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火從壯士出川開始》第267章 發財了
  第168章 把家看好
  孫震上前詢問著:“怎麽了?”

  “你這副樣子,出什麽大事了?”

  鄧錫侯將手裡的電文遞給孫震:“你自己瞧瞧。”

  看完電文後,孫震的眉頭緊鎖,“這常校長,算盤打得不錯啊。”

  “還真給李家鈺下令,調遣到第1戰區啊。”

  “我第22集團軍,在晉省戰場,取得輝煌戰果,看來引起他的不滿啊。”

  鄧錫侯咧嘴道:“現在李家鈺正在拖住蔣銘三。”

  “他也在潼關,準備向民眾公布這件事。”

  “李家鈺要求我們也幫助一下。”

  孫震點頭:“這還多虧了於華警醒。”

  “要不然,按照李家鈺這小子的性子,現在都帶兵往第1戰區跑了。”

  鄧錫侯看著於華,“這件事!”

  “我看就交給你去辦了。”

  “伱小子能文能武,搞宣傳也是一把好手。”

  於華立正站好,向鄧錫侯和孫震保證,“兩位司令,請你們放心。”

  “我肯定將這件事辦的漂漂亮亮的。”

  倆人對於華的話,那也是深信不疑。

  既然他敢這麽說,肯定是有把握的。

  “司令,劉大帥急電。”

  通信兵再次給鄧錫侯遞來一份緊急電文。

  “這個常凱申,看來不光是對我第22集團軍動手了。”

  “他現在是要對整個川軍下手。”

  鄧錫侯一邊說,一邊將電文遞給了孫震。

  “大帥的第23集團軍,調遣到第3戰區,而且,還讓我第22集團軍,死守娘子關一線。”

  “沒有命令不能後撤!”

  孫震瞪大眼球:“看來,我川軍取得輝煌戰果。”

  “這引起了常凱申的警覺,害怕我川軍勢力坐大,他這是要繼續分化我川軍。”

  鄧錫侯歎氣,“大帥得知這個消息後,現在決定出川主持川軍戰局。”

  “川康綏署的總參議鍾體乾,以及其他人員,現在向我們詢問意見?”

  “大帥要不要出川主持戰局。”

  聞言,孫震沉默了一下,思考著。

  在川省錦城。

  川康綏署的會議室裡。

  劉大帥的心腹們,聚集在一起。

  早上接到來自常校長的電文後,劉大帥麾下的嫡系第23集團軍,脫離第7戰區,調往第3戰區。

  這可把劉大帥氣的不行。

  第23集團軍的先鋒部隊,剛剛抵達漢口,陳萬仞就被漢口行營的主任何成浚叫去了。

  何成浚親自傳達了常校長的命令,第23集團軍調往第3戰區,脫離第7戰區戰鬥序列。

  全軍必須立即北上,不得延誤,至於所需的武器裝備,則由第3戰區提供。

  漢口行營不會給第23集團軍進行換裝。

  這忽如其來的情況,著實讓陳萬仞沒想到,他趕緊向劉大帥匯報。

  第23集團軍5個師,兩個獨立旅,這可是劉大帥麾下嫡系裡的精銳力量。

  現在調離第7戰區,不聽自己的指揮,前往第3戰區。

  這不是在挖劉大帥的肉嗎!!

  川軍現在遭到常校長的分化,劉大帥心中也知道。

  這是抗戰以來,民國的軍隊還沒取得一些輝煌的戰果。

  川軍接二連三的打勝仗,殲滅大量的小鬼子,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常校長肯定覺得川軍勢力過大,必須得壓製一番。

  劉大帥麾下得第23集團軍,如果他不親自指揮,投入第3戰區。

  估計會被常凱申吞的連骨頭渣都不剩。

  “說說吧!”

  劉大帥的目光看著眾人,“你們的想法?”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鍾體乾最先道:“大帥!”

  “我看你還是坐鎮錦城為好,常凱申是不可信任的。”

  “一旦你出川主持戰局,被常凱申要挾後,這對我們川軍不利。”

  “甚至對川省都不利!”

  秘書長鄧漢祥同意鍾體乾的看法,“大帥!”

  “我也認可總參議的觀點,你留在川省為好。”

  “如果不放心部隊,可以派遣親信到前線,你在後方坐鎮,統籌全局。”

  “我們也可以學鄧錫侯第22集團軍出川時,在長安使用的招數。”

  “讓金陵統帥部難堪。”

  傅常,張斯可,喬毅夫,王陵基等人,也都不讚同劉大帥出川。

  大家也都害怕,劉大帥出川之後,常校長會要挾劉莆澄。

  看著眾人的回答,劉大帥揮手,咧嘴道:“既然你們都不讚同我出川。”

  “但是,我還是決定出川。”

  劉大帥的目光裡,好似燃燒著一團烈焰:“過去我川省,打了幾十年的軍閥混戰。”

  “在全國的老百姓裡出醜,自從抗戰以後,我呼籲全國各個勢力聯合起來。”

  “咱們一起打小鬼子,同仇敵愾!”

  “混戰的川軍是不光彩的,如今鬼子猖獗,我身為川軍統帥,也有昭信於國人。”

  “前往前線指揮川軍,痛擊日寇,以此來洗刷我,以及川軍身上的汙點。”

  川省錦城,劉大帥也知道,有一些人在諷刺川軍。

  特別是諷刺劉大帥,說川軍統帥坐在家中,高呼抗戰口號,不見主動出川。

  這讓劉大帥聽了之後,非常不是滋味。

  現在常凱申調劉大帥的嫡系部隊脫離第7戰區的建制,他越想就越氣憤。

  劉大帥厲聲道:“如今淞滬和平津,戰況激烈。”

  “我若是不出川,且不是坐實了後方苟安,不願親臨前線的不實之名?!”

  “退縮不前,這不是我劉莆澄的性格。”

  對於劉大帥的性格,鍾體乾和傅常等人,也都清楚。

  一旦他決定的事情,撞破南牆也不會回頭,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再加上!
  此次川軍出川的部隊,一共15個師,總兵力約20余萬人。

  當時川軍總共就只有21個師,出川的兵力已經佔據了川軍總兵力的百分之七十。

  這些部隊都是川軍的精銳,在川省混戰當中,見過血,戰鬥經驗豐富。

  劉大帥害怕川軍,依次被常校長給分化瓦解,然後給吞並掉。

  畢竟,抗戰還沒開始前,常校長就一直在削弱川軍的力量。

  第一次川康整軍結束後,劉大帥接受了金陵統帥部的意見。

  他本以為這就結束了,誰知道,常校長還想要來第2次。

  當時軍政部的部長何應欽,他親自在川省主持,若不是七七事變爆發。

  常校長將何應欽叫回了金陵,川軍第二次整軍,還真的可能會被常校長搞成功。

  眾人見劉大帥執意要出川,他們也沒辦法。

  看見眾人的神情,劉大帥咧嘴道:“這次出川主持川軍作戰。”

  “我親自指揮川軍,才能避免部隊,讓常校長吞並,完成中央化。”

  “我如果不出去,部隊很有可能,半年不到,就會讓常校長中央化。”

  “到時候吃虧的是我們川軍。”

  說了這麽久,劉大帥口乾舌燥,端起自己的水杯喝上一口。

  “再說了,我出川後,你們把家看好了,我看他常凱申,能把我怎樣?”

  “現在又是外敵入侵,不是我們內鬥。”

  “常凱申要下黑手,也得顧及整個天下的人心。”

  “你們在家,招收士兵,擴大武裝力量,給前線部隊提供兵員。”

  “我出川主持川軍戰局,互為犄角,常凱申也不敢太過分。”

  川康綏署的會議室裡,劉大帥決定出川後,也開始安排人交接公務。

  鄧漢祥、王陵基,鍾體乾留守,其余的人,則跟隨劉大帥出川。

  留守的人,也都向劉大帥保證,一定把家看好。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