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407章 圍攻保加利亞
  第407章 圍攻保加利亞
  撫恤環節過後,接下來就是對所有士兵的軍銜晉升和賞賜環節。

  首先是第四師的師長斯科特,順利從準將晉升為少將,成為澳大拉西亞為數不多的高級軍官。

  第四師的參謀長晉升為準將,指導員晉升為上校。在戰爭中表現比較英勇,立下功勳的士兵們也各有賞賜。

  正當第四師受到賞賜的軍官和士兵們狂呼慶祝之時,巴爾乾半島的攻勢也正式打響。

  抵達巴爾乾半島之後,馬丁師長聯系了希臘,黑山,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得到了這些國家的擁護,成為巴爾乾戰線的總指揮。

  當然,這些國家也沒有拒絕的機會,馬丁師長的任命是協約國四大列強聯合決定的,除非能夠一挑四,否則還是安心聽從指揮為好。

  在馬丁師長的策劃下,巴爾乾戰線的大規模戰役也即將發動。

  巴爾乾戰線有兩個敵人,分別是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雖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體量遠遠大於保加利亞,但從陸軍的戰鬥力來看,保加利亞軍隊的戰鬥力,比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戰鬥力略高。

  更重要的是,保加利亞軍隊數量比較少,經過之前的消耗之後,保加利亞軍隊數量已經不足20萬。

  但整個巴爾乾戰線,擁有15萬塞爾維亞軍隊,20萬羅馬尼亞軍隊,10萬希臘軍隊,5萬黑山軍隊和10萬澳大拉西亞軍隊。

  這樣的軍隊數量已經形成碾壓,無論是保加利亞還是奧斯曼土耳其,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手段。

  經過商討之後,馬丁師長決定先行打敗保加利亞。一來保加利亞的士兵人數更少,相較於國土面積廣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來說,保加利亞是更好解決的那一個。

  二來,想要解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堅固的君士坦丁堡是必須要解決的。

  為了防止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土耳其南北夾擊,率先解決保加利亞,就變得很有必要。

  1915年5月27日,隨著馬丁師長一聲令下,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希臘,黑山和澳大拉西亞遠征軍,從保加利亞北部,西部,南部等地區,對保加利亞展開全面進攻。

  主攻地區是保加利亞西部邊境,這裡有著塞爾維亞15萬軍隊,黑山的5萬軍隊和澳大拉西亞遠征軍10萬軍隊。

  因為保加利亞的首都索菲亞位於靠近西部邊境的位置,因此,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邊境也就成了這次攻勢的主要進攻方向。

  為了盡早結束戰鬥,巴爾乾戰線調集了兩千多門火炮,對保加利亞的邊境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轟炸。

  短短一天的時間,整個巴爾乾戰線就消耗了上百萬發炮彈,並且全部砸在了保加利亞的邊境,讓保加利亞軍隊大受震撼。

  當然,這並不是心理上的震撼,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身體上的震撼。

  大量火炮的轟炸,讓保加利亞軍隊的陣地搖搖晃晃,一些簡陋的水泥陣地甚至直接垮塌,讓裡面的保加利亞士兵進入永恆的夢鄉。

  被火炮炸死,被震動波波及,炸死炸傷,因為垮塌的陣地被活埋的保加利亞士兵,保守估計也有上萬人。

  雖然陣亡的人數不足保加利亞總軍隊的十五分之一,但長達一天時間接連不斷的轟炸,讓保加利亞軍隊的士氣大幅度降低。

  更加嚴重的是,因為這樣大規模的轟炸,軍隊後方的後勤並不能送到前線,傷員也不能運送到後方,陣地上傷員的哀嚎隨處可聞。

  長達一天的大轟炸過後,保加利亞士兵終於迎來了短暫的安寧。

  其實也是因為巴爾乾戰線的炮彈儲量不足,一天就消耗了上百萬發炮彈,這讓距離不太遙遠的俄國軍隊羨慕的眼紅,但卻又無可奈何。

  正當保加利亞軍隊忙著往後方運輸傷員之時,前線,協約國軍隊的衝鋒正式發動。

  衝在最前面的是澳大拉西亞殖民地幾個師。倒不是這些土著不怕死,後面跟著的就是其他國家的軍隊,他們不衝,迎接他們的就是來自後方的子彈。

  這些土著士兵哭爹喊娘地向著敵人的陣地衝去,對於前方已經十分混亂的保加利亞士兵造成了不錯的效果。

  因為語言不同,這些土著士兵哭爹喊娘的衝鋒,保加利亞士兵眼中就是發瘋一般的怒吼,如同死神索命。

  大片軍隊的衝鋒,讓剛剛放下戒備準備休息的保加利亞軍隊立即緊張起來,在一個個軍官的大吼之下,紛紛從自己的休息區趕了出來,列隊在戰壕裡。
    作為最靠近保加利亞首都的邊境,再加上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關系是巴爾乾諸國中最差的,因此,駐扎在這片邊境的保加利亞軍隊也是最多的,人數最多時曾經超過15萬人。

  但伴隨著戰爭的消耗,目前這片邊境駐扎的軍隊總人數已經不足十萬,人數遠遠落後於協約國方面的軍隊。

  在保加利亞邊境,協約國軍隊展開了猛烈的攻擊。塞爾維亞和黑山的軍隊衝鋒的異常猛烈,因為保加利亞失敗之後,他們能從保加利亞分得大量的土地和利益,如同第二次巴爾乾戰爭那樣。

  此時保加利亞邊境的總司令已經心灰意冷,他剛剛得到消息,並不只是西部邊境,北面和南面也有羅馬尼亞和希臘的進攻。

  很明顯,協約國在巴爾乾的第一目標是保加利亞。

  在大量軍隊猛烈的進攻下,短短兩天時間,保加利亞軍隊就承受了將近四萬人的傷亡,可作戰軍隊銳減了五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保加利亞和其他幾個巴爾乾國家的關系並不好,也是保加利亞之所以加入同盟國的原因。

  而其他的巴爾乾國家,為了能在戰後瓜分更多的利益,進攻保加利亞幾乎卯足了勁,動用了絕大部分軍隊,國內的各種資源也在往前線運送。

  面對著和其他巴爾乾國家的深仇大恨,保加利亞政府此時非常為難。

  按照目前來看,保加利亞的失敗已成定局。但問題是,保加利亞人對於以塞爾維亞為首的巴爾乾國家非常仇視。

  正是巴爾乾國家在第一次巴爾乾戰爭之後共同針對保加利亞,才導致第二次巴爾乾戰爭的爆發,讓保加利亞喪失了大片新佔領的國土,甚至連原本的國土都喪失了一部分。

  深仇大恨之下,如果保加利亞政府敢私自提出和談,恐怕憤怒的保加利亞人民會爆發大規模遊行,

  甚至反對政府和王室。

  此時的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作為參戰之前的主戰派,也早已經銷聲匿跡,試圖將戰爭的責任全部推脫到政府的身上。

  當然,現在斐迪南的稱呼並不是國王,而是其自稱的沙皇。

  說起保加利亞沙皇斐迪南,他的經歷和阿瑟有點相似,來源於同一個德國家族薩克森·科堡·哥達,並且相較於保加利亞來說,斐迪南也是一位外來君主。

  1886年,保加利亞爆發政變,當時在位僅七年的亞歷山大一世被迫退位,並且選舉了在奧匈帝國擔任軍官的斐迪南成為新一任保加利亞親王。

  為了防止俄國獲得保加利亞的統治權,保加利亞選舉君主之路,可謂是十分艱辛。

  保加利亞政府一路從丹麥找到了高加索地區,甚至還誕生過邀請羅馬尼亞國王擔任保加利亞親王的想法,差點讓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建立類似於奧匈帝國的二元製國家。

  雖然斐迪南最終成為保加利亞親王,但這件事情遭受到許多歐洲王室的質疑,包括阿瑟的祖母維多利亞女王。

  這也導致斐迪南在他成為保加利亞親王的前期,並沒有獲得太多的權利,政府的權力被當時的自由黨領袖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控制。

  在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遭到刺殺之後,斐迪南才逐漸地掌握了保加利亞的政局,獲得了相當一部分權利。

  但現在,斐迪南真想讓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再次復活,最好重新掌控保加利亞的政局。

  保加利亞的戰敗已經成了定局,戰爭失敗的責任必須有一個足夠分量的人來承擔。

  保加利亞沙皇斐迪南內心十分清楚,作為極度支持並且親自發動戰爭的人,他極有可能在戰爭後遭到清算,甚至和他的前任亞歷山大一世一樣,喪失保加利亞的王位。

  這對於斐迪南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雖然丟掉保加利亞的王位,他仍然是偉大的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的成員,他的父親是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二世的弟弟,尊貴的阿爾伯特親王。

  但問題是,相較於保加利亞沙皇這樣執掌大權的君主,一個普通的王室家族成員對斐迪南來說,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足以讓他崩潰。

  一個執掌了最頂層權利的人,在喪失一切權利和地位之後,巨大的落差是無法接受的。那種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空虛,足以讓一個正常的人走向崩潰,足以瓦解一個人所有的信心。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