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同志,你的成分太複雜了》第187章 噴火 鬥士戰鬥機和空中火車
  第187章 噴火 鬥士戰鬥機和空中火車
  超級馬林噴火,是二戰期間帶英研製的活塞式戰鬥機。不管是名氣還是戰鬥力,在當下的歐洲戰場都是第一梯隊。

  她在設計時采用了單翼結構、全金屬承力蒙皮、鉚接機身、可收放起落架、變矩螺旋槳和襟翼裝置。

  在不列顛空戰中,跟三德子主力機Bf-109打的有來有回,甚至在水平機動性及火力方面略勝一籌。

  雖然急速可能比三德子的戰鬥機略差,但鬼子的陸航只能在她屁股後面吃灰。

  在雙方飛行員駕駛水平相同時,大噴九的紙面數據完爆鬼子的九七式、一式隼、二式鍾馗。

  而且她的穩定性更好,可以大大減輕飛行員的負擔,在戰鬥時很有優勢。

  由於翼載荷比較低,在與敵交戰時可以采用高速接近一擊就跑的格鬥戰術,通過水平機動性好的優勢奪取製空權。

  大噴九的空重為2960公斤,使用的是12缸勞斯萊斯梅林61引擎。

  在海平面的極速為493千米/小時,最大速度為65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有11500米。

  武器為2門20毫米西斯帕諾MK.II型機炮,和4挺7.7毫米勃朗寧型機槍。

  除此之外,還可以掛載兩枚AN-M57型航彈,彈重119.45千克,裝藥當量為57.6千克TNT。

  原本大噴九可以攜帶16枚厄利孔空射火箭彈,這種武器重12.84千克,裝藥當量1.6千克TNT。

  只可惜黃河的研究進度還不夠,導致火箭彈被系統給吞了。

  但就算少了一樣對地武器,單用航彈、機炮和機槍也夠了,對地面單位來說威脅也很高。

  ————

  跟黃河單純看噴火戰鬥機的外表不同,局長更在意新夥伴的氣動布局。他把手放在機翼上,一路順著摸到翼根。

  一架擁有優良氣動外形又有強大戰鬥力的戰鬥機,任誰都會忍不住稱讚。

  “不愧是帶英最先進的戰鬥機,聽說她在不列顛空戰中可是大放異彩啊,跟三德子的飛機比起來也不逞多讓。”

  突然間,局長看到了駕駛倉下方的幾顆星星。

  這發現讓他瞪大了眼睛,仿佛發現了新大陸般,緊接著便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其他幾架噴火附近。

  “我的天啊,這些戰鬥機都有擊落記錄。那位叫王亥的飛行員,居然乾掉了九架敵機,沒想到我們八路軍的第一批飛行員裡居然有王牌!”

  “而且還不止一位,同志們裡最少都是兩次擊落起步!”

  看著眼睛裡宛如冒出星星的局長,黃河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

  他很怕老曾刨根問底,在沒有跟戰鬥英雄溝通前,也不知道系統給對方安排的什麽身份。

  幸運的是,局長此時的注意力完全被這些噴火戰鬥機吸引住了。他左摸摸右摸摸,仿佛是想把各種細節記在腦海裡。

  “不過話說回來,這飛機真好看啊,跟我以前接觸到的帶英貨完全不一樣。”

  黃河十分讚同地點了點頭,思考了片刻後,他將後世那句非常經典的話提前說了出來。

  “帶英武器顏值共八鬥,噴火戰鬥機獨佔八十鬥,剩下武器裝備共負七十二鬥。”

  此話一出,局長愣了幾秒鍾,緊接著便笑的直不起腰。

  有一說一,帶英在如何把武器裝備造醜這一方面是真的很有天賦。

  這項奇怪的技能在一戰時期就已經有了苗頭,二戰時期則變成一發不可收拾,世界大戰結束後更是登峰造極。

  先說說我們的老朋友劉易斯機槍,這貨明明是挺輕機槍。但從外形上來看,長得跟一門無後坐力炮沒什麽區別。

  咱先不說它的性能怎麽樣,單論顏值來說,它在我心裡絕對是跟紹沙在一個等級。

  再者就是軍迷們老生常談的飛碟盔,它扁平的外形使得飛來的彈片很容易被彈開,不錯的抗彈性能很適合一戰塹壕對壘的作戰環境。

  可這頭盔的外形,真的太像英國古代農夫的帽子,就連帶英自己人都叫它農夫盔。

  最後一位就是指節銅環刀,這款匕首有些冷門。

  它作為近戰裝備發放到部隊之後,很多士兵都質疑這種刀具作為武器存在的意義。甚至有一位上校認為,使用這種不倫不類的玩意,完全不符合帶英士兵的身份。

  一戰說完了就該二戰了,此時就不得不提到司登衝鋒槍。

  刻爾克大撤退時,為了不被三德子的陸軍趕下海,帶英的士兵丟了一大堆輕武器,他們恨不得把褲衩子都留在海灘上。

  人回來了,但是打仗的家夥事都丟了,於是便趕製了結構簡單又便宜的司登。

  對於這款衝鋒槍的外形,我們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請問你的水管為什麽可以發射子彈?
  “行啦!你小子一天到晚就知道亂吐槽。上次見你們旅長的時候,他還給我說伱喜歡乳法。當時我還不懂這是什麽意思,現在我算是明白了。”

  “你看看人家的飛機,多好啊!咱們要是能學會人家的設計理念,未來的幾十年都不用愁了,日不落帝國的底蘊真是名不虛傳。”

  此話一出,黃河的嘴角瘋狂抽搐。

  作為一名後世回來的穿越者,帶英造的那些別出心裁的飛機,那可是讓人記憶深刻。

  二戰結束後,各個大國都在爭前恐後的研製新一代戰鬥機。

  帶英作為常任理事國自然是不甘落後,接下來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讓你們看看什麽是仰望星空級別的飛機。

  首當其衝的就是第一位大哥,勝利者中程戰略轟炸機。由於她采用了獨特的月牙形機翼和高平尾布局,四台發動機裝於翼根,采用兩側翼根進氣。

  這就倒是從正面看起來是眉頭緊鎖的囧字臉,仿佛別人欠了她多少炸彈一樣。

  跟同期的B47和圖16比起來,真是要多醜有多醜。

  下一位更是重量級,堪稱預警機裡的扶桑。很多人在沒看到她之前,是想不多一架飛機也可以搞違章建築的。

  她的名字叫獵迷,因為是以客機為基礎而研製的,所以先天不足。

  為了讓她的性能達標,設計師在機頭和機尾加裝了兩個大型雷達罩,安裝了預警雷達。
    這就導致她的鼻子看起來像是章魚哥,機尾就跟長了一個大瘤子一樣。醜的非常有特點,一眼望去就槽點滿滿。

  接下來是塘鵝偵察機,這位仿佛是法國人設計的,機翼居然可以三段折疊。再加上在機腹部有一個巨大雷達罩,看起來就像是懷胎十月的孕婦。

  不過她的性能還不錯,是世界上第一種采用雙軸渦槳發動機且同時具備“發現”和“獵殺”雙重功能的艦載反潛機。

  甚至後續的升級潛力很大,有預警機、電子對抗機、運輸機等延伸型號。

  最後這位是帶英自行研製,並得到投產的唯一一種超音速戰鬥機。她的名字叫做閃電,是一款雙發單座全天候戰鬥機。

  她最大的設計特點是縱向疊在一起的發動機,只能說設計師很別出心裁。采用兩台上下並列的發動機後,機內已經沒有的足夠的位置安裝大油箱。

  可皇家空軍吃夠了腿斷的苦,在航程上有要求,最終為了達標只能在機腹下搞了一個大號保形油箱。

  跟同時代的米格21的輕薄機身不同,閃電戰鬥機宛若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給人一種笨重的感覺。

  不過二戰時期的飛機都很不錯,沒有在造型上有什麽逆天的設計。

  ————

  幾分鍾以後,局長記錄完了噴火戰鬥機的基礎數據,他準備拉著黃河去跟戰鬥英雄們聊一聊。

  “老曾,你先過去吧。我想再看看這些戰鬥機,跟我一起來的那個單文保你知道吧,他的專業是飛行器動力工程。”

  “原本今天要跟我一起來,但臨時有事來不了了。他讓我幫忙帶些數據回去,估計接下來就要試著逆向工程了。”

  聽到這句話後,局長沒有多想便扭頭離開了。

  有了獨處的機會,黃河立馬集中精神打開了腦海裡的系統。空軍對部隊很重要,能抓緊一秒鍾算一秒鍾。

  看到接下來的決策後,他有些失望的攥了攥拳頭。這回並沒有發生太多異變,效果跟遊戲裡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些運輸機。

  「購買戰機:我軍空軍急需現代化的戰機來應對外敵的威脅,由於我方工業能力尚無法實現飛行器的生產,因此必須從其他方面想辦法。

  解鎖時間:48天

  效果:我們將獲得100架帶英的舊式戰鬥機(教練機版本)和25架運輸機,並且允許系統內的軍工廠生產當前已有戰機的彈藥和炸彈。」

  有一說一,這個決策的效果還算不錯。

  一百架教練機對於現在的邊區來說,完完全全就是雪中送炭。

  黃河最近正在跟老總們商量一件事,他準備召回在SHC航校裡學習的同志。按照雙方的協議,此時那邊一共有43人。

  在航校裡,他們分為了兩個班。

  飛行班的同志除了學習行課程外,還要學習飛行原理、飛機構造、發動機原理和構造、空中領航、空中射擊、通信、轟炸,以及機械維護和氣象學等課程。

  另外一批機械班的學員重點學習飛機、發動機原理和構造,以及維護操作技術外,還要輔修飛行、通信、領航、射擊、轟炸和照相等課程,掌握木工、焊工及與維護有關的其他基本知識。

  雖然這些同志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學習的時候十分刻苦。

  在沒有印發教材和講義的情況下,他們在課堂上邊聽邊記筆記。

  大家在課後組成幾個互助組,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會聚在一起整理筆記。因為底子差的原因,有時要整理四五遍,才能得到一份完整的資料。

  即使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同志們利用集體智慧,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慢慢掌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甚至超過了本地的學生。

  目前這批同志還沒有因為練習事故而減員,比起在邊區重新選拔一些有文化基礎的戰士,把他們召集回來是更明智的選擇。

  在原本世界線中,大小胡子開戰以後,SHC認為毛子靠不住了,立馬投靠了光頭。

  這些學員不僅被迫離開航校,還被關進了監獄。

  現在這個時間點,統一戰線在名義上還算牢靠。付出點代價還是可以把學員們召集回來的,畢竟武器可以生產,但飛行員很難培養。

  更何況那個破航校只有30架雙翼飛機,咱們邊區現在有足足106架!
  說到雙翼飛機,這次系統給的是鬥士戰鬥機MK2型,是帶英研製的最後一款雙翼戰鬥機。

  這款飛機原本是沒有教練機型號的,很顯然是被系統改造過。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帶英的航空工業衰落是有先兆的。

  一戰結束後,高盧雞在陸軍戰術上很死板,到了二戰還在用塹壕蹲坑的打法。

  帶英也遇見了相同的問題,他們的航空基礎研究和設計思想十分保守。可以說全方位落後於醜國、三德子這些後起之秀,喪失了頭號工業國的地位。

  在別人研究各種單翼戰鬥機時,帶英還在頑固地堅持研製雙翼戰鬥機。

  不過正因如此,鬥士戰鬥機在雙翼裡絕對是最優秀的一款。即使跟單翼的96艦戰交手,也可以正面迎戰。

  她采用了全金屬機身、密閉式座艙,裝備著4挺7.7毫米勃朗寧機槍。最高時速達到了414千米/小時,且有著出色的盤旋能力。

  果脯在開戰前也引進過40架,只可惜因為對結構不熟悉,首次組裝後,就有四架在滑跑起飛時出事故報銷了。

  但就是這36架鬥士,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乾掉了48架日機。甚至還有著2:7的驚人成績,有三位飛行員憑借她,拿到了王牌的稱號。

  25架運輸架更是狠角色,在二戰期間帶英和醜國達成援助協議,所以帶英不自行研製軍用運輸機。

  於是系統給了C-47運輸機,空中火車。

  這運輸機可以搭載28人,航程更是達到了2600公裡。

  在軍隊裡,C-47可以運輸物資、兵員,空降傘兵、作戰物資,除了戰鬥機和轟炸機之外的大部分任務它都能擔任。

  她還參加了著名的諾曼底行動和市場花園白給行動,在抗日戰爭中也有所表現,駝峰航線就是靠這些運輸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