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95章 歐洲事務總管(求訂閱!)
  第95章 歐洲事務總管(求訂閱!)
  除了M1897火炮之外,亨特管家也給阿瑟帶來了一條好消息。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維多利亞獎已經正式進入征集和評選階段。

  因為任何一個獎項的獎金都高達五萬英鎊的原因,這次的維多利亞獎幾乎引起了半個歐洲科研界的轟動,哪怕不是科研界的人,都妄圖在短時間內發明出什麽東西,讓自己獲得這天上掉餡餅一般的獎金。

  因為是第一次評獎,亨特管家邀請了備受整個科研界認可的許多教授,科學家作為評獎人,他們每人也將獲得至少兩千英鎊以上的報酬。

  在金錢的吸引下,這些人也都十分樂意作為第一屆維多利亞獎的評委,並且還特意詢問下一次大獎什麽時候頒發。

  這些人算是免費的廣告機器,亨特管家也自然樂意告訴他們。

  在這些教授和科學家的宣傳之下,維多利亞獎在歐洲的知名度一傳十,十傳百,已經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讓許多人心動的是,維多利亞獎每年都會頒發,並且獎金不會降低。

  這代表著什麽?只要獲得任意一年的維多利亞獎,就能夠獲得至少五萬英鎊的獎金。

  許多能力並不出彩的教授和科學家們,或許一輩子都接觸不到這麽龐大的資金。

  如果非要說這些資金在這些人心中的吸引力的話,那就好比張繡他嬸嬸對於曹操的吸引力。

  在這樣不能讓人拒絕的誘惑下,雖然第一次評獎對於參選作品和研究的要求很高,還是吸引了數千個作品和研究,個人參選。

  亨特管家離開的時候,獎項已經進入了評選階段,並且會在新的一年來到之前,評選出每個獎項的具體獲得人選,然後在新的一年的年初,在澳大利亞進行頒獎和公告。

  為了防止和杜絕評選作弊的發生,這次的所有評委的作品和研究都不能參加評選。

  這無疑讓有些評委略微失望,不過,兩千英鎊的報酬也絕對比那堪稱萬中挑一的獎項來的誘人。

  阿瑟十分滿意維多利亞獎的進度。

  順利舉辦之後,維多利亞獎每年都能為澳大利亞帶來幾名高級人才。

  雖然不可能獲獎的人都選擇前來澳大利亞,但只要有其中的一半,甚至一小半願意前來,對於澳大利亞來說都能夠接受了。

  雖然維多利亞獎目的是為了給澳大利亞拉攏高級人才,但獎項評選還是十分認真和公正的。

  最終能夠獲得任意一樣獎項的人,絕對都是在這方面有十足的貢獻的人才。

  這樣的任何一個人才,都能對某個行業起著重大的作用。如果澳大利亞能夠收攏許多這樣的人才,那麽何愁澳大利亞不能崛起呢?

  亨特管家回國之後,歐洲的主要事物就交給了澳大利亞駐荷蘭大使艾裡克·奧布姆以及歐洲事務總管戴維·馬丁斯·西芒。

  戴維·馬丁斯·西芒自然不用多說。作為老阿瑟公爵信任的心腹之一,也是阿瑟的班底。

  而艾裡克·奧布姆大使是外交部的人才,也是阿瑟比較看好的澳大利亞本土官員之一。

  戴維·馬丁斯·西芒的歐洲事務總管職位,實際上和亨特管家的總管職位一樣,都是隸屬於王室的私人官員。

  他們只聽從阿瑟命令,是絕對效忠於阿瑟的人。

  而歐洲事務總管顧名思義,就是管理歐洲事務的屬下。

  雖然澳大利亞是一個大洋洲國家,但絕對少不了要和歐洲國家打交道。

  特別是英國和德國,一個是擁有深厚關系的母國,一個是關系良好的合作國家。

  荷蘭人的行動也很快。在土著購買條約簽訂的第二個月,也就是1901年12月,荷屬東印度的第一批土著就已經運送了過來,足足兩萬名。

  雖然澳大利亞為此也付出了十萬英鎊的購買費用,但相比這十萬名勞動力來說,澳大利亞絕對是賺的一方。

  當然,荷蘭王國也不怎麽虧。這些土著放在殖民地還不好管理,荷屬東印度時不時就爆發一次叛亂。

  這兩萬個土著一半被分配到了鋼鐵廠,快速增加澳大利亞少的可憐的的鋼鐵生產量。

  一半被分到了工業鐵路的建設中。目前,鐵路的建設正是缺人,在不缺少鐵軌和其他物資的情況下,這種能乾活的土著,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根據各方面統計,目前澳大利亞擁有超過五萬名土著勞動力投入在國家建設的方方面面,並且還在以較為龐大的數字每月增加。

  這其中,只有不到一萬名土著是澳大利亞本土土著,其他的超過四萬名土著都是來自新幾內亞和荷屬東印度。

  在土著這方面,澳大利亞算是一個異類。大部分的殖民地都擁有數量龐大的土著,特別是像澳大利亞這樣面積龐大的殖民地。

  但澳大利亞不同。哪怕是在殖民地時期,澳大利亞也隻擁有一百多萬的土著。

  在漫長的殖民地生涯中,大量的土著被殖民者帶過來的疾病折磨致死,少量的土著更是搬遷到了荒蕪的內陸。

  再加上移民的增多導致城市的擴張,澳大利亞土著的生存面積越來越小,總數量也越來越少。

  這些土著在政府的人口統計中並沒有被納入其中,沒有任何一個澳大利亞官員將他們看作是正常的公民。

  根據估算,這樣的土著澳大利亞大約還擁有超過七十萬,並且在以小幅度進行減少。

  但這其實是大部分澳大利亞官員都樂意見到的場面。哪怕是歷史上的澳大利亞成立初期,也一直在奉行所謂的白澳政策,也就是白種人的澳大利亞。

  雖然阿瑟並不是極端的種族主義者,但他在土著的政策上,對那些官員們保持了默許的狀態。

  這也導致了一個現象的發生,那就是有部分的澳大利亞本土土著會因為各種情況,也加入到了土著勞動的大軍當中。

  不過,這對於澳大利亞的建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大量土著的投入,澳大利亞的各種建設速度比以前快了許多,甚至某些地方可以說是一天一個變化。

   第一更,求支持!弄了個群,大家看到可以加一下,一起討論劇情啥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