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580章 英國人的反應和決策
  第580章 英國人的反應和決策

  “確實沒有其他國家的影子。”外交部長戴澤說到:“不過按照英國人的反應來看,他們對於介入尼加拉瓜內戰的興趣很大,甚至很快就會有行動。”

  對於英國人的迫不及待,阿瑟表示非常理解。目前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一列強地位十分穩固,最大的競爭者美國也在遭臨著不斷的削弱。

  美國之所以遭受如此重大的危機,諸多事件中都有著英國人的影子。

  如果能憑借著這次尼加拉瓜內戰再給美國人重重一擊,甚至直接反過來掌控巴拿馬運河,這對於有可能的潛在的英美爭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一旦掌控了巴拿馬運河,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就會被分割成兩部分,這會讓美國海軍的威脅大幅度降低。

  大英帝國的本土艦隊可以輕松應付美國的大西洋艦隊,印度洋艦隊和澳大拉西亞的波斯灣艦隊也可以輕松應付美國的太平洋艦隊。

  喪失海軍威脅的美國,在軍事方面的威脅甚至不如意大利。總不能指望那些美國大兵乾點事情吧?

  先不說美國陸軍的戰鬥力如何,海面上被封鎖的美國,除了北美洲之外,對任何地區都喪失了威脅。

  不過這也是在理想的情況下了,畢竟美國說到底還有個盟友島國,美國和島國聯合起來,也值得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全力以赴。

  “告訴英國人,澳大拉西亞對英國在中美洲的行動表達支持,但澳大拉西亞也應該獲得應有的利益。”阿瑟點了點頭,給出了自己的答覆。

  支持英國人的行動是必要的,因為削弱美國也是阿瑟和澳大拉西亞想看到的。

  英國固然強大,但英國的強大對澳大拉西亞是有好處的,因為兩個國家之間沒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反而還是天然性的盟友。

  但美國不一樣,如果不對美國進行任何限制,歐洲再經歷一輪削弱,世界霸主的寶座注定是美國的。

  英國的強大和美國的強大有兩個明顯的特點,英國強大了在歐洲也有諸多敵人,但美國在美洲是沒有任何敵人的,更遠一些的敵人就是澳洲的澳大拉西亞。

  美國的強大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就沒有任何好處,除非澳大拉西亞隻想成為一個龜縮在大洋洲的國家。

  但這可能嗎?根據澳大拉西亞目前的行動和戰略國策來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列強國家之所以是列強國家,除了天生就擁有的國土面積和人口優勢之外,強大的野心也是讓其成為列強的原因之一。

  縱觀所有列強國家,哪一個列強國家沒有野心呢?

  就連存在感並不強的意大利,也主動挑起了多次戰爭,掠奪了相當一片的殖民地。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就連中等國家都有非同一般的野心。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擁有非同一般的野心,才能讓自己的國家走向更強。

  那種守成之主在這個時代是做不了什麽事的,因為你沒有野心,就會有有野心的國家把你超越,隨後來覬覦你的地位和資源。

  “陛下,我們應該爭取哪方面的需求?”外交部長戴澤試探性地詢問道。

  這種關乎到國家利益的事情,阿瑟的意見才是最終的決定方案。哪怕是外交部長戴澤,也不能擅自替阿瑟做決定。

  “薩爾瓦多,或者波斯灣更多的領地。”阿瑟笑著開口:“澳大拉西亞也不能隻執著於大洋洲,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更廣闊的世界。”

  薩爾瓦多同樣是一個中美洲國家,不過距離巴拿馬運河就比較遙遠了,而且處於太平洋沿岸,被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包圍。

  相較於其他中美洲國家來說,薩爾瓦多的面積比較小,看起來也沒有那麽重要。

  澳大拉西亞爭取這個地區,不會觸犯英國人的利益,同樣也能為澳大拉西亞在中美洲地區爭取一個軍事基地和勢力范圍。

  一個軍事基地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特別是海外的軍事基地,能夠極大程度的加強海外的影響力,並且掌控一個地區。

  如果澳大拉西亞在中美洲擁有軍事基地,可以直接對美國形成威脅,特別是擁有原子彈的時候,對美國的威脅是致命的。

  波斯灣地區就更不用多說了,波斯灣的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多佔領一部分波斯灣地區,也就相當於為澳大拉西亞多創造一部分收益。

  “我明白,陛下。請您放心,我會盡可能為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戴澤部長點了點頭,十分鄭重的說道。
    倫敦。

  自從尼加拉瓜內戰發生之後,倫敦政府立即忙碌了起來,尋求各國的意見。

  好在目前擁有足夠話語權的列強並不多,英國人主要詢問的,也就是法國和澳大拉西亞的看法。

  現任英國首相是鮑德溫,而他身邊的也是英國新的一任內閣。

  “先生們,現在對於大英帝國來說是最重要的時機。我們必須要盡力掌控巴拿馬運河,扼殺美國這個潛在的最大威脅。”鮑德溫首相一臉期待地看向自己的屬下們,有些按耐不及的說道。

  如果能夠在他的任期內解決英國目前的最大對手,那麽他的功勞就絲毫不弱於打贏一戰的勞合喬治首相。

  更重要的是,此後的大英帝國在世界范圍內將再無敵手,甚至在他的任期內,有希望重建維多利亞時期的輝煌。

  “首相閣下,我們的目的是什麽?是武力介入這場內戰,還是單純的為美國人找點麻煩?”外交大臣將目光看向鮑德溫,詢問道。

  首相的態度很重要,這也決定著大英帝國在這次事件中態度的強硬,甚至也決定著大英帝國是否要武力干涉這場內戰。

  “澳大拉西亞方面的意見如何?”鮑德溫首相並未直接回應,而是問出了自己十分關心的問題。

  “澳大拉西亞外交部門已經回應了,如果我們支持他們在波斯灣地區的擴張,同時允許他們佔領薩爾瓦多的話,他們就同意我們在中美洲的任何行動。”外交大臣對答如流的回答道。

  “波斯灣的擴張和佔領薩爾瓦多?天呐,他們怎麽這麽貪心?”鮑德溫首相十分吃驚,頗有些驚訝地詢問道。

  “他們的外交部門已經說了,這是阿瑟陛下的意見,他們也無法更改。”外交部長聳了聳肩,頗為無奈的說道。

  作為兩個關系比較近的國家,他們自然也對澳大拉西亞的政治體系有所了解。

  相較於英國目前已經喪失權力的喬治五世,阿瑟在澳大拉西亞的地位不容置疑,也是任何人都無法挑釁的。

  “告訴他們,我們不反對他們佔領薩爾瓦多,同時也不反對他們向著波斯灣內陸蠶食。但其他國家的反對我們也無能為力,大英帝國並不能代表全世界。”鮑德溫首相仔細思考了一會,這才給出了自己的答覆。

  “這。。恐怕澳大拉西亞方面不會同意的吧?”外交部長有所遲疑,這和澳大拉西亞所要求的有些相差甚遠,甚至大英帝國都沒有表露出支持的意見。

  時任英國財政部長的是張伯倫,不是後世打籃球100分的那個,而是鼎鼎大名的張伯倫首相。

  說起張伯倫首相前期的政壇生涯,其實也不是那麽順利的。

  特別是近段時期,英國政壇的更迭也是相當迅速的。

  1922年,伯納爾·勞任新首相,張伯倫出任了郵政總局局長,並且在幾個月後順利以衛生部長的身份加入英國內閣。

  但很快,因為種種原因,鮑德溫又接任了新任首相,並且任命原衛生部長張伯倫為財政大臣,結束了英國首相兼任財政大臣的歷史。

  但這不代表張伯倫的正途就很順利了,如果阿瑟記得沒錯的話,歷史上鮑德溫內閣沒有撐過一年就已經倒台,張伯倫又先後經歷了衛生部長和財政大臣,最終才在1937年成為新一任的英國首相。

  雖然政途並不順利,不過剛剛成為財政大臣的張伯倫,還是很善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的。

  “首相閣下,我認為我們應該相當尊重我們的盟友澳大拉西亞的利益。波斯灣和薩爾瓦多,我們必須要選擇一個,給予澳大拉西亞堅定的支持。不僅關系到我們在尼加拉瓜的行動,同樣也關乎英澳同盟的穩定性。目前因為俄國的變革,英澳同盟是我們最重要的同盟,重要性遠超協約國和世界聯盟。請您仔細思考您的決定,慎重的考慮我們盟友的利益。”財政大臣張伯倫一臉嚴肅的說道。

  “夥計,你說的或許是對的。這樣吧,我們支持澳大拉西亞在波斯灣向內陸的擴張,但薩爾瓦多的事情就交給澳大拉西亞自己解決了,我們不會提供支持,但也不會反對澳大拉西亞的行動。”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聯合起來的勸告,哪怕是鮑德溫首相也不得不聽從。

  當然,兩個人說的確實有道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畢竟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的權利也很大,財政部長在之前都是由首相兼任的,足以見得財政部的權力有多大。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