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180章 戰爭全面爆發,公投結果出爐
  第180章 戰爭全面爆發,公投結果出爐

  2月6日,島國同沙俄帝國斷交之後,沙俄帝國一邊讓遠東的陸軍和海軍準備有可能到來的戰爭,一邊則盡可能的拖延戰爭到來的時間,好讓軍隊有更多的準備時間。

  按照國際慣例來說,兩個國家在交戰前一般要經過宣戰和斷絕外交關系兩個環節,因為島國並沒有向沙俄帝國宣戰,因此,沙俄帝國的官員包括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內,都認為島國只是威脅和試探,不認為島國真的敢發動戰爭。

  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遠東的戰爭準備,很多俄國人都是這個心理,認為島國不可能擅自發動戰爭,因此戰爭準備也很緩慢。

  這時候的沙俄帝國太平洋分艦隊大部分軍艦仍然停泊在旅順港口的外港,艦艇的警戒仍然和往常一樣,雖然已經決定采取加強警戒的警備措施,但這一決定尚還沒有到完全執行的時候。

  時任遠東總督阿列克賽耶夫雖然早已經得知島國和沙俄帝國談判破裂的消息,但沒有采取比較緊急的應變措施。

  他盲目自大的認為島國不可能發動戰爭,因此還在戰爭打響的前幾個小時,十分信誓旦旦的對於太平洋分艦隊參謀長威特赫夫特將軍說:“戰爭不可能打起來。”

  但就在他說完這句話的幾個小時後,1904年2月8日,島國出動艦隊,悍然發動了對於旅順外港沙俄帝國太平洋艦隊的偷襲。

  此時的沙俄帝國遠東艦隊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仍然停留在海參崴,一部分駐扎在朝鮮的仁川港。

  而駐扎在旅順港口的則是太平洋分艦隊的主力艦隊,由沙俄帝國海軍上將塔斯克進行指揮。

  島國這次的偷襲計劃同樣分為三部分,一小部分艦隊北上防備駐扎在海參崴的沙俄帝國艦隊回援,另一部分艦隊由六艘巡洋艦組成,其中還包括了生產自澳大利亞的巡洋艦。

  這支艦隊的目標是仁川港口的瓦格良和高麗人號。

  而其余的聯合艦隊主力,他們的目標就是位於旅順口的太平洋分艦隊主力。

  晚上大約十點多,島國的聯合艦隊成功來到了旅順港口外。這時候已經進入了夜色,因為是冬天的原因,天黑的比較早,十點多的時候天空已經一片漆黑。

  對於島國艦隊的到來,沙俄帝國的太平洋艦隊沒有任何防備。

  這也注定了這支艦隊的命運,哪怕已經有很多的戰爭趨勢,但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和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塔克熟視無睹,狂妄自大的認為島國不可能發動戰爭,對於戰備也沒有任何加強的措施。

  為了不打草驚蛇,島國先是派出了幾艘魚雷艇,悄悄摸摸的進入了旅順港口。

  不過還是被停泊在港口外圍的軍艦發現了不對,打開探道燈搜索一番後發現了這些魚雷艇。

  但這並不能阻止魚雷艇的行動,短短幾分鍾的時間裡,數艘魚雷艇往身邊的幾艘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了幾十枚魚雷,雖然有超過一半沒有命中,但還是有高達十多枚魚雷命中了附近的俄國軍艦。

  損傷最大的就是距離最近的佩爾斯威特戰列艦和太平洋艦隊的旗艦皇太子號。

  值得一提的是,當魚雷的轟鳴聲和俄國軍艦的還擊炮聲傳到了岸上的時候,塔斯克將軍等人還摸不著頭腦。

  宴會上的人有猜測軍艦在鳴放禮炮的,也有猜測軍隊在演習的,讓艦隊的司令塔斯克都有些相信和遲疑。

  直到有人報告軍艦被襲擊之後,塔斯克這才大吃一驚,連忙終止了宴會。

  這場偷襲行動一直持續了好幾個小時,最終,島國艦隊在港口堅固的要塞和海防炮的防禦之下,不得不悻悻而去。

  但這場襲擊並非沒有成功,太平洋艦隊的佩爾斯維特號戰列艦和皇太子號戰列艦身負重傷,短時間內不能參加戰鬥。

  其他包括兩艘巡洋艦以及一些小軍艦也各有傷勢,戰鬥力大打折扣。

  偷襲最成功的就是位於仁川的小艦隊,因為數量的優勢,俄國的軍艦根本不是島國軍艦的對手,最終在經過一番戰鬥之後,兩艘軍艦全部被擊沉。

  當艦隊被偷襲的消息傳回沙俄帝國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沙俄帝國的一眾高官相當憤怒,沙皇尼古拉二世更是摔碎了好幾個擺件。

  緊接著不久,沙俄帝國外交大臣就接到了島國大使遞來的宣戰書。

  島國人無奈的辯解是因為電報機壞了,才導致宣傳書延遲了一天的時間。

  沙俄帝國對此十分鄙視,厭惡並且憎恨的回復一句:“貴國無恥的言論相當令人作嘔,沙俄帝國會讓貴國付出代價。”

  自2月8日島國對沙俄帝國太平洋分艦隊偷襲開始,第二天也就是2月9日,沙俄帝國和島國之間的戰爭全面爆發。

  作為老牌列強之一的沙俄帝國,和新興國家島國之間的戰爭,在全世界也是一件大事。

  在戰爭全面爆發以後,遠東地區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和之前的危機一樣,大英帝國和美國站在了島國一邊,德意志帝國站在了沙俄帝國這邊。

  為了拉攏和維持與沙俄帝國的關系,法國也不得已站在了沙俄帝國那一邊。

  其他的國家基本都是帶著吃瓜的心情關注這場戰爭,畢竟戰火在遠東,也根本波及不到歐洲。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行動也很快,在2月9日就宣布了中立。

  除了向這兩個國家出售軍火之外,阿瑟也確實對這場戰爭不感興趣。

  畢竟,對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來說,眼前的這次公投才是讓人最關注的事情。

  不過這也算一件好事情,有著遠東戰爭的吸引,新西蘭的公投並不引人注目,阿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漸漸被人遺忘。

  1904年2月15日,新西蘭的公投投票環節正式結束,進入到了為期一個月的統計環節。

  因為所有投票可能高達數十萬張的原因,因此新西蘭特意向周邊的列強殖民地借了數百名官員幫助統計。

  至於為什麽不像澳大利亞和大英帝國借人,是因為這兩個國家也算是公投的主角之一,讓他們來幫助統計難免落人口實。

  事實上,也多虧了像列強殖民地借的這數百名官員,要不然公投的票數統計可能會浪費更多的時間。

  在辛辛苦苦統計了一個月之後,1904年3月15日,新西蘭的公投結果正式出爐。

  這次的公投吸引了新西蘭絕大多數符合條件的人參與,收到的總票數高達四十萬六千三百二十七票,投票人數佔據可投票人數的百分之九十四。

  在公投可以選擇的三個選項當中,受到支持最少的是新西蘭獨立的選擇。

  支持新西蘭獨立的人僅僅只有一萬三千多人,僅僅只有投票總人數的百分之三。

  這也能側方面看出新西蘭人並不認為國家獨立出去就能夠讓他們過的很好,反而會受到更多的國家覬覦。

  被選擇最多的選項是加入澳大利亞。

  或許是因為作為澳大利亞公爵的阿瑟在新西蘭這次危機中做了很多的原因,或許也是新西蘭人對於澳大利亞天然的好感度和認可程度,也可能是格蘭特所率領的聯盟黨對於新西蘭人的洗腦,總而言之,加入澳大利亞這個選項在這次公投中獲得了絕大多數的支持。

  支持新西蘭繼續留在大英帝國的一共有五萬七千票,佔據投票總人數的百分之十四。

  而選擇加入澳大利亞和澳大利亞組建聯邦的人一共有超過三十三萬六千人,佔據這次投票總人數的超過百分之八十二。

  加入澳大利亞的選項以百分之八十二的壓倒性優勢,成為了這次公投後新西蘭的選擇。

  當3月15日新西蘭殖民政府將公投的結果正式公布出來之後,新西蘭的街頭再次充滿了喜極而泣的人們。

  新西蘭人似乎看到了自己所在的國家繁榮發達的希望,似乎也看到了新西蘭人如同澳大利亞人那樣富裕美好的生活。

  從3月16日開始,新西蘭的街頭已經出現了各種“聯邦萬歲!”“阿瑟公爵萬歲!”的標語,人們似乎在用這種方式,來慶祝新西蘭的新生,來慶祝他們同樣也擁有阿瑟這位君主的喜悅。

  1904年3月17日,阿瑟在惠靈頓,以新西蘭總督的身份發表了一篇演講,宣布新西蘭殖民政府認同新西蘭公投的結果,並宣布在澳大利亞接管新西蘭之後,新西蘭殖民政府將正式改組為新西蘭政府,上下議院繼續保持不變。

  同樣也是在這天,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接收到了來自許多國家,包括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沙俄帝國,島國,法國和美國等眾多國家的祝賀,大英帝國的祝賀是最後一個到達的。

  1904年3月18日,阿瑟以澳大利亞公爵的身份,向所有新西蘭人民表示歡迎,承諾在建立一個新的聯邦之後,會把所有新西蘭人當做澳大利亞人那樣看待,新西蘭人和澳大利亞人都是阿瑟的子民。

   三千字章節第二章,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