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274章 水櫃和坦克
  第274章 水櫃和坦克

  皇家造船廠即將開工建造的兩艘統一級戰略巡洋艦,名字分別被命名為首艦統一號和和平號,於今年一月中旬正式開工。

  因為今年皇家造船廠的主要任務就是建造這兩艘快速巡洋艦,因此這兩艘軍艦的建造速度也會稍微快一點,最早預計能夠在今年十月份相繼建成,最晚應該也不會超過十二月份。

  參加完軍艦的開工儀式之後,阿瑟找來了皇家造船廠的負責人,詢問和之前在航空實驗室詢問特奧多爾所長一樣的問題。

  皇家造船廠的負責人並未誇下海口,仔細而又慎重的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這才給了阿瑟一個可以嘗試的答案。

  得到了答覆之後,阿瑟滿意的點點頭,並且命令皇家造船廠的負責人和航空研究室進行對接。

  航空母艦的研發離不開造船廠和航空研究室的共同努力,既要滿足飛機短距離起飛的要求,還得讓其作戰能力和設計變得更加合理。

  具體的設計和實驗就交給航空實驗室和造船廠去頭疼吧!對於阿瑟來說,他只需要提出一個想法,真正去實踐的大有人在。

  參加完兩艘軍艦的開工儀式之後,阿瑟在一月底正式接近了來自國際奧委會的一眾成員,並且舉辦了大型的宴會來歡迎他們的到來。

  一場歡迎宴會過後,格蘭特部長和國際奧委會的人就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澳大拉西亞國家體育場的劃定范圍。

  國際奧委會對於澳大拉西亞的安排還算滿意,畢竟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只是建造一個能夠最大容納四萬人的體育場,如果按照澳大拉西亞的計劃來看,國家體育場將是一個能夠容納五萬人的超大型體育場,遠遠超過了國際奧委會的要求。

  為了建設國家體育場,澳大拉西亞政府不惜花費大代價從歐美各地聘請了知名設計師和建築公司,為的就是能修建一個使用上百年的國家級體育場。哪怕將來體育場不再使用,也能作為一個歷史見證,來建成澳大利拉西亞百年來的發展。

  確定體育場的設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澳大拉西亞國家體育場建成之後,將會作為澳大拉西亞的地標之一,也是澳大拉西亞的體育方面的對外標志。

  這也代表著體育場的設計要求十分嚴格,不僅要體現出國家良好的一面,同樣也要足夠新穎,有新意,能夠吸引到更多的人。

  各大建築公司和設計者在國際委會和格蘭特部長的協調之下,硬是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決定了最終的初步設計。

  這期間甚至有大半的時間用來爭吵到底哪種設計好,甚至有兩個建築公司為此還吵了起來,當然也不排除他們一方是英國人,一方是德國人的原因。

  確定好設計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肯定是進入建設了。

  阿瑟和瓦爾特首相,肯特大臣,諸多部長一起參加了國家體育場的開工儀式,阿瑟也在開工儀式的現場發表了重要講話,聲明了體育對於澳大拉西亞全面多樣化的發展來說有多麽重要,並且鼓勵和號召更多的澳大拉西亞人投入到體育的發展當中,在強身健體的前提下,也能為國家做出一些貢獻。

  根據格蘭特部長的匯報來看,僅僅是在阿瑟演講結束的當天,就有數千個想要報名成為運動員的澳大拉西亞人。

  不過運動員的挑選肯定不能肆意妄為,需要經歷嚴格的體質和天賦篩選,並且還會優先考慮那些忠君愛國的少年們。

  阿瑟的演講讓格蘭特部長松了一口氣。隨著這份演講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傳播,運動員的數量倒是完全不用擔心。

  甚至格蘭特部長懷疑,如果體育部門放開招收運動員的數量,恐怕澳大拉西亞的運動員數量隨時能夠突破數萬人。

  這聽起來十分瘋狂,但確實沒有什麽必要。要知道,哪怕運動員數量最多的一屆奧運會,也只有兩千多人。

  而單個國家運動員數量最多的倫敦奧運會,英國也只派出了七百多個運動員而已。

  體育行業只有一二三名,可沒有什麽參與獎和安慰獎,因此,運動員的挑選在精不在多。

  格蘭特部長花費了大功夫,從這數萬個報名的人中挑選了將近五百個看起來身體素質和天賦都挺不錯的少年,再加上上一屆奧運會就已經參加的一百多個運動員,組成了六百多人的運動員陣容,準備著下一次在澳大拉西亞召開的悉尼運動會。

  目前距離悉尼運動會召開還有將近兩年半的時間,格蘭特部長將這六百多個運動員送到特定的地方進行秘密培訓。

  相信兩年多的時間,會讓這些運動員訓練的有所成果。格蘭特部長的要求不高,這六百多個運動員當中,只要能有十分之一的人獲得獎牌,就算是滿足了格蘭特部長的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格蘭特部長還專門花費了一部分資金,從國家委員會部分官員的手中請教來了快速訓練運動員的方法,讓訓練運動員能夠走一些捷徑。

  好在現在的體育訓練也沒有那麽正規,大多都依靠的是本能和身體素質而已。

  1910年3月,澳大拉西亞國家體育場的建設正式開始。體育場館的建設預計需要二十個月,但也可能延期到二十四個月左右。

  這也代表著體育場最晚會在1912年的3月完工,勉強能夠趕在1912年6月的奧運會開幕之前正式投入使用。

  而體育場館配套的酒店和各項設施以及道路的建設,最快預計在1911年下旬到1911年底建設完成,最慢也不會拖到1912年3月。

  建設周期都是各大建築公司和設計者做了詳細的計劃和預測,基本不會超出預測的范圍。

  對於這次體育場館的建設,阿瑟很是大方,初步預算投入六百萬澳元,儲備預算四百萬澳元,還可以隨時追加。

  阿瑟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建設就行。

  這樣的要求對於建築公司來說還是比較寬松的,因此這些建築公司乾活的激情也比較高。

  再加上有著許多土著的投入,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和人力,也讓體育場的建設花費降低了一些。

  時間進入四月,阿瑟前往悉尼郊外的皇家農用機械廠,來視察機械廠最近的情況。

  當然,名義上阿瑟的到來,是為了視察皇家農用機械廠關於拖拉機的建造和拖拉機相關的具體情況。

  自從幾年前拖拉機在澳大拉西亞部分地區開始大范圍使用之後,拖拉機就成了澳大拉西亞農業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們驚訝的發現拖拉機用來耕地不僅能大量的減少勞動力的消耗,甚至拖拉機耕的地比人力還要好。

  同時,拖拉機也能用於收割等部分工作,除了貴一點和需要消耗燃油之外,這簡直就是一個任勞任怨的農奴,還是那種力氣很大的農奴。

  截止目前為止,澳大利亞的農用拖拉機持有量超過了一千輛,其中有超過七成都在澳大拉西亞的國有農場或王室農場中。

  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能夠迎來大幅度的增長,拖拉機的功勞確實不小。

  但一個小小的拖拉機阿瑟也不會親自過問。真正讓阿瑟在意並且親自到來的,實際上是農用機械廠借著研究拖拉機的名義,研究並且製造出來的第一代坦克。

  當然,這種家夥之所以被叫坦克的原因,是因為農用機械廠為了保密研究,將這種看起來像運輸水資源的鐵櫃的家夥叫做水櫃,英文為tank。

  經過阿瑟的拍板之後,這種實際作用和拖拉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的家夥,他的名字也就被正式的命名為坦克了。

  經過農用機械廠研究製造出來的坦克,外形要比正常的拖拉機高一些。

  從外表看上去,除了在表面覆蓋一層看起來很厚的鋼板之外,其實和拖拉機也沒有什麽兩樣。

  當然,因為鋼板的覆蓋,導致坦克前方只有一個小小的觀察孔,其他地方基本是密閉的。

  在坦克的上方,一個長長的炮口伸了出來,幽黑的炮口仿佛能攝人靈魂。

  這種坦克的正式乘員一共有四人,一個駕駛員,一個指揮員,一個炮手,一個裝彈手。

  正常情況下,指揮員兼任車長,同時也是整輛坦克的觀察手,站在坦克唯一留出來的觀察口。

  而駕駛員則坐在坦克內部靠前的位置,用操作拖拉機的方式操作著整輛坦克。

  炮手負責坦克上方這門75毫米榴彈炮的開火和瞄準,同時還兼顧著坦克最上方那架機槍的使用。

  當然,要想使用最上方的那架機槍,就必須將半個身子探出坦克,這也注定會有一定的危險性。

  裝彈手的任務最簡單就是給坦克內的火炮裝彈即可。彈倉和火炮在裝彈手的左右兩邊,裝彈手裝彈也不需要移動。

  負責指揮整輛坦克前進與開火的,是坦克的觀察手也就是車長。

  觀察手通過流出來的觀察口觀察坦克的位置和前進的方向,命令三個手下進行相應的動作。

  四個乘員相輔相成,共同維持了整輛坦克的運作。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