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339章 英國訪問團抵達
  第339章 英國訪問團抵達

  1913年2月3日,《澳大拉西亞兵役法》正式頒布。

  兵役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並且小於30周歲的男性合法公民,除學生,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重要領域工作之外,都要參加每年兩次的軍事化訓練。

  理論上來說,每年的軍事化訓練基本都在7月和10月開展,各為期半個月。

  在這半個月的軍事化訓練中,小到隊列訓練,大到槍法訓練都有所涉及。

  雖然不會在短時間內將受訓練的人培養成一名合格的士兵,但至少相較於沒有任何訓練的平民來說,這些參加過軍事化訓練的人,能夠夠迅速的成為一名合格士兵。

  對於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阿瑟是不會大張旗鼓地動員上百萬軍隊的。

  這不僅會對國家發展的潛力造成損害,龐大的軍隊也會對政府的財政造成負擔。

  但沒辦法,讓自己擁有充足的預備役,也是保證國家安全的一種底牌和手段。

  在其他列強國家動輒數十萬常備軍隊,數百萬預備役軍隊的時代,如果澳大拉西亞的軍隊數量太過稀少,又怎麽能保證澳大拉西亞的本土安全呢。

  就算本土的安全能夠保障,本土之外的所有殖民地和領土,以及澳大拉西亞對外的影響力和地位,也都需要充足的軍事實力來進行維護。

  雖然在阿瑟的估算中,澳大拉西亞在工業,經濟和軍事方面,都已經成功的達到了列強地位。

  但哪怕是列強之間,彼此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澳大拉西亞所達到的列強地位,不過和意大利這樣的低等列強一樣,算是列強守門員而已。

  看起來是列強,但和英法德這樣的頂級列強相比,兩個澳大拉西亞都比之不過。

  兵役法的頒布,在澳大拉西亞並未遭受太大的反對。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任何人在參與軍事化訓練的時期,都可以獲得等同於當時人均年收入水平的薪資。

  而且他們也不用擔心因為參加軍事化訓練,導致自己丟失工作的事情。

  如果真的有企業因為這樣的借口開除員工,那麽不用擔心,澳大拉西亞政府和王室會為員工找回公道。

  其實從澳大拉西亞的軍事化訓練時間中,就能夠看出政府對於這樣的事情早已經有所預料。

  在大部分澳大拉西亞的地區,1月到6月是農忙階段,也是種植小麥其他糧食作物的階段。

  7月份到10月份是小麥的成長階段,也是農閑時期。對於澳大拉西亞的農民和牧民來說,這段時期有足夠的空余時間可以進行軍事化訓練。

  11到12月份是小麥的收割階段,這段時間又進入了農忙階段。

  因此,國防部特意將每年的軍事化訓練的時間,放在了距離比較近的7月和10月。

  8月到9月的時間,正好是綿羊褪毛剪毛階段,這也讓澳大拉西亞的軍事化訓練時間,幾乎完美的錯過了農忙時間和牧忙時間。

  至於每年的軍事化訓練帶給國防部的財政負擔,勞爾部長經過計算之後,給出了一個粗略的數字,大約六百萬澳元左右。

  這其中,年滿18周歲並且小於30周歲的澳大拉西亞男性公民,大約有100萬人左右。

  扣去學生和一些比較重要的崗位之外,每年參加軍事化訓練的人數大約為80萬人。

  一共兩次軍事化訓練,也就代表著要為這80萬人提供一個月的薪資,大約每人4.2澳元,一共331萬澳元。

  雖然有80萬人參加訓練,但這不代表政府要為這80萬人全部提供武器。

  事實上,訓練也完全可以岔開進行,這80萬人大約只需要提供10到20萬支步槍,就可以讓每個人都在軍事化訓練期間,消耗數十發子彈找找手感。

  林林總總的花費加起來,勞爾部長給了一個大概的數字,那就是600萬澳元左右。

  這筆資金對於國防部來說也不太高,是能夠負擔得起的。

  當然,阿瑟代表王室,也不能沒有任何行動,因此直接表示,王室來承擔軍事訓練的人的所有薪資。

  這麽算下來,短時間內每年的軍事化訓練,大概王室承擔300多萬澳元,政府承擔300萬澳元左右。

  對於國防部來說,今年新增加的軍事預算並不止這些。

  首先是阿瑟提出的關於擴張殖民地師數量的計劃報告。阿瑟要求在1915年之前就要擁有15個殖民地師,並且還要擁有一定的戰鬥能力。

  而1915年距離現在也不過只有兩年的時間,這也代表著殖民地師的擴張已經迫在眉睫,留給勞爾部長制定擴張計劃的時間,也基本上已經所剩無幾。

  好在雖然一個殖民地師的士兵數量高達兩萬人,但這其中的所有士兵和大部分低級軍官,全部都由當地土著組成。

  這也代表著只要擁有足夠的土著人數,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張15個殖民地師,完成阿瑟所下達的任務。

  30萬土著對於目前的澳大拉西亞來說也不算太大的問題,國內沒有國籍的土著高達數百萬,這些人都是潛在的土著兵源。

  1913年2月17日,國防部的擴軍公告正式對外發布。

  只可惜,這份擴軍公告注定讓許多人失望,因為這只是一份關於擴張殖民地師數量的公告。

  根據國防部給出的計劃,澳大拉西亞將在今年的時間裡擴張6個殖民地師,並且在明年擴張5個殖民地師。

  這11個新擴張的殖民地師,再加上之前就擁有的四個殖民地師,澳大拉西亞將正式擁有高達15個殖民地師,將近30萬人的土著士兵。

  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亞除了原本的四個殖民地師之外,還擁有兩個殖民地駐守團。

  這兩個駐守團完全可以承擔殖民地師調撥之後,幾個殖民地的防務工作。

  在國防部的擴張計劃中,殖民地時的連級以上軍官,均由澳大拉西亞人擔任。

  而連以下的軍官,采取部分澳大拉西亞人,部分培訓後的土著軍官的政策。

  如此一來,需要的澳大拉西亞軍官會直線減少,畢竟中上階層的軍官數量其實並不多。

  按照兩大軍事學院目前的培養進度來看,在兩年內,為這15個殖民地師配備澳大拉西亞的軍官沒有任何問題。

  至於土著軍官的培養,墨爾本軍事學院也已經足夠。畢竟殖民地師說的好聽,其實就是阿瑟為將來歐洲戰爭準備的炮灰。

  這些人的戰鬥力其實並不重要,會使用武器,足夠的聽命令就行。

  當然,為了讓這些土著聽話,一些必要的措施也是要采取的。比如,控制他們的家人和部落,並且將他們的待遇和普通的土著區分起來,讓他們天然的和普通土著形成對立等等。

  反正只要他們的家人和部落掌控在澳大拉西亞的手中,再加上配備一定的督戰隊,阿瑟相信,這些土著會乖乖聽話的。

  兵役法和擴兵計劃的接連頒布,也讓二月份的國防部,成了澳大拉西亞最繁忙的內閣部門。

  和之前的擴軍有所不同,這次的擴軍因為挑選的是土著士兵的原因,因此需要前往他們所在的部位或者聚集地,挑選有家室的,至少也是有家人和親人的土著,進入殖民地師的編制中的。

  沒有家人和家庭的土著,阿瑟用起來也不會放心。只有將他們的軟肋捏在自己的手中,才能確保這些土著對澳大拉西亞的絕對忠誠。

  在國防部挑選土著士兵忙得不可開交之時,澳大拉西亞政府,也迎來了極其重要的客人,英國訪問團隊。

  1913年2月21日,悉尼港口。

  懸掛著大英帝國旗幟的艦隊剛抵達悉尼港口,就受到了港口上的人群和隊伍的歡迎。

  肯特首相笑著上前,雙手和英國訪問團隊的代表,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用力地互相握了握。

  “格雷部長,歡迎來到澳大拉西亞!”

  “肯特首相,好久不見。”格雷同樣也笑著說道。

  其實目前阿瑟的大部分心腹,都是老阿瑟公爵的手下,也就是當時跟著阿瑟來澳大拉西亞的英國人。

  而肯特首相,早在英國的時候就和格雷相識,兩人也算是朋友。

  “肯特首相,不知我什麽時候能夠見到阿瑟陛下?”雙方團隊互相認識了一下之後,格雷就將期待的目光看向肯特,迫不及待的詢問到。

  德國目前給予英法的壓力已經十分巨大,嚴重到讓驕傲的英國人都不得不尋找額外的盟友。

  “格雷部長,根據陛下的安排,如果您願意的話,陛下明天就會召見。”肯特首相笑著說道。

  “那是當然,肯特首相。那就定在明天吧,自上一次在英國一別之後,我也好久沒有見到阿瑟陛下了。”英國外交大臣格雷連連點頭,對於肯特首相的安排並沒有任何異議。

  事實上,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在澳大拉西亞的態度,可要比在其他歐洲中小國家好多了。

  哪怕是同樣貴為列強的意大利,格雷都不見得會有如此良好的態度。

  這其實也很正常,畢竟澳大拉西亞的君主是阿瑟,一個出身於英國王室的統治者。

  不尊重阿瑟,其實也相當於不尊重英國王室,不尊重故去的維多利亞女王。

  別說一個外交部長格雷了,哪怕是上一任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明明和阿瑟之間的關系並不好,也要偽裝出和阿瑟有著良好叔侄關系的樣子。

  特別是阿瑟在英國人心中有著不小的地位的前提下,如果不給阿瑟面子,這也相當於在拿自己的政治生涯開玩笑。

  無論是澳大拉西亞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不錯的實力,還是阿瑟和英國王室之間親近的關系,都決定了格雷在澳大拉西亞恭敬的態度。

  肯特首相給英國訪問團隊準備的是悉尼最豪華的酒店,格雷的房間,甚至號稱居住一天就要花費上百澳元。

  這也代表著一個澳大拉西亞人,辛苦工作兩年不吃不喝不進行任何花費,所賺的錢也只能在格雷的房間住上兩天。

  當然,格雷所居住的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居住的。

  作為悉尼甚至整個澳大拉西亞最豪華也是各種設施配備最齊全的酒店,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隻向國內外重要人物開放,哪怕身家上百萬的資本家,沒有關系都不能入住。

  這棟建設在幾年前的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其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供給身份最貴的國外客人居住。

  一般是比較親近的王室成員,能夠獲得居住在悉尼工作資格的。

  關系和血緣比較疏遠的外國王室,國外的頂級政客和官員,最頂級的資本家等等,還有可能獲得居住進這家酒店的資格。

  當然,理論上來說,在某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科研人員,也是能夠獲得居住在這家酒店的資格的。

  但一般來說,這樣的人才,在抵達澳大拉西亞的時候,就會獲得很高規格的接待。

  特別是確認加入澳大拉西亞國籍,為阿瑟工作之後,還會獲得一套別墅和一輛汽車,以及更高的薪資,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似乎也不太重要。

  其實從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的名字中,能夠大概分析出這家大酒店的幕後掌控者了。

  這正是王室財團的產業之一,目前在澳大拉西亞和歐美地區,王室財團一共建設了超過十多家酒店,這些酒店大概能分為三類,一類是接待最頂級客人的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一類是接待中端客人的維多利亞酒店,最後就是負責中低端客戶的莊園酒店。

  以最頂級的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舉例,任何一名居住在酒店的客人,可以獲得一個隨時待命的司機。

  酒店內的食物免費供應,還會限量提供來自於阿瑟公爵酒莊的王室私供葡萄酒。

  要知道,阿瑟公爵酒莊建成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經過這十年的發展,酒莊出產的紅酒,將在歐洲紅酒市場佔據了不小的份額,名氣也早已經打響。

  畢竟這是澳大拉西亞王室的私貢紅酒,在澳大拉西亞可是王室,享用的珍品。

  如果是中低端的葡萄酒還好,最高端的王室私供,除了被澳大拉西亞王室贈送之外,市場上很少有這樣的紅酒流出。

  這樣的一瓶紅酒,價格一般在數百甚至上千澳元以上,是不少資本家待客和宴會的首選之一。

  維多利亞皇家大酒店會不定期限量向客戶供應王室私供。

  雖然是花錢的,但畢竟這可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不少人也願意花高價品嘗品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