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同志,你的成分太複雜了》第161章 源源不斷的新式武器!
  第161章 源源不斷的新式武器!
  由於百團大戰第一階段取得了空前的勝利,這大大激勵了後勤部各崗位同志們的積極性。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無論是軍工區還是民工區始終都保持著高效率的生產。

  熱情高昂的大夥甚至自願開始了三班倒,用這種輪班製日夜不休的生產第二階段需要的物資。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後勤部作為全軍的給養所在,在抗擊鬼子侵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著黃河帶回來的那些生產設備和器械後,總部和大後方自然是鼎力支持,可以說是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短短一年的時間,後勤部硬生生發展到了一千五百人的規模。

  如果單獨看步槍和輕機槍的產能,幾乎可以和1931年8月的奉天軍工廠媲美了。

  而且用不了多久,各方面的生產力還會有飛躍性的提升。因為今年6月28號黃河在系統內解鎖了流水線生產。

  流水線的基本原理並不複雜,就是把生產中重複的過程分裂為若乾個子過程。

  前一個子過程為下一個子過程創造執行條件,且每一個子過程與其他子過程可以同時進行。

  簡而言之,就是把功能分解開。在空間上順序依次進行,在時間上重疊並行。

  只可惜兩個月的培訓時間還不夠,同志們的技術水平還不到位。

  在缺乏熟練技術人員的情況下,使用動力流水線可是大忌。

  就比如某一個站點的效率不夠,沒有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會導致一部分沒加工好的零件流到了下一工序,從而使得全線都崩盤。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情況,要知道沒有合格的機動人員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黃河與張萬和可不是後世那些該上路燈的黑心工廠主,自然是不可能讓同志們冒著風險進行工作。

  不過培訓的進度總體上來說還算不錯,要不是因為百團大戰期間停止了學習,第一批工人在八月底就可以合格了。

  ————————

  在忙碌的日子裡,時間來到了9月1號。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昨天晚上黃河甚至激動地有些失眠。

  他並沒有像往日一樣,吃完午飯就開始理論學習,而是待在房間裡等待著系統內新科研項目的解鎖。

  作為後勤部的副部長,黃河雖然有些宅,可始終很在意前線戰士們的需求以及對新武器的反饋。

  幾乎是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派王德興前往各級部隊進行調研,看看戰士們最需要什麽樣的武器。

  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結束後,很多主力團的突擊隊都希望後勤部可以解決一下火力不足的問題。

  由於晉造湯姆遜和青島造MP18數量嚴重不足,只有少部分的精銳部隊發配備了幾支,導致絕大多數戰士只能用駁殼槍平替。

  這並不是說盒子炮不好,作為一款加上木質槍托就是衝鋒槍的武器,它的優點真心不少。

  能連發能單發,火力強大換彈快,近距離火力強大可以說是為突擊隊量身定做。

  但問題就是戰士們現在用的駁殼槍分為兩種,分別是國產貨和進口貨。

  進口貨一般來源於德子和軍事學院西班牙。

  其中德造款質量最好,也在部隊裡人氣最高,畢竟這武器本身就是德國研製出來的。

  西班牙貨也不錯,畢竟帶快慢機的駁殼槍是人家先搞出來的。

  但作為歐洲著名山寨王,他們生產的武器有些豪放並且材料不如德造,導致有時候會出現卡殼的情況。

  但進口駁殼槍終究還是少數,大部分戰士用的都是國內各大軍工廠仿製的。

  自從這款褒貶不一的武器被引進到民國後,全國各地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態勢。

  漢陽、鞏縣、太原等兵工廠開始研究並生產出自家的款式,甚至就連大沽造船所都湊了湊熱鬧。

  這就很難避免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出現。

  部隊裡有些戰士的駁殼槍質量就很不錯,不僅有快慢機功能,還是二十發可拆卸的彈匣,甚至做工可以媲美進口貨。

  但更多同志手上的家夥質量有問題。

  它們只能單發就算了,故障率還高的不行,甚至打幾槍就需要修理。

  這些糟糕的情況降低了突擊隊的進攻效率,還對戰士們的生命安全產生了隱患。

  不過從今天開始!八路軍就要有一款自己的衝鋒槍了!有了MAS-38,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雖然高盧雞在一戰後是戰勝國,但不代表正白旗陸軍的武器很先進,當時法國腳男用的什麽玩意大家都清楚。

  協約國在西線跟同盟國打出了1.39:1的戰損比,前線士兵都快被自己手中的武器玩出心理陰影了。

  就這還是雙方都在塹壕裡蹲坑的原因,否則數據還得再增加一些。

  能贏下戰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德二資源有限,不足以支撐他們繼續發動戰爭。

  所以在戰後,高盧雞痛定思痛決心革新輕武器。

  甚至陸軍高層還放出豪言壯語,說什麽輕機槍、衝鋒槍、手槍、半自動步槍、單兵反坦克炮全都要。

  眾所周知!世界大戰的勝利者是個負面影響,在加上戰後高盧雞的經濟快爛透了。

  陸軍有限的資源要給紹沙這個爹發N+1,為了能早點搞出一個新式的輕機槍,高盧雞可是費了不少心思。

  再加上我們的老朋友堅不可摧馬奇諾,法國兜裡那點錢也就搞個MAS-36出來。

  明明1919年就提出了計劃,結果硬生生拖到了1921年才起草,等新式衝鋒槍定型直接到了1938年。

  最終的結果我就不重複了,天天乳法實在沒意思。

  總之就是這款花了二十年才搞出來的槍,最終還是便宜了八路軍、維希高盧雞和三德子。

  黃河集中精神向系統內看去,在步兵輕武器的界面裡,有一款很基佬的衝鋒槍擺在那裡。

  雖然他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還是被強烈的視覺衝擊震驚到了。

  這武器的顏值真的有些一言難盡,就跟亞德裡安頭盔一樣,喜不喜歡純看個人審美。

  不過MAS-38的辨識度非常高,因為這款槍充分體現了法國男人的浪漫,槍管不直。

  如果把這支衝鋒槍放在桌子上就會發現,它的槍管和機匣不是平行的,看上去有一個6度的向下傾斜角。

  簡單地說,就是槍管和機匣不在一條直線上,反倒是機匣和槍托在同一條橫軸。
    設計師這麽做的目的呢,其實是為了降低瞄準基線。

  正常情況,一位戰士在抵肩射擊的時候,眼睛和瞄具是有高度差的,這也是很多步槍機槍的槍托都向下傾斜的原因。

  MAS-38怎麽說都是陸軍搗鼓了將近二十年的衛星。

  為了一鳴驚人,設計師將這把槍的複進簧直接捅進了槍托裡。這麽做可以兼顧降低後坐力、降低射速和加強精度。

  由於貫穿式的設計,導致槍托和機匣必須平行。

  那就意味著尋常向下傾斜槍托的方法,到MAS-38這裡已經不能用了。

  按理來說啊,如果是槍托和機匣在同一條直線上的設計,那就應該加高瞄準基線。

  就跟咱的95式自動步槍一樣搞個提把,讓照門在提把上,再把準星加高。這樣就可以讓使用者瞄準更舒適。

  但高盧雞就倔的很,認為加高基線這種設計不美觀。

  他們的武器設計師采用了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將槍管和機匣之間設計出一個角度。

  在射擊的時候,將槍管於地面平行,從而導致機匣、槍托向下傾斜。

  這樣就可以讓眼睛和瞄具之間的高度差,正好可以彌補了機匣和槍托在一條軸上的缺點。

  雖然這種設計有點反人類,但是並不影響武器精度。

  甚至因為7.65*20mm子彈的後座小,使得這款新式衝鋒槍在精度上與德國MP40相比更勝一籌。

  而且在連發時很容易控制,散布也相對比同期衝鋒槍密集的多。

  只可惜高盧雞投降的太早,在加上拉胯的產能,這款武器始終沒有在歐洲戰場上跟MP40交手的機會。

  反倒是三德子佔領正白旗以後,人家充分利用現成的兵工廠和設備生產了這款衝鋒槍。

  最終被改了一個名字,以MP722的名義跟MP40做起來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高盧雞的武器他居然有保險!不過保險的設計也有點不走尋常路,位於扳機位置。

  這把槍的扳機可以向前推,無論槍機是在前段還是後段,只要扳機推上去就可以鎖住了。

  而且瞄具也是很有高盧雞的浪漫色彩。

  正常人概念裡的準星一般是比較細的一根凸,而這把槍的準星是一個很粗的凹。

  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是衝鋒槍是近距離使用的武器,準星大方便潑水唄。

  後瞄具是覘孔式照門,雙重不同射程的後覘孔是鑄造在機匣上的,不用時可以折疊,一個覘孔不會影響另一個的使用。

  一個100米,一個200米,用到哪個就把哪個立起來,不用的時候都折起來。

  高盧雞真的是在折疊這事上很費心。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準星還是照門都不在槍身上方的中央,全部都是偏左的。

  雖然在衝鋒槍上很少有這樣的設計,但用意很好理解。槍托抵右肩射擊,瞄準具偏左設置,省得使勁向右歪脖子。

  最後就是防塵蓋和快慢機。

  受紹沙的影響,高盧雞二戰新武器全部設計了防塵蓋這個部件。

  該槍的槍機拉柄外部,有一個隨拉柄一同進退的防塵蓋,和日本三八大蓋的效用是一樣的。

  原本的MAS-38是沒有快慢機的,每分鍾600發的射速超出了同時期很多武器。

  但32發的彈匣根本不經用,不到兩秒就可以射完,歐洲打字機的外號不是浪得虛名的。

  考慮到八路軍的情況,系統貼心的給這款武器加上了快慢機的功能。

  瀏覽完MAS-38的全部信息後,黃河有些意猶未盡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當年在巴黎學習的時候,這款武器還沒有生產出來。

  不管怎麽說,部隊可以列裝一把新式武器就是好事,有總比沒有強。這系統功能這麽強大,指不定以後還會有MAT49和法瑪斯呢。

  這次的全套設備裡,還包含了一條7.65*20mm手槍彈的生產線。

  為了不浪費資源,黃河決定以後把MAS-35手槍的科研項目點出來。到時候給排級以上的軍官和飛行員自衛用。

  與此同時一起解鎖的第二款武器是高盧雞的死亡之吻,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

  作為九二式重機槍的爺爺輩,這款武器是大家的老熟人了。

  作為氣冷之祖,這款重機槍對鋼材的要求比較高。但黃河有系統內的民工廠可以貿易,暫時沒有後顧之憂。

  當初果脯采購武器時,也訂了很多哈奇開斯M1914。因為這事三德子的軍事顧問還非常不樂意,畢竟德法可是世仇。

  不過某種意義上來說,氣冷式重機槍比水冷式多了不少優點,

  一是中國北方冬天很冷,水冷式在不作戰的時候容易結冰導致機槍無法正常使用

  二是北方缺水,水冷式有些不適合北方的戰場,氣冷式可以兼顧南北各地。

  而且系統生產的哈奇開斯M1914,提供了帆布彈帶供彈的版本。雖然氣冷重機槍沒有水冷持久,但是必要時刻完全可以采取往槍管上澆水這種操作。

  這兩個重量級武器解鎖以後,現階段步兵需要的武器基本上是湊齊了。

  後勤部的眾人早就習慣了他這個後勤魔術師的各種騷操作,甚至張萬和在兵工廠附近重新規劃了一大塊地,就是為了讓新設備和新機器快速部署。

  為了能早日看到自家後勤部生產出來的新式武器,黃河立馬出發前往軍工區的閑置廠房。

  MAS-38的機匣是用一整塊鋼鐵加工而成,只有幾個衝壓件。

  這種程度的生產工藝,難不倒那些可以手搓子彈的軍工老手。

  製造一挺哈奇開斯M1914重機槍會相對難一些,不過很多技工都有修理九二式的經驗,多多少少都有觸類旁通的作用。

  有系統提供的保姆級說明書,原槍械修理廠廠長很快就可以讓大家看到實物。

  處理完所有事以後,黃河來到了通訊班。

  “旅長啊!有新家夥啦,趕緊帶人來看看吧!”

   Mas38這槍很多人不熟悉,介紹就寫的多了點。

    過幾天我寫一個2K的免費章節給大家補償一下,啵啵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