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05章 俄國資本湧入
  第505章 俄國資本湧入
  澳大拉西亞軍費的分配,是國防部門在內閣會議上爭取,隨後再分配給三個軍種。

  參謀部沒有軍隊的財政大權,想要憑借軍權搞事情還是很困難的。

  這樣的結構也能更加穩定,確保澳大拉西亞的軍權能夠在兩個機構中平衡,不會對阿瑟的君權產生威脅。

  阿瑟對於重新劃分後的國防部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加大海軍投入,同時創建更小的艦隊,保護澳大拉西亞的海防安全。

  海軍的小艦隊和海上警衛的巡邏隊是不衝突的,畢竟海軍的小艦隊也大多都是數百噸甚至上千噸的小軍艦,海上警衛的巡邏隊大多都只是數十噸到上百噸的巡邏艇。

  陸軍在擴軍後的軍費是固定的,畢竟沒有戰爭也就沒有太大的消耗,訓練的花費就變成了陸軍的大頭。

  而空軍和陸軍其實也相差不多,再加上接下來的飛機科技還需要經歷大的改變,大規模裝備飛機似乎也不太劃算。

  種種條件的影響下,目前大規模建設海軍才是最劃算的。要是沒有海軍限制條款的現在,也是澳大拉西亞建設海軍的最好機會。

  隨著在內閣會議上四年建設計劃被定下了基調,澳大拉西亞的大發展和大建設也正式開始。

  隨著澳大拉西亞的第一次四年計劃正式公布,也立刻引起了國內外不少媒體和民眾的注意。

  其實這也很正常,畢竟目前世界上如此大張旗鼓發展的國家,還真的並不多。

  英法還在舔食著傷口,美國人名聲受損,自然不敢大張旗鼓。俄國人忙於內戰,意大利人沉迷在戰爭的勝利中無法自拔。

  有心發展的德國人也因為協約國的壓製,短時間內是不會有任何聲音傳出來的。

  如此一來,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也就成了獨一份。特別是這次的四年建設計劃比較龐大,各種建設的對外招標,以及利奧諾拉工業基地對外吸引投資,還是引起了國外不少財團和資本的重視。

  在國外諸多財團中,來自俄國的資本還是值得注意的。

  是的,正是那個遭受著內戰,工業水平已經損失大半的俄國。

  俄國政府窮,關俄國資本什麽事?這就是目前俄國資本的現狀。

  數百年的沙皇俄國的積累,讓俄國不少大貴族和大資本擁有相當雄厚的資本。

  而俄國的內戰讓這些資本損失了大量的產業,他們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放到了國外,畢竟現在俄國國內可不太平,並不適合搞產業。

  在諸多國家中,高調發展的澳大拉西亞引起了這些俄國資本的注意。

  比較吸引他們的是,澳大拉西亞國內擁有數百萬俄國民眾。作為曾經剝削這些民眾數百年的資本階級,俄國資本也知道這些俄國民眾的好處,就是踏實肯乾,並且能夠承受更大范圍的剝削。

  當然,除此之外,澳大拉西亞比較優秀的環境也吸引了這些資本的注意。

  相較於名聲受損的美國來說,澳大拉西亞的發展潛力似乎更大。而上一次的戰爭也證明了大規模的戰爭似乎也影響不到澳大拉西亞的本土,這樣一個能夠保證和平的國家,不正是這些俄國資本想要的嗎?

  在澳大拉西亞公開對外招標之後,大量的俄國資本開始紛紛湧入,他們也渴望著澳大拉西亞這樣的穩定的投資環境,而不是俄國這樣,隨便一場戰爭就會讓他們的心血灰飛煙滅的恐怖地獄。

  其實資本家是多變的。資本家一方面在自己的老巢官商勾結,各種壓迫平民和窮人,將剝削這兩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

  另一方面,資本家在前往外地的時候,又渴望前往的地方擁有比較清明的吏治。

  這其實也很好解釋,畢竟勾結了政府和官方的資本家才是最強大的,單純的資本家對於一個國家政府機器來說脆弱不堪,隻手就可以拿捏。

  這樣的情況下,這些遠道而來的資本家更加希望他們所前往的地區擁有比較公平的政治環境,能夠公正的保護他們的利益,而不是勾結當地的資本家吞掉他們。

  澳大拉西亞顯然很符合他們的要求,一來澳大拉西亞也擁有相當一部分俄國民眾,大家也算是自家人。

  二來澳大拉西亞的政治環境也做到了公平兩個字,畢竟是移民國家,對於外來民族和資本也沒有任何排斥。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王室和原本的俄國皇室有著姻親關系,吸引了不少原本的沙俄貴族。

  畢竟如果在澳大拉西亞,他們的貴族地位甚至能夠得到保障。至少澳大拉西亞王室也會承認他們俄國貴族的地位,哪怕他們已經奔赴他鄉,在俄國的權力和地位早已消失。

  如果前往像美國這樣的共和國家,雖然資本仍然擁有大量的權力,但貴族的身份也就煙消雲散了。

  正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在澳大利亞的四年建設計劃公布之後,俄國資本湧入的速度非常快。

  這些資本普遍選擇建立或者收購一些產業,他們所湧入的行業各種各樣,包括重工業,化工業,輕工業和一些食品行業。

  其中,選擇輕工業和食品行業的俄國資本不在少數。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這些俄國資本在俄國國內還是擁有一些權力和人脈的。
    在澳大拉西亞開設工廠,生產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和食品,轉頭高價賣給俄國國內,這不就創造了一筆巨大的收入嗎?
  雖然會給澳大拉西亞政府創造一大筆稅收,但這些資本家也有的賺,而且幾乎是穩賺不賠。

  要知道,俄國這場內戰對於俄國國內的環境影響是巨大的。這樣的影響不止在於工業和經濟,同樣也在於農業和牧業。

  俄國的糧食產量相較於內戰之前減少了一小半,已經威脅到俄國民眾的糧食需求。

  因為在大英帝國的要求之下,世界聯盟所有成員都簽署了禁止對蘇維埃俄國貿易的條約。

  這導致蘇維埃俄國能全面建立物資集中分配制度,確保絕大多數人都有一些糧食可吃。

  雖然不至於徹底填飽肚子,但也能盡量避免餓死的情況發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而沙皇俄國這一方,自然不在英國所提出的貿易限制范圍之內。沙皇俄國和不少歐洲國家以及澳大拉西亞都有著糧食貿易的條約,光是糧食出口就足夠讓這些俄國資本家賺一大筆。

  阿瑟對於這些俄國資本的湧入還是歡迎,畢竟他們能促進澳大拉西亞工業以及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

  讓這些人可能和澳大拉西亞政府不是一條心,但他們的產業建立在了澳大拉西亞,就會受到澳大拉西亞政府的控制。

  特別是俄國飽受內戰影響的情況下,這些俄國資本家根本沒有任何人保護。

  如果他們聽話的話,阿瑟當然願意將他們看作本土企業對待。

  那如果這些俄國資本家不聽話,那麽他們就會知道王室財團的強大,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吞並這些俄國資本家建立的企業,讓他們的投資付之東流。

  相信這些資本家還是聰明的,畢竟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更沒有人願意將自己辛辛苦苦創立的投資拱手交於他人。

  要知道,這些資本家在澳大拉西亞投資的可全部都是實體行業。

  但是重工業,輕工業,化工業還是食品行業,對於澳大拉西亞的經濟都有著不小的刺激作用。

  能夠預料到的是,在這些俄國資本的加入下,今年的經濟應該增長幅度並不小。

  而且今年只是個開始,往後的幾年內,這些俄國資本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了這些俄國資本的加入,特首相在四年計劃中所提到的關於經濟每年9%的增長不僅能夠實現,甚至還有希望超額實現。

  為了表示對於這些俄國資本的重視,阿瑟還親自接見了一個俄國貴族。

  這是一個來自俄國的伯爵,並不在沙皇俄國的核心決策層,但在資本方面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的。

  阿瑟的接見也讓俄國資本信心大增,畢竟所有人都知道,在澳大拉西亞,阿瑟的意見還是十分重要的。

  雖然阿瑟親自接見了一部分俄國資本,但這不代表官員們就可以肆意和這些資本家接觸了。

  阿瑟對於資本家看的還是很清楚的,無論是哪個國家的資本家,絕大多數都不是好人。

  因此,澳大拉西亞也從來沒有優待資本家的任何規定,甚至對於一些行業的稅收也是比較重的,就是為了限制資本家的規模和數量。

  對於澳大拉西亞人來說,相較於成為資本家,成為貴族才是更好的選擇。

  畢竟貴族才是政府大力優待的階級,不僅會享受一些稅收上的減免,還是阿瑟所提倡的整個國家學習的榜樣。

  畢竟相較於資本家來說,這些權利並不大的貴族,他們才會緊密的團結在阿瑟身邊,穩固澳大拉西亞的君主製,同時來確保他們的地位。

  他們的任何優待和權力地位都來自於阿瑟,這也代表著他們必須忠誠於阿瑟,畢竟阿瑟存在,他們的權利和地位才會存在。

  這樣的現狀也絕對不止出現在阿瑟的統治時期,包括未來澳大拉西亞的君主,仍然掌握著這些新貴族的命運。

  新貴族就是澳大拉西亞每一任君主手中最好的利劍,這些新貴族可以為君主奔波在任何一個方向,包括軍事,經濟和政治。

  阿瑟所提倡建立的貴族學校,就是為了培養這些新貴族的後代,確保貴族的後代不是廢物,才能更好地為阿瑟和將來的澳大拉西亞君主服務。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10400/10000,順利完成任務,求月票,求支持!
    目前月票已經1827了,還差173張月票,兄弟們跪求支持!明天繼續日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