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23章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第623章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1925年9月6日,荷蘭王國阿姆斯特丹宮。

  依舊是熟悉的場景和人物,但無論是威廉明娜女王還是荷蘭政府官員,此時的面色都凝重了許多,會議室內也透露著一絲絕望的氣氛。

  “各位,如今應該怎麽做?”拿著從荷屬東印度剛剛傳過來的電報,威廉明娜女王面沉如水,將目光看向了首相一眾人。

  政府一片寂靜,此時沒有任何好的對策,先開口的人毫無疑問會遭到威廉明娜女王的問責。

  “首相,你來說說,現在我們應該怎麽辦?”見沒有人站出來回話,威廉明娜女王將目光放在了政府第一人,也就是現任的首相身上。

  “女王陛下。”聽到威廉明娜女王指名道姓的詢問,荷蘭首相也深知自己不能再沉默,要不然離被罷免就不遠了。

  雖然威廉明娜女王的實權並不大,但要是順應民意罷免一個首相還是能做到的。

  “女王陛下,那些土著不可能無緣無故擁有那麽多的武器裝備,這其中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暗中策劃。”荷蘭首相硬著頭皮說道。

  “然後呢?我們沒有任何證據的就將罪名推到澳大拉西亞身上嗎?”威廉明娜女王冷笑一聲,說到:“不管土著背後有沒有澳大拉西亞人支持,只要我們沒有任何證據,就拿他們毫無辦法。

  再說了,就算有證據又能如何?難道還能和他們開戰不成嗎?

  首相,我要的是解決這件事情的答案,而不是聽你訴說這件事情是如何發生的。

  如果政府沒有解決事情的良好方法,那就等著遭到所有荷蘭人的問責吧!”

  不做決策是威廉明娜女王在任何時候的最聰明的決策,為這也代表著威廉明娜女王沒有任何過錯。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不做就不會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眼下就是如此,上次會議的決策是首相做的,鼓勵退伍軍人重返軍隊也是首相的決定,威廉明娜女王只是順應政府的決定,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罷了。

  如果真要追究責任,最大的責任肯定是政府的,而政府的最好背鍋俠就是現任的首相了。

  這也是威廉明娜女王之所以這麽說的原因,哪怕事情真的無法挽回,至少也不會將責任推到王室的身上。

  至於政府最後的下場如何,那就不是威廉明娜女王能夠考慮的事情了。

  反正歷屆內閣也不是威廉明娜女王選出來的,威廉明娜女王來說也只是熟悉的陌生人罷了,在權力和地位面前是隨時可以拋棄的。

  聽到威廉明娜女王這麽說,荷蘭首相的臉色發紅發漲,但最終卻無可奈何。

  事情也確實如此,理論上來說他才是荷蘭政府的負責人,也是荷蘭權力最大的人。

  出了事情的罪魁禍首肯定是他,這是想甩鍋都無法甩掉的。

  “女王陛下,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沉寂了一會,荷蘭首相開口說道:“如果沒有良好的辦法,恐怕荷屬東印度離失去已經不遠了。”

  不管是土著還是澳大拉西亞,對荷蘭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失去荷屬東印度。

  荷蘭本土幾乎不會遭到威脅,這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這也代表著一個事實,只要荷蘭本土不會遭到威脅,威廉明娜女王的王位是很穩固的。

  但首相的職位就不同了。如果丟失荷屬東印度的話,政府是有很大的責任的。

  換一個君主甚至廢除一個君主是很困難的,但如果只是換個首相和政府的話,對於任何歐洲國家來說都不困難。

  威廉明娜女王將目光看向首相,等待著首相的發言。

  目前的荷屬東印度局勢已經很難挽回了,這讓威廉明娜女王很快做了決定,那就是讓政府進行決策,自己盡量擺脫這件事情的影響。

  不管最後能否挽回荷屬東印度,這和威廉明娜女王都沒有任何關系。

  至於政府能否力挽狂瀾從澳大拉西亞手中重新奪回荷屬東印度,想想荷蘭和澳大拉西亞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威廉明娜女王還是拋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雖然土著人有了一定的武器裝備,但這些武器裝備的數量應該不會太多,至少不可能是無限量供應的。”荷蘭首相說道:“這也代表著我們仍然還有機會,如果能夠盡快平定叛亂的話。”

  “另一方面,我認為我們也應該和澳大拉西亞進行交涉。如果事情真的無法挽回,那就要盡可能挽回損失。”荷蘭首相繼續說道。
    見威廉明娜女王一言不發,荷蘭首相也明白了王室想要脫身其中,不再征求威廉明娜女王的意見,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外交部門,要求到:“外交部盡快和澳大拉西亞方面取得聯系,詢問澳大拉西亞方面的具體訴求。

  如果平叛沒有希望,那麽就用蘇門答臘或者加裡曼丹的其中一個,來換取我們和澳大拉西亞的和平吧!”

  這樣的話不可謂不大膽,因為這代表著已經注定了荷蘭殖民地要遭到分割。

  但仔細想想,這確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荷蘭這樣的中等國家面臨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列強國家的威脅的時候,如果沒有外來幫助,真的沒有絲毫反抗的余地。

  更何況,兩個國家衝突的主要地點在荷屬東印度,距離荷蘭本土十分遙遠,荷蘭先天性就佔據劣勢。

  澳大拉西亞可以憑借支持荷屬東印度的土著,輕而易舉的獲得和荷蘭交涉的主動權。

  但荷蘭能怎麽辦呢?雖然澳大拉西亞也有殖民地,但澳大拉西亞將土著全部驅除出去了。

  唯一還有土著分布的是蘇拉威西島,但這裡曾經是荷屬東印度的土地,這些土著對荷蘭人本來就很仇視,澳大拉西亞對荷蘭的防備也很嚴格,根本不可能有接觸那些土著的機會。

  這其實就是死局,澳大拉西亞可以輕易的製裁荷蘭,但荷蘭沒有任何反擊手段。

  偏偏這種製裁對荷蘭來說是最致命的,因為這能讓澳大拉西亞輕易的達成自己的目的。

  至於荷蘭首相所說的割讓蘇門答臘島或者加裡曼丹島,其實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相較於爪哇島來說,蘇門答臘島和加裡曼丹島的面積雖然龐大,但人口更少,相應的價值也會更少。

  甚至如果單從人口方面出發,蘇門答臘島和加裡曼丹島加起來的人口也比不過爪哇島,而爪哇島也是荷屬東印度統治的重心。

  如果說現有的荷屬東印度相當於完整的荷屬東印度的大半的話,那麽爪哇島加蘇門答臘島或者加裡曼丹島,也就相當於現有的荷屬東印度的大半。

  這對荷蘭人來說可能是最好的結局了,至少荷屬東印度的名頭還在,民眾們的怒火不會那麽猛烈。

  聽到首相的大膽發言,威廉明娜女王略帶驚愕的看向首相,但卻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殖民地也是國土的一部分,涉及到割讓國土,絕對是民眾非常在意的。

  更何況還是荷屬東印度這樣每年能帶來大量收入的土地,如果在政府手中丟失,這帶來的結果和下場可想而知。

  哪怕只是丟失了其中的一個島嶼,或者說其中一部分土地的話,恐怕這屆政府最好的結局也只是善終了。

  “那征兵還需要繼續嗎?首相先生。”國防大臣站出來詢問道。

  “當然需要繼續。”首相解釋道:“目前的局勢如何發展誰也不敢保證,我們得做好應對一切問題的準備。

  就算我們和澳大拉西亞達成了妥協,那些叛亂的土著還需要我們自己解決。

  不管怎麽樣加強軍事實力還是有用的,這或許也是我們保住荷屬東印度的最後機會了。

  國防部準備的怎麽樣?第一批支援的部隊已經聚集起來了嗎?”

  “第一批支援的一個師和一個團共計2.4萬人已經準備完畢,首相先生。”國防大臣說道:“預計最快三天內就能夠乘坐運輸船前往巴達維亞,抵達的話可能得一個月以後了。”

  巴達維亞是荷屬東印度的首府,這個名字是比較陌生的。

  如果提起巴達維亞的另一個名字雅加達,知名度就比較高了。

  這其實也正常,一個被殖民國家最想擺脫的就是殖民時期的影響,更改巴達維亞的名字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荷蘭首相點了點頭,對於軍隊聚集的速度以及抵達巴達維亞的時間還是比較滿意的。

  雖然仍舊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但這畢竟是跨越了大半個地球的行程,這樣的速度已經不慢了。

  “讓士兵們做好戰鬥準備,這場戰鬥很有可能有大傷亡。”荷蘭首相歎了一口氣,說道:“抵達巴達維亞後第一時間就展開平叛,盡快平定整個荷屬東印度的叛亂,這關乎到我們能否保全東印度。

  相應的武器裝備,後勤補給和物資支持,政府都會傾盡全力。海軍也要全力幫助陸軍進攻。諸位,各位都是內閣的成員,我們之間榮辱與共。為了你我的前途,為了荷蘭,為了東印度,請竭盡你我的全力!”

   3000字第三更,日萬完畢,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