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265章 巡遊之新西蘭
  第265章 巡遊之新西蘭
  雖然已經做好了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巡遊的準備,但阿瑟也需要經過一番精密的準備之後才能出行。

  畢竟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出行前總得安頓好國內的事務,不是嗎?

  首先是因為陪伴瑪麗王后大半年導致有些懈怠的政務,阿瑟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將所有堆積的任務全部處理完,並且還和內閣政府舉行了會議,檢查了內閣政府的工作進度。

  隨後又安頓好了王宮的事物,留下亨特管家照看王宮,並且將大半的侍衛和警衛全部留在了王宮。

  阿瑟這次出行近衛師第一步兵團將負責護衛工作,因此侍衛和警衛也有足夠的力量留在王國。

  這次的巡遊目的地將遍布澳大拉西亞幾個地區,從首都悉尼開始出發,首先乘坐艦隊抵達新西蘭,開啟為期半個月的視察。

  隨後從新西蘭乘坐艦隊離開,前往新幾內亞殖民地進行視察和檢閱。

  緊接著是澳屬帝汶,從澳屬帝汶離開之後,則南下島西澳大利亞地區檢查利奧諾拉工業基地的建設情況,隨後乘坐工業鐵路前往阿德萊德和墨爾本,最後返回悉尼。

  這相當於環繞澳大拉西亞的領土范圍整整一圈,加上在各個地區進行視察和檢閱的時間,預計這次學遊將要花費兩個月左右。

  而阿瑟出發的時間是十月中旬,這也代表著這次巡遊之後,1909年也差不多該走到了末尾。

  1909年10月12日,阿瑟時隔一年多之久,再一次的來到了位於悉尼港口的皇家造船廠。

  隨行的不僅有首相瓦爾特和國務大臣肯特,還有國防大臣勞爾和一眾政府官員。

  讓阿瑟和內閣官員們能夠齊聚在皇家造船廠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時隔一年多之後,澳大拉西亞五年造艦計劃中的三艘戰列艦已經全部建造完成。

  其實第一艘戰列艦澳大拉西亞號早已經在今年二月份就已經建成。

  那時候阿瑟也參加了下水儀式,不過在儀式結束之後就匆匆返回了王宮。

  這次澳大利亞號戰列艦和新西蘭號戰列艦同時建成,也都迎來了下水儀式,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意義非凡。

  君主級戰列艦是澳大拉西亞自己製造的先進戰列艦,這也代表著目前澳大拉西亞的造船水平已經來到了世界一流。

  而這三艘戰列艦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是海軍擴張的開始和號角。

  不管之前澳大拉西亞的海軍是什麽樣的水平,擁有三艘無畏艦之後,澳大拉西亞的海軍絕對能夠來到世界前十。

  當然,如果隻算無畏艦的話,目前澳大拉西亞的無畏艦數量已經來到了世界前三,也是世界上第四個擁有無畏艦的國家。

  海軍規模的歷史性躍動,對於阿瑟和澳大拉西亞來說,都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在澳大利亞號戰列艦和新西蘭號戰列艦下水儀式的當天,大量澳大利拉西亞的報社和國外媒體聚集在港口,為整個澳大拉西亞和世界上的其他民眾撰寫關於澳大拉西亞的戰列艦和戰列艦的新聞。

  雖然無畏艦對於英法這樣的列強來說已經很常見,雙方關於無畏艦的軍備競賽已經火熱展開,各自制定的造艦計劃甚至已經高達好幾艘。

  但無畏艦對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強大戰艦。

  先不說無畏艦動輒一百多萬將近兩百萬英鎊的昂貴造價,想要製造無畏艦的話,首先得熟練地掌握建造老式戰列艦的能力,然後還得掌握無畏艦的各種新式技術,這幾乎將所有非列強國家拒之門外。

  別說無畏艦了,目前掌握較為先進的戰列艦建造技術的國家都不足十五個,更不要說還得掌握無畏艦的各種新式技術,並且根據這些新技術設計並且製造出自己的無畏艦了。

  澳大利亞號戰列艦和新西蘭號戰列艦是完完全全根據君主級戰列艦的設計圖紙建造的,所搭載的火炮也是德國最新提供的45倍徑305毫米主炮。

  而澳大拉西亞號戰列艦原本的283毫米主炮也被更換,全部都換成了305毫米的主炮。

  因為當時已經為主炮更換預留了足夠的余地,因此更換起來的任務並不繁重。

  而搭載了305毫米主炮的君主級戰列艦,才稱得上是能夠和無畏號戰列艦相提並論的真正無畏艦。

  看著近海漂泊著的三艘龐然大物,以及龐然大物上那一個個猙獰的炮口,阿瑟自豪又滿意地笑著點了點頭。

  這三艘戰列艦,不僅是澳大拉西亞海軍更進一步的證明,同樣也是海軍崛起的希望和號角。

  澳大拉西亞作為一個由眾多島嶼組成的國家,海權對於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是最重要的。

  在接下來的兩艘戰列巡洋艦建造完成之後,阿瑟決定馬不停蹄地展開下一個建造計劃,爭取在一戰開始之前,將澳大拉西亞的海軍規模提升到至少五艘無畏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十五艘潛艇,數十艘中小型軍艦的規模。

  如果澳大拉西亞能夠在一戰前擁有這樣的海軍規模,那麽不僅能夠在一戰中保護自己的安全,甚至還能謀求更多的擴張和利益。

  畢竟這樣的海軍規模絕對算得上是列強水平,對於這樣實力強勁並且距離歐洲較遠的國家,歐洲國家只能選擇拉攏。

  兩艘戰列艦成功下水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緊接著的兩艘戰列巡洋艦也馬上要開始建造。

  不過,這兩艘戰列巡洋艦的建成時間至少也得等到明年下半年,這也代表在1911年之前,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基本不會有較大的擴張。

  1909年10月17日,在將所有事物安頓好之後,阿瑟帶著近衛師的第一步兵團和國防部長勞爾,第一師師長托馬斯約翰森,還有宣傳部部長格蘭特·威爾遜,正式開啟了為期至少兩個月的巡遊之旅。

  這次負責護送阿瑟的艦隊,規模不可謂不豪華。因為剛下水的兩艘戰列艦也需要進行海航測試的原因,被直接編入了這次護送隊伍。

  這也導致這次護送的艦隊擁有三艘無畏艦,一艘潛艇和十艘護衛艦,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也算是舉全國之力了。

  阿瑟的第一站是位於北新西蘭州的首府惠靈頓。其實惠靈頓距離悉尼也不是太過遙遠,如果乘坐軍艦以最快速度前行的話,只需要一天多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但畢竟這次主要是以巡遊為目的,阿瑟是出來放松心情的,而不是趕著進行公務。

  因此艦隊航行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平均速度只有十五節左右。

  這導致阿瑟抵達惠靈頓的時候,已經是10月19日的晚上了。

  惠靈頓和北新西蘭州的官員早已經得到了阿瑟前來的消息,哪怕阿瑟抵達的時間是晚上,還是組織了大量的官員和公民在港口等候。

  抵達新西蘭的第一天晚上,阿瑟並沒有進行任何公務,而是居住在惠靈頓市政府準備好的房間。

  經過一天的休息之後,阿瑟這才分別前往惠靈頓的郊區和周邊的工業區,開展自己的巡查和檢閱之路。

  澳大拉西亞的總體畜牧業十分發達,新西蘭的畜牧業也佔據了澳大利亞總畜牧業的兩成多。

  根據北新西蘭州州政府的匯報來看,整個北新西蘭州至少擁有上萬個大大小小的牧場,飼養的牛羊和其他牲畜總數量高達一千五百萬萬以上。

  阿瑟對於這一點也深信不疑,畢竟光是惠靈頓的周邊就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牧場,顏色各異的牛羊更是隨處可見,這一點是完全騙不了人的。

  值得一提的是,至少在北新西蘭境內,工業區和畜牧區以及農業區分的還是比較開的,這也讓畜牧業和農業被工業影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這一點讓阿瑟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這個時代的工業就從那煙筒中向天空噴湧而出的濃濃黑煙就能夠看出,這可不是什麽環保有利的東西。

  只不過在這個時代想要讓國家強大,發展工業就必不可少。

  發展工業就避免不了破壞環境,誰讓這個時代的工業就是這麽有特色呢。

  抵達新西蘭的第二天,阿瑟視察了惠靈頓周邊的農業和畜牧業區域,並且參觀了位於惠靈頓周邊的工業區之一。

  這一天也算得上是有些繁忙,至少阿瑟覺得是這樣的。

  之後的幾天,阿瑟在惠靈頓的生活幾乎都以吃喝玩樂度過。僅有的一點公務時間,被阿瑟用來了解和調查北新西蘭,特別是惠靈頓城市內的居民的生活情況。

  調查的結果還是比較喜人的,惠靈頓市民的生活雖然算不上太好,但溫飽還是能夠滿足的。

  讓所有子民不缺糧食,吃過上溫飽生活,這是阿瑟繼位時的第一個願望。

  目前看來已經初步實現,至少在阿瑟能夠了解到的區域,澳大拉西亞人基本是不會餓肚子的。

  畢竟除了政府頒布的各種福利政策之外,王室救濟委員會每年也會接濟大量的低收入人群,確保他們至少有糧食吃,不會挨餓。

   三千字第一更,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