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297章 《巴達維亞合約》求月票!
  第297章 《巴達維亞合約》求月票!

  如果說澳大拉西亞的條件是有點獅子大張口的話,那麽荷蘭政府提出的條件就有些純屬扯淡了。

  澳大拉西亞政府如此興師動眾,就絕對不可能是十萬英鎊的補償和道歉就能夠解決的。

  這樣的條件無異於打發叫花子,也讓本來就打算坑一把荷蘭人的肯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貴國沒有太多的和談誠意的話,那麽我認為不如靠雙方的軍事實力見真章。到時候和談的條件就讓戰爭勝利的一方來決定吧,無論戰果怎麽樣,我們都不會有任何異議。”肯特部長冷笑著看了一眼荷蘭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肯特可是軍事學院畢業的,也曾經擔任過澳大拉西亞的國防部長。

  沾染了軍旅氣息的肯特,說話的態度自然也不會和虛偽的政客一樣,那麽委婉。

  “這。。。”荷蘭人一下傻眼了,沒想到澳大拉西亞的代表這麽激進,三言兩語就要用軍事行動來解決。

  “肯特先生,既然你們能來參加這次和談,想必澳大拉西亞也是有和談的意向的。不如再給荷蘭政府一些商討的時間,相信他們會給出一個讓人滿意的條件。”終究還是德國人看不下去了,略帶笑意的看向肯特,緩解著會議桌上尷尬的氣氛。

  “總督先生,還不趕緊致電你們國內,商討出一個讓人滿意的解決方式?”說著,德國代表將目光看向了荷屬東印度總督,沒好氣的說到。

  雖然德國和荷蘭的關系一向不錯,但這不代表德國人就願意放棄和澳大拉西亞的良好關系,來無條件的幫助荷蘭人了。

  自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讓德國人感到孤立無援的危機之後,德國政府對於拉攏盟友的態度就更加積極,這也是為什麽德國人願意接受荷蘭政府的邀請,作為中立方參加這次和談的原因。

  但問題是,無論是從綜合實力還是戰略地位來看,荷蘭已經完全比不上澳大拉西亞。

  澳大拉西亞獨特的地理位置,能夠讓澳大拉西亞可以脫身於歐洲主要的矛盾,坐視歐洲局勢的發展和變動。

  威廉二世之所以交好澳大拉西亞的原因,就是看重了澳大拉西亞優越的地理位置,認為澳大拉西亞能夠在德法衝突中給予德國意想不到的幫助。

  當然,因為目前英國的加入,讓德法衝突演變成了英法俄和德奧意之間的衝突。

  澳大拉西亞和英國特殊的關系,讓澳大拉西亞在衝突中直接加入德國的可能大幅度降低。

  但別忘了,澳大拉西亞國內擁有德國需要的大量的礦產資源,完全可以以中立的方式和德國達成貿易條約,這是德國在戰爭中需要的。

  更何況,現在的澳大拉西亞也可以作為德國的一種退路,而德屬新幾內亞,也是威廉二世為阿瑟準備的禮物。

  雖然威廉二世行事很是魯莽,但作為一個國家的皇帝,該有的睿智還是要有的。

  德國直接和英法成為敵人,哪怕威廉二世對於德意志的軍隊很是自信,也不得不在有些時候產生一些擔憂。

  陸軍方面,威廉二世自認為完全可以承受得住英法俄三國聯合。但海軍方面,英法的聯合就讓威廉二世感覺到壓力山大了。

  英國本來就是世界第一的海軍強國,之前英國的兩強政策,可是號稱海軍噸位要超過第二和第三海軍國家的總和。

  哪怕現在德國在海軍方面已經盡全力趕超,威廉二世也不認為公海艦隊就能夠趕得上大英帝國的皇家艦隊了。

  如果再加上法國的艦隊,雖然法國人在無畏艦方面的成就遠遠不如德國,但數量眾多的前無畏艦加起來,也足夠讓人頭疼。

  德國代表發話之後,英國代表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第一天的和談也就這樣不歡而散,但能夠感受到的,英德真正的立場還是偏向於澳大拉西亞,這也讓荷蘭政府收起了最後一絲慶幸,哪怕深夜也在燈火通明的商談底線。

  第二天,無論是澳大拉西亞還是荷蘭政府,提出的要求都比第一天正常許多。

  澳大拉西亞這邊,要求改成了從弗洛勒斯海沿岸,也就是放棄了巴厘島東部大島龍目島的要求,並且放棄了新幾內亞的共管權。

  澳大拉西亞的需求也因此變成了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東南群島,阿魯群島,卡伊群島等澳大拉西亞北部,荷屬東印度南部的島嶼。

  這片島嶼包括了帝汶島,還有就是拉卡蘭圖王國所在的弗洛勒斯島和阿洛群島了。

  擁有這片島嶼之後,澳大拉西亞也能夠在北部地區建立完整的防禦島鏈,再加上新幾內亞和新西蘭,北部和東部的防禦島鏈都已經完全構成。

  這能夠極大程度加強澳大拉西亞本土的防禦能力,搭配澳大拉西亞越來越強大的海軍,完全能夠做到禦敵以外,任何戰爭風險都降臨不到本土之上。

  這也代表著至少在二戰之前,澳大拉西亞的本土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至於等到二戰時期,恐怕澳大拉西亞的各種武器早已經遍地開花。到那時候擔心本土安全的並不是澳大拉西亞,而是和澳大拉西亞有著直接競爭關系的其他國家。

  荷蘭方面,荷蘭人願意提供整個帝汶島,外加帝汶島西部的羅地島,東部的勒蒂群島作為領土方面的賠償條件。

  而經濟賠償方面,荷蘭人也終於開始大方了起來,願意賠償50萬名土著和一百萬英鎊賠款。

  但顯然,澳大拉西亞的胃口並不止這些,何談再次陷入僵局,荷蘭政府開始拚命砍價,而澳大拉西亞的代表們,也在盡可能為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澳大拉西亞擴張國土的機會並不多,畢竟周圍的鄰國也就這幾個。

  目前除了荷屬東印度之外,其他相鄰的地區基本全部都是列強的殖民地。

  這導致澳大拉西亞對外擴張之路十分艱難,再加上阿瑟的目標一直是發展本土,因此澳大拉西亞自成立這麽久以來,真正用戰爭和衝
  突擴張領土的機會也就這麽兩次。

  1911年8月29日,經歷了十多天緊張的談判之後,澳大拉西亞終於和荷蘭政府達成了一份合約,即澳荷《巴達維亞合約》。

  巴達維亞合約規定,雙方自合約簽訂日期,停止在荷屬東印度地區的一系列衝突,恢復衝突之前的良好外交關系。

  為了表達對澳大拉西亞的歉意,荷蘭王國割讓巴厘島以東,弗洛勒斯海和班達海以南,新幾內亞以西的所有島嶼和群島。

  同時,荷蘭王國對於這次事件受到襲擊的澳大拉西亞商人致以十萬英鎊的賠款,並且向代表所有澳大拉西亞國民的澳大拉西亞政府,賠款一百萬英鎊。

  最終,澳大拉西亞方面放棄了對於新幾內亞島西部的要求,畢竟這是一片面積數十萬平方公裡的島嶼,佔據了整個荷屬東印度的將近四分之一。

  條約簽訂之後,無論是澳大拉西亞方面還是荷蘭方面,毫無疑問都松了一口氣。

  對於澳大拉西亞方面來說,這次沒有耗費一兵一卒,甚至只是政府方面的聲明,就讓澳大拉西亞獲得了數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以及上百萬土著,還能構成澳大拉西亞北方的完整島鏈,再加上荷蘭方面100萬英鎊的賠款,絕對是穩賺不賠。

  畢竟阿瑟一開始派遣查爾斯·文恩前往荷屬東印度的真正目的,也只是為了整合東南亞的橡膠公司和莊園,順便控制東南亞地區的橡膠產業而已。

  誰能想到荷屬東印度一些不開眼的人會自己找上門來,讓他們的國家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呢?
  而對於荷蘭政府來說,雖然割讓了為數眾多的群島,但荷屬東印度的主要島嶼並未遭受損失。

  好消息是,最重要的島嶼爪哇島的東部,仍然還有一個名叫巴厘島的大島作為第一道防護,杜絕了澳大拉西亞人直接將手伸到巴達維亞和爪哇島的可能。

  不就是荷屬東印度南部的一些群島嗎?反正也只是一百多萬的土著,對於家大業大的荷屬東印度來說,損傷反正也不是那麽大。

  總比丟失新幾內亞島甚至威脅到爪哇島來的好吧!這可是真正會顛覆荷屬東印度統治的損失,也足以激起荷蘭國內的民憤。

  至於現在被割讓的那幾個群島,荷蘭政府對於國內的輿論進行引導,偽裝成政府進行多方面反抗之後,才將澳大拉西亞人龐大的要求改為幾個小群島就行。

  反正雙方懸殊的軍事差距民眾們也能夠看到,再加上一些輿論的引導,荷蘭人只會將憤怒轉嫁到澳大拉西亞人身上,並不會過多關注荷蘭政府在這次事件中無能的表現。

  在還算和平的結局下,東南亞的衝突也就此結束。這也算是近幾年所有衝突中結局最為和平和友好的。

  不過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接受荷蘭人割讓的這些島嶼,還得花費一番功夫,甚至有可能還是要動用軍隊。

   3000字第二更,求支持!

    今天日萬,已更71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