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同志,你的成分太複雜了》第281章 年產24噸的製藥廠
  第281章 年產24噸的製藥廠

  「改個BUG,我昨天開遊戲的時候才發現老總是奇才不是大師。」

  跟李雲龍短暫的寒暄後,步兵專家略微側過臉,將視線投到了一旁吃瓜的黃河身上。

  二人勉強可以算是老相識,四個月前他們在邊區的集體高層會議上有了第一次接觸,當時還鬧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

  雖然黃某人已經跟前世記憶中的諸多大佬們打過交道,但親眼看到副師長本人後,他還是下意識地念出了那首充滿力量的進行曲歌詞。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當時的場面十分尷尬,包括絕境戰狐和陸軍士氣奇才等一眾高層都笑出了聲,甚至就連恐怖的巨頭都多看了他好幾眼。

  幸好步兵專家善解人意,順著接下來的歌詞唱了一句,才及時幫黃河解了圍。

  “沒想到吧,我們又見面了。”

  “上次時間不充裕,今天我們可得抽空繼續聊聊。一會兒體檢結束後,你跟李雲龍一起來總部找我吧。關於你對當前國際局勢的看法,我可是非常感興趣。”

  “好啦,一直堵在門口會耽誤同志們辦正事。我先回去了,你們趕緊去體檢吧。”

  話畢,步兵專家拄著拐杖就準備離開總部醫院。

  此時李大團長眼疾手快,他不動聲色地擠開對方的警衛員,搶先一步走在自家副師長的身前幫忙開路。

  原本黃河也想跟上去送一程,可走出來的醫生卻打斷了他的念頭。

  “黃河在嗎?下一位是黃河。”

  “請做好體檢的準備,如果隨身攜帶了武器請放在門口的竹筐裡。我們有專人負責保管,不用擔心配槍的安全問題。”

  聽到自己的名字,黃河急忙跟步兵專家和老李打了聲招呼,緊接著便走進了會診室。進入房間後,他看到了兩名正在收拾器材的醫生。

  跟影視劇裡那些白白嫩嫩,梳著馬尾辮的女醫生不同。

  身前的二位只是在夏季軍裝上套了一件白大褂,臉上還帶著明顯的稚氣,一看就知道是根據地醫學院的學生。

  “同志你好,咱們接下來先做最基礎的體格檢查,專門負責化驗的主任隨後就到。”

  “最近你的身體有什麽不適嗎?以前在戰場上有沒有負過傷?最近有沒有使用什麽藥物?家族史上有沒有遺傳病。”

  “請仔細思考,認真回答。這些問題對接下來的體檢很重要。”

  八路軍的體格檢測包含耳、鼻、口、視力和內科,共計十三大項十八小項,甚至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神經檢查等都囊括在內。

  上述流程本應安排在入伍前,可部隊以前的醫療體系並不完整,極少部分項目未能保質保量地落實。

  這也是副總指揮安排本次體檢的原因之一。

  由於醫學技術的限制,民國時期血液、尿液等化驗檢查的普及率很低。

  如果不是總部醫院教授級別的醫生夠多,給太原周邊團級以上的指揮員體檢,絕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上述一連串問題讓黃河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八路軍的醫療水平和治療標準,逐漸朝著歐洲老牌軍事強國靠攏。

  好事,大好事!

  得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後,醫生從身旁的桌子上拿起體檢單開始記錄。

  就在這時,對方突然抬頭看了一眼黃河的臉,緊接著又急忙翻出檔案認真比對。他的表情變化十分明顯,眼瞅著從最初的疲憊轉換成了滿臉的驚喜。

  “黃局長!我的天啊!沒想到您居然回到了山西。”

  “都怪我忙傻了,剛剛居然沒注意到是您。快坐快坐,我現在就去給劉院長打電話,讓主任們趕緊過來。”

  “您有什麽需求就給我說,千萬不要跟我們客氣!”

  雖然黃河沒有直接投身於八路軍醫療體系的建立,但他的間接貢獻毋庸置疑,在全軍內絕對可以排到前三十名。

  畢竟每月一噸的各類藥品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在光頭斷了軍餉和各種物資配給的現在顯得尤為重要。

  更別說還有五名主任醫師,跟隨藥品一起來到根據地。

  這個級別的醫生在當今的時期,要麽是各大醫院的扛把子人物,要麽就是國立醫學院內的頂級教授。

  在「根據地的醫科大學」決策解鎖前,各級部隊所需的西藥只能通過地下交通線從敵佔區秘密購買。

  這不僅需要花費本就捉襟見肘的采購基金,還要面臨各式各樣的危險。

  即使配合上華潤集團的秘密通道,八路軍的西藥供給依舊有不小的缺口。

  隨著戰爭進入僵持狀態,無論是國統區還是敵佔區,都將藥品和醫療器材列為禁運品,采購的難度大大增加。

  盡管八路軍後勤部門冒著生命危險,派人深入敵佔區的城市,購買一些必需的麻醉藥、磺胺、碘片、碘化鉀等藥品和聽診器、血壓計、手術刀具等醫療器械。

  但采購永遠只是杯水車薪,巨大的虧缺把當時還是采購署署長的黃河急得滿嘴水泡。

  當然了,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西藥技術無法突破的當下,老祖宗留下的中醫自然而然成為了部隊各大製藥廠的首選。

  早在1939年年底時,三大主力和邊區製藥廠的年產量就達到了1.8噸,只不過這個數字還遠遠不能滿足部隊的需求。

  好在「根據地的醫科大學」決策解鎖後,在數位教授和主任醫師的牽頭下,八路軍製藥廠的產能整整翻了十九倍。

  甚至還改進工藝開發出了諸多成品藥劑和中成藥,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中藥西藥兩開花。

  再加上系統內提供的一噸西藥,各大野戰醫院每個月可用的藥品份額已經突破了三噸大關。

  非大型戰役時期,盈余的藥品可以以成本價出售給根據地內的老百姓們。

  如此一來不僅解決了民眾們的治病難問題,還能回籠一波資金用於新藥品的開發,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一石多鳥。

  反觀光頭治下的果脯,按理來說對方的製藥業應該發展得也不錯。
    怎麽說他都是手握一定的工業基礎和物質資源,財力和人力都遠超邊區,就算擺爛日子過得也不會差。

  只可惜啊,在我們委員長和夫人的操作下,民國的民族醫藥工業被進口西藥按在地上摩擦。大量的製藥廠被擠兌得紛紛破產、倒閉。

  當前整個國統區只剩下大大小小二十三家藥廠,工人的總數也僅僅只有830人。

  堂堂五百萬國軍,居然只能靠這麽點工人製作藥品,簡直比軍醫的數量還要離譜一些。

  一旦某天醜、英兩國斷了藥品的援助,估計用不了多久果脯就會出現大規模的逃兵,使得原本就很爛的軍紀直接遺臭萬年。

  聽到醫生的話後,黃河趕緊從座位上起身拉住了對方。

  “別別別,咱們的部隊可不興搞特殊。”

  “你剛剛不是還說要先進行基礎的體格檢查嗎,這些項目咱們應該自己就可以完成吧。”

  “真不用急,一切按照正常流程走就行。”

  太原周邊團及以上的指揮員可不少,劉院長他們從今天早上一直忙到現在,好不容易才有點休息的時間。

  就算不提二人的私交怎麽樣,要是把他們累出個好歹來,對全軍都是重大的損失。

  半個小時後,第一階段的體檢結束。

  黃河的各項體征還算不錯,身體健康上也沒有什麽大問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護頸椎和腰椎間盤。

  邊區武器實驗研究局的工作都需要久坐,時間一長肯定會出現職業病。

  後續的檢查已經不是醫學生們能夠勝任的等級,必須等到主任醫師們歸來。

  說曹操,曹操就到。

  正當黃河研究自己的體檢報告時,剛剛吃完飯的劉院長從後門走了進來。看到會診室內的“病人”後,他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呦,這不是我們的黃大局長嗎?兩年不見,你晉升的速度可真夠快,連跳了好幾級。”

  “這麽久沒來醫院,你的身體現在應該已經恢復如初了吧。先把第一階段的體檢單子拿出來,讓我看看你的各項指標。順便把上衣脫了,化驗檢查要抽血。”

  “剛剛沒少喝水吧,拿一根消過毒的管子接尿去。”

  跟兩年前相比,劉院長的脾氣簡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也是沒辦法的事,他作為總部醫院的院長,每天都要面臨藥品供應不足的壓力。

  對於任何一名有責任心的醫生來說,每增加0.01%的傷兵死亡率都會讓他們心如刀絞。

  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不僅各類藥品儲量充足,還從世界各地來了大量的幫手,其中不乏有比他水平還高的存在。

  壓力和工作量直線減少,戰士們的治愈率不斷增長。如此順心的工作環境,任何一名醫生都不會有什麽煩惱。

  在劉院長的操作下,第二階段的化驗進度非常快。

  “齊活,接下來你就等結果吧。”

  “你也沒正經上過戰場,X光這一環節就免了。給你們後勤人員體檢就是省事,張萬和的健康狀況也不錯,一點也不像一個奔四的中年人。”

  “對了,你能不能想辦法搞點先進且專業的醫療器材。咱們總部醫院現存的設備,多多少少都有些老舊。”

  兩年以來,八路軍醫生的平均素質的確有了飛躍式的提升,但各家醫院的大型設施一直沒怎麽更新過。

  就拿總部醫院的X光機來說,這個大家夥可是用了五千支三八大蓋、一百挺歪把子機槍和十萬發子彈從邊境那邊換來的。

  雖然各大軍工廠的生產能力很強,武器更是從鬼子手裡繳獲而來,但被“友軍”敲竹杠的感覺可不好受。

  不過大型醫療設備真的很重要,如果當年野戰醫院裡有一台X光機,那三顆彈片也不至於一直留在陸軍改革大師的腦袋裡。

  就算戰場上沒有做開顱手術的條件,也不至於僅是草草的包扎就回到了戰場。

  “行,我會幫你留意的。”

  “老劉你可真行啊,我來做個體檢還要被你抓壯丁。”

  “話說晉東南醫學院的進展怎麽樣了?為什麽一直沒起個名字啊?”

  總部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大多來自察冀邊區衛生學校。第一批晉東南根據地的學生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畢業。

  師生們用的教材,是那位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國際縱隊同志親手編寫而成。

  在部隊光複山西後,老總們一直有整合全省教學資源的打算,導致晉東南的醫學院一直沒個官方的名字。

  聽到黃河的問題後,劉院長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第一批學生總共有一千三百名,其中五百是醫生八百是護士。”

  “我們還在129師的各級部隊中,挑選了一些身強力壯、頭腦靈活的戰士作為救護員,對他們進行了專門的戰場救援技術培訓,並且加強了包扎訓練。”

  “如果戰場上沒有衛生員或者軍醫,他們完全可以進行自救互救,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充當專業的擔架隊。”

  此話一出,黃河被劉院長的大手筆震撼到了。

  按照他的標準來算,未來就連基乾團也可以配備上一定的醫療力量。甚至可以做到連一級配備衛生員,營一級配備一名軍醫,團一級設置衛生隊。

  只要後續的人手跟上,外科開放性手術在6~8小時之內清創不是夢。

  原著裡,李雲龍感染上了瘧疾。要不是和尚強行背過來一個老郎中,估計他的小命都要交代在鬼子的掃蕩時期。

  現在的情況大有好轉,只要給部隊充足的時間,軍醫的數量絕對會越來越多。

  一想到眾多學生還在用著老舊的教學器材和醫療設備,黃河的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思索片刻後,他拍了拍劉院長的肩膀篤定的說道:
  “厲害!居然不聲不響幹了這麽大的事!”

  “醫療器材的事包在我身上!今年年底之前我肯定給你一個完美的答覆。”

   來了來了,我繼續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