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01章 第二個四年計劃(二四計劃)
  第601章 第二個四年計劃(二四計劃)

  希臘的局勢就這樣被喬治五世和阿瑟三言兩語的決定了,這也是這個時代最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弱肉強食。

  無論是阿瑟還是喬治五世都不會覺得不妥,因為在這個世界,列強主宰小國家的命運是絕對的。

  任何國家想要自己的命運不被主宰,除了盡可能發展為強大的國家之外,也就只能依附於其他列強了。

  隨後,阿瑟又在英國遊玩了幾天,等待官員們商談完自己的事務之後,這才踏上了返回澳大拉西亞的路程。

  這次外交訪問用時還是比較快的,六月中下旬參加完德米特裡的加冕典禮之後,阿瑟僅用半個月出頭的時間就完成了整個外交訪問,有希望在八月初就返回澳大拉西亞。

  不過好在此時的澳大拉西亞也沒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雖然已經踏上了返回的路程,但阿瑟一行人還是不著急的,一路上走走逛逛,也當做是在散心了。

  上次前去芬蘭時已經看過了帕特麗夏,這次返回澳大拉西亞,阿瑟也決定看望人在法國的妹妹夏洛特。

  好在和阿瑟的返程基本是順路的,沒怎麽耽誤返程的時間,還是順利的在1924年8月7日返回了澳大拉西亞。

  迎接阿瑟的場面很是宏大。哪怕阿瑟早就說過不要太過聲張,但返程的龐大艦隊還是吸引了大量澳大拉西亞人的注意。

  好在整個悉尼港口的安全早就被皇家侍衛控制了起來,阿瑟也不用擔心自己會遭到襲擊。

  也正因為如此,阿瑟和瑪麗王后帶著幾個小家夥,在民眾面前公開露面,並且笑著向民眾揮手。

  很明顯,這樣親民的舉動還是很受澳大拉西亞人歡迎的。對於澳大拉西亞人來說,這樣一個讓他們過上好生活的君主本來就受歡迎,如果再加上親民和仁慈等特點,那簡直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明君。

  順利的返回悉尼宮之後,這個小家夥明顯都困了,匆匆返回自己的房間開始休息。

  雖然在歐洲訪問的旅途並不勞累,但來返於海面之上的超過兩個月的行程絕對讓人身心疲憊。

  哪怕阿瑟一大家子所乘坐的遊輪非常豪華,但終究不能比擬在地面上的生活。

  相較於海面上的顛簸來說,阿瑟更喜歡躺在柔軟舒適的大床上,安靜享受自己的國王生活。

  第二天一大早,新任的羅傑首相就求見阿瑟,並且帶來了自己的發展計劃。

  澳大拉西亞自成立以來的發展是相當順利的,這其中就離不開五年計劃和四年計劃的功勞。

  肯特首相在1919年制定的四年發展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讓肯特首相的最後一屆任期變得無比光榮。

  甚至肯特首相的伯爵分封典禮已經在緊張的準備中,就等著阿瑟什麽時候回到澳大拉西亞,正式的向肯特授予伯爵爵位了。

  讓肯特首相獲得如此巨大的功勞雖然並不止四年計劃的成功,但四年計劃帶給肯特首相的加成,也讓身為新任首相的羅傑感到羨慕。

  思索良久之後,羅傑首相決定制定新的四年發展計劃,為自己尋求連任和獲得更大的功勳的機會。

  作為早在澳大利亞公國時期就擔任財政大臣的內閣老人,羅傑首相在一戰後就被分封為爵士,距離獲得男爵的爵位只有一步之遙。

  按照羅傑首相的資歷來看,哪怕這一屆任期沒有太大的貢獻,混上一個男爵的爵位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對於明顯有著更大野心的羅傑首相來說,男爵的爵位雖然已經不錯,但更進一步的伯爵爵位明顯更加誘人。

  如果說男爵是真正的貴族階級的話,那麽伯爵就是強大的貴族階級,帶給貴族身份和地位的加成是男爵根本比不了的。

  特別是澳大拉西亞強大之後,澳大拉西亞的伯爵在任何地方都是受人尊敬的,貴族身份和地位也會被歐洲王室承認。

  看著羅傑首相提出的新的四年計劃的提議,阿瑟其實是不太意外的。

  相較於沒有任何目的的無頭緒發展,這樣制定一個宏觀目標的四年計劃是比較合理和靠譜的。

  肯特首相的四年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各部門清楚自己的目標,知道應該在哪些方面奮鬥。

  雖然羅傑首相的第一年任期並沒有頒布四年計劃,目前的四年計劃對羅傑首相來說也不會太晚。

  畢竟至少四年計劃的前三年都是在羅傑首相的任期中度過的,四年計劃的成功與否在那時候就已經能夠看出,也關乎著羅傑首相能否取得連任。
    羅傑首相的新的四年計劃大概分為四個模塊,分別是工業,經濟,人口和民生。

  在工業的目標中,羅傑首相提出了保持高速發展的要求。1923年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產量分別為384.2萬噸和607.1萬噸,距離鋼鐵總產量千萬噸的門檻只有一步之遙。

  在羅傑首相的四年發展計劃中,他特意提到了在鋼鐵生產總量方面保持至少5%的增速,讓鋼鐵生產總量在四年後分別達到至少750萬噸和450萬噸,讓鋼鐵生產總量突破1200萬噸。

  考慮到汽車行業的銷量,以及澳大拉西亞的各種基礎建設導致的鋼材的消耗,這個鋼鐵生產總量還是很容易能夠實現的。

  畢竟無論是建造汽車還是修建鐵路都需要大量的鋼鐵,加上各種基礎建設,澳大拉西亞國內的鋼鐵需求只會越來越高。

  之所以保持這樣一個比較合理的發展預期,因為阿瑟已經多次提到了,澳大拉西亞的生產需求需要根據實際的消耗需求來計劃,不能盲目擴大生產。

  關於工業的計劃還有很多,包括在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第四期的建設完工之後的新的工業基地的建設,還有就是對於一些工業進行改革,對工廠進行擴建等等。

  包括對工業的相應補貼,減稅,扶持和鼓勵,確保工業的增長能夠滿足政府的預估。

  除了工業之外,羅傑首相對於人口的需求也是阿瑟比較感興趣的。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大約在2633萬左右,人口發展的速度已經放緩,畢竟阿瑟對於英裔人口的規模還是比較重視的。

  但現在,隨著英國移民的增加,澳大拉西亞也可以開始設想移民增多後的人口增長情況。

  在羅傑首相的預估中,就對人口的增長情況保持了較為良好的預估。

  按照羅傑首相的計劃,澳大拉西亞在新的四年計劃中每年獲得35+35+15的歐洲移民,再加上澳大拉西亞本土人口增長大約50萬左右,可以做到每年至少130萬的人口增加。

  35加35加15,其實就是英國移民35萬,俄國移民35萬,其他國家移民15萬。

  這一數據還是比較好實現的,在英國失業率暴漲的前提下,英國前往澳大拉西亞移民的數量持續走高,去年就已經突破了30萬。

  如果能夠維持這一數字,再加上同等數量的俄國移民,每年的移民規模還是相當可觀的。

  在這樣的基礎上,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在接下來的四年內能夠實現暴增,四年後的人口也能夠達到3200萬左右。

  這樣的人口規模雖然還不滿足阿瑟的預期,但增長速度也絕對不低了。

  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十年的時間內,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就能增長到4000萬左右,打個二戰還是沒問題的。

  但要是想在二戰後成為世界一級之一,人口至少要增長到6000萬以上,還得盡可能削弱其他國家,這對於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還是一個難題。

  在經濟的增長方面,羅傑首相還是比較保守的。1923年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大約在14.527億澳元,水平保持的還是相當不錯的。

  經濟的增長已經沒有更快的方式了,這也讓羅傑手相對於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基本保持在5%的水平線,力求穩住目前的增長趨勢。

  剩下的就是大量的關於民生方面的,包括醫療和教育,以及稅收和各種政策方面的計劃了。

  總體來看,這份四年計劃有大量的內容參考了之前的四年計劃,不過對於目前國家的發展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

  確認沒有問題之後,阿瑟已經通過了羅傑首相所提出的四年計劃,並且將其命名為第二次四年計劃,統稱為二四計劃。

  如果這次四年計劃建設的比較順利,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內閣首相進行仿照,推出三四計劃,四四計劃等等。

  甚至這成為每一屆政府的慣例也未嘗不可,這樣的發展計劃對於政府和國家來說都不是壞事,還能衡量每一屆政府在每一次計劃中的具體表現,作為他們的政績和連任的依據。

  目前的國際環境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來說還是很友好的,沒有太強大的敵對國家,自身的發展資源也根本不缺。

  特別是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正在處在內亂之中,澳大拉西亞的糧食和武器遠銷世界各大地區,每年賺取的利潤以及政府收取的稅收都是大數字,也讓政府的財政狀況一直都很良好。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