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同志,你的成分太複雜了》第202章 華北戰場越來越像歐洲西線
  第202章 華北戰場越來越像歐洲西線
  鍾臨離開後沒過多久,單文保便滿頭大汗夾著一公文包,火急火燎地闖進了局長辦公室。

  這位老哥性情如火,他進門直接一屁股坐到了黃河對面。二話沒說端起桌子上的茶杯一口氣灌了個乾淨,緊接著就開始從包裡掏文件。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張教練機的結構剖面圖,僅僅是粗略地打量一眼就能深深被工學設計的美感所震撼。

  畫圖者的手法技術十分高超,精美的圖紙看起來就像是打印出來似的。

  三架飛機的每一處關鍵部位都有文字標示,甚至還細心地備注了用什麽樣的材料,可以達到怎麽樣的效果。

  半個多小時後,黃河將全部的文件大致地翻看了一遍。

  雖然很滿意二科提交的成果,但此時他的心情卻是喜憂參半,現在黃某人終於可以跟旅長和局長感同身受了。

  喜的原因自然是局裡有數位天賦異稟的同志,他們可以獨立自主地研發新武器,完全不需要上級費心。

  憂的原因也很簡單,新式飛機的研發實在是太燒錢了。哪怕是技術難度相對低一些的教練機。

  單文保拎著這麽一大堆資料來辦公室,很顯然就是來申請研究經費的。

  事實正如黃河所想,等自家局長放下資料後,對方直接開口說道:
  “局裡交代的任務我們已經完成了,設計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你剛剛看到的版本已經通過了二科全體研究員的驗證。”

  “現在就差三台活塞式發動機了,這事兒可得幫我們科室早點落實。”

  “十幾號老爺們都盼著可以早點開工呢,要不你試著聯系一下北邊,看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能搞到三台?”

  說道這裡,單文保頓了頓,他的臉上居然罕見地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還有風洞的事兒,二科很需要那玩意,要不局裡再給我們批上一筆經費吧!”

  黃河閉眼捏了捏自己的鼻梁骨,連珠炮一樣的需求讓他很是頭疼。

  邊區的確是會按期批給武器實驗研究局一些硬通貨,但錢總是不夠用。

  螺旋槳飛機,結構極其簡單。

  理論上來說,把一個活塞發動機塞進飛機殼裡,再加上一些簡單儀表就算完工。

  而且飛機發動機跟汽車發動機本質區別並不大,現在這個時代前者是多缸圓周排列,後者大多是一字排開。

  可以說只要汽車引擎能造好,那麽飛機發動機也一定不會差勁。

  造引擎這事兒對於別的國家來說不是難事,因為人家本身就有民用汽車公司,在這方面可謂是有頗有心得。

  一旦戰爭開始後,民工拿出設計方案,只要接到武器訂單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軍工。

  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他們永遠想不到市面上的公司在二戰期間到底生產過什麽東西。

  就像是帶英有勞斯萊斯,三德子的寶馬、奔馳,醜國的通用和福特,人家的空軍發展離不開民企的技術積累與沉澱。

  但邊區啥都沒有,現在的能力也就是造一造自行車了,解放牌還得等到15年以後。

  在這兒要靠民工給軍工的發展打基礎,基本上是想都別想。

  風洞的事也需要盡快解決,在晉東南根據地的那段時間,單文保曾經利用重力效應將飛機模型固定在繩索滑車上向下移動。

  這種設備的使用條件相當有局限性,且難以測量模型受力。

  來到邊區以後,他利用手頭的資源造出了一個低速風洞。

  與那些軍事強國的風洞相比,邊區的肯定是簡陋很多。畢竟連個回流回路都沒有,很難測出各種翼型、流線型機身和飛機部件的壓力分布。

  但這已經是手頭上最好的結果了,對飛機設計多多少少有些幫助。

  就這兩件事已經花了一小半經費,作為局長黃河現在恨不得把自己褲子當了換錢。

  “好,情況我知道了。不過你們得給我點兒時間,這事一有頭緒我會第一時間聯系二科的。”

  “教練機的工作先放一放,現在全力設計出一款滑翔機吧。”

  “好!”

  等辦公室只剩自己後,黃河集中精神打開了腦中的喚醒勇虎系統。

  上一條決策「邊區飛機制造局」在一周前已經成功解鎖了,帶著資料來的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實力驚人,短短一周就攻克了多個難題。

  設計三種教練機時,他們也出了很大的力。

  接下來只要二科具備生產關鍵零部件的能力,自主研發且生產初、中、高三級教練機的任務就可以圓滿完成。

  提到零部件,黃河立馬把視線放到了新的決策上。

  「國產戰鬥機制造:隨著我國工人已經熟知如何開展基礎的維修工作,我方現在可以進一步開始製造現代戰鬥機所需的所有零部件。

  效果:60天后,系統內軍工廠允許生產霍克颶風戰鬥機,並且獲得該戰鬥機的全套生產線和設計圖紙。

  180天后,獲得帶英皇家空軍所有戰鬥機和近距離支援機的解鎖權限。
    提示:戰鬥機包含重型戰鬥機,但不包含格羅斯特流星和德哈維蘭吸血鬼。

  如想解鎖噴氣式戰鬥機,還需解鎖其余前置科研項目和決策。

  啟用製造商:航空工業成飛。

  效果:系統內軍工廠的飛機生產速度:+15%,戰鬥機機動:+5%;對空攻擊:+10%,重型戰鬥機可靠性:+20%,戰術轟炸機可靠性:+20%」

  說實話,新決策的收獲還挺讓人意外的。

  首先就是系統內軍工廠可以生產新的戰鬥機了,系統先後給了一定數量的鬥士和噴火,黃河還以為新決策會給幾百架颶風呢。

  沒想到這次居然特別大方,直接給了生產權限。

  雖然短時間內實力增長不明顯,但四個系統內軍工廠一天的產能就可以生產一架颶風。

  黃河手中可是有足足十七個,再加上決策帶來的生產加成,也就是說每天有六架的產量。

  這個數字以後會越來越多,從長期的角度來看肯定是生產權限更劃算。

  別看各種資料上說,皇家空軍的颶風被鬼子暴打,這個數據也要考慮飛行員的原因。

  當時鬼子不管是陸航還是海航,都在肆無忌憚地用民國軍人和百姓的血刷來實戰訓練,說是各個經驗豐富都不過分。

  對於二戰戰鬥機飛行員來說,有沒有一點經驗差別極大。

  毫不誇張地說,那些訓練不充分、又沒有經驗的飛行員上了天。

  在首次交戰中能分清周圍的飛機是敵是友,自己的長機在哪的,就算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拋去駕駛經驗不談,颶風的性能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未來在東南亞都勉強可以跟一式隼過過招。

  它的幾個重要參數處於P-40和一式隼之間,甚至相比P-40在盤旋和爬升率上更有優勢,用來對戰九七式戰鬥機肯定是足夠了。

  決策給的生產線和圖紙,對二科和軍工局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小到起落架大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讓邊區兩個部門有了深入航空領域的資格。

  俗話說得好,五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

  邊區現在的起步點,比原本已經高太多了。要知道在1941年,全世界可以獨立生產戰鬥機的國家可不多。

  雖然所有戰鬥機和近距離支援機的解鎖權限,足足需要半年的等待時間。

  但為此付出和等待的時間絕對是物超所值的,到時候黃河就可以用科研槽解鎖這三種類型的八款飛機。

  一想到部隊空軍在未來會擁有多種飛機,黃河就興奮得全身發抖。

  這些武器,可都是帶英研發了數十年的積累,現在這個年代的皇家空軍可沒走彎路。

  醜國人整天想辦法找更粗更大的發動機,三德子把飛機發動機廠的工人們個個都培養成了工藝大師。

  毛子就差在原木上直接裝發動機了,五十小時免費換新了。

  本子整天研究給戰鬥機吃瘦肉精,恨不得把飛行員大腿卸掉一條來減重。

  相比之下,帶英的技術更適合邊區現在的路數。即使這些活塞螺旋槳戰鬥機,在未來的戰爭中必定會被淘汰。

  但寶貴的數據和資料能讓祖國的研發人員少走很多彎路,更何況這系統又不是沒有解鎖噴氣式戰鬥機的科研和決策。

  關掉系統後,黃河突然笑出了聲。

  鬥士、颶風和噴火,這三兄弟正是不列顛空戰裡的主角和配角。

  三個月以後的中條山空戰,大概率是噴火和颶風負責攔截護航的戰鬥機,鬥士和少量颶風負責攻擊轟炸機。

  這不妥妥的不列顛空戰亞洲版嗎?

  再加上一條民國版的馬奇諾防線,這華北戰場越來越有歐洲西線的味道了。

  只不過這次守軍不在是孤軍作戰,他們有了一股強大的援軍和一股意外的支援。

  空中也在不是敵人的主場,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八路軍空軍,會給那些在華北地區肆意妄為的鬼子一擊重擊。

  提到接下裡的戰爭,黃河立馬想到了正在訓練的李大團長。

  “老李啊,你可要爭口氣。首秀一定要打的漂亮點,跟空軍一起亮個相!”

   第二章還差幾百個字,差不多一點左右發。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