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章 興師動眾
  第6章 興師動眾
  與其說是遲來的生日禮物,不如說是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威脅和自己達到目的的滿足之下,給阿瑟象征性的補償而已。

  阿瑟17歲的生日在1月13日,雖然受到阿瑟公爵的影響,這個生日是自己和家人悄悄過的,也沒有任何的慶祝和聚會。

  但這不代表以維多利亞女王和愛德華王儲為首的英國王室就不知情了。

  相反,作為年幼就被封為威爾士親王的王儲,愛德華王儲在長時間內培養了大量屬於自己的勢力,雖然對於維多利亞女王來說不值一提,但絕對不至於連阿瑟的生日都不知道。

  但不管怎麽樣,愛德華王儲給的五千萬英鎊可是真的,阿瑟自然也不會拒絕。

  雖然這其中有三千萬英鎊是來自於倫敦銀行的貸款,但倫敦銀行有大部分股份在愛德華王儲的手上,因此這三千萬其實也就相當於贈送。

  這麽一來的話,阿瑟手中的資金即將達到一億三千七百萬英鎊,隻論個人財產的話,小威廉自信自己能進入世界前五。

  沒有關注阿瑟的反應,在看到維多利亞女王還算滿意的神情之後,愛德華王儲終於算是松了一口氣。

  王儲明白,雖然自己看似是穩穩的王位第一繼承人,但只要維多利亞女王宣布廢除自己王儲的身份,絕對會有大多數英國民眾和政壇認可這件事。

  千萬不要小看維多利亞女王在英國平民心中的地位,英國能夠整合為龐大的聯合王國,維多利亞女王在各個王國心中崇高無上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阿瑟,你本應該成為大英帝國至高無上的公爵,但你想去偏遠的澳大利亞,我也不會阻攔。作為你的祖母,我也沒什麽好送給伱的,就給你一億英鎊的補償和價值五千萬英鎊的工業設備吧。”維多利亞女王摸了摸阿瑟的頭,說到。

  “澳大利亞畢竟是偏遠的地區,先不說教育和醫療條件了,基礎設施都十分落後,並且十分不穩定。”維多利亞女王緩緩說道:“我給你的這筆錢也不是讓你去貪玩享樂的,而是讓你利用這筆錢和這些工業設備,將澳大利亞的基礎建設和醫療,教育,工業發展起來,即是為了你自己,同樣也是為了所有澳大利亞人,不是嗎?”

  “我明白,祖母。我既然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公爵,就會把發展整個澳大利亞作為我終生的奮鬥目標。”阿瑟點點頭,鄭重的說到。

  “那就好,雖然我們這次同行,但你要去澳大利亞,我要去新西蘭。祖母不能時時刻刻看著你,保護你,以後的路還得你自己走下去。”維多利亞女王繼續囑咐到。

  “我代表英國王室,贈送給你一支兩千人規模的皇家近衛軍。他們的家人也會跟著你前往澳大利亞,阿瑟,如果受不了的話,就去新西蘭找祖母,千萬不要強撐著。”

  維多利亞女王看似嘮叨的話語,在阿瑟的心中卻如同春天的暖陽一般溫暖人心。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長達五個多月的時間,維多利亞女王也是為數不多真心對待自己的人了。

  1900年3月4日。

  準備了大半個月的艦隊還是出發了,只是這次艦隊的規模再次擴大了許多,隨行的近衛軍也高達四千人,其中一半已經屬於小威廉私人了。

  說起皇家近衛軍,也叫皇家近衛師團,是隻屬於英國王室的私人軍隊,誕生的歷史已經有數百年的時間。

  每一名近衛軍衛兵,都是從英國軍隊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在日常訓練和紀律約束方面,都遠遠強於普通的英國陸軍。

  雖然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威名遠揚世界,導致英國的陸軍反而並不出名。

  但實際上,正規的英國軍隊戰鬥力在歐洲也能排得上前三,除了稍遜色於德國軍隊和法國軍隊之外,無論是士兵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領先於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

  而在這些英國陸軍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皇家近衛師團,其戰鬥力已經和德意志精銳軍隊有的一拚。

  由五個步兵團和兩個騎兵團一個預備團組成的皇家近衛師團,實際上也是英國王室維持統治的重要手段。

  艦隊的離開受到了大量倫敦市民的歡送,甚至直至艦隊全部駛離,狂熱的人群還是呆在港口久久不願離去。

  3月14日,艦隊在經過了長達十天的航行之後,抵達了蘇伊士運河,這條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

  蘇伊士運河連接了非洲東部和印度,東南亞等地區,被英國視為控制印度的重要手段。

  也正因為如此,大英帝國自從掌控了蘇伊士運河之後,就在蘇伊士運河駐守了重兵,保護這條十分重要的水道。

  運河上的守兵很早就得知了維多利亞女王即將抵達的消息,已經提前在運河上列好了隊形迎接。

  阿瑟也感受到了這個時代的英國人民對於維多利亞女王的崇拜和尊敬,這既是所有英國人民對於大英帝國取得的成就的自豪和驕傲,同樣也是對於這個掌管帝國已經數十年時間的女王的認可。

  和維多利亞女王一起,檢閱了運河守軍之後,艦隊再次出發,這次的目的地是印度。

  維多利亞女王這次的旅途或許不只是修養這麽簡單,旅途雖然目的非常明確,但還是分別要在蘇伊士運河,印度以及澳大利亞停靠,隨後才會抵達新西蘭的懷特島。

  維多利亞女王所選擇的這三個停靠地都具有特殊的含義,澳大利亞自然不用多說,是小威廉以後的領地,維多利亞女王選擇停靠在澳大利亞也不是沒有震懾當地勢力的用意。

  而蘇伊士運河和印度,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就是不可失去的戰略地區。

  英國的崛起一半是靠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領先,一半就是靠著外部殖民帶來的大量土地人口和廉價資源了。

  特別是印度,不僅擁有取之不盡的勞動力和大量優良的港口,還擁有豐富的農作物產出,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

  對於大英帝國來說,一個英屬印度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其他所有殖民地的重要性。

   第二更,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