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94章 對美作戰計劃
  第594章 對美作戰計劃
  大衛在前來求見阿瑟之前,英國政府肯定是有提前預備和考量的。

  澳大拉西亞不可能白白的幫助英國,哪怕兩個國家的關系確實不錯。

  還是那句話,國家與國家之間隻存在著永恆的利益,卻沒有永恆的關系。

  想要維持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之間的良好關系,滿足各自的利益是必要的先決條件。

  這句話同樣也可以適用在人與人的人際關系中。拋開親情和愛情這兩個要素之外,想要維持和一個普通朋友的關系,尊重各自的利益是很重要的。

  當你對一個人很重要的時候,你就是這個人的朋友。而一個人對你很重要的時候,他就是你的朋友。

  人就是這樣的,絕大多數時候沒有絕對的無私,有的只是互相利益被尊重之後的滿足。

  聽到阿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大衛連忙說道:“這是自然,陛下。菲律賓的戰爭理應和中美洲的戰爭一起結束,這兩場戰爭的性質都是一樣的。不過,這樣重大的損失美國人注定也不願意承受,或許我們得做好打一場全面戰爭的準備。”

  一下子從美國那兒獲得菲律賓和中美洲兩塊地盤,美國人注定是無法接受的。

  要麽發動戰爭避免這樣的結果,要麽蹲在角落暗自舔食自己的傷口,這是美國人唯二的選擇了。

  不管怎麽樣,提前做好準備是必須的。雖然美國大概率不會發動戰爭,但誰又能保證美國統治者的腦子會不會臨時瓦特呢?

  萬一柯立芝總統腦子抽了發動了戰爭,難不成還能撤回不成?
  要是因為沒有準備讓美國人贏得了菲律賓和中美洲的戰爭,那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可就成了笑柄了。

  “這是自然,澳大拉西亞的軍隊隨時會做好戰鬥準備。”聽到大衛同意了自己的要求,阿瑟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也給出了自己慷慨的承諾。

  就算和美國人爆發了戰爭,這也是阿瑟願意看到的。

  美國人目前強大的就只有海軍,這一點英國人完全可以應付。

  解決了美國人的海軍,英澳聯軍在美國大陸就可以橫驅直入,一路從洛杉磯打到紐約,全面佔領整個美國,在白宮舉行閱兵典禮了。

  不止阿瑟對於英國人的條件很是滿意,英國人對於阿瑟隨時準備戰爭的態度也很是滿意。

  也正因為如此,這場密談很快達成了最終合作,雙方約定經過共同準備之後,向美國人發出最後通牒,結束這場持續了一年多的戰爭。

  為了防備島國人有可能的背刺和其他國家的干涉,雙方甚至還約定了在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艦隊分布比例,確保能夠完全壓製美國和島國的軍隊。

  不過,島國大力支持美國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東京大地震將島國的工業破壞的十分嚴重,沒有幾年的功夫是緩不過來的。

  要說干涉的國家,法國人是最有可能的。英法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法國人應該不會坐視英國人變得更加強大。

  不過,法國和美國聯合起來的概率也很小,畢竟法國人在太平洋已經沒有太多利益了,總不能單純的為了限制英國,把自己也搭上吧?

  英澳的準備至少要一個月以上,這也是雙方將下達最終通牒的時間約定在四月底的真正原因。

  一來正好可以向中美洲運輸更多的武器裝備,將中美洲武裝成更加強大的棋子,替英澳分擔一部分美國人的壓力。

  同時,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內調集海軍,達到美國人不同意就瀕臨美國的戰略。

  和英國人達成的戰略讓阿瑟暫時解決了美國這個心腹大患,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但沒過多久,一條來自德國的消息就讓阿瑟的表情變了又變。

  阿瑟本來以為維持了君主製的德國會和歷史上的發展截然不同,但沒想到一些人物就算背景經歷了改變,也注定會嶄露頭角。

  墨索裡尼在意大利的成功讓阿道夫·希特勒看到了希望。這個曾經隸屬於德國陸軍的普通士兵,他被強製退伍之後找到了自己心靈的依靠。

  德國工人黨成立於1919年,最新的名稱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

  但這個黨派和工人沒有太多的聯系,它的統治者是大名鼎鼎的阿道夫·希特勒,這個一手建立了第三帝國的人物。

  當然,現在希特勒的身份獲得了巨大的改變。魏瑪共和國沒能誕生,德國的歷史也和原本的歷史有著巨大的差異。
    不過,現在的德國和歷史上的德國都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國內的局勢相當混亂,經濟相當低迷,民眾的生活相當貧困。

  一戰後的各國基本都經歷了貨幣的貶值,其中德國和俄國是最為嚴重的。

  俄國盧布的貶值情有可原,畢竟內戰持續的比一戰還要久,直接摧毀了俄國的工業,盧布不貶值才是怪事。

  而德國馬克的貶值則更加嚴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戰後德國糟糕的政治局勢和混亂的邦國分割自治。

  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目前的德國馬克在巴伐利亞等強大的邦國已經不流通了,取而代之的是巴伐利亞泰勒。

  甚至巴伐利亞泰勒的價值遠遠大於德國馬克,這進一步摧毀了馬克在德國的經濟價值。

  在戰爭爆發以前,1英鎊等於20德國馬克,馬克的購買力還是很高的,德國民眾的生活也是歐洲最富庶幸福的國家之一。

  但戰爭爆發之後,馬克的價值已經大幅度降低。如果說戰爭剛剛結束時一英鎊能兌換上百馬克已經彰顯出德國貨幣的崩潰,那麽現在就算想要用馬克兌換外國貨幣也兌換不了的結局,就已經證明德國貨幣的崩潰有多麽嚴重了。

  大名鼎鼎的50萬馬克的麵包的事件不是代表著德國最嚴重時的麵包價值50萬馬克,而是用50萬馬克來襯托出這個時期德國經濟的崩潰。

  事實上的德國現狀遠遠比歷史上記載的還要嚴重,民眾們的工資紛紛突破了上千萬馬克,但每天吃一塊麵包都是奢侈。

  也正是因為德國目前的慘烈現狀,以希特勒為首的一些政治家,他們所發表的一些極端的演講反而獲得了民眾的歡迎。

  目前希特勒的政黨已經獲得了相當一部分德國民眾的支持,雖然還沒有誇張到獲得德國政治權利的地步,但也絕對是德國排名前五的大黨派了。

  如果不對希特勒的發展做出一定的限制,在民眾的支持下,希特勒獲得政府的權利也是必然的事情。

  這也代表著德國仍然有可能成為歷史上那個第三帝國,威廉二世不僅有著很高的完全被架空的可能,歐洲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迎來一場遠超一戰的超級大戰。

  阿瑟對於德國的局勢表達了關注,也讓情報組織詳細關注希特勒的一舉一動。

  但是否阻止希特勒的崛起,成了阿瑟一直在考慮的一件難題。

  如果單純按照目前德國的局勢來看,就算阻止了希特勒的崛起,也還有其他的特勒仿照著希特勒一般,將德國培養成那個好戰的第三帝國。

  除非能徹底改變目前德國的現狀,但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那些獲得賠款的國家誰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賠款,法國人也不會放棄對德國的限制,英國人也不會放任德國繼續成長為那個第二列強。

  可以這麽說,目前德國的現狀是整個協約國一手造就的。僅憑澳大拉西亞一國之力,是無法讓德國恢復到戰前那樣的局勢的。

  再者,對德國的分割和對德國民眾的傷害已經造成了,這是任何決策和方案都無法恢復的。

  德國人對於戰勝國,特別是法國的仇恨已經極度加深,難道還能撤銷他們的記憶不成?
  這也是阿瑟最終沒有阻礙希特勒崛起的真正原因,因為德國和將來法國的戰爭是無法避免的。怕沒有希特勒,也會有巴特勒,卡特勒之類的人帶領著德國走向戰爭。

  與其讓別的人來統治德國,不如讓阿瑟熟悉的希特勒來。至少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阿瑟還是比較熟悉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

  同時發生的事關德國的還有一件大事,仍然是關於德國賠款的情況。

  為了確保德國人是真的沒錢,而不是故意賴帳,經過眾多獲得賠償的國家研究決定,聯合控制德國的銀行,改組德意志銀行,並且實施德國的貨幣改革。

  協約國共同向德意志銀行貸款八億金馬克(3900萬英鎊)來幫助德國穩定貨幣價值。

  因為代工廠生產的方式獲得資金太過緩慢,德國還需要抵押自己的關稅,煙酒糖茶專賣稅,鐵路收入和工商企業稅作為貸款的條件,確保德國最終能夠償還這筆貸款和所有賠款。

  當然,為了保護德國,確保法國對德國的威脅不會實現。英國人也特意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任何單一國家不能對德國實施製裁,必須得通過整個協約國的會議才能實施對德國的製裁。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