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08章 定計農業
  第508章 定計農業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澳大拉西亞的其他建設固然重要,但最基本的農牧業發展也絕對是必不可缺。

  作為目前的糧食出口國和畜牧業大國,澳大拉西亞的農牧業一直發展的比較良好。

  但在人口日益增長的前提下,農牧業的增長也是必然和必須。

  去年澳大拉西亞的耕地面積高達3877萬英畝,糧食產量高達1800萬噸,農業可謂是十分發達了。

  就算接下來糧食產量不再增長,1800萬噸的糧食產量,也足夠兩千萬澳大拉西亞人吃上三年以上。

  不過糧食這東西,在全世界范圍來說絕對是剛需,並且任何時候都不太足夠。

  雖然看上去澳大拉西亞已經不缺糧食,但放眼全世界,又有哪些國家能做到糧食完全滿足國內需求呢?

  要知道,一百年後的二十一世紀,都屢有發生糧食危機產生饑荒的事件,飽受貧窮和饑餓影響的國家更是不在少數,更不要說現在了,那些列強國家想要避免糧食危機都不容易,更別說亞洲和非洲那些貧窮國家了。

  甚至目前正在內戰列強俄國,國內民眾能不能吃飽先不說,有的吃就不錯了,又有誰會在乎這些民眾的感受呢?

  糧食在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這是根本不容置疑的。

  “陛下。”羅伯特部長立刻恭敬的回答道:“目前帝汶的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人均3.7英畝,總耕地面積大約44萬英畝。根據我們對於去年帝汶地區糧食產量的情況估算,今年帝汶的了糧食產量應該能達到9.5萬噸左右,增長比例至少23.5%。”

  問題是,作為澳大拉西亞殖民地本土化的試點,帝汶的人口必定會在接下來短時間內實現突然暴增。

  但這一點是放在帝汶的人口沒有突然暴增的前提下。

  因此總結更多的是對各部長和帝汶政府的勉勵。

  “羅伯特部長,今年帝汶的糧食產量能夠達到什麽數字?”看著眼前一大片的農作物,阿瑟心情大好,看著身邊落後一步的農業大臣羅伯特問道。

  而帝汶目前的人口也才堪堪突破十二萬,島內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已經完全沒問題。

  但更要命的是,澳大拉西亞是桉樹的原產國和主要產地,澳洲大部分樹木都是桉樹,每年都會浪費澳洲大量的水資源,特別是澳大利亞地區。

  “新的移民的工作和住宿都安排的怎麽樣了?”阿瑟接著詢問到。

  雖然看起來有點繁多,比較適合種植,但桉樹也有個比較大的缺點,那就是極其耗費水資源。

  如果不是出於對英國的重視,阿瑟甚至都有打算在倫敦任何時刻都戴著口罩。

  不說糧食出口給阿瑟和政府、民間帶來的巨大利潤了,單單是國家有糧、民眾不慌的道理,都值得阿瑟繼續提高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

  首先是興建廉價住房,以比較低的價格出租給這些新來的移民。

  帝汶適合種植的物產還是比較多的,玉米,水稻,番薯,椰子,咖啡,甘蔗和茶葉都能成為農業發展的選擇。

  30萬人的人口規模確實不低,特別是對於一個面積只有三萬平方公裡的島嶼地區來說。

  第二種住房,就是澳大利亞地區的特色,也就是木製房屋。

  帝汶島總面積高達30777平方公裡,面積其實也不小。

  “帝汶的本土化是我們殖民地本土化戰略最重要的一步,也決定著我們指定的殖民地本土化政策到底能不能成功,適不適合全面展開。各部門必須全力配合帝汶的行動,爭取在四年內看到成果,從而穩定的推行到全國。”對於這次帝汶的視察之旅,阿瑟還是滿意的。

  對於一些小有資產的移民,帝汶政府也會修建一些別墅或者真正的公寓樓,出售給想要購買的人。

  如果在歐洲爆發了飲茶熱,有大概率是紅茶,而不是綠茶。

  但凡三個人都有工作,收入和歐洲國家相比,也絕對算是中等偏上了。

  在西方人的習慣中,咖啡的重要性還是很高的,遠遠超過從亞洲傳過去的茶葉。

  但有一個問題,所有的這些產品中,比較有價值的石油澳大拉西亞目前並不缺,要開發也是先開發中東地區的油田。

  澳大利亞生產桉樹,桉樹木材也是澳大利亞重點出口的木材。

  畢竟可能辛辛苦苦購買的房屋等上十年升值都不會太多,甚至會和房屋和老舊抵消,反而變成了不劃算的買賣。

  現在可不是後世,澳大拉西亞也沒有足夠的人口基礎,帝汶的人口能實現這樣的增長已經是政府的努力了。

  但對於澳大拉西亞這樣的極其缺少水資源的國家來說,桉樹的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這是致命的。

  況且新鮮空氣對於身心健康都有益,對於王室成員來說,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而帝汶政府給出的移民條件也很給力,只要願意前往帝汶永久居住,就可以獲得至少4英畝的耕地,並且免費安排住宿。

  不管這些移民來自哪些地區,在永久居住到澳大拉西亞並且獲得國籍之後,就是澳大拉西亞的公民,享受法律的保護。

  雖然桉樹價值還算不錯,但對於比較缺水的澳大利亞地區來說,還是算了吧。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綠化環境還算健康,但生態環境阿瑟還是十分重視的。

  當然,在砍伐桉樹之後,政府也會組織人手種植其他的樹木,基本在20-30年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樹木種類的更換。

  特別是對於一些隻說空話不乾實事的官員,議院的監督可不是開玩笑的。

  畢竟是阿瑟心中的殖民地本土化的模板,阿瑟對於澳屬帝汶還是非常關心的。

  畢竟澳大拉西亞是桉樹的原產國,也不能看著桉樹在澳洲完全絕跡,生物多樣性還是得有。

  特別是帝汶的耕地基本都是經過規劃的,大片耕地連成一片,並且全部都是大規模的農莊,視覺效果更加出色。

  阿瑟默默點點頭,對於羅伯特部長所說的情況還是比較滿意的。

  “帝汶的本土化是必須的,並且必定成功。帝汶殖民政府不要懈怠,這關乎到整個國家的發展。”阿瑟要求到。

  而且不願意從事農業的移民,也可以選擇放棄耕地,殖民政府會安排移民的工作,保障移民的收入至少維持在人均收入水平線上。

  倒是帝汶、新幾內亞和新西蘭這些地區來說,桉樹的種植倒可以維持下去。

  當然,目前悉尼宮的綠化面積其實不少,雖然悉尼的空氣只能算良好,但在王宮,空氣質量絕對要上兩個檔次。

  澳大拉西亞的殖民地本土化政策正式開始於今年,因此也被這屆新的內閣政府看作是一次獲得政績的機會。

  雖然阿瑟大可以親自推銷茶葉這種東西,但澳大拉西亞並不是茶葉生產大國,這不是白白給別的國家做了嫁衣嗎?

  至於剩下的產品,只能說有,但競爭力並不高,相較於物產比較發達的澳大拉西亞本土地區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優勢。

  在阿瑟的支持下,農業大臣羅伯特制定了貼合四年計劃的糧食發展四年計劃,預計在接下來四年內,將澳大拉西亞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分別提高到4200萬英畝和2000萬噸。

  阿瑟可不想看到悉尼變成新的霧都,倫敦的空氣質量阿瑟不是沒有體會過,那種窒息感,可是口罩都不能賦予的。

  桉樹適用性強,具有生長快、乾形好、用途廣等優勢。桉樹可用於製漿造紙、人造板和建築等行業,經濟價值還是不錯的。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水平不低,好好工作養活一家人也沒有任何問題。

  這其實也是阿瑟不願意待在倫敦的重要原因。如果長時間待在倫敦,別的不說,壽命肯定會比其他人低上許多,這也是澳大拉西亞盡量避免空氣被汙染的原因。

  但要給澳大拉西亞一百年的發展時間,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長速度來看,澳大拉西亞的人口突破2-3億絕對不成問題。

  畢竟作為一個決定主要發展農業的地區,如果糧食都不能實現自給自足的話,還談什麽發展農業呢?

  說著,阿瑟又將目光看向了帝汶總督弗蘭克·維爾,吩咐到:“弗蘭克總督,帝汶的情況每兩個月向我匯報一次,有任何問題找內閣政府商議。”

  要成為本土,不僅要有相當的發展潛力,相應的物產規模也是要有的。

  說實話,當親眼看到帝汶成片的植物海洋的時候,阿瑟還是十分滿意的。

  因此,每年新增將近81萬英畝的耕地面積也不算困難,對於現在的澳大拉西亞來說完全能夠接受。

  基本上,一個三口之家只要有兩個人工作,全家的溫飽就不是問題。

  作為阿瑟親自任命的總督,弗蘭克總督的能力和忠誠度自然毋庸置疑。

  這其實是根據去年的糧食生產情況進行的保守估算,羅伯特部長也沒有任何誇大,畢竟如果吹噓出去但實現不了,阿瑟的責罰可不會少。

  預計每年開墾耕地面積達到80.75萬英畝,鑒於殖民地本土化已經火熱進行,而各大殖民地最重要的發展方式就是農業發展。

  對於這些人的需求,政府也需要充分重視,並且盡量滿足。

  而這些產物也能衍生出其他行業,無論是食物還是製成品,哪怕只是農作物秸稈製做成的動物飼料,對於澳大拉西亞這個畜牧業大國來說都有一定的價值。

  有著廉價住房和木製房屋,帝汶的移民住房需求已經解決了大半。

  而作為試點和模板的澳屬帝汶,則被政府投入了大代價。

  甚至就連阿瑟的王宮中,雖然各種飲品都有,但除了紅酒之外,消耗最多的還是咖啡。

  可以這麽說,聖阿瑟堡的綠化面積絕對是澳洲最多的城市之一,到時候的空氣也一定很清新。

  首先是耕地面積的增長,從人均3英畝出頭增長到3.7英畝,數據方面已經能體現出帝汶政府在耕地方面的努力了。
    但帝汶相較於澳大拉西亞已經開發完成的本土來說,土地的糧食產量還是比較少的。

  “是,陛下!請您放心,我一定做好監督責任,並且按時向您匯報情況。”帝汶總督弗蘭克臉盲點點頭,對著阿瑟保證到。

  雖然像帝汶這樣的殖民地很難吸引移民前來,但如果是政府大力支持,移民來源還是沒問題的。

  相較於不好發展的其他物產,糧食的種植絕對是比較劃算的。

  這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經過施肥之後,土地的生產量才會提高上來。

  阿瑟重點參觀的,正是帝汶的咖啡種植園和大型農場。

  目前澳大拉西亞的農業收入大概維持在每英畝15澳元左右,這也代表著,只要擁有4英畝的耕地面積,每年的收入至少會保持在60澳元左右,這已經遠超澳大拉西亞的人均年收入。

  在物產方面,帝汶擁有木材:紅木、青龍木、檀木、桉木、柚木和竹子;擁有礦產:金礦砂、銅礦、錳礦、鐵礦、石膏礦、鹽礦和油田;擁有農產品:玉米,水稻,番薯,椰子,咖啡,橡膠、甘蔗和茶葉;飼養了豬、羊、牛、馬和蜜蜂、還擁有海參、玳瑁和珍珠等海產品,物產算是十分發達了。

  可惜這是不現實的,畢竟王室成員會面都不戴口罩,先不說阿瑟另不另類,這種行為看上去也是對英國王室和其他國家王室的不重視。

  要知道,西方人對於茶葉的最多認知,其實並不是茶葉正統的綠茶,而是在印度培育的紅茶。

  每年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不管怎麽樣,心情總會好上許多。

  這相當於給印度做了嫁衣,雖然阿瑟和大英帝國王室的關系已經恢復,但也沒有好到將自己國家民眾的利益白白贈送給大英帝國。

  為了解決這一現狀,在阿瑟的推動下,澳洲掀起了一股木屋熱,桉樹模板製作而成的木房屋也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歡迎。

  特別是新的移民在居住方面有著不小的需求,這是必須要滿足的,畢竟只有讓移民有住的地方,他們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1919年8月中旬,阿瑟前往澳屬帝汶,查看澳屬帝汶的本土化情況,順便參觀帝汶的農業發展。

  這在其他地區只能是缺點,相較於桉樹的經濟價值來說完全能接受。

  帝汶目前的糧食產量高達7.7萬噸,足夠15萬人食用。

  移民的增長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移民的衣食住行也要經過精心的安排。

  “帝汶今年的人口情況如何?”確定了帝汶的農業發展迅速之後,阿瑟又將注意力放在了帝汶的人口上面。

  阿瑟的計劃是,用一定的時間將澳洲的桉樹全部替換掉,換成不怎麽浪費水資源的樹木。

  甚至這種暴增已經開始,目前帝汶的人口在短時間內增長了萬余人,這可是之前的帝汶一年的人口增長幅度。

  “陛下,目前帝汶的人口預計在12.3萬人左右,到今年年底,大約能增長到14-15萬人。如果接下來不出問題,能在四年發展計劃之內,將帝汶的人口提高到30萬人左右,從而徹底實現帝汶的本土化。”民生大臣菲利普連忙上前回答道。

  也正是得益於這些桉樹,澳大拉西亞並不缺木材,無論是修建木屋的花費還是木材和其他木製品的花費,澳大拉西亞每年砍伐的木材都已經足夠。

  在阿瑟的領導下,澳大拉西亞政府一直秉持著高效辦公、務實乾事的態度,杜絕誇大政績,盲目承諾。

  目前帝汶政府關於移民住房需求的解決方式,大部分還是參考澳大拉西亞本土的辦法啊。

  新修建的首都聖阿瑟堡,就考慮到了綠化的情況。

  因為目前澳大拉西亞政府對於房價的限制,再加上大量的廉價房屋,因此澳大拉西亞倒是沒有炒房現象。

  畢竟帝汶目前的人均耕地面積高達3英畝,遠超目前澳大拉西亞全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2英畝的現狀。

  雖然規模並不大,但畢竟也是以萬畝為單位的耕地面積,看起來還是十分壯觀的。

  這對於一些在本土找不到工作的移民來說,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不管是哪一種住房,前三個月的租金都會進行一定的減免或者直接免除,來減輕新移民的負擔。

  目前帝汶的耕地規模已經能夠滿足帝汶人口上漲到五十萬之前的需求,這對於帝汶的發展來說是有好處的。

  帝汶的發展交給弗蘭克,阿瑟還是十分放心的。

  甚至等到將來帝汶本土化完成,弗蘭克和帝汶殖民政府也會順利轉型成為帝汶直屬州州政府,在等級不變的同時,自身的權力和地位還是有一定的提高的。

  畢竟帝汶之前只是一個人口幾萬人的小殖民地,但如果本土化成功,不管怎樣,帝汶都會是澳大拉西亞的直屬州,州長的權力和地位在政府還是不小的。

   今天開始恢復更新,平板打的字,就5000字吧!求月票,求支持!回去之後爆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