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澳洲崛起錄》第669章 時代的落幕
  第669章 時代的落幕

  “丟失菲律賓和中美洲,導致經濟危機中數十萬美國人餓死,上百萬美國人破產,數百億美元的瞬間蒸發,我們為什麽還能容忍這樣的人繼續坐在總統的位置上呢?”

  1927年1月17日,在世界局勢風平浪靜之時,美國范圍內突然有大量的報社開始報道柯立芝總統就任以來的“貢獻”,並且紛紛怒斥柯立芝總統是美國的罪人,並將柯立芝總統排為美國三大最差總統之首。

  目前的美國已經和歷史的走勢完全不同,歷史上獲得了好名聲的柯立芝總統在現在已經被所有美國人怒罵,柯立芝時代也被評為美國立國以來最差的時代。

  雖然柯立芝總統已經及時宣布退出下屆總統的選舉,但美國人的憤怒已經不是那麽容易平息的了。

  1月18日,美國國會正式對柯立芝總統提起了彈劾,理由是柯立芝統治以來的錯誤抉擇給美國造成的傷害。

  事後根據調查,這次談判是民主黨發起的。起因是柯立芝總統在羅斯福被刺殺事件中的軟弱,讓民主黨對於柯立芝總統所在的共和黨十分不滿。

  共和黨對於民主黨的彈劾也無可奈何,畢竟美國民眾的不滿是實打實的,這不是光靠數據偽造就能夠改變的。

  不過,共和黨明顯有了更好的候選人。政府的商業部長,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因為在一戰中大量資助美國難民和平民的原因,美國民眾對其抱有巨大的好感,也讓胡佛在美國十分受歡迎。

  相較於柯立芝這樣一位名聲已經臭了的總統,胡佛這樣的候選人才是共和黨更喜歡的。

  那麽問題來了,怎樣才能讓胡佛成為新的總統呢?
  現在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兩年多的時間,時間明顯是來不及的。

  別說將近兩年半的時間了,哪怕只是半年的時間美國民眾也等不起,因為經濟危機在半年中的傷害是巨大的,可能導致更多的人死亡,也會讓美國的經濟遭受更大的損失。

  畢竟柯立芝政府對經濟的政策一般都是自由放任,這也是美國在股市危機爆發之後遲遲沒有反應的原因。

  美國人生氣的並不是美國在經濟危機中的重大損失,而是美國政府在經濟危機中幾乎沒有任何作為。

  像英國和歐洲國家,雖然他們在經濟危機中的損失也相當嚴重,但至少歐洲國家的政府是有作為的。

  特別是英國,雖然轉移危機的名聲看起來不好聽,但至少有效的改善了部分英國人的生活現狀,讓經濟危機的影響不至於太大。

  再看看美國,柯立芝總統在經濟危機中都幹了些什麽呢?

  美國不僅沒有制定相關的救市政策,反而對於股票市場和經濟自由放任,導致數以萬計的企業和銀行破產,讓美國的經濟一度陷入崩潰。

  最直白的一點,經濟危機爆發前美國民眾的年收入已經接近700美元。

  但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後,美國民眾的人均年收入暴降到不到200美元。

  目前美國的上千萬失業人口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救助,這也讓一些政府救助不到的地方不斷的誕生死亡。

  一戰沒有讓美國誕生太大的傷亡,反而是這次經濟危機,已經讓美國承受了數十萬的死亡,這也是美國人憤怒的一點。

  1927年1月23日,關於柯立芝總統罪名的審核在美國國會召開。

  超過一半的代表同意柯立芝總統的罪名,也代表著這位曾經以副總統身份成為總統的人物也要告別他的政治舞台了。

  1927年1月24日,美國國會按照法律罷免了柯立芝總統的職務,副總統查爾斯·蓋茨·道威斯自動接替柯立芝成為新的美國總統。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歷史上大名鼎鼎曾經提出道威斯計劃的新總統,在擔任副總統之前並未擔任過任何公職。

  更重要的是,他並不是美國兩大黨派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成員,這也讓新總統查爾斯的身份有些尷尬。

  這位從富商一舉晉升為副總統,最後憑借著法律成為總統的人物,在思考良久之後做出了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自願放棄總統的職位。

  當然,早在查爾斯總統放棄職位之前,胡佛就已經被任命為副總統。

  這位受美國民眾歡迎的共和黨人才是共和黨想要推選的新總統,查爾斯總統毫無疑問也明白這一點。

  雖然查爾斯總統也是個富商,但他的體量明顯比不過共和黨和民主黨,也比不過扶持兩大黨派背後的巨大財團。

  與其不自量力和這兩大黨派競爭,不如急流勇退,為自己創造一份好的名聲,同樣也能交好這兩大黨派。

  查爾斯總統的辭職讓美國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多輪總統的輪換,但美國民眾對此卻抱有信心。

  因為緊接著在查爾斯總統之後繼任總統的,是他們抱有好感並且非常支持的前任商業部長,現任副總統胡佛。

  先不管胡佛總統在歷史上的名聲怎麽樣,總之在現在的美國,胡佛被視為美國的救世主,美國人普遍認為胡佛總統能帶領他們走出經濟危機。

  畢竟美國人看,胡佛總統在糧食署和商務部長的任期中已經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不僅妥善的救濟了戰爭中的難民,並且建設了經濟,十分適合目前經濟危機下的美國。

  美國的經濟危機一缺糧二缺錢,這不正好是糧食署和商務部的任務嗎。

  總之,在如此複雜的事件爭端下,胡佛還是成功的成為了美國的總統,順利的掌控了這個龐大的國家。

  胡佛也得到了共和黨的大力支持,共和黨已經寄希望於胡佛能解決這次經濟危機,在下次總統選舉和中期選舉中同樣獲得勝利,為共和黨創造領先的優勢。

  美國連續的鬧劇自然也傳到了世界各國的耳中。說實話,副總統查爾斯接任總統職位的時候,阿瑟還是比較關注的。

  畢竟查爾斯·道威斯的能力還是有的,他的能力至少要比柯立芝總統好得多。

  但聽到查爾斯總統主動辭職,新的副總統胡佛順利接替查爾斯成為美國總統之後,阿瑟瞬間就放下心來。

  縱使胡佛在美國的名聲再好,也掩蓋不了胡佛總統能力不行的事實。

  這位歷史上被稱作無能總統和最差總統的統治者,因為美國人對其寄予厚望,再加上在經濟危機中的無能舉措,讓他在歷史中的名聲並不好。

  但這個世界的差名聲幾乎都被柯立芝總統承受了,胡佛袋的名字也更改為柯立芝袋,足以見得美國民眾對總統柯立芝的痛恨。
    要是讓美國民眾知道他們所期待的總統胡佛能力還比不上柯立芝,恐怕到時候美國人的表情會十分精彩。

  總之,阿瑟對於胡佛成為美國總統還是比較放心的。這代表著胡佛任期內的美國仍然會保持混亂,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進。

  對於胡佛成為美國總統的事情阿瑟也不例外,畢竟能成為美國總統的家夥,有哪一個是簡單的呢?
  能夠穩坐總統寶座的人,基本上都是兩大黨派和各大財閥支持的話事人。

  除了柯立芝總統這樣名聲太臭被早早放棄的之外,其他的總統不太可能在自己的任期內被擊敗。

  像查爾斯這樣的人,哪怕總統的職位落到他的手中了,他也會擔心自己能否坐穩這個職位。

  畢竟美國總統不是那麽好當的,如果惹怒了某些財團,可能第二天美國總統就會被刺殺。

  在一個並不禁止槍械的國家,總統都在不斷的被刺殺,這個國家的秩序可想而知了。

  但美國因為種種原因又不可能禁止槍械,這也代表著財團有著各種各樣的方式能夠製衡總統,讓總統成為自己的話事人而不是國家的統治者。

  不過出於禮節,歐洲各國還是向美國表達了祝賀,祝賀胡佛總統成為美國新任總統。

  幸好查爾斯總統接替柯立芝總統的時候,各國的祝賀詞都在準備。

  要不然,幾天之內連續祝賀兩任總統,那未免顯得有些奇怪和滑稽。

  雖然明白胡佛總統大概率還會如同歷史上那樣,碌碌無為幾年之後被憤怒的美國人評為最差總統。

  但凡事都有個例外,提早成為總統的胡佛到底會乾些什麽誰也不得而知,對其表示一定的關注還是很有必要的。

  阿瑟特意命令皇家安全情報局在美國的一些情報人員密切關注胡佛總統的舉動,時刻統計並且匯報美國政府在經濟危機中的舉措。

  美國在經濟危機中多停留一天的時間,對美國經濟的損失都是數以百萬計的。

  而美國連續經歷柯立芝和胡佛兩任極差的總統,也勢必會讓美國民眾對政府不滿,加劇美國國內的裂痕。

  其實說實話,現在的美國已經很好解決了。只要英國和澳大拉西亞共同出兵,美國的失敗就是早晚的問題。

  因為美國現在引以為榮的工業和經濟全部進入崩潰階段,財政也十分拮據。

  這樣的情況下,哪怕美國本土作戰,想要和英國以及澳大拉西亞打贏一場消耗戰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再加上美國國內的各種衝突,很容易就能讓美國不攻自破,自己分裂成好幾個國家。

  但問題是,現在的英國明顯不想掀起戰爭。畢竟英國在經濟危機中的損失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再挑起和美國的戰爭,英國不見得會獲得許多好處,但損失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要是有良好的機會的話,想必英國人也不會錯過大幅度削弱美國的機會。

  本著這樣的想法,阿瑟對於澳大拉西亞的軍備也在緊密的準備中。

  1927年2月3日,悉尼北部的一處隱秘的海軍基地中。

  這裡的氣氛明顯和外界不同,不僅港口附近全部被封鎖,並且還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如果將視角拉進港口之內,能夠看到這裡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一場關於兩艘航空母艦下水的儀式。

  在這處秘密的軍事港口中,兩艘巨大的海上巨獸正安靜的躺在港口之中,上面掛滿了王國和海軍的旗幟,已經能夠證明這兩艘巨大的海上巨獸所屬。

  大量的海軍官兵正在不斷地登上這兩艘巨獸。許多士兵一邊登船一邊昂首挺胸的看著這兩艘航空母艦,眼神中流露出驕傲自豪的神色。

  不遠的碼頭上,軍樂隊正在奏響著澳大拉西亞皇家海軍的樂歌。

  國防大臣托馬斯帶著海軍總司令拜別阿瑟,登上了這兩艘巨艦,站在高處向阿瑟揮手致意。

  早在海軍官兵登艦之前,阿瑟就已經對數千名海軍士兵發表了演講,鼓勵海軍士兵們的貢獻,並且讚揚了海軍的風貌。

  隨著視角拉遠,兩艘海上巨獸的全貌也展現了出來。這兩艘正是澳大拉西亞最新型的兩種航空母艦,左邊體型更大的是大力士級航空母艦,被命名為大力士號;右邊體型稍小一些的是颶風級航空母艦,被命名為龍卷風號。

  看著士兵們驕傲而自豪地登上軍艦,阿瑟點了點頭,對於海軍規模的逐漸擴大十分滿意。

  加上這兩艘強大的航空母艦,澳大拉西亞的海軍綜合戰鬥力絕對能排到世界前三。

  雖然主力軍艦的數量比不上一些列強,但要是真打起仗來的話,甚至能和除了英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海軍硬碰硬。

  當然,具體的表現還得看航空母艦上裝備的飛機的戰鬥力如何。如果飛機能夠有效的應對敵人的戰列艦,那麽澳大拉西亞的海軍戰鬥力還能再提高一個級別。

  這兩艘航空母艦是上一次海軍擴建計劃中的產物,建造時間已經將近兩年。

  一年多的時間建造兩艘航空母艦的速度還是太慢,不過畢竟是最新型的航空母艦,需要的時間多一點也算是正常。

  有了建造這兩艘航空母艦的經驗打底,接下來海軍擴張的速度會快上去。

  等到海軍擴張計劃全部建造完畢,就是澳大拉西亞海軍傲遊全世界的時候。

   4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