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10章 後路
  第510章 後路
  1919年9月13日,世界聯盟公開對外宣布干涉俄國內戰,並且出兵85萬,組建世界聯軍對蘇維埃俄國宣戰。

  這一消息在被公布之後,立即如同燎原之火,瞬間席卷了整個世界,成為全世界人民熱議的話題,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俄國這個當事人。

  要問俄國人自己的態度,目前俄國內戰發展到這樣的局勢,沙皇俄國和蘇維埃俄國的支持者也已經非常明了。

  作為工人政黨成立的蘇維埃俄國,還是取得了俄國絕大多數工人的好感,最支持他們的也是俄國的工人階級。

  而吸收了資產階級的沙皇俄國,支持沙皇舊政府的還是那些平民,畢竟他們不願意給自己混亂的生活再多加一些變故,只要能有一口飽飯吃,他們對於政府還是順從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俄國人數最多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之外,剩下的貴族和資本階級,也大多願意支持沙皇俄國。

  當然,這並不代表著沙皇俄國的制度多麽先進,或者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威望有多麽高。

  只是單純的相較於工人聯盟所建立的蘇維埃政權來說,資產階級和貴族更願意看到沙皇繼續統治各國,至少在混亂的俄國社會下,他們仍然是那些剝削平民階級的高等人。

  在各大階級的影響之下,然後俄國在東歐方面已經潰敗,畢竟東歐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工人居多,這也是蘇維埃俄國的優勢。

  俄國的局勢從原本的南北混戰已經變成了東西混戰,蘇維埃俄國慢慢掌控了大半個東歐,而沙皇俄國的勢力也在向著北歐和亞洲轉移。

  說實話,蘇維埃俄國對於工人階級龐大的影響力,是大英帝國下定決心武力干涉俄國內戰的真正原因。

  無論哪一個工業國家,都有大量的工人。而大多數工業國家都是資本主義為主的國家,本身就和工人在利益方面有一些衝突。

  一旦蘇維埃俄國的意識形態向外擴張,搞不好整個歐洲都會面臨革命,這是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哪怕是法國這樣的共和國家,說白了也是以資本主義為首的國家,仍然能夠受到蘇維埃意識的衝擊。

  在正式決定武力干涉俄國內戰之後,世界聯盟各大國家也沒有任何猶豫,各自都在準備著兵力和艦隊,準備迅速撲滅蘇維埃俄國這個歐洲的大反派。

  陸軍方面先不說,世界聯盟在海軍方面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大英帝國動用了本土艦隊,外加法國的地中海艦隊,意大利艦隊,分別封鎖波羅的海和黑海,阻斷俄國所有出海口。

  而丹麥,比利時,荷蘭,羅馬尼亞,希臘小國家的艦隊就如同巡邏艦隊,負責各海域的巡邏任務,防止俄國艦隊偷偷溜出來。

  為了表達對於沙皇俄國的支持,世界聯盟聯合向尼古拉二世提供了一批免費的武器裝備,確保沙皇俄國能在世界聯盟的干涉聯軍抵達之前撐住。

  別世界聯盟聯軍還沒到,沙皇俄國就撐不住了,那這樂子可就大了。

  好消息是,俄國經歷了多次混亂時期,海軍軍艦不僅年僅失修,而且內部的統治更加混亂,在海洋上根本不可能對世界聯盟造成任何干擾。

  而目前打的水深火熱的沙皇俄國和蘇維埃俄國的雙方軍隊,實際上的真正戰鬥力也遠遠比不上其他歐洲國家。

  這並不是開玩笑,雙方的內戰看似嚴峻,但實際上雙方的軍隊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致命缺陷。

  雖然沙皇俄國的軍隊有著來自於澳大拉西亞和世界聯盟的軍事裝備的支持,但這些軍隊的組成部分是那些早已經厭倦戰爭的一戰老兵。

  他們先後經歷了一戰,資產階級叛亂,蘇維埃俄國起義和沙皇奪權,內心的疲憊早已經按壓不住。

  換句話來說,他們參加戰爭的時期比任何人都久,從一戰爆發到現在,他們一直在進行著戰爭。

  這樣的情況下,沙皇俄國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大幅度降低。而且這軍隊曾經臣服於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這也讓尼古拉二世並不信任這些軍隊,而是將大部分武器裝備裝備到自己的絕對心腹軍隊中。

  海軍方面的絕對碾壓不用多說,陸軍方面,沙皇俄國軍隊人數和蘇維埃俄國軍隊人數比達到了100萬比120萬。

  如果算上世界聯盟高達85萬的聯軍,沙皇俄國在陸軍人數方面已經取得了領先。

  事實上,蘇維埃俄國在經歷了世界聯盟相當嚴密的封鎖之後,實力其實還是比較弱的。

  如果不是通過戰勝沙皇俄國繳獲了一部分武器裝備,恐怕連人手一杆武器都做不到。

  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蘇維埃俄國少部分士兵的武器還是一些老舊的已經快要退休的家夥,他們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出的真正戰鬥力讓人質疑。

  1919年9月19日,來自世界聯盟的飛機駐扎到了沙皇俄國所控制的東北歐,並且在第二天實施了對莫斯科的大轟炸。

  這一消息立即讓沙皇俄國沸騰,因為內戰到現在,沙皇俄國的首都聖彼得堡仍然堅固,但蘇維埃俄國的莫斯科已經遭受危險。

  不少被蘇維埃俄國洗腦的工人走上街頭開始遊行,抗議世界聯盟草芥人命,對莫斯科的大轟炸已經導致成百上千人的傷亡。

  但很明顯,除了蘇維埃俄國之外,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工人的遊行。

  對莫斯科的轟炸仍在繼續,同時也在投放著大量的勸降傳單,干擾著莫斯科內外的秩序。

  在這份勸降傳單中,世界聯盟公開宣布蘇維埃俄國竊取了沙皇俄國勝利的果實,認定沙皇俄國才是一戰的勝者,也是整個俄國的正統。

  世界聯盟勸告蘇維埃俄國統治下的俄國民眾盡早放棄錯誤的統治,重新投入沙皇俄國的懷抱,才能避免戰爭所帶來的危害。

  同時,世界聯盟也做出承諾,會向沙皇俄國援助一批物資,來確保沙皇俄國的民眾不會受到任何糧食危機。

  這一點對於實行集中配給製的蘇維埃俄國來說還是有吸引力的。

  蘇維埃俄國的物資並不多,再加上世界聯盟已經完全切斷了蘇維埃俄國對外貿易線,想要對外獲取物資更是難上加難。

  在世界聯盟的85萬聯軍沒有徹底集結之前,世界聯盟將會在莫斯科以及蘇維埃俄國控制的大型城市進行轟炸,破壞蘇維埃俄國的秩序,澆滅蘇維埃俄國獲得戰爭勝利的希望。

  要知道,雖然一戰早已經結束,歐洲各國對於飛機的研發卻沒有停止。

  這次的干涉戰爭同樣也是檢驗各國飛機質量的機會,已經有不少的國家研製出了第二代軍事飛機,相較於一開始的國產飛機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

  像英國的飛機制造目標,就是在短時間內趕上澳大拉西亞第一代軍事飛機的性能,在此基礎上盡快實現超越,大英帝國在海空兩方面都具有絕對性優勢。
    為此,大英帝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還專門組建了單獨的飛機研究室,為飛機研究相應的發動機和設計。

  蘇維埃俄國,莫斯科。

  代表蘇維埃俄國最高權力的五人主席團會議內,此時五個人的臉色都不太好,表情十分凝重。

  “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同志,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我們的軍隊有多少勝算?”坐在首位上的人面無表情地詢問道。

  “在我們海面被全面封鎖的情況下,我們的勝算恐怕不足三成。”名字叫做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的人略微有些苦笑著搖了搖頭,無奈的回答道。

  這一數字都算是高估的結果,畢竟那些來勢洶洶的世界聯盟聯軍擁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他們的軍隊連每人一杆槍都只是勉強做到,有些槍的生產年份甚至比在座所有人都古老,只能當做一杆燒火棍。

  “還是太低了,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同志。作為革命軍事委員會的主席,我要求你履行自己的職責,監督好軍隊的一舉一動,讓國家順利度過這一次災難。”那人繼續吩咐到。

  “是!”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同志,我們的糧食物資還能夠堅持多久?”吩咐完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之後,那人又將目光看向了作為蘇維埃人民委員會主席的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詢問到。

  蘇維埃人民委員會主席的職務是蘇維埃政府的最高職務,相當於其他國家的首相和總理等職。

  不過,這樣的政府一把手的職位,在蘇維埃這個比較特殊的政治環境中權力並不是最高的,甚至還要弱於為首的那人和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保守估計,我們的糧食應該還能再堅持一年多的時間。如果明年糧食收成不錯,應該短時間內沒有糧食危機。”作為政府的負責人,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很清楚自己的任務,在聽到提問之後就連忙回答。

  為首那人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心中的擔憂也稍稍放寬了些許。

  無論什麽時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糧食的儲備是最為重要的。

  蘇維埃俄國能否戰勝世界聯盟和沙皇俄國的希望,不僅在於前線軍隊的戰鬥力和民眾對於政府的支持程度,同樣也在於蘇維埃俄國的物資儲備,特別是糧食的儲備情況。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個道理不僅能夠適用於民眾,同樣也適用於政府官員和軍隊。

  別的時候還好,一旦國家陷入全量危機,帶給國家的動蕩是巨大的,這能夠輕易摧毀一個國家的治安。

  “同志們,行動起來。在面臨的是國家最大的危難,我們必須團結起來,讓我們偉大的國家度過這次災難。列夫·達維多維奇·勃朗施坦同志,我希望你能每天向我匯報軍隊的情況,並且隨時準備好應對世界聯盟的敵軍。”

  這時候的蘇維埃政府還是高效的,隨著五人主席團的會議結束,整個蘇維埃俄國都被調動了起來,共同應對這次他們所認為的最大的危機。

  而在聖彼得堡,沙皇俄國的會議就顯得輕松了許多。

  許久沒有露面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此時不僅高調的參加了會議,並且臉上也再次展露出了笑容。

  重新奪回權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仍然兼任著名義上的俄國總司令的職位。

  當然,這次的尼古拉二世也學聰明了,雖然名義上是俄國總司令,尼古拉二世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自己的心腹,自己則穩坐宮中,負責自己比較擅長的政治和後勤。

  得益於之前資產階級政府對於後勤部門的清洗,沙皇俄國的後勤部門甚至整個政府也算高效。

  就算比不過剛剛成立的蘇維埃俄國政府,但比之前的沙皇政府要好上太多。

  “世界聯盟答應給我們的援助什麽時候能夠到達?”尼古拉二世看向自己剛提拔上來的後勤部長,詢問到。

  “第一批援助應該能在半個月後到達,最晚的一批援助應該也不會超過三個月。”那後勤部長聽到尼古拉二世的詢問之後,連忙站起了身,十分恭敬的回答道。

  經過資產階級的洗禮,尼古拉二世對於現在沙皇政府的掌控反而深了許多。

  面對著這個十分高效的政府,尼古拉二世還是十分滿意的。

  “目前我們的物資儲備如何?能否應對接下來的這場大戰?”尼古拉二世滿意的點了點頭,又繼續詢問道。

  “糧食儲備是一個大問題,不過我們失去了一部分東歐地區之後,糧食危機反而被緩解了。目前我們的糧食儲備應該能堅持到明年夏天,有了來自世界聯盟的援助之後,堅持到下一次糧食豐收應該不成問題。”那後勤部長繼續回答道。

  “備用計劃準備的怎麽樣?我們的撤退路線是否還安全?”緊接著,尼古拉二世又將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絕對心腹,聖彼得堡沙皇秘密警察負責人弗拉季斯拉夫·庫利科夫,一臉嚴肅的詢問到。

  “陛下,我們時刻在確保聖彼得堡到西伯利亞的路線。我向你保證,無論任何時刻,我們都可以安全撤離到西伯利亞。”弗拉季斯拉夫·庫利科夫同樣一臉嚴肅的回答道。

  自從上次被起義軍輕松地攻克聖彼得堡和冬宮之後,尼古拉二世就清楚的認知到了聖彼得堡並不是那麽安全。

  雖然上次有著疏忽大意的緣故,這次要面對的是更加危險的蘇維埃俄國,一個已經形成氣候的起義軍。

  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以及家人的安全,再加上不讓羅曼諾夫家族的統治在自己手中消散,尼古拉二世制定了一個計劃,確保自己可以在任何時刻,從聖彼得堡往東逃離,前往西伯利亞地區。

  之所以選擇西伯利亞地區,一來西伯利亞地區更加廣袤,並且擁有大量的農民,這是沙皇統治的基礎。

  再其次,再往東還有俄國的港口海參崴,仍然可以和世界聯盟的其他國家聯系,不至於被蘇維埃俄國全麵包圍,成了翁中捉鱉的狀態。

  要知道,海參崴距離澳大拉西亞可遠遠比聖彼得堡距離澳大拉西亞近。

  到時候也能更加輕易的獲得來自澳大拉西亞的支持,維護自己的統治還是不難的。

  大不了就和蘇維埃俄國打一場時間更久的消耗戰,反正沙皇俄國背靠大部分國家的支持,而蘇維埃俄國面臨所有國家的封鎖。

  聽到自己的撤退路線沒有任何問題之後,尼古拉二世這才算是松了一口氣,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

   今天就上飛機回家了,九號開始恢復兩更保底六千字,月中開始日萬,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