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26章 無線廣播技術
  第526章 無線廣播技術

  炒房地產這種專業的事情自然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阿瑟對於手底下的人還是很放心的,對於炒房地產開啟後那些入場的資本家更是放心。

  只要開了這個頭,美國的房地產就會如同燎原之火,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熄滅了。

  就算將來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房地產這團火會被熄滅大半,也不會對阿瑟的收益產生任何影響。

  當然,在美國開發房地產的公司注定是要改頭換面的,至少控制人和資本都不能來自澳大拉西亞,在明面上要和澳大拉西亞脫離任何關系。

  1920年二月,對阿瑟來說還是有幾個好消息的。

  首先是新首都建設順利進行,經過了一年多的建設之後,不少的房屋和設施被建成,新的政務院和王宮也在建設中,預計一到兩年內就會有所成果。

  只要等到王宮和政務院建設完成,澳大拉西亞的政治中心也就可以搬遷到新首都了,悉尼將徹底結束作為首都的生涯,但仍然還是澳大拉西亞目前最大的城市。

  新首都的建設中,有一項建設是阿瑟特批的,並且得到了阿瑟的大力支持,那就是關於澳大拉西亞國家動物園的建設。

  動物園的歷史可謂十分悠久,澳大拉西亞目前也有大大小小的動物園,規模大的也不在少數。

  但新修建的國家動物園,規模絕對是少有的,並且要容納來自全世界的動物體系,光是花費就高達上千萬澳元。

  作為澳大拉西亞將來的旅遊名片之一,在打造國家動物園的時候,阿瑟就特意吩咐過了,必須要收集國內外大量的奇珍異獸,而且為這些世界各地的動物劃分不同的園區。

  當然,這上千萬澳元也絕對不是白花費的。阿瑟對於國家動物園的期望,就是成為澳大拉西亞將來旅遊名片之一,大幅度提高澳大拉西亞的旅遊知名度,為澳大拉西亞吸引更多的國外遊客。

  同時,也能豐富澳大拉西亞人的娛樂生活,民眾在繁忙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之外有著更多的娛樂選擇,順帶著提升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

  在種種的作用下,這1000萬澳元的花費也就顯得不值一提了,至少是值得的。

  除了動物園之外,還有數量不少的植物園,公園以及綠化等等。

  聖阿瑟堡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了城市的內化和環境保護,阿瑟的目的就是打造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當然也是澳大拉西亞將來的旅遊名片。

  除了新首都建設的進展之外,阿瑟還迎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皇家科學院一些研究的突破進展。

  首先就是無線廣播技術的研究。

  無線廣播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73年的英國科學家J·C·麥克斯韋,正是他證明了無線電波的存在。

  1888年,德國科學家H·R·赫茲通過火花放電的實驗產生並且接收了無線電波,促進了世界各國對於無線電波的研究。

  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能夠實現播送語音和音樂的聲音廣播。

  但當時的廣播有著較大的限制,因為發射機功率的原因,廣播塔的覆蓋范圍基本都在十公裡以內,甚至功率低的廣播塔覆蓋范圍只能保持在1到2公裡。

  再加上抗干擾的能力極差,距離遠了廣播就是一片噪音,根本無法實現大規模商用,想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覆蓋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阿瑟明白廣播這種技術的重要性,全國范圍內的無線傳播,這會讓地區之間的通信效率大大提升。

  不過廣播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首先是廣播塔的覆蓋范圍,至少要提升到十公裡以上,才能比較全面的覆蓋一整個城市。

  其次,廣播的抗干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除了人為影響之外,天氣對於廣播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這也是廣播想要投入商業化和正式使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看著手中關於無線廣播的研究報告,阿瑟滿意的點了點頭,十分好奇的詢問道:“廣播的傳播問題已經解決了嗎?”

  對面匯報的人是研究無線廣播的專家馬丁·史柯塞斯,聽到阿瑟的詢問之後,馬丁連忙回答道:“已經初步解決了,陛下。我們提高了廣播塔的發射機功率,並且用中轉站來加強廣播傳輸中的信號。

  根據我們的測試,只要在中途有著信號的中轉站,就能夠讓衰退的信號頻率再次放大,甚至達到剛剛發射時的頻率。

  根據我們的預估,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如果一路鋪設中轉站的話,從悉尼發出的頻率,10到20分鍾後,就可以在珀斯接收,從而實現廣播的全國覆蓋。”

  珀斯是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和位於澳大利亞地區東部的悉尼間隔了一整個澳大利亞。

  如果能夠實現珀斯到悉尼之間的信號傳播,這代表著整個澳大利亞都在覆蓋的范圍之內。

  至於更遠的海外領地和新西蘭,這是目前的無線廣播技術還不能覆蓋的區域,阿瑟也完全理解。
    說實話,能夠在澳大利亞地區實現無線廣播的覆蓋,阿瑟已經相當滿意了。

  畢竟技術慢慢發展的,誰也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都需要一定時間的發展來推動技術的進步。

  “信號的抗干擾問題呢?目前抗干擾的能力如何?”阿瑟繼續詢問到。

  都解決了覆蓋范圍和抗干擾兩個問題,無線廣播的技術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因此,抗干擾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是廣播使用中無法避免的問題。

  “我們對廣播的信號有所加強,抗干擾能力相較於之前的廣播有所進步。

  但目前仍然無法解決特殊天氣的影響,磁場也會對廣播的傳輸信號造成影響,這是短時間內還無法解決的。”馬丁解釋到。

  目前的技術顯然還無法完全確保無線電廣播信號不會受到干擾,畢竟除了極端的天氣之外,磁場也是影響廣播信號的罪魁禍首。

  “但在正常天氣的情況下,目前的無線廣播信號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在距離中轉站和信號基站比較近的地區,信號基本不會受到影響。”馬丁繼續說到。

  阿瑟對於馬丁所說的情況完全能夠接受,畢竟現在只是20世紀初期,和100年後的科技完全不能比較。

  現在能夠使用無線電技術,相較於歷史已經有所進步了,阿瑟自然也不會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

  只要能在正常天氣進行使用,已經滿足十年內阿瑟對於無線廣播技術的需求。

  反正接下來還有大把的時間進行改進,阿瑟有信心提前趕上後世的水平,哪怕為此付出幾十年的努力,但澳大拉西亞完全等得起。

  “廣播站和中轉站的建設成本如何?如果要在澳大利亞地區全面鋪設的話,政府能夠承受這筆負擔嗎?”阿瑟繼續問出自己想要詢問的問題。

  廣播的普及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建造廣播基站的成本。

  如果成本太高的話,在全國普及也算是一個麻煩,也會阻礙廣播的使用。

  “目前廣播基站的建設成本大約在6000澳元左右,中轉站的建設成本大約在4000澳元。當然,這也要看相應地區的地理環境,以及建設基站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馬丁回答道。

  “廣播基站和中轉站的覆蓋范圍呢?”阿瑟問道。

  “在廣闊的平原地區,廣播基站的覆蓋范圍可以擴大到20公裡左右,甚至最遠能夠傳播到25公裡。但如果是在山區的話,傳播范圍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具體的數值並不穩定,但初步估計能夠保證在10公裡左右。”馬丁繼續遞過一份資料,十分恭敬的回答道:

  “中轉站的覆蓋范圍平原地區能夠穩定在15公裡以上,山地同樣也會受到影響,大概也能穩定在10公裡左右。”

  阿瑟點了點頭。

  目前基站和中轉站的信號覆蓋范圍阿瑟還是滿意的。

  一個小城市的直徑也就是幾公裡到十幾公裡左右,一般來說1到2個基站就已經完全能夠覆蓋。

  大城市需要建設的基站和中轉站數量會多一些,但澳大拉西亞也沒有多少大城市,最大的也就悉尼和墨爾本兩個。

  再加上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有著大量的無人區和沙漠,這些地區自然是不需要建設基站和中轉站的,總不能給沙漠中的動物去聽廣播吧!
  如此一來,就能省下相當一大筆成本。至少在澳大利亞范圍內,至少一半的土地不需要建設基站和中轉站,實際所需要的成本完全在政府能夠承受的范圍內。

  目前廣播最需要覆蓋的范圍,其實就是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南部以及北部的一些城市。

  中部,西部的沙漠和荒漠基本上沒有人煙,暫時也不需要建設基站。

  大范圍建設廣播站有利於控制國內的輿論,這對於阿瑟加強國內的輿論控制還是很有效的。

  不管怎樣,輿論控制都是阿瑟的底線,也是保障國家安全和穩定的重要防線。

   3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日萬順利完成,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