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06章 美國的應對
  第606章 美國的應對

  如果非要讓各國政府評選一個最讓他們頭疼的事件,那麽相信大部分政府會選擇遊行,而不是戰爭。

  對於這些歐洲國家來說,民眾的遊行是最難處理的。讓民眾不滿意了,就會面臨更嚴重的內亂,甚至政府都有可能會被顛覆。

  如果一味的遵循民眾的意見,有可能會和一些歐洲國家的部分官員的意見相違背,畢竟民眾的意見有時候也不是正確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掌控輿論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民眾具有盲目從眾心理,並且非常容易被一些輿論所影響。

  如果是真的民心所向也就罷了,但如果是因為一些外來勢力的輿論影響導致民心改變,這對於部分國家來說就是艱難的選擇了。

  如今這樣的艱難選擇給到了美國政府,也讓柯立芝總統和政府的其他官員變得十分頭疼。

  先不管民眾是怎麽想的,這兩場戰爭肯定是不能輕易退出的。

  但如果繼續堅持戰爭,那麽憤怒的民眾又該如何解決呢?如果美國政府堅持戰爭的話,在民眾心裡是否就會真的變成新聞報道中的那樣?

  特別是對於一個靠民眾選舉的政府來說,丟掉了民眾的支持,這不僅意味著柯立芝總統不能連任,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民眾支持度的大幅度下降,遭到國會的彈劾等等。

  1924年9月8日,美國白宮。

  柯立芝總統面色陰沉的看向會議室內的幾人,聲音頗為沙啞地詢問道:“各位,現在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嗎?”

  眼看著遊行的人數已經越來越多,民眾的態度也是美國政府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不管怎麽樣,美國政府是不可能完全無視民眾的態度的。畢竟美國是一個共和國家,政府的穩定需要民眾的支持才行。

  如果是澳大拉西亞那樣的君主國家,憑借著君主的聲望,是可以頂上一陣子的。

  如果澳大拉西亞遇到這樣的情況,阿瑟一個人就可以應付,為政府爭取足夠的反應時間。

  但美國政府明顯沒有這樣一個人,以一己之力扛下民眾的壓力,為政府支取更多的反應和應對時間。

  “總統先生,我認為首先要做的,是盡可能減少遊行的人數。”美國國務卿站了出來,為柯立芝總統排憂解難。

  “如何減少遊行的人數呢?”柯立芝總統將目光看向了國務卿,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總統先生,我們應該迅速安撫民眾,讓民眾清楚這場戰爭並不是邪惡戰爭。”美國國務卿說道:“

  同時,應該提及中美洲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如果失去了中美洲,也代表著巴拿馬運河孜孜可危。

  一旦美國失去了巴拿馬運河,對我們的經濟,工業和各行各業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這樣的結果對民眾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就讓民眾清楚了失去中美洲的後果,他們才不會繼續加入反對我們的遊行,這次危機才能初步解決。”

  柯立芝總統點了點頭,對於國務卿的提議還是比較滿意的。

  “宣傳部門能否迅速進行應對,刊印一些證明我們的戰爭正義的新聞,並且聲明中美洲對於整個美國和所有美國人的重要性?”柯立芝總統又將目光看向了宣傳部門,面色嚴肅的詢問道。

  “盡量完成任務,總統先生。”宣傳部門負責人並未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而是模棱兩可的回答道。

  “我需要一個確切的答案。”柯立芝總統並未移開自己的目光,堅定並且嚴肅地看向宣傳部門。

  “總統先生。”宣傳部門負責人無奈的站了起來,解釋到:“印刷這些報紙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到整個美國的覆蓋。

  況且,總統先生,我們根本不能阻止其他報社印刷新聞,在印刷新聞層面我們是落後的。

  我們影響民眾的同時,其他的報社也會影響更多的民眾。”

  美國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由的,但這麽做也會有一個壞處,那就是一些企業和行業容易被資本掌控。

  就比如是開印新聞的報社和媒體,目前的報紙是人們離不開的獲取外界新聞的渠道,美國的報紙銷量還是很高的。

  這也導致一個嚴峻的問題,美國各州都有屬於自己的報紙行業,甚至一個城市的報紙行業競爭都十分慘烈。

  目前的中美洲戰爭在美國已經成了大新聞,那些資本家是根本不可能放棄刊印這些新聞的。

  宣傳部門想要憑借一己之力對抗所有的美國報社媒體,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沒辦法,就是這狗屁的自由。要是政府對於這些報社媒體干涉的太過嚴重,說不定會導致民眾更加的不滿,對於現在的局勢來說就是火上澆油。
    “該死。”柯立芝總統有些憤怒,但卻又無可奈何。

  因為宣傳部門所說的就是事實,哪怕是柯立芝總統也根本無法改變現實。

  未能夠直接對於目前所有的報社進行監管和限制,但這麽做注定會遭到那些報社的非議,甚至有可能會讓目前的局勢升級。

  現在的美國政府本來名聲就不太好,要是再乾這些比較極端的事情,保不齊民眾會做出什麽反應。

  “各位,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嗎?”揉了揉眉頭,柯立芝總統繼續詢問到。

  “總統先生,這樣的新聞在整個美國傳播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背後恐怕有著其他國家的干涉。

  這也代表著在輿論方面我們要對抗好幾個國家,已經被佔據優勢的前提下,我們已經很難進行反抗了。”柯立芝總統的又一心腹站起來說道。

  “與其思考如何在輿論上扳回一城,不如思考我們應該怎麽做來減少國家和政府的損失,同時盡可能挽回民眾的信任和支持。”

  “你有什麽提議?”柯立芝總統歎了一口氣,仿佛認命一般的說道。

  “巴拿馬運河是肯定不能丟失的,這關乎整個美國的命運和所有美國人的支持,哪怕拚盡美國權力也要保護。”那人繼續說到:
  “但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也不得不進行一些退讓。澳大拉西亞對菲律賓圖謀已久,對菲律賓我們也鞭長莫及。

  不如將菲律賓出售給澳大拉西亞,換取澳大拉西亞放棄對薩爾瓦多的支持。

  至於英國方面,如果沒了澳大拉西亞的支持,單獨的英國我們是可以對抗的。

  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洪都拉斯和英國的關系應該不太好。只要我們許諾英屬洪都拉斯,相信洪都拉斯會有興趣和我們一起對抗英國。

  如此一來,我們在中美洲也不是沒有幫手,至少損失也不會那麽大。”

  “埃裡克先生,你是覺得澳大拉西亞人為了一個菲律賓就會放棄和英國的合作嗎?”美國國務卿有些聽不下去了,有些好笑的反駁道。

  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美國人已經落於下風。

  澳大拉西亞繼續堅定的支持英國人的話,有大概率能夠獲得菲律賓加薩爾瓦多兩個地區。

  雖然接受美國人的條件能夠避免戰爭,但卻只是獲得一個已經實際上到手的菲律賓,對澳大拉西亞來說沒有太多的收獲,反而還要破壞和英國的關系,明顯得不償失。

  這麽淺顯易懂的道理,澳大拉西亞人不會不明白,接受美國人條件的可能性也無限度接近於零。

  被問住的埃裡克明顯有些尷尬,但還是訕訕的回答道:“總得要試試,坐以待斃只能讓局勢變得更加糟糕。”

  再次揉了揉眉頭,感覺到十分疲憊的柯立芝總統製止了兩個心腹的爭吵,無奈的說到:“盡力爭取澳大拉西亞放棄支持英國人吧。

  如果有需要的話,薩爾瓦多讓給他們也是可以的。相較於薩爾瓦多而言,整個中美洲才是更重要的。”

  “是。”聽到柯立芝總統的發言,兩人也不再爭吵,而是將目光放回了現在的中美洲局勢。

  9月9日,美國駐澳大拉西亞大使傳遞了柯立芝總統的想法,想要用菲律賓來換取澳大拉西亞在這次事件中的中立。

  這份提議被送到阿瑟的辦公桌上時,已經是九號的中午了。

  阿瑟對此略感好笑,因為美國人此時的退讓已經是迫不得已。菲律賓明明已經在澳大拉西亞的實際掌控中,這樣的退讓相當於啥也沒乾,只是一個名分而已。

  阿瑟自然也看不上這樣的條件,直接決定結束和美國大使的會談。

  “國王陛下!”美國大使連忙站了起來,繼續提出自己的條件:“如果澳大拉西亞願意在這次事件中保持中立,美國將不再干涉薩爾瓦多的局勢,默認貴國對薩爾瓦多的佔領和管理。”

  薩爾瓦多距離巴拿馬還是很遠的,在中美洲國家的存在感也不是太強。

  損失薩爾瓦多對於美國人來說也是能夠接受的,這至少比損失整個中美洲強的多。

  阿瑟笑著搖了搖頭,對著一臉期待的美國大使說道:“很明顯,大使先生,這點條件並不能破壞我們和英國的友誼。”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