以為戴爾圖良會站在道德的框架中反駁自己,不曾想,後者本來就跳出了框架,甚至要摧毀原來的道德。

  被譽為賢者的博蘭拚命讓自己冷靜下來,冷汗浸濕了他的後背,他用指甲刺痛著自己的手掌,血液從上面滴落,努力讓自己不迷失方向。

  “神若不是道德,那麽神究竟是什麽?”

  博蘭幾乎花光了全身力氣,發出最為有力的質問。

  無論如何,無論戴爾圖良作何解答,他都能以戴爾圖良的回答,落實這人瀆神。

  戴爾圖良此時將雙手合十,似乎在做最後的祈禱。

  “邏各斯人們啊,

  神離去了,我們的信仰倍受磨難,我們的前路晦暗不明。

  你問我神是什麽?
  我要說:
  神是荒誕。”

  已經從驚愕中回轉過來的貴族們聽著這回答,頓時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勝利的火光在心中閃爍。

  這人竟然在說“神是荒誕”。

  這人的回答是如此的荒誕!
  “荒謬!詭辯!”

  “處死他!處死他!”

  “處死這大逆不道之人。”

  排山倒海的辱罵和咆哮要將戴爾圖良擊垮,要將先知之子淹沒。

  戴爾圖良毫無畏懼。

  他莊嚴而鄭重道:

  “神為什麽愛我們?怎麽會有無緣無故的愛呢?
  荒誕!

  神為什麽要給予我們理性?怎麽會有白白的贈予呢?

  荒誕!

  神為什麽會有如此多的神跡,簡直就是無中生有,又宏偉輝煌?
  荒誕!”

  “這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規律,更不符合道德。

  這難道不荒誕嗎?荒誕極了!”

  戴爾圖良拒絕威逼利誘、拒絕恐嚇脅迫。

  他唯一要闡明的辯駁是:
  “如此多的荒誕,如此多的不合理…

  神究竟是道德,還是荒誕?!

  我們究竟是理性,還是信仰?!”

  戴爾圖良張開雙臂,他既面向著指控他的貴族,又面向君王寶座上的兄弟。

  “神,以及神的愛,

  那不能用理性或是道德來衡量的,永遠用人的理性與道德去衡量,你們會看到神不符合我們的理性,也不合乎我們的道德。

  對人來說,

  神非道德,神是荒誕。”

  他做出最後的宣告,

  “因為荒誕,所以信仰!”

  戴爾圖良的宣告結束了。

  這場審判中,他的所有辯護都結束了。

  戴爾圖良也清晰地聽到了眾人的回答。

  掌握權勢的貴族們認為自己罪無可赦,期望就此處死自己。

  因此,他說:
  “想處死我便處死我吧,

  殺得了我的肉體,卻殺不了我的靈魂。

  將我的肉體處死、斷氣,就像我的父親曾向神求得的答案一樣,讓我的精神從此永遠活下來!”

  話音落下之後,眾人仍未停止對戴爾圖良的咒罵與侮辱,他們將這位王的兄弟視作邏各斯人的恥辱。

  待著瘋狂辱罵的浪潮結束之後,人們看向了邏各斯人的王——先知的長子雅列斯托。

  後者的身影連同臉龐一直籠罩在陰影之中,沒有人能靠近他的王座,也沒有人能捕捉到他的喜惡。

  作為整場審判的最終裁決者,雅列斯托王卻始終一言不發,無論是指控還是辯護時,都未曾離開過他的王座。

  此時此刻,到了審判的結尾,雅列斯托王終於在王座上站了起來,從籠罩君王寶座的陰影處,緩步走向了戴爾圖良。

  眾人紛紛屏住呼吸,等候著國王最後的裁決。

  只要雅列斯托一聲令下,王國的禍端就被消滅了,這場危機終究要被鎮壓下來。

  雅列斯托王一步步地走著,眾人離得太遠,沒有人能看見他的臉色。

  沒有人能曉得,在這場審判之中,雅列斯托王有多麽的掙扎。

  等他站到宮殿中央時,只有戴爾圖良能夠看清那神情。

  雅列斯托的神色是如此的複雜,複雜到沒有一個詞語可以形容。

  可他臉龐上的淚痕卻又如此的簡單純粹。

  “我和父親說過,
  ‘我要視鷹隼為兄弟,我要愛我的兄弟。’

  戴爾圖良,處死你,就是處死我的生命。

  我寬恕你。”

  雅列斯托王下達著這場偉大審判的最後裁決,
  同時,

  也在和這注定要離去的人告別,
  “我寬恕你,
  因為我們是手足兄弟,
  我寬恕你們,
  因為邏各斯人是神的孩子。”

  戴爾圖良驚詫地看著雅列斯托,後者的渾身都在顫抖,經歷重傷之後,他瘦削了許多,說出這番言語,像是花光了全身的力氣。

  雅列斯托王的手顫抖著,還是停在了半空之中,最終依舊沒能擁抱戴爾圖良。

  ………………………………………

  ………………………………………

  雅列斯托王的寬恕為這場審判畫上了句號。

  連同安提農在內的其他暴亂的奴隸們,也因為雅列斯托王的寬恕而得以釋放。

  沒有一位貴族不反對雅列斯托王的裁決,他們不再願意稱呼雅列斯托為賢王,甚至吩咐手下的詩人們撰寫雅列斯托王的昏庸。

  然而,貴族們的激烈反對沒有改變雅列斯托王的裁決。

  雅列斯托王寬恕了所有暴亂的奴隸,也強硬要求貴族們恢復奴隸們的自由身,同時派人吩咐好戴爾圖良,讓他約束好這些奴隸們。

  他沒有廢除奴隸的存在,可也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所能。

  而戴爾圖良,自從審判結束後,他便開始忙於建造船隻,以此滿足成千上萬人出海尋找神的需求。

  三十年眨眼之間過去。

  戴爾圖良終於帶領著工匠們打造好了整整六十艘槳帆船,這種初級的航海船隻,每艘僅僅能夠容納六十人,但也足以滿足邏各斯人的所需。

  三十年來,王國內發生了許多的問題,混亂彌漫著整個王國,有不計其數的邏各斯人因為神的離去而自殘、甚至自殺。

  最後,幾乎所有邏各斯人都選擇將希望放在戴爾圖良,以及那些出海尋神的人們的身上。

  他們是唯一的希望。

  邏各斯人們對他們抱有無限的期待,出航的前一天,成千上萬人在高山的祭壇上獻上了祭品,更有無數人在王國各處跪地祈禱,祈求神能保佑他們的平安。

  戴爾圖良即將踏上了旅途,物是人非,他早已經不再是那個迷茫的人,他明白了許多事,更明白了親情的可貴,可是他無法和雅列斯托告別。

  雅列斯托也不願見他,也沒有與他送別。

  這些年來,邏各斯人們能看見雅列斯托王越來越衰老,在受過重傷之後,王的生命好像被憑空斬斷了一半。

  本就祭司出身的雅列斯托王看上去無比的孱弱,連端坐在王座上的身影,都缺乏往日的生氣。

  出航那一天很快就到了。

  戴爾圖良的腳下是送行的人群,六十艘槳帆船,伴隨著五條獨角鯨,浩浩蕩蕩地離開邏各斯王國。

  雅列斯托王早已對這群邏各斯人們交代了神離去的方向,畢竟他是那一場犧牲的見證者之一。

  先知的次子眺望著遠方的宮殿,他知道,石造的宮殿裡頭,雅列斯托就坐在王座之上。

  他們已經成了一對鬩牆兄弟。

  戴爾圖良早已明白雅列斯托三十年前的寬恕是一場哀傷的餞別,亞爾的子孫從今天起要分離了,神預言的兩座大國要在地上立起。

  戴爾圖良坐在桅杆上,常年以來的寡言令他說不出一個字來,僅剩下傷心的淚水落入大海裡。

  秋風刮來時,樹木會拋下落葉,落葉也在拋下樹木。

  正如樹葉的榮枯,
  邏各斯人的故事也是一代興起,一代衰亡。

  就這樣,
  雅列斯托把他拋下了,他也將雅列斯托拋下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