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17章 大家夥的震撼
  第317章 大家夥的震撼
  環球航行對於人類來說,意義相較於利益更加重大,也能帶給人類征服世界的一種快感。

  地球多麽龐大,每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環球航行,都會被載入人類史冊,對人類的影響和地球的影響而言也都十分巨大。

  澳大拉西亞飛艇的環球航行,目前已經成了全世界人類關注的話題之一。

  人們都在好奇,飛艇這樣的新奇的交通工具,能否做到對於航行來說最偉大的成就,環球航行呢。

  人們或好奇,或疑惑,或讚歎,或不屑。但總之,在1912年4月,全世界的目光已經聚集在澳大拉西亞,已經聚集在悉尼上空逐漸走遠的那艘飛艇上。

  對於這次環球航行來說,第一站的旅程就十分艱難。按照航行的計劃,第一個停靠點位於太平洋中央,美國夏威夷領地。

  這個停靠點並沒有什麽特殊的,選擇在這裡停靠,也只是阿瑟為了穩妥,在跨越太平洋途中對於飛艇進行檢修而已。

  悉尼距離夏威夷的直線距離足足8200公裡,如果乘坐目前速度最快的遊輪,這麽遠的距離也需要耗費大半個月的時間。

  但晨曦號飛艇,從4月10日出發到抵達夏威夷火奴魯魯,僅僅隻用了九天零四個小時。

  在火奴魯魯停靠了十多個小時,檢修了飛艇,並且補充了一定的生活物資之後,晨曦號飛艇再次起飛,目標直達美國西部的最大城市,洛杉磯。

  抵達夏威夷之後,其實距離美國本土就已經很近了。夏威夷距離洛杉磯只有4097公裡,相較於悉尼距離夏威夷的距離,少了將近一半。

  為了完成阿瑟所說的,在成功環球航行的同時,還要盡可能縮短環球航行的時間,增大這次環球航行的影響力。

  因此從夏威夷出發之後,特奧多爾所長就命令飛艇以較快速度前進。

  環球航行的第14天,也就是1912年4月24日,晨曦號飛艇終於來到了洛杉磯的上空,抵達了這個美國西部的最大城市。

  說到洛杉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期,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但其實一直到19世紀中期,雖然因為西部淘金熱吸引了大批移民前往洛杉磯,但當時洛杉磯人口也僅有1600人左右。

  真正讓洛杉磯快速崛起,成為西部最大城市的時期,其實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階段。

  因為石油的發現,讓洛杉磯的經濟快速進入繁榮時期,城市的規模也迅速擴張。

  當然,這座城市的巔峰絕對不是現在,而是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因為現代工業,商業金融和旅遊的逐漸繁榮和移民增長,成為美國特大城市之後的洛杉磯。

  作為晨曦號飛艇在美國第二個停靠點,也是最後一個停靠點,洛杉磯的街頭早已經匯聚了不少的美國媒體和民眾。

  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還是非常好奇的,特別是環球航行這種具有重大意義的行動。

  以前的美國民眾自認為見過很多世面,無論是汽車還是飛艇,飛機,美國擁有的種類都非常繁多。

  但直到澳大拉西亞傳來飛艇環遊世界的消息,美國的所有飛艇公司卻沒有任何消息的時候,美國人這才知道美國在有些方面並不是萬能的。

  不知道什麽時候,遠處的天空突然增加了一個黑點,黑點變得越來越大,又慢慢的變白。

  “是飛艇!是那個叫什麽晨曦號的飛艇!”

  街頭上有人激動地說道。

  “哦,該死,這玩意兒看起來比一棟樓都大,澳大拉西亞人是怎麽讓它飛起來的?”

  “這不會是鋼鐵做成的吧?這可真是上帝的傑作,澳大拉西亞人不會要用這個東西來攻打我們吧?”

  “該死,你們就沒想過它會掉下來嗎?快找地方躲躲吧,這群傻子!”

  見飛艇越來越靠近,洛杉磯街頭的交流聲也越來越多,街道甚至都逐漸靜止了下來。

  哪怕是來來往往的車輛,都忍不住停下來觀看天空中的大家夥。

  當然,這些大部分也都只是洛杉磯的普通人。至於那些小有資本的資本家和富商,此時當然是站在摩天大廈內饒有興趣的觀看著。

  “約翰,這就是澳大拉西亞人的飛艇嗎?可真是個大家夥。”洛杉磯一處高樓大廈之內,一個看起來有些富態的美國人對著身邊的夥伴說道。

  “別的不說,澳大拉西亞人能讓這樣的大家夥飛起來可真有本事。丹尼爾,你不是有計劃組建一個環球航行公司嗎?為什麽不直接使用這樣的大家夥呢?噱頭澳大拉西亞人已經為你創造好了,你要是創辦一家飛艇環球航行公司,恐怕第二天你和公司都會出名。”富人身邊的夥伴笑著對著富人說到。

  “這可是個大家夥,恐怕要的資金可不少。約翰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來一票大的?包攬整個美國的飛艇航行行業,我們就是這個行業的新巨頭!”富人點了點頭,並未反駁夥伴的觀點,而是饒有興趣的看著身邊的夥伴,詢問到。

  名叫約翰的富商並未著急回答丹尼爾的問題,而是讚歎的看了飛艇一眼,這才不緊不慢的回答道:“好吧,我承認這樣的大家夥根本不能讓人拒絕。如果澳大拉西亞人這次環球航行成功了,我願意投入500萬美元。”

  這其實也是高層和底層人看待問題的差距。在底層人驚訝的看著飛艇的時候,有能力的人,或許已經在思考飛艇背後的作用和飛艇帶來的價值了。

  在洛杉磯范圍內,關注這艘飛艇的資本家可不少。有很多並不能趕來洛杉磯的資本家,也派遣了下屬,亦或者也在關注飛艇方面的消息。

  一旦飛艇環球航行真的成功,那時候才是飛艇盛世的到來,飛艇航行公司也會遍地開花,進入飛艇商業的黃金盛世。

  這一天之後,一張拍攝自洛杉磯最高大廈的照片火爆了全美國,甚至熱度還波及到了歐洲大部分地區。

  這張照片其實很簡單,因為這座城市還未被工業大肆汙染的原因,天空是蔚藍色。

  在整個照片的中央偏上,一艘有著澳大拉西亞國旗圖案和王室徽章圖案的飛艇翱翔在蔚藍的天空之上,底下是洛杉磯市。

  平時看起來龐大的城市建築,在這艘巨大的飛艇面前顯得是如此渺小。飛艇遮天蔽日一般,給整座城市帶來巨大的震撼。

  城市中的人抬起頭望著天空中的晨曦號,而飛艇上的人,站在不一樣的角度,觀看著下方還不是太繁華的洛杉磯城市。

  “這就是美國的城市嗎?看起來似乎也不怎麽樣。”

  看著眼前似乎很渺小的城市,有人忍不住略帶失望的說道。

  “是你站的太高了,老兄。”

  旁邊人的話讓人如夢驚醒,並不是這座城市不龐大,不繁華,而是自己站的太高,讓城市顯得有些渺小。

  搭配著飛艇窗外的景色,看著下方渺小的城市,想象著城市中那些人敬仰的目光,飛艇上的人不由得豪情萬丈,十分享受。

  好在飛艇在洛杉磯城市的天空上待的並不久,這樣的大家夥注定只能降落在郊外。

  在洛杉磯的郊外,和美國政府商量好了,這裡已經準備了一個平坦的飛艇停泊場,此時已經有不少圍觀的美國人和媒體。

  甚至美國洛杉磯市的市長,加利福尼亞州的州長,以及美國軍方的官員,都在停泊場附近圍觀。

  那些資本家在衡量飛艇能夠帶來的價值和作用,這些政客和軍方同樣也是如此。

  而那些平民,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的,畢竟停播場才是能夠近距離觀看飛艇的最佳地點,畢竟飛艇要在這裡停靠一段時間,用來檢修和補充物資。

  因為和美國政府的約定,在美國將要乘坐6個乘客,來感受飛艇的環球航行。

  特奧多爾所長並不知道,美國的這六個飛艇票已經炒到了上萬美元的高價,但在美國仍然有價無市。

  雖然並不知道這六張飛艇票到底被哪些人收入囊中,但能夠確定的是,獲得任何一張飛艇票的,絕對非富即貴。

  和那些普通人不同,政客和軍方,一邊觀看飛艇的同時,一邊也在心裡默默的記著些什麽。

  特別是美國軍方的官員,看到飛艇的時候,已經在詳細的記錄些什麽,甚至還越寫越急,眼神中的急切已經顯而易見。

  在結束參觀之後,美國軍方的官員就坐上了軍用汽車,急匆匆的離開。

  上了車,美國少校就帶著一些毋庸置疑和擔憂,迫切地對著自己的手下說道:“立即向將軍匯報,澳大拉西亞人的這種遠洋飛艇,已經成了擁有足夠威脅的武器。如果將這樣的飛艇全部布滿武器,這樣能夠跨越任何地形限制,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抵達全世界的任何一處地方。這將對於軍事實力是一種極大的加強,不僅能夠用來運輸戰略物資,同樣也能用來進行遠距離轟炸和刺殺。”

  說著,美國少校還苦笑一聲,自嘲到:“如果澳大拉西亞人想在洛杉磯進行轟炸,只要他們在天上,恐怕我們誰都阻止不了。”

  手下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因此十分迅速地,向著少校所說的將軍匯報。

  “告訴將軍,美國必須建立飛艇部隊,這是刻不容緩並且立即要做的。之前的美國可以坐擁兩大洋的優勢,不用擔心本土受到威脅。但擁有這樣的遠洋飛艇之後,美國的本土也不再安全,除非我們擁有足夠實力的飛艇部隊。”生怕自己的匯報不能打動上司,少校又思考了一會,繼續補充道。

  他堅信,只要歐洲各國親眼見識了這艘能夠環遊世界的飛艇之後,絕對會繼續推進飛艇的研發。

  如果將飛艇設計成能夠轟炸的武器,這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轟炸距離覆蓋全世界的可怕武器。

  更重要的是,如果被轟炸的國家沒有足夠規模的飛艇部隊,那麽就算面臨被轟炸的危險,也只能親眼目睹卻無能為力。

  得益於之前阿瑟帶領起來的研究飛艇的潮流,歐洲各國普遍擁有不小的飛艇行業。

  但飛艇的研發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哪怕是進度迅速的德意志帝國,也還沒擁有能夠環遊世界的飛艇。

  只要歐洲國家的飛艇跨越不了大洋,那麽美國就算沒有飛艇部隊,也完全不用擔心本土的安全。

  但從這一刻,晨曦號抵達美國洛杉磯開始,之前的一切就徹底改變了。

  如果美國不能擁有飛艇部隊,和美國同在太平洋沿岸的澳大拉西亞,遲早會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之一。

  至少目前看來,美國對於這種飛在高空之上的飛艇沒有任何反製手段。

  如果對方在高空中大量投擲炸彈,美國人難道要用手去接嗎?

  就算對方的轟炸並不精準,大范圍轟炸帶給民眾的恐慌,也足以讓美國陷入一定的混亂。

  阿瑟或許都不清楚,他所計劃的飛艇環遊世界,帶給美國軍方的改變有多麽巨大。

  當然,如果阿瑟得知,或許反而會慶幸一些。

  畢竟哪怕現在飛艇發展多麽迅速,只要飛艇的發展沒有超越時代,在飛機面前就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主要原因是歐美各國對於飛機的研發還不是太過重視,他們的飛機性能也沒有太過強大。

  這也導致他們並未發現飛機的軍事作用遠遠大於飛艇,要不然,恐怕各國的飛機早已經更新換代很多次了。

  在美國少校的報告被美國軍方大肆傳播支持,在美國民間,那張飛艇的照片以及飛艇的新聞也成了美國的頭版頭條。

  甚至一張照片中那六名登上飛艇的美國人,被美國報社和美國民眾誇張的稱之為:“即將要靠近上帝的神眷者。”

  在沒有飛機和飛艇的年代,天空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只能空想的玄幻之地。

  能夠登上天空,這對於之前並未發生過這樣事件的美國人來說,這是足夠夢幻並且足夠誇張的。

  或許是因為人們對於天空的畏懼,對於天空的夢想,才導致飛艇票的價格水漲船高。

  當然,也不排除是美國人有錢的原因。要知道,一艘晨曦號飛艇的造價也不過4萬多英鎊,換算起來也不過20萬美元左右。

  按照飛艇票在美國的價值來看,載滿58個美國人,一趟飛行的利潤可就高達58萬美元以上,足夠建造三艘飛艇了。

  雖然這價格因為第一次環球航行被炒作的原因,稍微顯得有些虛高。

  但從中也能看出飛艇環球航行的價值和意義,這也是那些資本家看重飛艇和這次環球航行的原因。

  晨曦號飛艇在洛杉磯停留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不僅進行了長時間的檢修,確保接下來的行程不會出現問題。

  同時也補充了大量的生活物資,還搭載了六個美國人,然後又開始了前往倫敦的航程。

  截止目前為止,這次環球航行已經耗費了15天的時間。消耗的時間不長不短,對於有著初步計劃的特奧多爾所長來說,這個時間倒也能夠接受。

  第二天,在一眾媒體和美國人的注視之下,晨曦號飛艇再次啟航,這一次的目的,是橫跨整個美國和大西洋,前往位於歐洲的英國倫敦。

  晨曦號飛艇,某個寬敞的座位上,赫然坐著之前在洛杉磯高樓上笑談著的約翰和丹尼爾。

  兩人其實早已經對飛艇感興趣,飛艇票在美國公開出售的時候,更是花費了大資金買下了兩張票。

  如今坐在飛艇上,看著窗外不時飄過的雲朵,丹尼爾這才明白,飛艇這東西到底有多麽震撼。

  “丹尼爾,什麽都別說了,等回到洛杉磯之後,立刻開始航空公司的組建吧!”丹尼爾身邊的約翰,此時看著窗外的景色有些沉醉,有些急不可耐的說道。

  對於丹尼爾和約翰這樣的富人來說,一張飛艇票花費的上萬美元也不算什麽。

  坐在飛艇的窗邊,看上窗外不斷閃過的雲彩,兩人頓時感覺這票價已經值了。

  更何況,飛艇能夠節省的時間,有時候要比那票價有價值的多。

  “你說的沒錯,約翰。但我估計航空的大蛋糕會有不少人覬覦,看來我們還得拉一些合夥人。”丹尼爾讚同的點點頭,笑著說道。

  兩人本來以為憑借兩人上千萬美元的資產,足以開辦一家壟斷整個美國航空行業的航空公司。

  但現在看來遠遠未必,只有拉攏更多的合夥人,才有可能在航空這個大蛋糕上吃得更多。

  “也該慶幸,澳大拉西亞人將飛艇的停靠地點選在了洛杉磯,而不是東部的紐約。如果是在紐約的話,恐怕我們的競爭對手更多,到時候我們的優勢也就沒了。”約翰看著臉色堅定的好友,略有些慶幸的說道。

  雖然洛杉磯是美國西部的最大城市,但相較於美國的核心東部來說,目前的發展還是有些稍顯落後。

  作為美國最繁榮發達的城市紐約,不僅聚集了大量的美國頂級資本家和企業,各種達官貴族更是多不勝數。

  地位顯赫的家族,資產龐大的財團,根深蒂固的資本,以及政壇的各種新貴,這些力量無論哪一個,都不是約翰和丹尼爾能夠撼動的。

  如果澳大拉西亞將停靠地點選在了紐約,恐怕丹尼爾和約翰對航空業再有興趣,也只能吃吃殘羹剩飯了。

  “你倒是提醒我了,夥計。我們為什麽不先找澳大拉西亞方面呢?反正現在能夠環遊世界的飛艇只有澳大拉西亞能夠製造,我們壟斷了飛艇在美國的出售,不就相當於壟斷了美國的航空業嗎?”聽到好友的話,丹尼爾如同提壺灌頂一般,瞬間驚醒了過來,對著約翰說到。

  兩人的目光瞬間聚集,對雙方的意思瞬間明了,但考慮到周圍美國人不少的原因,都只是默契的點點頭。

  “你說的對,丹尼爾。我有個提議,反正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悉尼,我們就先不回去了。如果能和澳大拉西亞方面談成飛艇出售的合作,這可比率先開辦航空公司更有價值的多。”約翰面露激動,小聲地對著丹尼爾說道。

   今天五千四百字單章吧,休息一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