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254章 倫敦運動會
  第254章 倫敦運動會

  會議結束之後,阿瑟再次召見了格蘭特部長,詢問宣傳部目前的工作情況。

  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事件需要加入,那就是四月底在英國倫敦舉辦的1908年倫敦奧運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誕生以來,目前已經成功的舉辦了三屆。根據歷史資料來看,1908年倫敦奧運會有22個國家報名參加,參與奧運會的運動員數量高達2000多人。

  這代表著目前世界各國已經逐漸開始重視奧運會這個能夠以和平手段展現國家力量的舞台,世界各國都不想在這樣的場合丟了面子。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歷史上的新西蘭,也曾以澳大拉西亞的一部分的名義參加這次奧運會。

  上一屆的奧運會澳大拉西亞並未參加,畢竟當時奧運會的規模也不是太大,再加上澳大拉西亞當時的體育水平也不是太高,去了也只是墊底的,實在沒有必要。

  這一屆倫敦奧運會還是有必要參加的,畢竟報名的國家和參與的運動員數量都很多,澳大拉西亞適當的露露面也挺好。

  更重要的是,阿瑟想在澳大利亞承辦下一屆奧運會。

  下一屆奧運會的舉辦時間是1912年,澳大拉西亞的發展肯定會再上一個台階。

  那時候的陸海軍建設都已經形成規模,也是時候向外界宣布澳大拉西亞的存在了。

  1902年的運動會原定於在德國舉辦,但因為在1909年五月,德國奧委會主席突然病逝,因此德國放棄了舉辦權,轉而將舉辦地放在了瑞典。

  這和今年1908年奧運會的經歷倒是有些相似。今年的奧運會原本定在意大利羅馬舉辦,但因為多次地震和火山爆發讓意大利的經濟蒙受巨大損失的原因,意大利最終放棄了舉辦權。

  為了讓奧運會如期舉行,國際奧委會向英國求助,最終才將奧運會放在了倫敦舉行。

  從這樣的事件中也能夠看出,各大國家對於奧運會的重視還沒有那麽巨大,說白了各國家只是在乎自己的聲望,而不是奧運會獲得獎牌的多少。

  目前,奧運會的項目有田徑,游泳,水球,擊劍,體操,賽艇,自行車,足球,古典摔跤,網球和射擊。

  阿瑟召見格蘭特部長的目的,就是讓格蘭特部長在國內迅速組建奧運參賽團,然後趕在奧運會舉辦的時間4月27日之前前往倫敦,按時參加。

  這次參加奧運會的目的也只是為了露臉,贏得獎牌的多少反而並不重要。

  只要能讓國際奧委會認識到澳大拉西亞的存在,並且憑借著和德國的關系,在將來德國放棄舉辦權之後順利接手,那麽這次前往倫敦的目的就算順利達成了。

  倫敦奧運會參與人數的數量比前三屆奧運會的總和加起來還要多,當然,這也是因為東道主英國派出了最龐大的高達700多人的參賽隊伍。

  要知道,在這次奧運會中,參與的運動員數量加起來也只有兩千出頭,這其中有三分之一還要多的人都是英國自己派出的。

  說到底還是澳大拉西亞的職能部門太過簡陋,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體育部門來管理這些事情。

  因此參加奧運會的任務也被分派到了外交部,準確的來說是外交部屬下的宣傳部門。

  經過和格蘭特部長的商議,最終確定了澳大拉西亞參加運動會的大概人數,最多不超過五十人。

  澳大拉西亞目前的競技體育意識還很淡薄,組建龐大的參賽團隊反而不如挑選精銳隊伍參加。

  至於具體的參賽項目,就要看之後招收的運動員們擅長什麽了。

  簡單的吩咐之後,阿瑟又鼓勵了格蘭特部長在宣傳部的工作,讓格蘭特部長在準備奧運會的同時,別忘了繼續督促宣傳部在國內外的動作。

  隨著時間進入四月初,澳大拉西亞眾議院大選在全國范圍內也已經開始預熱。

  和內閣選舉不同,眾議院的選舉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全國大選,年滿18歲,並且在澳大拉西亞居住五年以上的合法公民都擁有選舉權。

  當然,被選舉權就比較嚴苛,除了這些條件之外,還必須額外在澳大拉西亞居住滿十年,並且自身和家人從未出犯過澳大拉西亞任何法律。

  走在澳大拉西亞的街頭,隨時能夠聽到各種職業的人們討論著這一次的眾議院大選。

  政黨的發展也越來越正規化,這也代表著政黨在眾議院的博弈也越來越激烈。

  因為這種博弈和競爭對於王室和政府的統治沒有任何影響,因此這種利用和平和公正手段的競爭是被允許的。

  反正眾議院的席位就這麽多,想要獲得更多的席位和更多的民眾支持,就必須得擊敗其他政黨,至少公開演講得比其他政黨有道理,更能打動人才行。

  根據選舉的規定,雖然現在選舉並未開始,但擁有被選舉權的人們已經可以自行組織公開演講。

  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公開演講必須使用黨內的活動經費,個人的話則必須使用個人或家庭財產。

  當然,這些公開演講基本上都會被宣傳部監督,不允許散播可能危害到政府和王室統治的信息。

  不過絕大多數的人也沒有這個膽量,畢竟王室的統治十分穩固,權力來自於王室的政府的統治也自然十分穩固。

  作為專製的君主,阿色也自然不能享受到歐洲君主的悠閑時光。

  雖然內閣政府能夠處理大部分政務,但一些比較重大的事務只有阿瑟才擁有決斷權,其他人只有建議權。

  特別是包含到軍權,財政方面,基本都需要經過阿瑟的過問。

  不過也有一個好消息,雖然政府沒有決斷權,但這樣的消息政府一般也都會提前進行建議,阿瑟只需要選擇采納或者修改即可。

  對於政府拿不定的主意,隔一段時間舉行一次內閣會議,基本就可以迅速的將這些事情解決。

  因此這也是阿瑟在掌握了大量權力,實現專製統治的情況下,還能夠獲得一定的空閑時間的原因。

   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