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大學學霸到首席院士》第105章 葉非完敗兩大菲爾茲獎得主後人
  第105章 葉非完敗兩大菲爾茲獎得主後人
  阿馬塔站在舞台上,看著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

  他心中有些激動,這裡是他的舞台,在這裡他即將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

  對於國際青年數學家大會,他是拿出十二分能力。

  他曾經證明過許多猜想,在BSD猜想上做出重大貢獻。

  今日,他又要拿出一個猜想,高斯類數猜想。

  高斯類數猜想,他已經研究了一年多時間,終於在一個月前證明出來。

  相比於他過去證明的猜想,高斯類數猜想一點都不比它們容易。

  在重要性上,也一點都不比它們弱。

  高斯一生隻提出三個猜想。

  分別是高斯類數猜想、虛二次域的高斯類數猜想和實二次域的高斯類數猜想。

  這三個猜想,總合成高斯猜想。

  高斯猜想是在十七世紀中葉提出的,至今已有兩百年左右。

  這兩百年左右,世人一直在研究高斯猜想。

  而至今都沒證明出來。

  並且,高斯作為數學王子,他提出的猜想不管是在難度上,還是重要性上都非常的高。

  而他今日就向世人證明高斯猜想的第一個猜想,高斯類數猜想。

  至於和巴拉茨的較量,他並不在意。

  在他看來,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麽較量。

  只不過是要證明同一個問題,發生學術撞車。

  而這種事在學術界時常發生。

  猜想就那麽多,許多人都會去研究,很大可能就會有很多人研究同一個猜想。

  所以,他們之間嚴格來說,並不是較量。

  而是在不恰當的時機,發生不恰當的事。

  完全是偶然!
  阿馬塔道:“設正整數d1,d2滿足gcd(d1,d2)=1……”

  說著的同時,他在身後的白板上寫下一組公式。

  同時白板上的內容顯示在掛在牆上的超大顯示屏上。

  這樣全場所有人都可以看到。

  “不錯!”

  在場很多人都點頭,包括一些院士和會士。

  他們的眼光和智慧要比在場的青年數學家高很多。

  一眼就看出阿馬塔的證明思路。

  衛院士對身旁的一名有卷毛白發的中年白人男子道:“阿馬塔在高斯類數猜想中用到廣義Ramanujan-Nagell方程和Lucas/Lehmer序列。”

  “嗯!”衛院士身旁的萊爾道:“確實如此,很新穎的思路。”

  “他的這個研究完全可以用於密碼學中。”

  因為阿馬塔在論文中用到理想類群。

  而理想類群建立二次域密碼體制,在數學中是常識。

  阿馬塔最聰明的地方是用二次域密碼體制,在尋找二次域理想類群大素數階的理想子群,可研究類數的可除性。

  這個想法,以前雖然有人提起過,但很少有人像他這樣很自然的運用於高斯類數猜想中,這也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阿馬塔道:“考慮丟番圖方程d1x^2+d2y^2=4p^z……”

  “方程(6.1)除一些已知的例外情形最多有一個解,這兩個定理被證明。”

  “這就是高斯類數猜想。”

  “啪啪啪……”所有人都發出熱烈的掌聲。

  “不愧是阿馬塔,精彩!”

  “是啊,不知道巴拉茨,接下來是否能有這麽精彩的學術報告。”

  “很好,非常好,真是精彩的學術報告。”

  “能在這個年紀,就有這樣的學術能力,未來國際頂尖數學家必定有他。”

  “……”

  很多人心中發出感慨。

  還有很多人都羨慕阿馬塔的數學天賦。

  也有很多人羨慕,英格蘭有阿馬塔這樣的數學家天才。

  其中就有很多夏國數學家。

  衛院士心生感慨:“真是數論方面的天才,我們數論協會怎麽就沒有這樣的天才呢!”

  “哎……”衛院士心中無力長歎:“我們國家在培養人才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夏國由於人口太多原因,只能走應試教育。

  但應試教育有一個很大弊端。

  擅長於考試,卻不擅長於創新和動手能力。

  許多需要靈感,靈感和創新是一個道理。

  一個擅長於考試,卻不擅長於創新的人,在數學上走不遠。

  所以,從應試教育培養學術天才很難。

  除非這人天賦很強。

  衛院士收拾起心情,難過、遺憾又如何,又不能改變什麽。

  應試教育是國策,國策需要為用於大部分人,而不是為小部分人服務。

  他繼續看學術報告。

  接下來是阿馬塔回答觀眾的問題。

  大概半個多小時後,阿馬塔的學術報告結束。

  接下來是巴拉茨的學術報告。

  眾人對他們兩人的學術報告都很感興趣,都想知道,同樣的學術報告主題,他們兩人到底誰強誰弱。

  巴拉茨走上舞台,他在沒參加國際青年數學家大會之前就知道,阿馬塔做的學術報告,和他的學術報告是同一個主題。

  對於和阿馬塔的競爭,他並不感興趣。

  阿馬塔強也好,弱也好,對他沒有任何影響。

  這個世界總有比自己強的人,要是他總想著和別人競爭,那麽他會活的非常累。

  所以,他只和自己競爭。

  巴拉茨道:“設D是無平方因子正整數,h(-D)是高斯類數,Q(-D)的類數……”

  衛院士點頭讚同道:“巴拉茨的學術報告也很不錯哎,一點都都不輸於阿馬塔。”

  “萊爾。”衛院士看向身旁的萊爾,問道:“你覺得怎麽樣?”

  “他的觀點也很新穎。”萊爾道:“他是裡面用了Lucas數的本原素因數。”

  “以往Lucas數的本原素因數,都是拿來求解丟番圖方程的,很少見過拿來證明高斯類數猜想。”

  “而他也和阿馬塔一樣將Lucas數的本原素因數自圓其說的用於高斯類數猜想中。”

  “他的觀點,讓我們在證明高斯猜想中,多了一些想啊。”

  “是的!”衛院士點頭:“確實如此。”

  “哎……”他搖頭感慨道:“阿馬塔和巴拉茨,都非常優秀。”

  “用我們夏國的成語來說,他們的能力是伯仲之間,不分高低。”

  萊爾點頭道:“確實如此,如果從全球青年一輩數論研究上來看,這兩人是最優秀的。”

  “是的!”衛院士點頭。

  衛院士心中很是遺憾,這兩人不是夏國人。

  他心道:“要是夏國人就好了,這樣的數論天才可不可多得啊!”

  “我們夏國要是有這樣的天才就好了。”

  面對這樣的人才,衛院士很是心癢癢。

  恨不得讓他們進入夏國數論協會。

  當然,這是不現實的。

  他們一個是北麗國人,一個是英格蘭人。

  這兩個國家的數學都比夏國強,他們進入北麗國數論協會,英格蘭數論協會,是不可能進入夏國數論協會的。

  衛院士心情有些鬱悶,但很快,他就收拾好心情。

  既然強求不得,那麽就不想了。

  求人不如求己,還是想想怎麽培養自己國家的人吧!
  說不定就能找到數論天才。

  他心道:“下面是葉非吧!”

  宋成坤看著葉非,笑道:“下面是你了,別緊張,輕松對待。”

  葉非道:“我不緊張啊!”

  “你真不緊張?”宋成坤懷疑的看著葉非:“別強撐著啊!”

  “一點都不緊張。”葉非搖頭:“又不是第一次上台做學術報告,這有什麽好緊張的?”

  “伱前面的兩人實力都那麽強,你就不怕自己講的不如前面兩位,被觀眾吐槽?”

  葉非笑道:“我不怕,我不會被吐槽的。”

  “你怎麽就這麽自信呢?”宋成坤翻了個白眼。

  三人講的都是同一個學術報告主題,上台順序還是緊挨著。

  前面兩位講的都很好,要是葉非講的不好,大家都能看出來。

  到時候觀眾吐槽一片,這時候就是誰弱誰尷尬。

  葉非雙眸中閃過一絲光彩,道:“因為自信。”

  如果沒看過阿馬塔和巴拉茨的學術報告之前,他還會自我懷疑,會有點緊張。

  但看過兩人的學術報告後,他知道,自己這把穩了。

  葉非心道:“這兩人看著簡歷感覺很厲害,其實也就那樣。”

  還是那句話,葉非證明的難題在數量上和他們不能相比,但質量上卻比他們高。

  “我求質量,不求數量。”

  半個小時後,巴拉茨結束觀眾的提問後,他的學術報告就結束了。

  葉非從座位上站起身,深吸一口氣。

  宋成坤握拳,為葉非打氣,道:“葉非,加油!”

  葉非對他笑了笑,然後大跨步向台上走去。

  觀眾們還在互相討論剛剛巴拉茨的學術報告,很少有人去注意葉非。

  葉非走上舞台,道:“大家好,我是中湖大學的葉非,我的學術報告內容是高斯類數猜想。”

  “呃……”許多觀眾聽到葉非的話都驚呆了。

  學術報告雖然撞車很常見,但這也太常見了吧!

  三個人都做同樣主題的學術報告,而且三人的學術報告順序還緊挨著。

  可是這位葉非是誰啊!
  前面兩位,一位是菲爾茲獎得主的兒子阿馬塔,一位是菲爾茲獎得主的學生巴拉茨。

  這葉非是夏國人,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的人,所以應該和菲爾茲獎得主沒任何關系。

  這樣的人和阿馬塔與巴拉茨做同樣主題的學術報告,不是找虐嗎!

  此時,許多人心中或好笑,或憐憫。

  袁正松三人心中長歎:“哎……希望葉非能挺過去吧!”

  葉非道:“我將高斯類數猜想和愛森斯坦級數與黎曼函數相結合,探索類數1。”

  “嗯?”聽到葉非這話,許多人都提起精神。

  他說的內容好像挺有趣的。

  愛森斯坦級數是一類可直接表成級數的模形式,這是一種研究黎曼猜想的公式。

  但在過去,沒人將愛森斯坦級數與高斯類數猜想結合。

  雖然高斯類數猜想和黎曼猜想有很大聯系。

  而愛森斯坦級數與黎曼猜想也有聯系。

  但愛森斯坦級數與高斯類數猜想沒聯系。

  這就好似A與B是父子,C與B是朋友,但A和C之間沒聯系,是因為B,讓他們之間看似有聯系,其實還是沒聯系。

  葉非在身後的白板上寫下一組公式。

  【x(1)=1
  ……

  x(n)=0 if gcd(n,N)>1】

  葉非道:“設N為正整數,x是模N的狄利克雷字符,對於所有的整數m和N……”

  “……”

  “誰x為狄利克雷函數,設f(T)表示(T,P)由x表示。”

  “嗚……”全場發出驚呼聲,很多人驚訝的道:“他真的將高斯類數猜想和愛森斯坦級數與黎曼函數相結合。”

  “上帝,他是怎麽想到的?”

  “我的天,原來還可以這樣解。”

  一位院士激動的道:“他很好的利用黎曼函數,將黎曼函數作為紐帶,將高斯類數猜想與愛森斯坦級數相結合。”

  “真是天才的想法。”

  “這位叫做葉非的人,真是數論方面的鬼才。”

  “他比阿馬塔和巴拉茨還要天才。”

  “阿馬塔和巴拉茨的學術報告雖然很精彩,也有亮眼的地方,可是他們的想法在以前也有人提起過。”

  “而這位叫做葉非的人,他的想法以前從未有人提起過。”

  “並且,現在看來,葉非的想法比阿馬塔兩人的想法,證明高斯類數猜想,更加的簡潔。”

  “如果說阿馬塔和巴拉茨是天才,那麽葉非就是鬼才。”

  全場許多人好似發現新大陸一般的激動,看著葉非都雙目放光。

  那些認識葉非的人都驚呆了。

  衛院士目瞪口呆的看著葉非,他在國際青年數學家大會之前,並沒有接觸過葉非,所以並不知道葉非的能力。

  但他卻聽會長說過葉非,說他是天才。

  可是,數學界的天才太多了,他還以為葉非只是一般的天才。

  但現在看來,這哪裡是一般的天才,簡直就是鬼才啊!

  萊爾對著身旁的衛院士問道:“這位葉非是你們夏國數論協會的人吧!”

  “嗯!”衛院士呆呆的點頭。

  萊爾羨慕的道:“你們夏國數論協會有這樣的天才,是要出一名頂尖的數論學家。”

  衛院士都不知道說什麽了,驚喜來的太突然了,讓他措手不及。

  宋成坤驚訝的看著葉非,葉非竟然比阿馬塔和巴拉茨還要天才。

  之前他還說,葉非不如這兩人,現在他感到有些羞臊。

  這哪裡是不如這兩人啊,簡直是把這兩人按在地上摩擦。

  阿馬塔和巴拉茨兩人更是驚呆了,他們兩人以為,國際青年數學家大會,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競爭。

  沒想到突然跳出來的一人,學術報告主題和他們的一模一樣,更是完敗他們。

  這……這真是讓人受不了啊!

  接著,兩人心中激動,好似心有靈犀一般,同時產生一個相同的想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