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74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
  第374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

  黑手黨的整個構架,擁有代號的成員是核心成員。而代號的數字越小,也就證明在黑手黨內擁有的權力越大,地位越高。

  在這些擁有代號的核心成員之下,還擁有大量的外圍成員。這些成員雖然也被算作黑手黨的成員,但他們並不能接觸黑手黨的絕對高層。

  他們為黑手黨效命的手段,是通過代號比較大的核心成員進行轉達。

  這也代表著,每個擁有代號的核心黑手黨成員,基本都會擁有數量不等的下屬。

  這些下屬不僅能夠維護他們的權利,那也是他們更好的完成上面派發的刺殺任務的保障。

  1914年六月初,斐迪南大公的專列從維也納出發,前往波斯尼亞。

  出行剛開始就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專列車廂的車軸箱發生了過熱問題,這讓斐迪南大公生氣的批評:“這簡直為這場行程開了個好頭!”

  再加上此時已經來到北半球的夏天,一路上天氣十分炎熱,斐迪南大公的身體有些不適。

  不過好消息是,一路上斐迪南大公受到了熱烈歡迎,也算是能彌補之前遇到的一些糟糕情況。

  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官方任務,也就是檢閱軍隊之後,斐迪南大公懷揣著好心情前往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是巴爾乾地區的一座古城,蜿蜒於峽谷之間,一條清澈的小河,貫穿了薩拉熱窩的市區,河上貫通南北的大橋,也正是薩拉熱窩市區的中心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斐迪南大公專列抵達薩拉熱窩車站的時期,1914年六月28日星期日。

  這一天,正好是塞爾維亞人紀念遭受土耳其統治500年的全國哀悼日。

  塞爾維亞愛國主義者把斐迪南大公在這一天訪問薩拉熱窩視為對塞爾維亞的侮辱,但這一天偏偏又是斐迪南大公夫婦結婚14周年紀念日,斐迪南大公夫婦的心情頗為得意。

  一切就是這麽巧合,這一天對於一方來說是悲痛的日子,對另一方來說卻是值得紀念的好日子。

  6月28日早晨,斐迪南大公給自己的三個子女發電報說自己一切順利。

  隨後就在下午,斐迪南大公身著戎裝,頭戴著飾有羽纓的軍盔,看起來十分霸氣威武。

  另一邊,索菲女公爵一襲白色長裙,頭戴著遮陽帽,手拿一把遮陽傘,不錯的氣質,讓女公爵看起來風韻猶存。

  夫妻兩人正準備前往市政廳參加歡迎儀式,兩人互相挽著笑著從房間走出來。

  這一天的天氣十分晴朗,斐迪南大公沿途所經過的所有店鋪和街道,全部插著彩旗和鮮花,看起來十分壯麗美觀。

  而導致這一切的真正原因,是薩拉熱窩市長提前透露了斐迪南大公的行程,也是為了號召路途上的居民自發擺放奧匈帝國的旗幟和鮮花,帶給斐迪南大公夫婦好心情。

  這位市長卻不知道,自己這樣別出心裁的拍馬屁行為,要將這位奧匈帝國的繼承人直接送向深淵。

  斐迪南大公夫婦的行程被直接透露,對於暗殺者來說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好消息。

  如果不是確定薩拉熱窩市長沒有和任何黑手黨勢力聯系,黑手黨方面真的認為這是自己的臥底。

  雖然沿路上都有警察和憲兵隊分布在街頭進行戒備,但周圍看熱鬧的人群十分擁擠,讓現場顯得有些混亂。

  此時斐迪南大公的車隊已經十分順利地走過了一半的路程,在到達市中心那座橋上時,突然有一個看起來年歲不大的青年竄了過來,讓斐迪南所在的車輛扔出一枚炸彈。

  司機眼見不妙,急忙加速,還讓炸彈落在汽車上面的帆布棚上,被彈落在一邊。

  轟!
  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斐迪南專座後面的汽車成了無辜者,遭受了炸彈的正面衝擊,汽車因為失去了司機的控制,直接撞在了橋墩上,車內的人員傷亡不明。

  周圍的警察和憲兵瞬間忙亂了起來,紛紛捉拿刺客保護斐迪南。

  這時,也有人趁機提議,暫時取消今天的訪問計劃,等能夠保證一切安全再說。

  但此時的斐迪南卻十分冷靜,擅自嘲笑一聲:“這家夥一定是個瘋子,來吧,先生們還是按照原計劃進行。”

  沒辦法,現場斐迪南的地位是最高的,自然是斐迪南說了算。

  之後前往市政廳的路上又變得非常順利,這也讓安保力量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市政廳的歡迎會上,市長在致歡迎詞的時候,斐迪南大公卻一臉不耐煩,直接打斷了市長的發言,說到:“該死的,夠了,夠了!我不遠萬裡來訪問你們,而你們,卻用炸彈來歡迎我!”

  斐迪南的發怒,讓這位好心的市長渾身發抖,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

  好在,斐迪南大公暫時沒有追究責任的打算,這才讓歡迎會順利進行。

  歡迎會之後,在出發前往下一站之前,費迪南將目光看向了旁邊的勃梯雷克總督,略帶深意的詢問道:“總督先生,你認為我們還能按照原計劃訪問國家博物館嗎?”

  總督慌忙的回答:“當然可以,殿下。向您保證,絕對不會再發生這種卑鄙的事情了。”

  這位總督甚至打算用自己的政治生涯來進行保證,但斐迪南擺了擺手,不願意再聽這位總督廢話。

  讓這位總督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不僅卑鄙,也讓整個歐洲直接陷入混亂。

  斐迪南大公的下一站是國家博物館,但因為這次刺殺,斐迪南臨時將下一站改為了醫院,去看望剛才因為炸彈爆炸而受傷的人。

  但斐迪南改變行程是臨時的,或許是司機忘了的原因,仍然跟隨著前方市長的車,沒有進行改造。

  這是,一旁的勃梯雷克總督出聲提醒:“走錯了,走錯了!我們應該去醫院!”

  在總督的命令下,司機停車進行改道,也讓整個車隊慢了下來,在這片街角停留。

  車隊似乎有改變行程的打算,這也讓隱藏在暗中的暗殺者有些慌亂。

  如果車隊走了新的路,這也代表著他們部署的暗殺將會失敗。

  而黑手黨挑選的這些暗殺者都是極端愛國主義者,在思考了片刻之後,這位名為普林西普的刺殺者,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提前進行刺殺。

  50米,40米.20米,10米。

  眼看著有個青年距離大公越來越近,站在街邊的警察察覺到了不對勁。

  “保護殿下!”

  在警察們呼喊的瞬間,普林西普就來到了車隊跟前,有絲毫猶豫,用勃朗寧所研發的M1910手槍,對著斐迪南大公連開數槍。

  或許是因為有些緊張的原因,有幾槍比較飄,正好命中了斐迪南大公旁邊的索菲女公爵。

  刺耳的槍聲讓在場所有人瞬間慌亂,警衛的呼喊聲,人群的尖叫聲讓斐迪南大公夫婦的聲音都有些微弱。

  勃梯雷克總督目光看向自己身邊不遠處的大公夫婦,頓時大驚失色,惶恐不安。

  斐迪南大公的胸口,脖子和索菲女公爵的腹部全部在瘋狂的冒著鮮血,血流已經順著車門滴落地上,在地上形成小小的血池。

  “索菲,索菲,不要死,為了我們的孩子活著。”脖子中槍的斐迪南大公此時正氣若遊離地呼喊著。

  “快去醫院!快把大公殿下送到醫院!”勃梯雷克總督這才反應了過來,連忙對著已經愣著不知道幹什麽的司機喊道。

  雖然抓捕刺客也十分重要,但對於勃梯雷克總督來說,沒有什麽比保住斐迪南大公夫婦的性命更重要的了。

  只可惜,胸口和脖子本來就是致命處,斐迪南大公還遇到了兩個,下場可想而知。

  情況稍微好一點的索菲女公爵,在前往醫院的路上,也因為流血過多而死。

  等到斐迪南大公夫婦成功抵達醫院的時候,已經為了兩具冰冷的屍體。

  所幸警員的部署還算成功,並沒有讓刺殺大公的人逃脫。

  經過周圍警察瘋狂的抓捕,最終抓獲了刺客和其同黨七人,都是塞爾維亞族,屬於一個青年波斯尼亞組織的成員。

  其中,實施刺殺的,一個是之前的扔炸彈的人,一個是開槍刺殺的普林西普。

  經過連夜審訊,勃梯雷克總督最終確認,這就是一場針對大公的刺殺。

  只不過,這次刺殺的主要目標是斐迪南大公,次要目標是勃梯雷克總督,索菲反而是最無辜的那個人。

  不管心中再怎樣慌亂,這樣重大的事情,不向維也納匯報是不可能的。

  懷著十分複雜的心情,勃梯雷克總督向維也納發送了一份電報,詳細描述了刺殺的經過和策劃者的所有背景。

  此時的弗朗茨一世,正因為炎熱的夏季前往鄉間別墅打獵。在打獵的途中,弗朗茨一世獲悉了斐迪南大公夫婦遭遇刺殺身亡的消息。

  這位年邁的皇帝表情冰冷的宣布:“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試圖顛覆秩序,為此,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沒有人知道這位年邁的皇帝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但從老皇帝略微抖動的肩膀能夠看出,這位老人正在經歷人生中最大的悲痛之一。

  對於老皇帝來說,哈布斯堡家族禍不單行。數年之間,老皇帝的兄弟被殺,弟媳發瘋,唯一的兒子不明不白的暴斃,皇后還被意大利人暗殺,皇后的侄子又被淹死。

  眼下唯一的皇位繼承人,又在這樣一次普通的視察中遭遇刺殺,所有近親只剩下老皇帝一人,可謂是十分悲涼。

  老皇帝在返回維也納的途中,不由得悲哀的感歎:“我看到的未來是一片黑暗,我身邊的人在一個個死去。”

  幾天之後的維也納,帝國會議。

  坐在高台之上的老皇帝一臉冰冷,對著台下的眾臣們宣布:“我要你們拿出一個方案來,來處理這次危機對於國內和國外造成的影響。哈布斯堡雖然衰弱,但哈布斯堡從不畏懼死亡。”

  奧匈帝國參謀總長康拉德一向主張堅決鎮壓塞爾維亞人。

  值得一提的是,康拉德能夠成功擔任參謀總長,斐迪南大公的大力推薦功不可沒。

  康拉德大聲的說道:“陛下,長期以來,塞爾維亞企圖吞並我們波黑兩省,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南斯拉夫民族統一或許是不可阻撓的,但是犧牲塞爾維亞的獨立,以至於奧匈帝國控制之下的方式來換取統一,還是讓帝國遭受重大損失,置於塞爾維亞的控制之下,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是後者,那將意味著帝國失去南斯拉夫民族地區和幾乎全部的海岸線。這種在領土和體面上的重大損失,將使帝國降為一個小國。我們和塞爾維亞之間的衝突越快解決越好,皇儲被刺讓人震驚,但這也是我們的天賜良機,我們擁有不可多得的借口來消滅大塞爾維亞主義,消滅塞爾維亞這個該死的國家。”

  之前並不主張戰爭的奧地利政府首相兼奧匈帝國外交大臣貝赫爾托德也說道:“陛下,解決塞爾維亞問題的時間已經到了。”

  在奧匈帝國內部位高權重的匈牙利首相蒂查,是奧匈帝國最有才乾的政治家,處理事物的方式比較冷靜穩妥。

  他略微沉思了一會,這才開口說道:“歐洲局勢的關鍵在於巴爾乾,我們不能輕舉妄動。如果能夠動用外交的手段,尋求德國的支持,爭取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來解決民族糾紛。挑起戰爭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是給我們套上絞索,讓我們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背負破壞和平的罪名。”

  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和平派終究是少數。

  參謀總長康拉德反駁道:“我們不能再以毫不在乎的冷靜態度安心忍受這次挑釁。就像基督教徒被人打了一邊臉,又把另一邊臉送過去那樣。這不是和該死的塞爾維亞的騎士決鬥,也不是作為刺殺事件的懲罰,而是作為一個大國,一個列強的榮譽。如果我們一直讓步,忍耐,就會令人覺得無能。敵人也就會更加放肆,促使帝國走向滅亡。這次事件讓我們被扼住了咽喉,是任憑別人將我們掐死,還是做最後的掙扎避免滅亡,難道還不夠清楚嗎?從現在開始,軍隊必須進行動員。”

  蒂查反駁道:“動員就意味著戰爭。如果我們進攻塞爾維亞,俄國恐怕不會袖手旁觀。這種情況下,德國和羅馬尼亞也不見得能夠幫助我們。如果戰爭變成我們和俄國,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那對我們是極不利的。”

  老皇帝約瑟夫一世聽到要軍事動員之後,也不由得哀歎了一口氣,有氣無力的說道:“動員暫時是不可能的,俄國有可能進攻,但德國的支援還是個問題。”

   4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