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219章 東亞饑荒和留學生
  第219章 東亞饑荒和留學生
  此時的愛因斯坦還只是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的二級技術員,雖然因為剛剛獲得了維多利亞物理學獎的獎項,在歐洲的物理學領域也算是小有名氣。但因為年紀的原因,在瑞士受到的重視也並不是那麽高。

  至少憑借愛因斯坦二級技術員的身份,一些頂尖的實驗室是不能使用的。

  但如果為澳大拉西亞效力,不僅能夠瞬間成為澳大利亞物理協會的會長,同時還能使用澳大拉西亞國內的所有物理研究室,還擁有澳大拉西亞國家大學物理專業榮譽教授等職位,受到的重視程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個德國人,先後居住在德國,意大利和瑞士,對於某一個國家的認可程度並沒有那麽高。

  他之所以選擇成為瑞士的公民,無非也是看中瑞士中立國的身份,希望工作在沒有戰亂的和平家園。

  也正因為如此,愛因斯坦在接受到阿瑟的邀請之後,並沒有國家大義的束縛和包袱,而是在認真思考留在澳大利亞的各種利弊。

  對於愛因斯坦這樣的頂級科學家來說,自身的錢財往往不是那麽重要。

  再說了,只是憑借著維多利亞獎,愛因斯坦就能夠獲得大量的獎金和名譽,自然也更加不看重錢財。

  對於愛因斯坦來說,工作的環境和科研需求的滿足程度是比其他事情更為重要的。

  眼下看來,或許澳大拉西亞的學術界並沒有瑞士那麽發達,但至少研究場地和資金絕對充足,更加不用擔心外界的困擾。

  最終,在阿瑟的勸說和誘惑之下,愛因斯坦同意留在澳大拉西亞,暫時先以澳大拉西亞臨時住民的身份,擔任國家大學的榮譽教授。

  雖然並沒有直接成為澳大拉西亞的公民,但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阿瑟十分大方的承諾每年會給予愛因斯坦至少二十萬澳元的研究資金,並且願意給愛因斯坦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

  除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研究之外,愛因斯坦的所有理論研究均歸屬於他自己。

  愛因斯坦的到來除了讓澳大拉西亞增加一位物理學的大拿之外,還為澳大拉西亞的物理人才增加了一位良師。

  相信在愛因斯坦這位國家大學物理學榮譽教授的影響之下,國家大學的物理系,也能夠誕生更多的物理人才和專家,澳大拉西亞的科研領域也走在世界前列。

  1907年2月,隨著沙俄帝國的第一資金到帳之後,悉尼港皇家造船廠也開始了俄國訂單的建造。

  兩艘無畏艦巨大的龍骨開始鋪設,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媒體圍觀,阿瑟也出席了兩艘無畏艦的開工儀式。

  雖然這兩艘無畏艦是為俄國建造的,但它所采用的,全部都是澳大拉西亞掌握的技術,建造的工人和專家也全部都是澳大拉西亞人。

  這在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史上也是值得紀念的事情,至少在無畏艦的建造上,澳大拉西亞真正的來到了世界一流。

  伴隨著阿瑟一同出席開工儀式的,還有俄國駐澳大拉西亞的外交大使。

  俄澳聯姻之後,兩國之間的聯系也變得更加緊密。澳大拉西亞的各種產品開始向俄國傾銷,俄國也開始向澳大拉西亞大量輸送農業人口。

  這兩艘無畏艦被俄國人命名為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和波爾塔瓦號,這兩個軍艦名恰巧是俄國歷史上第一批無畏艦甘古特級戰列艦的名字,現在提前出來,也算是個巧合。

  因為滿載排水量達到20910噸的原因,這兩艘戰列艦的龍骨鋪設就需要很久的時間。

  開工典禮結束之後,在場的所有國內外媒體也被請離,接下來皇家造船廠將成為軍事禁區,在兩艘戰列艦沒有下水之前,基本不允許無關人員靠近。

  實際上,無畏艦的建造時間並不長,耗時久的反而是下水之後的海航和測試。

  大英帝國的無畏號戰列艦在采取多種新技術的前提下,僅僅修建了四個月,足以見得大英帝國的工業規模和效率。

  澳大拉西亞的建造時間就要慢上很多。根據專家們的估計,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預計將在今年年底下水測試,波爾塔瓦號預計將在明年年初下水測試。

  如果一切順利沒有問題的話,這兩艘戰列艦預計將在明年下半年到年底,也就是1908年的年底左右交付。

  二月中旬,澳大拉西亞皇家軍事學院在進行了一個多月的選址之後,終於將校址確定為首都領地的西部郊區。

  當然,這只是軍事學院的陸軍學院和航空學院所在地,海軍學院會靠近悉尼港口,畢竟海軍的訓練離不了軍艦,軍艦的訓練離不了海洋和港口。

  為了讓皇家軍事學院具備更大的規模和名氣,阿瑟這次也算是豁出去了,廣泛的在歐美尋找軍事專家和教授,來坐鎮皇家軍事學院。

  因為皇家軍事學院的建設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因此航空實驗室的培訓機構暫時並未搬遷,而是繼續留在航空實驗室,進行著飛行員的培訓計劃。

  截止目前為止,阿瑟已經讓人在軍隊進行多次篩選,挑選出來了幾百個適合成為飛行員的優秀士兵,並且交給了他們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那就是盡快掌握飛機的駕駛技術。

  所有進行飛行員培訓的人林林總總加起來,也差不多有八百多人了。

  等這些人徹底掌握了駕駛技術之後,澳大拉西亞也算是掌握了第一批空軍士兵。

  同樣也是在二月,東亞地區因為蟲害和瘧疾,酸雨等天然災害,發生了較為嚴重的饑荒。

  各大列強開始在這些受災地區大肆高價出售米面糧食,賺取大量的不義之財。

  阿瑟十分譴責這種行為,因此命令澳大拉西亞的各地糧倉調動大量的糧食前往東亞,加入列強們的行列。

  當然,明面上阿瑟還是有所行動的,十分高調的征集了一百噸糧食,並且宣布免費贈送給受災人民。

  只不過這一百噸糧食最終能有多少到達受災人群的手中,阿瑟也不能保證。

  澳大拉西亞的這一行為,頓時讓受災人民感恩戴德。畢竟這些人眼中的洋大人高高在上,像澳大拉西亞這樣憐憫他們的外國人並不多。

  人民一直被壓迫的奴性心理,再加上國家目前極端落後的局面,讓一些人誕生了十分嚴重的崇洋媚外心理。

  剩下的人哪怕並不崇洋媚外,也不得不在洋大人的面前低下卑微的頭顱。

  讓阿瑟沒有想到的是,阿瑟明面上的一點善舉,居然讓不少的受災人民有了親近澳大拉西亞的想法。

  他們將改變國家局面的希望,放在了澳大利亞這樣的先進國家上,認為只有學習先進體系和科技,並且用這些來武裝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和自己的民族目前面臨的危機。

  只能說這些底層的人民還是太好騙了,要是讓他們知道澳大拉西亞運往受災地區的糧食高達數萬噸,除了那一百噸免費贈送的之外,全部都是平常糧價的幾倍甚至好幾倍高價出售,恐怕他們的心情會變得十分奇妙。

  2月到3月的這一次在東亞的天然災害和饑荒,反而成了列強國家剝削的良好機會。

  根據在東亞地區開設的商行來看,僅僅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澳大拉西亞就賺取了平時糧食出口好幾倍的利潤,並且在明面上還獲得了受災人民的些許好感,可謂是名利皆收。

  阿瑟以為這次饑荒事件造成的影響就這些了,沒想到在三月的時候,政府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客人,是一批來自於清國的學生,請求澳大拉西亞開放大學,讓一些清國學生能夠進入澳大拉西亞的大學留學。

  因為涉及到清國這個列強利益所在的原因,政府的官員也不敢妄自決斷,因此將皮球踢到了阿瑟這邊。

  此時的清國留學生,大多都是比較有錢的地主官紳。至於沒有錢的窮苦百姓,他們連吃飽飯都是個問題,更不要說前往國外進行留學了。

  窮苦百姓更多的是前往國外尋求生計的,而不是進入大學求學,豐富自己來拯救民族。

  實際上,這些人或許也是擔心澳大拉西亞會拒絕的原因,給出的條件也很豐厚。

  除了他們在澳大拉西亞的所有花費自費之外,還會每人每年支付一千澳元的學費。

  如果按照目前的匯率計算的話,一千澳元差不多相當於三千五百兩銀子,足以見得目前留學的人都是達官貴人,商賈士紳。

  阿瑟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但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要求。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維護澳大拉西亞的統治,不能在澳大拉西亞從事任何違法犯罪的活動。

  一旦被發現這些留學生從事著任何違法犯罪的行為,他們不僅要面臨大額的賠償,還有可能被澳大拉西亞政府追責。

  阿瑟之所以同意他們的留學請求,實際上也是想培養親近澳大拉西亞的人才。

  如果這些人能夠走到他們國家的更高層,或者獲得更多的權利和地位的話,他們不也能夠影響著他們的國家更加靠近澳大拉西亞,澳大拉西亞獲得更多的利益嗎?

   三千字第二更,求支持!
    求月票啊,兄弟們。差幾張月票就上分類月票榜了,兄弟們跪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