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72章 保護生態環境法
  第372章 保護生態環境法
  作為澳大拉西亞最大的河流,是大洋洲區域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墨累河和其支流達令河,為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中部地區提供了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也是之前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州能夠崛起的關鍵。

  根據地理勘測團隊的初步報告,墨累河,達令河流域總面積預估為100萬平方公裡,佔據澳大拉西亞國土總面積的八分之一還要多。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片已經戈壁和荒漠化的地區,仍然擁有澳大利亞一半以上的耕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灌溉農田,將近一半的牛羊,牲畜和至少三分之一的奶製品,肉製品生產。

  單單農業總產值,就佔據澳大利亞農業總產值的40%以上,是後世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

  同時,墨累河流域也為流域外的悉尼墨爾本阿德萊德布裡斯班等大城市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農產品,工業原料和淡水,是經濟的腹地。

  而這些成果,是這片流域已經荒漠戈壁化之後所取得的。在現在,這片土地仍然以絕大多數的草原為主,戈壁畫的比例還不到千分之五。

  如果能夠挽救這片地區,它將成為比歷史上還要誇張的,澳大拉西亞的農牧產品搖籃。

  當然,這也不代表這片地區就是完美的。澳大拉西亞著名的大自流盆地,有部分地區和墨累河流域重合。

  而這片盆地之所以被命名為大自流盆地,是因為大分水嶺讓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比較乾旱,缺少降水。

  但大分水嶺東部降水發達,大量雨水順著大分水嶺滲入地下,從澳大利亞東部區域流向西部區域。

  在澳大利亞大盆地這片區域,地下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只需要稍微打孔,大量的水資源便可以噴湧而出,這也是大自流盆地名字的由來。

  從大自流盆地在1886年被提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30年的時間。

  隨著澳大拉西亞大量移民的湧入,大自流盆地的水資源開采也變得十分繁多。

  墨累河流域北部和大自流盆地重合區域,你就能發現十多個鑽口,正在噴湧著大量的水資源。

  這些水資源為澳大拉西亞的畜牧業和工業提供了大量用水,也是澳大拉西亞工業和農業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但過度的開采水資源總歸是不好的,澳大拉西亞總體來說還是缺水的,特別是澳大利亞地區的中西部,隨著人口的增長,缺水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

  一些用來供給給礦場的鑽孔,在礦產資源枯竭之後,這些仍在噴湧大量水資源的鑽孔就被置之不理,白白浪費了眾多的水資源。

  根據地理勘測團隊的估計,雖然目前大自流盆地和墨累河流域並不缺少水資源,但如果再這樣浪費下去,最多30年後,澳大拉西亞將迎來嚴峻的用水危機。

  這也慶幸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到目前也才不到1500萬,要不然,恐怕用水危機還得提前。

  澳大拉西亞是一個物資十分豐富的國家,各種礦產資源應有盡有,十分豐富。

  這不代表澳大拉西亞就沒有缺點了。因為之前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人口一直是一個大問題。

  再加上大分水嶺的阻隔,導致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水資源十分匱乏。

  澳大利亞雖然擁有700多萬平方公裡的廣貿土地,但用水問題是國家發展的隱患,甚至有可能在未來直接限制國家的發展。

  阿瑟對此早有預料,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在澳大利亞地區,鼓勵挖掘了大量的水庫和蓄水區,保障了在澳大利亞居民擁有足夠的生活用水的前提下,能提供給工業和農業進行使用。

  但這些水庫相較於一整個國家的用水量來說還是太過稀少,澳大拉西亞想要徹底解決用水問題,至少在目前看來,節約和珍惜水資源十分重要。

  其實新幾內亞的水資源就十分豐富,並且降雨量也確實不少。但至少在四五十年內,這些水資源並不能運輸到澳大利亞,對於澳大利亞的水資源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海底管道技術應該是在40多年後誕生。這也代表著,或許在二戰之後,澳大拉西亞就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澳大拉西亞自己的北水南調工程了。

  不管怎麽說,澳大利亞地區的水資源一直都是一個難題,絕對不能允許任何人肆無忌憚的浪費水資源。

  想到這兒,阿瑟命人叫來內閣首相肯特,決定在環境保護上做一點文章。

  趁著肯特首相還沒來的功夫,阿瑟繼續將目光看向了這份報告,看看墨累河流域目前的問題。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地理勘測團隊研究了澳大利亞西部沙漠化和戈壁化的原因,並且將罪魁禍首暫時歸咎在澳大拉西亞豐富的野生動物上。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生食肉動物並不多,袋狼和野狗算是澳大利亞地區兩種較大的野生肉食動物。

  但伴隨著澳大拉西亞人畜牧業的發展,這兩種野生動物,特別是更為大型凶猛的袋狼,難免和人類起了衝突。

  從殖民地時期開始,澳大利亞地區就有獵殺袋狼的習慣。甚至部分殖民地政府還公開進行獎勵,殺死一隻成年袋狼獎金一英鎊,殺死一隻未成年袋狼獎金十便士。

  這導致在殖民地時期,就有上萬隻袋狼被殺。雖然在阿瑟來到澳洲之後,這樣的政策並沒有延續下去,狩獵袋狼已經成了不少牧民的習慣,也能夠保護自己所養的牛羊。

  正因為澳大利亞地區野生肉食動物的數量日益減少,導致大量的野生動物以瘋狂的方式蔓延,對於澳大利亞的草地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破壞,促使土地荒漠化形成。

  野兔,袋鼠,野山羊,駱駝,野豬等野生動物,他們加起來的數量甚至數以十億計,還是好幾十億的那種。

  如此龐大的野生動物數量,對於澳大利亞的土地的危害可想而知。

  地理勘測團隊大膽的預計,如果不對這些野生動物形成限制,恐怕不出20年的時間,墨累河流域荒漠化就會加劇,會讓這片高達上百萬平方公裡的平原,逐漸地成為隔壁和荒漠。

  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泛濫阿瑟在後世也有所耳聞,但沒想到在100多年前的現在就已經如此嚴重。

  不管怎麽樣,國家的發展大於一切。既然這些野生動物已經嚴重危害了澳大利亞的土地,那麽勢必要出台相當嚴格的限制法令,來限制野生動物的數量。

  造成澳大利亞野生動物泛濫的一大原因,其實也是澳大利亞人對於澳大利亞本土肉食動物的不重視。

  如果袋狼的數量足夠,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問題也不至於這麽嚴重,甚至已經危害到了國家的生存。

  大約過去了十多分鍾的時間,肯特首相急匆匆地趕來,敲響了辦公室的門。

  十多分鍾正好是政務院和王宮之間的路程,這也代表著肯特首相接到阿瑟的命令之後,就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

  畢竟王宮和政務院之間的通訊,采用的是有線電報和有線電話,通訊基本沒有延誤。

  “陛下!”進入辦公室之後,肯特首相向阿瑟恭敬的行禮。

  “坐。看看這份報告吧,肯特首相。真是誇張,我們目前的生物現狀已經嚴重到了這樣,必須出台相關的法令來進行限制了。”阿瑟指了指那份報告,讓肯特首相自己看看。

  見阿瑟說的十分認真和嚴肅,肯特首相也不敢大意,拿起那份報告仔細的觀看了起來。

  開篇是墨累河流域的優點和好處,以及這片地區優良的地理位置和資源。

  但在較為靠後的位置,十分清晰地羅列了這片地區目前生態環境糟糕的現狀,以及將來很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阿瑟調查墨累河流域肯特首相並不奇怪,澳大利亞地區中部的盆地和平原相較於東南亞的丘陵來說,毫無疑問更適合國家的發展。

  無論是作為國家的首都,還是作為優良的農業,畜牧業和工業產區,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資源優勢。

  看到最後,墨累河流域目前的問題之後,肯特首相也不由得怎舌,毫不猶豫地對著阿瑟說道:“陛下,確實很有必要出台一部法律,來保護澳大利亞甚至整個澳大拉西亞的生態環境。”

  阿瑟點了點頭,將問題直接拋給了肯特首相,吩咐到:“這個任務我就交給你了,肯特首相。我的要求是,首先要保護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生肉食動物,特別是袋狼種群。”

  “其次,大幅度限制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生動物數量,如果有必要的話,出台相應的獎勵政策,鼓勵澳大利亞人獵殺野生食草動物。這些野生動物的皮毛可以成相應的製成品,肉類也可以加工成罐頭,成為我們的糧食儲備,將來出口到歐洲。”

  “這麽看來,這些野生動物也是有不錯的經濟價值。等獵殺野生動物形成一定的產業鏈,政府和王室就出資推動肉類罐頭廠的建立,徹底將野生食草動物作為一條產業鏈,既能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又能給國家和政府創造不小的收入。”

  動物的皮毛自然不用多說,具有一定的價值。而野生動物的肉類,除了製成各種風味美食之外,做成各種各樣的罐頭製品,將來出口到歐洲。

  這種不同種類的肉食,正好也能給將來的歐洲軍隊加餐。畢竟總吃一種肉類也會膩的,不是嗎?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這應該是第四卷最後一章,明天開啟第五卷,一戰風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