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06章 狼煙四起
  第306章 狼煙四起
  隨著時間進入了1911年的年末,全世界的人們也終於松了一口氣,總算是度過了一個危機四伏,衝突頻發的災難年。

  整個1911年發生的事情,對於所有歐洲民眾來說基本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讓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成為了實質,英國和德國之間的矛盾加深,進一步促成了更加激進的海軍軍備競賽。

  並且更重要的是,這個海軍軍備競賽所有歐洲列強國家全部參與,這也代表著這些列強國家已經有了明確的認知,那就是戰爭已經不遠了,他們在為戰爭做著準備。

  除此之外,歐洲各大列強國家也在加緊擴張著陸軍的規模。從意大利奧匈帝國的擴軍30萬,再到法國,俄國和德國的擴軍50萬,無一不證明目前歐洲所面臨的狀況十分嚴峻,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這些列強國家瘋狂擴張陸海軍的行動,也讓他們的軍事企業迎來了爆發一般的增長。

  一個最淺顯的例子,德國著名軍工企業克虜伯工廠,1873年僅僅只有9000人的員工規模,在1902年就發展到了4.3萬人。截止目前1911年年底,克虜伯工廠的員工數量已經達到了7萬人。

  英國的軍工業也十分龐大,從事軍工行業的人員達到了十萬多人。

  英國的軍工業有兩大特點,一是優先發展軍艦和商船製造業,這也符合了英國海軍為重的特點。

  二就是私營軍工廠佔有重要地位,這一點並不相同於澳大拉西亞的王室軍工廠。

  澳大拉西亞的軍工廠中,王室的皇家軍工廠,佔據澳大拉西亞所有軍工廠市場的百分之八十七,僅有一些軍工廠不願意生產的小份額武器,才會被一些私營軍工作坊生產。

  除此之外,法國,俄國和奧匈帝國的軍火工業也十分龐大,這些列強國家軍備和士兵數量,也正得益於十分龐大的軍工行業。

  這一點從澳大拉西亞也能夠看出。澳大拉西亞目前所有軍工行業從業者,加起來也足有1.5萬人。

  如果再算上隱藏在暗處的航空研究室和農用機械廠,軍工行業從業者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兩萬。

  相比於常備軍隊擴張的數量,歐洲各大列強國家所帶來的後備兵數量更加誇張。

  除了大英帝國之外,歐洲列強擴軍的重點其實是陸軍。

  這也導致截止目前,歐洲各大列強的軍備和士兵數量十分誇張。

  目前歐洲所有列強國家中,士兵數量最多的是俄國,擁有常規軍隊110萬,預備役565萬人。

  排名第二多的是法國,擁有71萬的常備部隊和500萬的預備役部隊。

  緊跟其後的是德國,擁有70萬的常備部隊和490萬的預備役部隊。

  奧匈帝國擁有40萬常備部隊和300萬預備部隊,意大利擁有38萬常備部隊和180萬預備役部隊,大英帝國擁有25萬常備部隊和120萬預備役部隊。

  雖然目前歐洲各大國家早已經宣布了擴軍,但擴軍的進度也各不相同。

  目前擴軍最順利的,應該是德法兩國。德法兩國截至目前已經召集了二十萬以上的預備役加入常備部隊,並且展開了持久的訓練。

  擴軍進度相對比較緩慢的,應該是預備役數量最多的沙俄帝國了。

  不得不承認,這個國家的腐朽讓人震撼。哪怕擴軍已經宣布了幾個月,截止目前也隻征召了幾萬人的軍隊,甚至這幾萬人還沒有到達預定的訓練地點,還在路上運輸中。

  如果這些列強國家的擴軍全部完成,那麽將來戰爭時期,歐洲可能迎來一場所有士兵高達上千萬的曠世大戰,對於歐洲各大國家帶來的損耗也是無可估量的。

  除了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巴爾乾的陰影也已經十分密布。

  巴爾乾諸國不是在戰爭的準備中,就是在準備戰爭中。

  為了準備將來的戰爭,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門第內哥羅等巴爾乾同盟國家紛紛宣布擴軍,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的軍隊分別已經突破30萬和20萬,哪怕最少的門第內哥羅,軍隊人數也已經突破了3.5萬人。

  巴爾乾同盟背後有著沙俄帝國的支持,他們擴張軍隊所需要的武器裝備,自然也是從沙俄帝國進行購買。

  為此,沙俄帝國淘汰了一些目前正在裝備的武器,將其以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出售給了巴爾乾國家。

  而沙俄帝國,在之前五萬支步槍訂單的基礎之上,又向澳大拉西亞訂購了15萬支步槍以及上千萬發子彈,為國內的擴軍做好準備。

  這也讓阿瑟感受到了出售軍火的暴利。哪怕戰爭還沒有打響,歐洲諸國只是在進行戰爭的準備,向澳大拉西亞訂購武器的也只有俄國,都讓軍工廠賺了數十萬澳元。

  要是戰爭真正打響,歐洲各國都缺武器的時候,軍火貿易帶來的利潤會擴張到數千萬甚至數億澳元。

  為此,阿瑟也十分大方的給予了皇家軍工廠上千萬澳元的資金,讓軍工廠卯足了勁生產,為將來的戰爭儲備至少百萬支步槍和數億發子彈,以及上萬門火炮和百萬發炮彈。

  反正澳大拉西亞國內既有英製武器,又有德製武器,還擁有澳大拉西亞自己研發生產的武器裝備。

  而歐洲范圍之內,比較流行的也就是英製和德製武器,武器的出口基本沒有什麽困難。

  阿瑟甚至都在想著,如果在一戰中各國動用了軍事飛機並且表現出對飛機的重視的話,那麽是不是可以大量建造前兩代飛機並且大肆出售。

  反正澳大拉西亞的軍事飛機已經研究到了第三代,第四代的研究也已經在進行中。

  只要將來第四代軍事飛機成功的研究出來,那麽將前兩代軍事飛機出售給歐洲各大列強也不會影響澳大拉西亞的飛機研究,反正受著戰爭影響,他們想要在短時間內追上澳大拉西亞並不可能。

  而這些飛機的造價就上萬甚至數萬澳元,大規模出售給歐洲國家帶來的利潤可不比武器出口低。

   今天五千字請個假,五一節日快樂!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