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45章 外籍勞工和R107戰列艦
  第545章 外籍勞工和R107戰列艦

  說起目前皇家警衛和侍衛的制度,其實是有些複雜和重複了。

  總體來看,皇家警衛負責王宮的安全,侍衛負責王室成員的安全。

  因為修建了新王宮,因此警衛和侍衛的規模也都進行了擴大,目前已經分別來到了3600人和1200人。

  因為警衛和侍衛負責不同的領域,因此在阿瑟的出行中,也能看到這樣特殊的一幕,警衛和侍衛都有一定的人數跟隨。

  如果再算上拱衛首都安全的近衛師,負責保護王室安全的武裝力量就足足有三支,有些太過複雜。

  在阿瑟的計劃中,皇家警衛和侍衛最終要融合成一支隊伍,專門負責保護王宮和王室成員的安全。

  但目前因為時間緊湊,因此警衛和侍衛的融合工作要等到將來才能進行,進度大約在新首都建成之前。

  出行工作大概準備的差不多之後,阿瑟也要提前對於政府的工作進行一定的安排了。

  一些重大的事件還是要隨時和政府聯絡,畢竟阿瑟才是處理重大事務的那個人。

  除此之外,國家的其他事務全部交給政府處理,由肯特首相全權負責,阿瑟還是十分放心的。

  況且還有著近衛師保護首都的安全,一旦發生任何緊急狀況,阿瑟也能隨時返回悉尼。

  為了保證阿瑟的安全,阿瑟的出行線路從來不對外公布,甚至大部分出行線路都是臨時決定的。

  從悉尼離開之後,整個出行隊伍乘坐專列,準備先行前往墨爾本,隨後向西視察澳大拉西亞的工業基地。

  作為澳大拉西亞的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還是非常高的。

  阿瑟多次視察的目標中也有墨爾本,對於這座已經算得上龐大的城市,阿瑟還是十分熟悉的。

  墨爾本位於維多利亞州的南部,和悉尼一樣,也是一個沿海城市。

  這也是澳大拉西亞這樣的移民國家的特征,包括其他各州的首府阿德萊德,珀斯,紐卡斯爾等在內,全部都是沿海城市,都擁有一定規模的港口。

  墨爾本和悉尼這兩座城市,仿佛澳大拉西亞的雙子星一般,在整個澳大利亞歷史中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澳大利亞公國成立以前,這兩座城市的規模和發達程度不相上下,都成為過澳大利亞地區的最大城市。

  但公國成立以後,悉尼的發展相較於墨爾本來說更有優勢,目前已經超過墨爾本一大截。

  不過,這兩個城市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都是特大城市,目前的人口規模均在200萬以上,悉尼的人口規模更是已經接近300萬。

  這其實也是澳大拉西亞的獨特現象。澳大拉西亞有大半的人口在澳大利亞地區,澳大利亞有大半的人口在東南部。

  而東南部有大半的人口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座城市,以及這兩座城市所處的地區。

  雖然阿瑟的行程並未對外公布,甚至連去哪一個地方都沒有任何消息。

  但國王的出行隊伍太過顯眼,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澳大拉西亞人的注意,並且引起了數千人的圍觀和歡呼。

  阿瑟也決定不再隱藏,向著民眾揮手示意,在民眾的目送下前往港口視察。

  陪同阿瑟視察的有維多利亞州州長,墨爾本市長和大量的政府官員。

  作為澳大拉西亞最大的城市之一,墨爾本的港口自然也吸引了大量的船隻停泊,港口貨物的吞吐量位居澳大拉西亞第二,看起來也很是繁華和壯觀。

  雖然悉尼是澳大拉西亞的首都,但在兩座城市的發展中,政府采取的是公平的態度,鼓勵兩座城市按照自己的情況各自發展。

  當然,除了來往絡繹不絕的貨船之外,墨爾本的港口也來往著大量的遊輪和外國遊客。

  作為澳大拉西亞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墨爾本除了吸引國外移民之外,同樣也吸引著大量的國外遊客。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悉尼的港口來說,墨爾本的港口更偏向商業化,軍艦來往很少,更多的是民間的貨船和遊輪。

  如果單從商業港口的角度出發,墨爾本港口的規模是要大於悉尼港口的。

  對於港口的發展,阿瑟實在沒有太好的建議。畢竟這些政府官員們才是專業的,阿瑟做的只是把握方向。

  這其實才是一個政府最合適的結構。如果什麽方向的發展都需要君主親自動手的話,那國家的發展也注定好不到哪去。

  這也是阿瑟聰明的一點,雖然手中握有極大的權力,但專業的事情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做,不在一旁指手畫腳,就是對這些專業人士的最好支持。

  當然,雖然給了這些官員們極大的權利,但阿瑟也會負責最終的結果把控。

  做的不好的,自然沒有政績,想要繼續升遷可能性不大。對於那些貪汙腐敗分子,還有情報部門以及眾議院進行監督。

  因為抱著外出遊玩的目的,視察只是次要,阿瑟也沒有前往墨爾本市政府,而是在私下的飯局上,詢問維多利亞州州長和墨爾本市市長幾個問題。

  現任維多利亞州州長是格奧爾格·菲利普·盧根達斯,本土澳大拉西亞人。

  相較於外來移民來說,阿瑟很明顯更相信本土澳大拉西亞人,這也讓更多的類似於格奧爾格州長一般的人物得以登上高位。

  “格奧爾格州長,維多利亞州在目前的發展中有什麽問題嗎?”用完晚餐後,看向一旁很是拘謹的兩人,笑著詢問道。

  “陛下,維多利亞州目前的發展暫時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非要說問題的話,近段時間從國外湧來的外國籍務工人員讓部分民眾很是不滿,認為他們擠佔了澳大拉西亞人的工作崗位。”格奧爾格州長聽到阿瑟的詢問之後,不敢有絲毫猶豫和隱瞞,回復到。

  “外國籍務工人員?大約有多少人?”阿瑟皺了皺眉頭,詢問到。

  和那些想要移民但是暫時沒有獲得國籍的人不同,外國籍務工人員大部分並不想要移民,只是想在澳大拉西亞尋找高收入的工作機會,賺一筆可觀的收入之後返回自己的國家。

  相較於本土澳大拉西亞人和移民來說,這外國籍務工人員當然是外人,這個問題也自然需要處理。

  “最近幾年外國籍務工人員的規模一直在上漲。維多利亞州目前的情況不算糟糕,但外國籍務工人員的規模已經接近五萬人。”格奧爾格州長繼續回答道。

  維多利亞州的經濟發展相較於澳大拉西亞其他的州來說,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再加上首府墨爾本的知名度,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籍務工人員前來尋找工作機會。

  這些人相較於通過移民機構前來澳大拉西亞的人來說,對於澳大拉西亞的認可程度並不高,他們認可的是澳大拉西亞的高收入工作,以及每個月發到他們手中的,那誘惑人的澳元而已。

  阿瑟點了點頭。五萬人的規模確實也不大,對於維多利亞州300多萬的人口來說,五萬人的外國籍務工人員只是很小一部分,暫時還處於可控制的范圍內。

  “這些外國籍務工人員從事的工作大多都是哪些?是否真的會對本國人的工作產生影響?”阿瑟問出了最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般情況來說,這些沒有澳大拉西亞國籍的外籍人,在澳大拉西亞的工作機會是肯定不如澳大拉西亞本土人的。

  如果說澳大拉西亞人的工作大多都是那些輕松的高收入工作的話,那麽外籍人應該大多是比較勞累的中等收入工作,對本土澳大拉西亞人的工作影響應該不是太大,至少兩類人群的工作期望是兩個級別。

  “這些外國籍務工人員中,31%來自歐洲和美國,4%來自非洲(各殖民地的白人,不是黑人,也不歡迎黑人),剩下的65%都來自亞洲。根據州政府掌控的情報來看,他們中的大部分從事中低收入工作,但也有兩成左右的人從事醫生,律師,教師等高收入工作。”格奧爾格州長說到。

  這和阿瑟預估的情況相差無幾,畢竟能來澳大拉西亞找工作的大部分人,在原本生活的地方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也就注定了他們只能從事中低收入的工作。
    “這些人沒在國內鬧事吧?”外籍人員的安全始終是個問題,這些人對國家的認可程度不高,也更容易參與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事情。

  “暫時沒有出現,陛下。”格奧爾格州長回答道。

  “既然如此,就暫時不處理這些外籍務工人員。對於一些高學識,從事比較重要的崗位的外籍務工人員,爭取能拉攏就拉攏,讓他們加入澳大拉西亞的國籍。比如教育和醫療行業的人才,可以進行一定的優待,免費為他們的家人提供來澳大拉西亞的船票等等。只要他們不支持危害澳大拉西亞國家安全的行動,我們就不會排斥這些外國籍務工人員。”阿瑟笑著說道。

  總體來看,這些外國籍務工人員對於澳大拉西亞國民的工作造不成太大的影響。

  因為澳大拉西亞勞動法早已經規定了,只有澳大拉西亞公民才能夠享受到最高的最低工資保障政策。

  不能擁有澳大拉西亞的國籍,也就代表著最低工資相較於其他澳大拉西亞人來說,處於較低的水平。

  再加上政府對於澳大拉西亞的所有企業有著規定,澳大拉西亞公民的規模必須要佔據總員工數量的七成以上,這也注定了企業不能大量雇傭非澳大拉西亞籍員工。

  在這樣的情況下,外來務工人員很難對澳大拉西亞人的工作環境造成影響。

  這些人從事的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澳大拉西亞人看不上的職業,這對於豐富澳大拉西亞的職業體系還是有幫助的。

  雖然這些人賺去了一部分收入,但他們也為澳大拉西亞創造了更大的經濟增長。

  何況這些人在澳大拉西亞的生活和消費,每一樣都是在促進澳大拉西亞的經濟增,這完全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實際上,這樣的問題並不只是澳大拉西亞存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同樣也存在外國籍務工人員的問題。

  美國的處理方式就很簡單,需要這些外國籍務工人員的時候,他們就是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

  一旦經濟發生危機,或者美國公民和這些非美國籍人員爆發衝突,這些人就會迅速被遺棄,直接成為非法移民,好一點的被遣送出境,差一點的直接不管死活。

  和格奧爾格州長攀談完畢之後,接下來就輪到了墨爾本市長喬治·紐金特·坦普爾·格倫維爾。

  不過墨爾本的發展其實也沒太大的問題,除了吸引力較高,很容易吸引國外移民讓墨爾本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張之外,似乎也沒有需要向阿瑟匯報的大問題。

  這其實也就是匯報問題的訣竅了。雖然阿瑟要求將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匯報出來商議解決。

  但問題是,如果什麽小問題都需要上報給阿瑟解決的話,那麽還需要這些州長市長幹什麽?
  能夠匯報給阿瑟解決的問題,一定是這些州長和市長不能擅自決定的問題,至少要到上報給內閣政府的程度才行。

  要是連墨爾本建棟樓都需要阿瑟把控,那國家完全不需要發展了,因為眾多事情阿瑟根本處理不完。

  結束和格奧爾格州長以及喬治市長的會談之後,阿瑟來到了墨爾本皇家造船廠,視察墨爾本皇家造船廠的造艦進度。

  墨爾本皇家造船廠前身其實是維多利亞殖民地時期的殖民地造船廠,規模並不大,只能夠建造千噸左右的戰艦。

  被皇家造船廠收購並且擴建之後,目前已經成為能夠建造兩萬噸巨艦的大造船廠,並且承擔了相當一部分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建造工作。

  當然,兩萬噸的軍艦也絕對不是澳大拉西亞的最終目標。雖然海軍限制條約已經成了必然,各國海軍的總噸位也一定會有限制。

  但這份條約到底能夠管住各國家多長時間根本無法保障,阿瑟建造海軍的行動也絕對不可能被一紙條約束縛。

  根據皇家造船廠的下一階段目標來看,悉尼皇家造船廠要擴建為五萬噸級別的超大造船廠,墨爾本造船廠和奧蘭製造船廠也要擴建為三萬噸左右的大造船廠。

  當然,目前自然不可能展開造船廠的擴建工作。各國都在商議一個妥善的海軍限制條約的時候,澳大拉西亞光明正大的擴建海軍造船廠,這樣的行為可就是在光明正大的打英國人的臉了。

  來到墨爾本皇家造船廠,造船廠的負責人和一眾技術專家已經等候多時了。

  阿瑟主要參觀的還是造船廠的建造車間,以及圖紙的設計。

  造訪墨爾本皇家造船廠時,阿瑟收到了一條好消息,關於澳大拉西亞海軍設計的新軍艦。

  這艘新的軍艦圖紙是由墨爾本皇家造船廠的軍艦設計師聯合設計的,暫時沒有正式命名,而他的設計代號為R107。

  澳大拉西亞目前最先進的戰列艦設計師希望級戰列艦,所搭載的艦炮只不過是15英寸的45倍徑主炮,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潮流。

  之前因為澳大拉西亞重視航空母艦的研究,對於新型戰列艦只是重研發,並沒有任何建造的打算。

  這艘被命名為R107的新型戰列艦,正是澳大拉西亞三家皇家造船廠聯合起來的結果。

  說到這艘戰列艦,也不得不提到澳大拉西亞和大英帝國在之前加強的海軍建造方面的合作。

  得益於和大英帝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以及兩國之間的緊密合作,澳大拉西亞獲得了來自大英帝國16英寸45倍徑三聯裝火炮的技術,甚至已經在自主研究18英寸火炮了。

  當然,18英寸的火炮目前也不現實,各國主流的艦載火炮也就是16英寸。

  甚至將來有著海軍條約的限制,艦載火炮的尺寸能不能維持在16英寸都不好說,不要說跨度極大的,恐怖的18英寸火炮了。

  R107戰列艦,參考英國目前的最新軍艦設計,以及澳大拉西亞現有的造艦經驗,綜合設計如下:
  艦長:217米;艦寬:32.5米;吃水深:9.2米。

  標準排水量大約3.2萬噸到3.3萬噸左右,滿載排水量3.7萬噸到3.8萬噸。

  動力裝置采用八台帶蒸汽過熱器的鼓水管燃油鍋爐和四台蒸汽輪機,動力能夠達到46000馬力左右,航速接近23.5節。

  R107戰列艦能夠裝載超過2750噸燃油,最大續航已達到12節航速下,15000海裡的總航程。

  15000海裡的概念有多恐怖呢?相當於27800公裡,而地球的周長也才4萬公裡左右。

  除了三座三聯裝的16英寸主炮之外,R107戰列艦還擁有六座兩連裝的六英寸副炮。

  因為飛機對於軍艦的威脅,在R107戰列艦上,還增加了六座單聯裝120毫米高平兩用炮,四座雙聯裝100毫米高平兩用炮,六座八連裝40毫米機關炮以及47門27毫米機關炮。

  這樣的防空火力堪稱優秀,應對其他國家不太先進的飛機也完全足夠了。

  如果搭配航空母艦的話,這樣的戰列艦堪稱無敵,這是世界主流的,最先進之一的戰列艦設計。

  當然,澳大拉西亞能夠擁有這樣的戰列艦設計,英國人的幫助和技術支持是很重要的。

  或許英國人看到了澳大拉西亞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澳大拉西亞阻攔美國人的可能性,這才決定盡可能加強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實力,讓澳大拉西亞擁有抗衡美國的資本。

  除了以上防空武器之外,R107還擁有兩具620毫米魚雷發射管,用來應對水面下的潛艇的威脅。

  整艘戰列艦預計可以搭載1360名海軍士兵,戰列艦的體積和重量,都是目前澳大拉西亞最大的軍艦,對比的目標也都是其他國家最先進的軍艦。

  這樣的軍艦設計參考了英國人的意見。實際上,這艘軍艦設計和英國人的設計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英國根據日德蘭海戰的教訓,對於自己的造艦理念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這種有效的改進澳大拉西亞自然也不會排斥,善於學習各國先進的思想和理念,這才能讓一個國家更好的走向強大。

   54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