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我為丞相搞後勤》第21章 21.印刷之術(求月票推薦追讀)
  第21章 21.印刷之術(求月票推薦追讀)

  正月初一這一天族會上的內容,很快便傳了出去。

  不僅黃氏眾人開心,黃家莊子裡的佃戶們更是開心,雖然他們的孩子入學需要湊齊束脩,但這到底讓他們多了份希望。

  開完族會後,黃月英便去擴建的作坊中檢查了一番,每道工序的車間如她之前設想的一般,即便無法達到後世的標準,但也在這個時代做到了最好。

  最後的烘乾,用的也是夾心牆,裡頭可以燒柴,給兩邊刷了石灰粉的牆壁升溫,是以,即便是陰雨天,產量也不會收到影響。

  在原本的歷史上,竹紙是在曹魏之後的有晉一朝改良的,而後慢慢取代了竹簡。

  有晉一朝啊,後面便是五胡亂華。黃月英眯了眯眼睛,思維發散開去。

  有一說一,三國裡頭,最後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拿了天下,都不會允許異族南下作亂。

  只可惜,曹操的後代能力不行,司馬家的繼承人……也不行,加之她很難插手曹魏的事情,所以,曹魏那頭,她從未考慮過。

  至於劉備的後代,能力更不行,但是她還有插手的機會啊!
  再說東吳,如今不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權還是個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小屁孩,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也還在大殺特殺,距離被刺殺和曹袁官渡之戰,都得再有一年多的時間。

  她能操作的事情,不少。

  要不要提醒小霸王,這也是個問題。

  若提醒了,東吳或許會比歷史上的強上許多,也能給曹操多鬧會兒心,當然,也會給劉表多鬧點事兒;若不提醒,她又覺得孫策之死實在可惜了些,而孫權吧,相比其兄,到底弱了太多了。

  揚州地區的代理商,是誰來著……

  ……

  正月初二。

  “宋叔,去歲便讓您留意著木匠,可有消息?”

  一早,黃月英穿著讓李嬸改良好的衣裳,束著高馬尾,左手拿著二十漢斤左右的粟米,右手拎了兩塊臘肉,到了宋博家中。

  “哎喲,小娘子,您趕緊把東西拿回去!”看著黃月英手中的東西,宋博趕緊道。

  如今他家中情況比去年好得多,糧食存下不少。

  歲首前,主家還分了一匹粗布給他們,加上這段時間他一直在作坊那邊吃飯,不僅省下了自己的口糧,還壯實了不少。

  見著宋博緊張的表情,黃月英擺擺手,把東西放在院子中,笑笑,“宋叔,這是阿父讓我拿來的,咱家佃戶都有,其他幾家是周叔去送,你就莫要客氣了。”

  “不行不行,歲首前夫人還各分了我們一匹粗布呢!”宋博依舊拒絕。

  主家對他們好,那是他們的福氣,但他們自己得有自知之明。

  “宋叔,你不收也行,退給我阿母去,和我說沒用,我就是個跑腿的。”

  宋博:……他還能怎麽辦?
  “好啦,宋叔,所以木匠尋摸的如何了?”黃月英表示,她隻想盡快進入正題。去襄陽之前,她就叮囑過宋博了。

  “擴建工坊的時招的幫工中就有六人是木匠,等工坊建造結束,我讓留下的人舉薦認識的木匠,於是又尋了七人,其中會雕花的有八人,會刻印章的僅有一人。”

  聽了這幾個數字,黃月英方才點點頭,“明日把他們集中一下,我有事要他們做。”

  “諾。”宋博於是點頭應下,他沒問題,那些人也沒有問題。

  “另外,宋叔,既然工坊已經擴建了新的,新工坊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你和其他幾位多看顧著些,就任你們為管事,拿工錢,這是改製的細則。”黃月英拿出一張折的四四方方的紙,遞給宋博。

  宋博接過,打開一看,裡頭是工坊的規則,還有自家小娘子竟要給這群人發工錢!
  不僅是包吃,還發錢,普通幫工一天五錢,一年就是……好多錢!

  而他們幾人……每日工錢是十錢!

  “小娘子,這待遇……太過豐厚了吧?”

  “五錢不過能買兩斤粟米而已……”黃月英瞪大眼睛,漢時的一斤,只是後世的半斤呢!

  一天工錢只夠買這麽些糧食,她已經覺得自己不是人了!
  按照她們家原本五百畝地來算,如今畝產不過三石,年產量也就一千五百石,這個時候一石粟米大概也就二百錢。

  也就是說,如果純按糧食來算,她家一年大概能收一千五百石糧食,但是其中得交稅,也得分給佃戶們一半,總不能讓人家餓死。

  如果換成錢算,除去稅收和佃戶們的糧食,一年大概就收入十二三萬錢。

  而佃戶們,相當於每年耕種了幾十畝地,每家只能得到個一萬多漢斤的糧食,若是按後世的單位算,那相當於五千多斤,換算成錢,也就是一萬五千左右的錢,而這,是一家子人的一年收入。

  當然,這還是黃家莊子收的租子少,才有這樣的收入。

  “可咱家包吃啊!便是我,這一個多月來都壯實了許多!”宋博也瞪著黃月英。

  他覺得,這著實太豐厚了!
  “可他們一旦來上工,地裡的生計就放下了呀。”

  “小娘子,不是所有人都有地的!咱們招的幫工,如今還肯留下來的,多數沒有自己的地,有自己的地的,到了春耕,也定然是要請假的!”

  “這是應該的,不管做什麽工,農事才是重中之重啊。”

  宋博一聽,好吧,也是,但很快他又道,“我和老張還有老李頭幾個人,一天十錢實在太多了!”

  “宋叔,你們是最清楚如何造紙的一批人,整個造紙的過程,你們是最熟悉的。過些時日,我還得派你們去其他幾個地方多造些作坊呢,到時候,你們家中可就缺了一個壯勞力了!”

  黃月英表示,自己即將重用他們,還會讓他們缺席春耕秋收。

  “這……”宋博覺得自己沒法拒絕了。

  “所以,我還需要宋叔你去做其他幾個人的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

  “額,例如,就是萬一張叔他們不願意離開莊子上工,那我需要宋叔你幫我去勸勸他。”

  “哦。”宋博算是理解了,隨後只能應下。
    遇到這樣的主家,他只能努力報答罷了。

  ……

  正月初三,因著工坊昨日就已經開始正式上工,黃家莊子又是忙碌起來。

  新的楚紙不斷被放入建造好的庫房之中,只等著代理商們來拉走。

  黃月英則是看著眼前這十三名木匠,最大的頭髮已經花白,最小的也有二十多歲,身子卻都不算健碩。

  “這是東家小娘子,也是她教我等造的新紙。”宋博站在黃月英背後,為這十多個木匠介紹著。

  “見過小娘子。”

  “見過東家!”

  黃月英微微點頭,“見過諸位。”

  “此次小娘子找你們來,是有極其機密的事情要你們做,所以,要先簽下保密的契書,若有人說出去,直接按照契書拉去縣衙。”宋博又解釋了一番,拿出了一份契書,“當然,這保密的契書只要求你們不把今天的事情說出去,對你們的生活沒有影響。”

  一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識字。

  結果是最年輕的那名木匠率先在這契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其他人才跟著按手印。

  黃月英見此,便問那年輕的木匠,“你叫什麽名字?做了多久木匠活兒了?”

  “回小娘子,在下姓李名木,父親便是木匠,從小跟著做的,可此前逃難時,我阿父病故了,如今我自己一個人,不過做了一年有余。”李木恭敬的回答。

  “工坊擴建時你在不在?”

  “在的。”

  “我阿父設計的水力臼床可會造?”

  李木點頭,“若材料充足,圖紙俱全,我需要五天方能打造完。”

  “不錯,對了,你們中誰會刻印章的?”

  “老朽會。”此時,頭髮花白的那位木匠微微點了點頭。

  “會雕花的是哪幾位?”

  又有幾人往前站了一步,其中,也包括了李木。

  黃月英有些意外,但也不算意外,這李木到底是從小就接觸了,會也不奇怪。

  “老先生如何稱呼?”

  “當不得先生二字,老朽孫隨,今年四十有三。”孫隨自我介紹著,“做木匠活兒已有三十年了,刻印章也有十五年了,石匠的活兒也會做一些。”

  “孫老可謂是能工巧匠!”黃月英隨後便直接定了這位老先生的地位,“此次我要做的事情,和刻印章差不多,不過比印章要大。”

  “額?比印章大?”

  “沒錯,是要刻一本書,然後和用印一般,印在紙上,便不用手抄了。”

  孫隨愣了一愣,緩了一會兒理解過來,而後驚訝的看向黃月英,又是感歎,又是慚愧,拱手作揖道,“小娘子當真是天縱奇才,老朽刻了這麽多年印章,從未想過這一層。對不住,剛才老朽還不信宋管事說的,如今啊,老朽信了,真是我老了。”

  黃月英也是慚愧,嗨……她這些想法,那都來自後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別別別,想法雖然簡單,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是有難度的。”

  孫隨想了想,點頭,“確實如此,若是篆刻,對木材也是有要求的。”

  “還有,刻出來的字,字體、大小、風格皆需一致。”

  “的確。”

  “另外,印刷術有兩個方向,一是雕版,就是用整塊的木板把內容刻上,容錯率低,但是刻的字體大小和風格卻能更好的控制。”

  “第二種是活字,用形製相同的木塊刻上不同的字,要用的時候,拚裝在一起便可,看上去雖然方便,容錯率高,但因著每位師傅手藝不同,很難把所有字都刻成相同風格。”

  “嘶……竟能如此?”

  “很有道理!”

  “小娘子高才!”

  “在下見識了!”

  “佩服!”

   第二章。

    明兒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天我也要差不多晚上9點才能到家。

    去年過年是不能回家,這麽一想,這次能回家就顯得很幸運。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回家過年都很奢侈了。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好好過年,開開心心,闔家歡聚。

    來年就萬事順遂,身體康健。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