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39章 奢侈品一條街
  第539章 奢侈品一條街
  愛爾蘭局勢崩潰的如此之快,想必英國政府也沒有預料到。

  但如果做一個總結的話,只能說英國人對於愛爾蘭人長時間的壓迫態度是罪魁禍首,哪怕愛爾蘭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英國政府仍然沒有放在心上。

  無論是最開始警察的盲目開槍,還是各地治安官對於遊行群眾的肆意抓捕,毫無疑問都加速了愛爾蘭局勢的惡化。

  不過到現在為止,英國政府覺得他們仍然能夠隨時平定愛爾蘭的叛亂,畢竟大英帝國的強大已經深入人心,外部的列強都不能打敗大英帝國,更不要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愛爾蘭了。

  當然,愛爾蘭獨立戰爭和澳大拉西亞沒有任何關系,阿瑟也絕對沒有橫插一手的打算。

  不管怎麽樣,現在的英國人完全有能力鎮壓愛爾蘭,至少維持大英帝國的框架是完全沒問題的。

  和愛爾蘭獨立戰爭相比,阿瑟更加重視菲律賓獨立戰爭,畢竟這才是澳大拉西亞能夠掌控的,並且也是主角之一的戰爭。

  當然,愛爾蘭獨立戰爭的爆發也讓阿瑟有著些許的擔憂,畢竟澳大拉西亞的愛爾蘭人也不少。

  但聯想到澳大拉西亞目前的現狀,阿瑟心中的擔憂又消散了大半。

  首先,愛爾蘭獨立戰爭的爆發是英國長期對愛爾蘭人壓迫的結果,這也涉及到英格蘭和愛爾蘭的歷史問題。

  目前在澳大拉西亞的愛爾蘭人過得還是很不錯的,澳大拉西亞各個民族之間也沒有任何壓迫,一個統一的澳大拉西亞人的觀念還是很貫徹人心的。

  更何況,澳大拉西亞雖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各個民族之間並沒有形成固定的聚集地,而是被打散在各個城市,不可能形成愛爾蘭這樣的遊行規模。

  種種原因決定著澳大拉西亞的局勢根本不可能像英國本土那樣發展,這一點阿瑟還是比較放心的。

  只要保持英國人的比例超過澳大拉西亞總人口的一半,澳大拉西亞的局勢就可以保持總體的穩定,基本上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確定菲律賓獨立戰爭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發展之後,阿瑟又將目光放回了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上。

  經過長達20年的發展,悉尼這座城市已經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發達程度也不遜色於歐洲國家。

  當然,這也是澳大拉西亞的通病。澳大拉西亞的大城市相較於歐洲來說不逞多讓,唯獨落後的就是大城市的數量,說白了還是人口的問題。

  雖然悉尼和墨爾本的發展完全不遜色於歐洲國家的大城市,但問題是,澳大拉西亞發展度較高的也就這兩個城市。

  盡管已經確定了澳大拉西亞幾年後的首都是目前正在建設的聖阿瑟堡,但這仍然並不妨礙政府對於悉尼和墨爾本進行新的規劃和建設,就比如悉尼即將建成的兩條街道。

  這兩條街道連接悉尼最中心的街道,位於悉尼擴建區域的中部,算是接下來建設的重中之重。

  為了彌補悉尼作為一個發達城市的空缺,這兩條街道一條作為金融街,一條作為購物街,是將來悉尼新城區建設中經濟方面的重中之重。

  金融街自然不用多說,這條街道所連接的悉尼舊街,坐落著澳大拉西亞最大的三家銀行。

  不出意料的話,新的金融街也會建設三家銀行的分行,同時還會從世界范圍內招商,將來會是悉尼最重要的金融街道。

  而另一條購物街自然也不是普通的街道,將會是澳大拉西亞奢侈品集中地,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的奢侈品都能在這裡看到,更進一步促進悉尼和澳大拉西亞的經濟。

  包括阿瑟私人酒莊的紅酒,也會在這裡公開售賣,並且作為主打商品之一,進一步打響悉尼購物街的名氣。

  這兩條街道將會在悉尼率先建設,如果有成效的話,在墨爾本也會建設相應的街道,甚至在新首都也有規劃。

  總體來看,悉尼和墨爾本的人口完全能夠撐得起這兩條街道。目前悉尼和墨爾本的人口均已經突破300萬,也是澳大拉西亞主打的兩座超大城市,在國際上的名氣還是很大的。

  建設這樣的購物街,不僅是為了促進澳大拉西亞的經濟流動,同樣也是進一步打響澳大拉西亞的旅遊名氣,吸引更多的國外富商前來澳大拉西亞購買奢侈品。

  畢竟所有在購物街的消費,澳大拉西亞政府都能夠收稅,長久以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還能打響澳大拉西亞的名氣,絕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除了對於新城區的建設之外,對於舊城區的改造,以及對於一些建築的修善工作,也是悉尼建設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作為澳大拉西亞兩個大城市之一,悉尼作為澳大拉西亞的門面,各項建設必須100%的用心。

  首先是對於悉尼一些著名的旅遊景點衛生環境的維護,這關系到澳大拉西亞對外的名聲,因此政府十分重視,還特別頒布了相應的衛生法律。
    其次就是電力的全面普及,悉尼城區的所有道路幾乎都安裝了路燈,為這座城市提供了照明。

  因為汽車的普及,相應的紅綠燈裝置也已經誕生。出於對於汽車駕駛員和其他民眾的生命考慮,在阿瑟的命令下,政府完善了交通法,並且將紅綠燈加入了交通法,並且添加了一些交通法規。

  比如斑馬線,路口的引導線,車道的劃分,紅綠燈以及禮讓行人的守則,全部被製作成了一本簡易的交通法手冊,這是每個獲得駕駛證的澳大拉西亞人都需要了解並且熟知的。

  是的,為了規范汽車環境,澳大拉西亞已經頒布了駕駛證,相較於後世來說考起來還是十分容易的。

  畢竟現在的汽車行駛速度也不快,擁有汽車的要麽是以此為生的老司機了,要麽就是那些達官貴人們,也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澳大拉西亞交通法特意規定了,城區道路小型汽車的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50公裡每小時,大型卡車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0公裡每小時。

  郊外道路的限速則被提高到了60公裡和50公裡,並且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關於交通責任的劃分準則,來確保任何交通事故都能夠妥善地劃分責任。

  至於高速路,短時間內還是不要想了。不僅汽車的相關配置跟不上,道路的建設環境也做不到那麽平坦,提高限速只會增加事故的概率。

  不得不承認,人類尋找商機的目光還是很精準的。

  近段時間以來,出租車行業和運輸卡車行業迎來了巨大的商機,不少出租車司機和卡車司機以此為生,也積累了不小的身家。

  雖然一輛汽車的價格比較昂貴,但短時間內乘坐汽車的成本並不昂貴,這也讓許多中產家庭在出行時選擇出租車,為出租車行業提供了大量的收入來源。

  運輸卡車行業同樣也是如此。大部分廠家無法承擔購買大量卡車的花費,與此相比,短時間或長時間和運輸車隊合作,就成了更加劃算的選擇。

  在一個廠家不需要運輸的階段,運輸車隊也可以為其他的廠家服務,賺取兩頭收入。

  這兩個行業經過漫長的發展,已經誕生了許多初具規模的出租車公司和運輸公司,讓許多澳大拉西亞人走向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本茨one的銷量已經進入下滑階段,但本茨汽車的幾種卡車銷售仍然處於上升期。

  本茨汽車廠也在研發不同外形的汽車,很快就會有結果,預計會爆發新一輪的購車熱。

  雖然本茨one支持不同的顏色,畢竟是一款已經銷售十多年的汽車,它的外觀設計已經比較落後。

  本茨汽車廠也沒有執著於本茨one的銷售,新一代本茨汽車不僅擁有和本茨one完全不同的外觀設計,就連內飾以及相關硬件的搭載都不盡相同。

  在阿瑟的影響下,本茨汽車廠並沒有滿足於現有的成績,對於汽車還是擁有著不錯的探索精神。

  根據本茨匯報的結果,新一代本茨汽車在兩年內就能夠誕生,經過一段測試之後,就可以在全球同步發售了。

  正好能在全球經濟危機到來之前再割一波韭菜,要不然,等到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就算新一代本茨汽車的設計再吸引人眼球,想要取得好的銷售結果也不太可能。

  說起割韭菜,阿瑟其實更加期待目前已經建成的悉尼收音機廠。

  收音機的建造技術比較簡單,甚至原理最簡單的礦石收音機,造價成本可能不到五澳元。

  但這樣的收音機完全能夠接收到附近廣播基站的信號,實現無線廣播的接收。

  如果再搭配幾個廣播電台,播放不同的新聞和節目,絕對能夠吸引很多人的眼球。

  低廉的價格也能創造更大的市場,如果營銷的好,收音機包括無線電波技術,完全能夠售賣給其他國家,從而大賺一筆。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6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還有一更一點左右。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