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88章 父子問答
  第588章 父子問答
  如果有一副歐洲地圖就能夠看出,芬蘭在國土面積和人口方面全面領先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是這三個需要君主的國家中最強大的。

  按照道理來說,英法對於芬蘭的競爭應該很激烈,應該輪不到澳大拉西亞來主宰芬蘭的王位。

  但事實偏偏和理論相反。正因為英法激烈的競爭,才導致這兩個國家失去了主宰芬蘭的希望。

  兩個國家都不願意看到對方控制芬蘭,這時候遠離歐洲的澳大拉西亞也就成了撿西瓜的人選。

  英法瓜分相對均衡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芬蘭交給遠離歐洲的澳大拉西亞,英法還是比較放心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讓阿瑟最終獲得了芬蘭大公的決定權,也讓澳大拉西亞獲得了掌控芬蘭的機會。

  不過,英法澳掌控波羅的海沿海國家,最難受的就是心情剛剛才恢復一些的尼古拉二世了。

  眾所周知,俄國在歐洲賴以生存的出海口有兩個,一個是北部的波羅的海,一個是南部的黑海。

  黑海自然不用多說,再往外還有龐大的地中海,進了還有聖彼得堡海峽,俄國的黑海艦隊遭受了巨大的限制。

  而英法澳對於波羅的海的滲透,也代表著俄國在波羅的海的競爭力大幅度降低。

  如果說一戰前的俄國是一個無法掌控的強大列強,那麽現在的俄國就是在英法澳的控制范圍之內的中等列強了。

  這或許也是英法的目的,相較於一個有大威脅的俄國來說,哪怕現在的俄國成為麻煩,英法也可以妥善解決。

  得知自己即將成為芬蘭的大公之後,德米特裡就進入緊張的準備階段了。

  雖然只是一個小國家的大公,還有著澳大拉西亞的扶持,但國家的發展還是需要德米特裡自己去親身實踐的。

  澳大拉西亞的發展之路並不適合芬蘭,因為每個國家都擁有不同的地理位置,礦產資源和人口環境。

  甚至是時間的不同,會導致兩個相同的國家在發展上出現不同的分歧。

  德米特裡也明白這一點,他知道芬蘭能做的只有仿照澳大拉西亞,但卻不能全面照抄。

  達成合作之後,德米特裡成為新任芬蘭大公就已經成為定局了。

  1923年10月23日,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德米特裡帶著少部分隨從,從澳大拉西亞出發前往芬蘭。

  就連一直呆在王宮久居不出的瑪麗王后,也親自來送行自己的弟弟,並且還帶上了自己的祝福。

  姐弟倆的關系也不是蓋的,瑪麗王后特意贈送給了德米特裡幾個廚師和仆人,確保德米特裡在抵達芬蘭之後,還能有比較中心和可靠的人服侍。

  好在德米特裡已經有了家庭,此行前往芬蘭的旅途也絕不孤單。

  阿瑟在德米特裡離開之前笑著承諾,會尋找機會帶著瑪麗王后一大家子,親自前往芬蘭外交訪問。

  而德米特裡也十分鄭重地給出了自己的回應,表示在阿瑟抵達之時,一定親自前往迎接。

  為了保證德米特裡在芬蘭的安全,阿瑟在瑪麗王后的央求之下,特意借給德米特裡十多人的侍衛隊,負責保護德米特裡的安全。

  而且還出動了軍隊一路護送德米特裡抵達芬蘭,可謂是給足了德米特裡面子,同樣也是隱喻的威脅芬蘭政府。

  相信芬蘭政府不是傻子,歐洲王室聯合宣言也不是開玩笑的。不管怎麽說,王權和相權的競爭是被允許的,但首相絕對不能對國王的人身安全產生威脅。

  歐洲不能再出現一個弑君的國家,這是阿瑟不允許的,也是歐洲王室不允許的。

  別說是一個小小的芬蘭了,任何君主製國家的政府都得仔細思考,哪怕是在君主製不複存在之後,這些曾經的君主的安全也要得到保障。

  雖然阿瑟的行動很快,但英法的效率也同樣很高。

  時間還沒有來到11月,英法都已經確定了各自的人選。

  不過距離他們的加冕典禮還有一段時間,他們最重要的事情是坐穩他們的王位。

  德米特裡前往芬蘭之後,瑪麗王后對於自己唯一的弟弟還是很擔心的。

  不過在聖誕節的前一天,瑪麗王后收到了來自德米特裡的電報,電報中表達了他已經平安抵達了芬蘭,並且得到了芬蘭政府的熱烈歡迎,這才讓瑪麗王后松了一口氣。

  阿瑟對於德米特裡即將掌控的芬蘭還是很重視的,畢竟這可能是澳大拉西亞在歐洲關系最好的國家。

  為此,在德米特裡前往芬蘭的同時,阿瑟就指派了第一任澳大拉西亞駐芬蘭大使貝諾·施密特,和德米特裡一起前往芬蘭。

  早在德米特裡出發的前幾天,芬蘭政府就對外發出了公告,表示經過國家長時間的選舉和確定,最終選擇俄國德米特裡王子作為新任的芬蘭大公。
    愚昧的芬蘭民眾對於實情根本不知,那還以為這是政府千辛萬苦選擇的最好君主,紛紛對政府的決定表達了支持。

  雖然德米特裡王子來自俄國皇室,但芬蘭人早就在俄國獲得了自治地位,對於曾經的沙皇俄國的厭惡也沒有那麽深。

  況且,在政府的宣傳中,德米特裡王子和之前沙皇的統治沒有任何關系,芬蘭民眾也不會對這位新的大公產生厭惡。

  隨著德米特裡第二封電報的抵達,他的加冕典禮時間也被確定,定在了明年1924年的中旬。

  對於德米特裡的親自邀約,阿瑟也決定前去歐洲看看,不僅是為了參加德米特裡的加冕典禮,同樣也是時隔多年,再次訪問歐洲國家。

  獲得了阿瑟親自承諾參加加冕典禮的德米特裡十分激動,這也讓芬蘭政府對於這位新的大公重視了許多。

  別的不說,能夠邀請到阿瑟親自參加加冕典禮,就已經能夠證明阿瑟對於這位妻弟的重視了。

  一位列強國家的君主芬蘭政府不敢有任何大意,就連原本打算爭奪權利的芬蘭臨時首相尼古拉斯·約翰·菲茨傑拉德,也著急忙慌的決定加大德米特裡加冕典禮的規模。

  尼古拉斯·約翰·菲茨傑拉德也不是個傻子。和德米特裡鬥,說白了只是芬蘭政府之間的內鬥,阿瑟不一定會在意。

  但如果在無意之中讓阿瑟產生不滿,一個列強國家實權君主的不滿,會讓一個小小的芬蘭政府產生動蕩了。

  他確實是想要爭奪更多的權利,這得是在他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為了一個小小的首相得罪一個強大的列強,尼古拉斯·約翰·菲茨傑拉德覺得自己還沒有那麽大的膽量。

  沒了德米特裡的參與,今年的聖誕節顯得更為單薄。

  不過好在幾個小家夥也都長大了些許,最大的威廉和安娜已經14歲了,看起來也頗為成熟。

  在聖誕節的宴會上,阿瑟突發奇想,決定拿這次的俄國和談考驗考驗幾個王子。

  當然,主要考驗的還是阿瑟的長子威廉。次子彼得的年齡只有八歲,最小的兒子喬治甚至更只有四歲,這次的考驗對他們來說還是比較難的。

  聽到阿瑟對於目前歐洲局勢的發問,幾個小家夥都裝作沉思的模樣,仔細思考了一會兒,威廉這才率先說道:“父親,我認為俄國的和平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利的。”

  聽到威廉的回答,阿瑟並未著急判定,而是笑著詢問道:“為什麽這麽說呢?威廉。”

  “父親,俄國被分裂成幾部分之後,對於所有列強的威脅降低了。其次,目前的俄國仍然存在著爭端,兩個最大的國家之間的和平不會持續太久,我們仍然能從俄國的內戰中賺取諸多利益。”威廉解釋道。

  一旁的瑪麗王后波瀾不驚地聽著,父親和養父全部死亡之後,澳大拉西亞就是她的家鄉,她對於俄國的情感已經沒有那麽深了。

  說白了,她的家人目前現在全部在澳大拉西亞。瑪麗王后自然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自然明白一個賢惠的王后,在國家大事方面應該站在哪一方。

  阿瑟略帶滿意的點點頭,將目光繼續看向威廉,詢問道:“那麽就由威廉你來分析一下俄國和平之後對歐洲局勢的影響吧。”

  威廉頗為正經的點了點頭,仿佛一副老師提問的樣子,略帶嚴肅地回答道:“英法的手同時伸向波羅的海,這也代表著英國和法國可能會爆發一定的衝突。與此同時,拉攏俄國就變成了很重要的事,這同樣也是俄國的契機。

  但英法肯定也不願意被俄國抓住這樣的機會。我認為,如果俄國堅定地選擇了一方,那麽英法的另一方會選擇新誕生的波瀾,來製衡俄國所產生的威脅。甚至是支援蘇維埃俄國,重新推動俄國的內戰,這都是有可能的。”

  阿瑟點了點頭,對於威廉能夠說出頗為全面的答案十分滿意。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雖然俄國目前有了發展的契機,但想要再尋求那樣頂級列強的地位已經不可能了。

  就算俄國人有野心,方法當中的任意一方也可以隨時扶持波蘭和另一個俄國,這對目前的尼古拉二世和沙皇俄國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

  諸多小國家的獨立,也讓歐洲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如果單看歐洲的話,其實就可以將其理解為英國派,法國派和中立派。

  英法的競爭已經成了明面上的,東歐地區也存在著大量的問題。

  雖然不可能爆發如同之前的戰爭那樣的龐大戰爭,但小規模的衝突是一定存在的,歐洲的局勢也一定不可能和平。

  如何從目前的歐洲局勢中賺取更多的利益,這也是現在的澳大拉西亞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從9月27開始,到10月11日連續日萬已經結束了。感謝兄弟們這段時間的支持,作者也慶幸能夠順利完成任務,沒有愧對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